![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42654/0-16951671793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42654/0-16951671793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42654/0-16951671793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42654/0-169516717936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42654/0-16951671793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42654/0-169516717939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42654/0-169516717940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842654/0-16951671794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分层作业课件(23分)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粗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分层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0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测评卷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51页。
本章知识网络第2章 神经调节第2章章末测评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在世界杯赛场上,守门员看到足球飞向球门会做出扑救动作。下列对此过程生命活动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 ) CA.此过程以神经调节为主B.自主神经系统也会参与此过程的调节C.守门员能看到足球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D.球员身体的协调平衡调节主要靠小脑完成[解析] 守门员看到足球飞向球门会做出扑救动作,这是个反射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A项正确;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所以自主神经系统也会参与此过程的调节,B项正确;守门员能看到足球不是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C项错误;小脑有调节平衡的作用,球员身体的协调平衡调节主要靠小脑完成,D项正确。2. [2023四川德阳模拟]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B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B.感受器能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C.引起不同类型感受器兴奋的适宜刺激一般不同D.持续刺激下,感受器可能产生适应现象[解析] 感受器一般是指感觉神经末梢,它能接受外界或内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项正确;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必须经过传入神经才能传导给大脑皮层,B项错误;不同的感受器均有各自的适宜刺激,并且有一定的阈值,即引起不同类型感受器兴奋的适宜刺激一般不同,C项正确;如果连续刺激感受器,由于人体自我适应性调节,感受器会产生适应现象,D项正确。 A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B.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降低心率C.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脏搏动加快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受意识支配[解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A项正确;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去甲肾上腺素可升高心率,B项错误;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有抑制作用,其兴奋导致心脏搏动减慢,C项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传出神经,其功能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D项错误。4. [2023江苏苏州高二统考期末]神经调节的实现依赖完整的结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A.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轴突和树突都可构成神经纤维B.完成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通常不含有中间神经元C.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躯体运动和内脏器官的神经D.大脑、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解析] 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它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A项错误;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完成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通常含有中间神经元,B项错误;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C项正确;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等)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D项错误。5. [2023江苏泰州高二校考期末]下图为神经中枢的3种抑制机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说明:①③⑧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A.模式Ⅰ中,①②相互抑制,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B.模式Ⅱ中,④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导致⑤兴奋、③抑制C.模式Ⅲ中,⑧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⑦的轴突作为突触后膜D.膝跳反射时伸肌舒张,屈肌收缩,该过程中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Ⅱ[解析] 模式Ⅰ中兴奋性神经元②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①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②的活动,①②不是相互抑制,但是二者体现了神经调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A项错误;模式Ⅱ是神经元④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神经元③⑤同时兴奋,B项错误;模式Ⅲ中,⑧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⑦的轴突作为突触后膜,C项正确;膝跳反射时伸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屈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该过程中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Ⅱ,D项错误。 图1图2图3 √ 7. 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已知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可以抑制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8. 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类吗啡拮抗剂,通过竞争受体而起作用。科学家从小鼠大脑中提取蛋白质混合物,同时逐滴加入一定量放射性标记的纳洛酮和不同类型的试剂,如下表。将混合液置于特殊介质上用缓冲液冲洗,如果纳洛酮能和蛋白质混合物中的成分结合,则会从介质上检测出稳定的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表可知与纳洛酮竞争作用最明显的试剂是美沙酮B.麻醉剂与纳洛酮竞争相同位点使实验组放射性低C.蛋白质混合物中存在着吗啡类物质的受体D.本实验中对照组为加入苯巴比妥的组√[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通过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加入左啡诺的一组与对照组的试剂浓度相比最低,说明与纳洛酮竞争作用最明显的试剂是左啡诺,A项错误;由于麻醉剂与纳洛酮竞争相同位点,导致纳洛酮与蛋白质混合物中的成分结合减少,故麻醉剂与纳洛酮竞争相同位点使实验组放射性低,B项正确;纳洛酮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由于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类吗啡拮抗剂,故蛋白质混合物中存在着吗啡类物质的受体,C项正确;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麻醉剂对纳洛酮作用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麻醉剂的种类和有无,故实验中加入苯巴比妥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D项正确。9. 长时程增强作用是指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能够同步刺激两个神经元,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10. 科学家用微电极记录运动神经元—肌肉间突触后膜膜电位。若直接在突触间隙人为施加乙酰胆碱,随着乙酰胆碱施加量的连续增加,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值连续增大。若直接电刺激突触前膜,随着刺激强度增大,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值则梯级增大(如图)。对图中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BA.突触后膜上有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B.突触前膜内的乙酰胆碱以小泡为单位释放C.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关的酶灭活D.兴奋在突触部位只能由前膜向后膜单向传递[解析] 根据题意,乙酰胆碱越多,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值越大。图中显示刺激强度增大,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值则梯级增大,说明由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是梯级增加,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小泡中,故突触前膜内的乙酰胆碱以小泡为单位释放,使得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值呈梯级增大。 B 12. [2023江苏无锡高三月考]用虎皮鹦鹉进行如下主题研究:是否聪明能干的雄鸟更能吸引异性。每组包括1只雌鸟、2只雄鸟,共同完成以下流程。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初选时,“青睐者”可能在毛色、花纹、鸣叫声等方面比“落选者”更具吸引力B.在初选时应将两只雄性鹦鹉的位置每天更换一次,且对“青睐者”进行训练C.再选实验时两侧的食物应当一致,以排除“食物差异对雌性鹦鹉的吸引力不同”对实验的影响D.“落选者”雄鸟经过培训后能够打开箱子取出食物,这属于条件反射√[解析] 初选时,“青睐者”可能在毛色、花纹、鸣叫声等方面比“落选者”更具吸引力,雌性虎皮鹦鹉选择毛色、花纹更漂亮、鸣叫声更有吸引力的雄性虎皮鹦鹉,有利于子代具有更多优良性状,这种选择是长期进化的结果,A项正确;分析题意可知,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较长一侧的雄鸟称作雌鸟的“青睐者”,另一只称作“落选者”,故在实验过程中将两只雄性鹦鹉的位置每天更换一次的原因是排除位置原因对雌鸟选择的影响,且为保证单一变量,“青睐者”不进行训练,B项错误;探究性实验需要遵循的原则有①科学性原则:实验原理、步骤、方法等必须科学合理;②可行性原则: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实验切实可行;③对照原则:要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④单一变量原则: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为了排除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两侧的食物应当一致,C项正确;“落选者”雄鸟进行技能培训后,可以打开箱子取出食物,这是经后天学习行为获得的,属于条件反射,D项正确。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进夜晚觉醒。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14.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其含量会迅速降低,以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图1A.神经递质传递的是化学信号,可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B.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可由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提供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降解,否则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会以胞吞的方式回收到突触小体图2[解析] 神经递质传递的是化学信号,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前者使突触后膜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后者加大了膜内外静息电位的差值,两者都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A项正确;神经递质释放属于胞吐,消耗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的能量,B项正确;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若其含量不能降低,则会引起突触后膜的持续兴奋或抑制,C项错误;由图2可知,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但不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行回收,D项错误。 图1图2A.由图1可知,神经递质可以通过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入下一个神经元B.由图2可知,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多巴胺转运体回收C.由图2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导致多巴胺受体减少D.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解析] 由图1可知,神经递质不可以通过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入下一个神经元,A项错误;图2中,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多巴胺转运体回收,而可卡因会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多巴胺回收,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B项正确,C项错误;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D项正确。√√ 图1图2 √√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4分。17. (26分)[2023江苏徐州高三期末]下图是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的相关机制。请回答问题。 兴奋(神经冲动)大脑皮层否 正 局部电流(电信号) (3)当哺乳动物摄入苦味物质和甜味物质混合的食物时,只感到苦却感觉不到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苦味通常代表该物质可能有毒性,而甜味通常代表该物质可以食用。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动物形成苦味对甜味抑制的调节机制,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甜食中掺入苦味物质时,苦味抑制甜味,从而使动物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解析] 苦味通常代表该物质可能有毒性,而甜味通常代表该物质可以食用。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动物形成苦味对甜味抑制的调节机制,其意义是当甜食中掺入苦味物质时,苦味抑制甜味,从而使动物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患者失去味觉 18. (18分)[2023重庆高二期末]人和高等动物的小肠肠壁内分布着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黏膜下神经丛,该神经丛可以接受来自脑干的神经支配,同时也参与腺体分泌等局部反射活动,如图所示。 神经递质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内脏、血管和腺体副交感 (2)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反射活动引起腺体的分泌。若图中腺体对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无法做出反应,但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现已确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某突触异常,则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________(填图中序号)之间。突触的结构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⑥和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解析] 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反射活动引起腺体的分泌。若图中腺体对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无法做出反应,但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说明脑干对腺体的分泌过程的调节是正常的,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⑥和②之间。突触的结构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