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1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2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3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1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2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三拔尖强基定时2月质检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 “准考证号、姓名” 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不符合该观点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关
    B. 蛋白质受热变性后,原来的生物活性也会随之丧失
    C. 叶绿体内外双层膜结构,有利于更多光合色素附着
    D. 神经元细胞膜向外突起,有利于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答案】C
    【解析】
    【分析】碳原子的结构特点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可以跟其它原子形成4条共价键,另外碳原子间能相互结合成共价键(单键、双键、三键)可以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详解】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与碳原子的结构有关,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
    B、蛋白质受热变性后,空间结构改变,原来的生物活性也会随之丧失,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正确;
    C、叶绿体的色素没有附着在叶绿体的内外膜上,叶绿体的色素分别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
    D、神经细胞的突起可以增大细胞膜的面积,有利于神经元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正确。
    故选C。
    2. 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A.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 水通道蛋白和葡萄糖载体蛋白
    C. 促胰液素和胰蛋白酶
    D. 胰岛素受体和胰高血糖素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1、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参与DNA复制,RNA聚合酶参与转录。
    2、肝细胞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肝细胞内可以发生肝糖原及其他非糖物质的分解,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原,对这些代谢起调节作用的是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因此其上既有胰岛素受体又有胰高血糖素受体。
    【详解】A、DNA聚合酶参与DNA复制,RNA聚合酶参与转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既有DNA复制又有转录,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A不符合题意;
    B、水通道蛋白是运输水的,葡萄糖载体蛋白是运输葡萄糖的,水通道蛋白和葡萄糖载体蛋白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如红细胞、胰岛B细胞等,B不符合题意;
    C、促胰液素只能由小肠黏膜细胞产生,而胰蛋白酶只能由胰腺细胞产生,即两者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C符合题意;
    D、肝细胞膜上既有胰岛素受体又有胰高血糖素受体,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因此胰岛素受体和胰高血糖素受体能在同一个肝细胞中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根据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科学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细胞对不同化学物质通透性的实验,可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细胞膜在电镜下呈现“暗-亮-暗”,由此提出膜都是三层结构的动态模型
    C.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流动镶嵌模型能合理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等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A、欧文顿通过研究不同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的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的静态模型,B错误;
    C、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能合理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等现象,D正确。
    故选B。
    4. 以下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信息分子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发挥作用
    B. 中心法则是对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总结
    C. 细胞骨架对细胞内的信息传递也能发挥作用
    D. 动物激素在完成信息传递作用之后会被灭活
    【答案】A
    【解析】
    【分析】1、中心法则的内容为:
    2、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为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详解】A、信息分子通过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中心法则的内容是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细胞器,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等多种生命活动有关,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动物激素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生物体内需要不断地产生激素,D正确。
    故选A。
    5. 下列关于不同对象的调查和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可调查田间趋光性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B. 可采用抽样检测法,估测自然水体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C. 可采用目测估计法,调查土壤中某种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 调查全国人口年龄组成,为预测人口数量变化提供依据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
    【详解】A、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A正确;
    B、调查自然水体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采用抽样检测法,B正确;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C错误;
    D、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D正确。
    故选C。
    6.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请分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体现了水的流动性
    B. 给农田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植物合成糖类、脂肪等化合物
    C. 向农田中施加农家肥,不仅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还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
    D. 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为渗透作用,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为主动运输。
    2、农作物对水的吸收与对无机盐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吸水的速率和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不成比例。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会造成农作物失水,作物萎蔫,甚至死亡。
    【详解】A、农田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主要原因是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体现了水的功能之一水是良好的溶剂,A错误;
    B、给农田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利于植物合成蛋白质、核酸、ATP等含氮化合物,糖类和脂肪元素组成都是C、H、O,不含N,B错误;
    C、向农田中施加农家肥,农家肥中的有机物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故其不仅可以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还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无机盐,C正确;
    D、酸化土壤会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
    故选C。
    7.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分泌血浆凝固酶,加速人血浆的凝固,保护自身不被吞噬,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凝固酶基因属于核基因
    B. 血浆凝固酶能直接引发严重感染
    C. 血浆凝固酶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
    D. 血浆凝固酶经胞吐转移至胞外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血浆凝固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成的,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所以血浆凝固酶基因不属于核基因,A错误;
    B、根据题意,血浆凝固酶可加速人血浆凝固,保护自身不被吞噬,并不能直接引发严重感染,B错误;
    C、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无内质网,C错误;
    D、血浆凝固酶为分泌蛋白,属于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吐释放到细胞外,D正确。
    故选D。
    【点睛】
    8. 氰化物(CN-)对线粒体具有毒害作用,下图显示其对细胞膜电位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线粒体产生ATP维持细胞膜电位 B. CN-对线粒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C. CN-会导致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N-导致线粒体的外膜产生ATP
    【答案】A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A、据题意可知,氰化物(CN-)对线粒体具有毒害作用,线粒体能产生ATP,移除CN-,细胞膜电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线粒体产生ATP能维持细胞膜电位,A正确;
    B、氰化物(CN-)对线粒体具有毒害作用;据图可知,加入CN-,细胞膜电位升高,移除CN-,细胞膜电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据此推测CN-对线粒体的损伤是可逆的,B错误;
    C、据图可知,加入CN-后,细胞膜电位的绝对值变得更小,膜电位没有发生逆转,因此不会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
    D、线粒体内膜和基质能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ATP,但线粒体的外膜不会产生ATP,D错误。
    故选A。
    9. 关于DNA复制过程中两条子链是如何延伸的,有科学家提出半不连续复制模型,其中延伸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的短片段子链将由DNA连接酶连接。以下不是该模型确立所依据的证据的是( )

    A. 阻断DNA连接酶的活性,正在增殖的大肠杆菌中会出现短片段子链的积累
    B. 将正在增殖的大肠杆菌与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胸苷混合,较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具有放射性的短片段子链
    C. 将正在增殖的大肠杆菌与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胸苷混合,较长时间后测定,长片段子链所占的比例会增加
    D. 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后,转移到含14N的培养液中,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子一代DNA出现在中带位置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详解】A、题中显示延伸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的短片段子链将由DNA连接酶连接,因此,若阻断DNA连接酶的活性,则会导致短片段无法连接,故正在增殖的大肠杆菌中会出现短片段子链的积累,该结果支持科学家提出的半不连续复制模型,A正确;
    B、将正在增殖的大肠杆菌与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胸苷混合,较短时间即可出现具有放射性的短片段子链,该实验结果支持科学家提出的半不连续复制模型,B正确;
    C、将正在增殖的大肠杆菌与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胸苷混合,较长时间后测定,长片段子链的比例会增加,这在连续复制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结果,因此,该实验结果支持科学家提出的半不连续复制模型,C正确;
    D、将15N培养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养基中,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子一代DNA 出现在中带位置,该实验结论与科学家提出的半不连续复制模型无关,因为即使是连续复制也是上述的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D。
    10.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级调节,有利于精准控制激素释放量,信息传递效率放大
    B. 血浆中的HCO3-、H2CO3,可中和外界摄入或代谢产生的酸碱性物质
    C. 不同种群之间形成一定的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种群间的相对平衡
    D. 促进土壤和海洋底部积累的碳元素参与碳循环,可减轻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通过调节作用,可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2、下丘脑分泌TRH促进垂体分泌TSH,垂体分泌的TSH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水水平后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TRH、TSH。
    【详解】A、分级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细胞,形成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如当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过多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其分泌收到抑制,有利于精准控制激素的释放量,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A正确;
    B、由于血浆中含有HCO3-、HPO42-等离子,外界摄入或代谢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的物质不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pH能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
    C、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物种之间的协调和平衡,C正确;
    D、促进土壤和海洋底部积累的碳元素参与碳循环,会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加剧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D。
    11. 某地因修建大坝,水位上涨形成水库,原来连绵的青山被分隔成众多岛屿,现对水库边缘山地甲、大岛屿乙、小岛屿丙的社鼠种群进行调查,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水库建成促进了社鼠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水库建成增大了该地区社鼠的环境容纳量
    C. 迁入和迁出是影响三地社鼠种群基因频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D. 比较同一生态因素对三地社鼠种群密度的影响,甲地通常最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又称K值。
    【详解】A、由题意可知,水库建成造成了地理隔离,因此水库建成抑制了社鼠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错误;
    B、水库建成并没有影响当地的环境条件,因此该地区社鼠的环境容纳量不变,B错误;
    C、地理隔离是影响三地社鼠种群基因频率差异的主要因素,C错误;
    D、因为甲地是水库边缘的山地,相对来说是一个更开放的生态系统,而乙、丙两地是岛屿,因此比较同一生态因素对三地社鼠种群密度的影响,甲地通常最小,D正确。
    故选D。
    12. 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和胰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有两层包衣,包括溶于水的糖衣和不溶于酸性溶液的丙烯酸树脂Ⅱ。下列多酶片从内到外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胃蛋白酶→包丙烯酸树脂Ⅱ→胰酶→包糖衣
    B. 胰酶→包丙烯酸树脂Ⅱ→胃蛋白酶→包糖衣
    C. 胃蛋白酶→包糖衣→胰酶→包丙烯酸树脂Ⅱ
    D. 胰酶→包糖衣→胃蛋白酶→包丙烯酸树脂Ⅱ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多酶片的双层结构外层含有胃蛋白酶,内层含有胰酶等,使其中各种酶能缓慢地释放出来发挥作用。
    【详解】药物先进入胃,然后才进入小肠,故在最外层的应为糖衣;第二层为胃蛋白酶,当药物随消化道进入胃,糖衣溶解,胃蛋白酶在胃中发挥作用;第三层为包丙烯酸树脂II,以保证胰酶在胃里时不与胃酸接触,以免失活;随后药物进入小肠,包丙烯酸树脂II在小肠中被溶解,释放胰酶在小肠中发挥作用,即多酶片从内到外结构是胰酶→包丙烯酸树脂Ⅱ→胃蛋白酶→包糖衣,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 细胞呼吸是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者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也属于氧化分解,两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
    B. 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以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
    D. 贮藏蔬菜、水果和种子条件相同,应选择低温、低氧、干燥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
    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反应方程式:2C3H4O3+6H2O 6CO2+20[H]+能量(少)
    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反应方程式:24[H]+6O2 12H2O+能量(多)
    2、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
    第二阶段发生细胞质基质中,反应方程式:2C3H4O3(丙酮酸)+4[H] 2C2H5OH+2CO2或2C3H4O3(丙酮酸)+4[H] 2C3H6O3(乳酸)
    【详解】A、无氧呼吸属于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第二阶段阶段没有ATP的合成,A错误;
    B、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只产乳酸,B错误;
    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以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防止伤口感染,C正确;
    D、贮藏蔬菜、水果应选择低温、低氧、低湿条件,D错误。
    故选C。
    14. 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维持在7.35-7. 45, 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体温、pH、渗透压和血糖的动态平衡
    B. 血浆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C. 人体内多余的H+主要通过肺的呼吸排出体外
    D. 人在刷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会和血浆中的级冲物质反应,该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其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只有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
    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属于反射,B错误;
    C、通过肺呼吸排出体外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内环境中多余的H+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结合,形成碳酸盐或磷酸盐,所以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肾脏排出,C错误;
    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故此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D正确。
    故选D。
    1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价值观、发展观。下列从生物学角度对其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可减少病虫害
    B. 稻虾共生可实现比稻虾单独种植( 养殖)更高的产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C. 沙漠治理中植树种草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接价值
    D. 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双向的,信息传递能湖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1、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详解】A、增加食物链可以使营养结构越复杂,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可以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可减少病虫害,A正确;
    B、稻虾共生可实现比稻虾单独种植(养殖)更高的产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沙漠治理中植树种草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通常是双向的;信息传递能湖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双极细胞是视网膜的一种中间神经元,它向内、外各伸出一个突起:向外为树突,末端分枝较多,与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轴突构成突触,接收信号输入;向内为轴突,整合信息后传递至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示意图。

    (1)在反射弧中,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作为___________接受光信号。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时,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膜属于突触____________(填“前”或“后”)膜。
    (2)据图分析,甲通过分泌谷氨酸可将兴奋传递给乙,而不能传递给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乙对甲分泌谷氨酸存在负反馈调节,该过程中乙细胞产生的内源大麻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很多眼科疾病共同的病理损伤过程,如青光眼、视网膜动静脉阳塞等。大鼠RIRI会促进ⅡL-1β的合成。从而造成神经节细胞损伤。藏红花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目前已经发现其药理成分藏红花素具有神经保护、心肌保护、增强记忆的功效。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藏红花素对RI-RI大鼠的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手术设备,藏红花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注射器,ⅡL-1β检测仪等。
    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感受器 ②. 前
    (2) ①. 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具有特异性,乙的受体可以结合谷氨酸,而丙的受体无法结合谷氨酸 ②. 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
    (3) ①. 取生理状况相同正常大鼠若干只,通过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手术制备RIRI模型大鼠。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注射适量的藏红花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用IL-1β检测仪检测大鼠体内IL-1β的数量 ②. A组大鼠体内IL-1β的数量低于B组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有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的结构决定的。
    【小问1详解】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五部分,其中感受器可以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故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作为感受器接收光信号;据图可知,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时,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膜属于突触前膜。
    【小问2详解】
    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具有特异性,由图可知,乙细胞表面存在谷氨酸受体,而丙细胞不存在,故甲通过分泌谷氨酸可将兴奋传递给乙,但不能传递给丙;据图可知,内源大麻素能与甲膜上受体结合后抑制Ca2+通道开放,同时又能与丙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甘氨酸释放,该过程中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
    【小问3详解】
    大鼠RIRI会促进IL-1β的合成,从而造成神经节细胞损伤,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藏红花素对RIRI大鼠的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即药物藏红花可以减少IL-1β的合成,则实验的自变量为藏红花的有无,因变量是IL-1β的含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干及所给材料用具,故实验思路为: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通过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手术制备RIRI模型大鼠。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注射适量的藏红花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用IL-1β检测仪检测大鼠体内IL-1β的数量。
    预测结果:由于红花素对RIRI大鼠的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RIRI会促进IL-1β的合成,故实验结果为注射藏红花溶液的A组大鼠体内的IL-1β量明显低于B组。
    17. 玉米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禾本科农作物,其生长过程常伴生多种杂草(其中有些是禾本科植物);杂草与玉米竞争水、肥和生长空间。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分布型的角度考虑,栽培玉米时应遵循____________、合理密植的原则,使每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照。栽培的玉米个体生长基本同步,但玉米田依然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2)某个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野猪→豺;②玉米→玉米蝗→乌鸫→蝮蛇→鹰。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由于能量____________的不同导致两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不同。食物链乃至食物网能否形成取决于哪一项?______
    A.可利用太阳能 B.初级消费者可同化的能量 C.总初级生产量 D.净初级生产量
    (3)玉米栽培过程需除草,常用除草方法有物理除草、化学除草和生物除草等。实际操作时,幼苗期一般不优先采用生物除草,其理由是抑(食)草生物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玉米植株长到足够高时,很多杂草因____________被淘汰。
    (4)玉米秸秆自然分解,所含的能量最终流向大气圈,我们可以改变能量流动______获得人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沼气等,客观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我国提前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答案】(1) ①. 均匀分布 ②. 垂直结构和水平
    (2) ①. 传递效率 ②. B
    (3) ①. 辨别玉米和杂草 ②. 缺少光照
    (4)途径
    【解析】
    【分析】1、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随机分布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均匀分布指的是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集群分布指的是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
    2、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小问1详解】
    为使每个个体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照,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栽培玉米时应遵循均匀分布、合理密植的原则。栽培的玉米个体生长基本同步,玉米虽然长势比较整齐,但是玉米田中在不同的层次上和不同水平上依然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只是它的分层不如森林那样明显,因此玉米田存在着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小问2详解】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由于能量传递效率的不同导致两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不同。食物链乃至食物网能否形成取决初级消费者可同化的能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问3详解】
    生物除草,即利用昆虫、禽畜、病原微生物和竞争力强的置换植物及其代谢产物防除杂草,幼苗期一般不优先采用生物除草,其理由是抑(食)草生物不能辨别玉米和杂草。当玉米植株长到足够高时,很多杂草因缺少光照被淘汰。
    【小问4详解】
    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玉米秸秆自然分解,所含的能量最终流向大气圈,我们可以改变能量流动的途径获得人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分布、种群存活曲线、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8. 为了应对干旱和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很多城市增设了雨水截流储存和利用的设施,如布设于道路周边或地势较低区域的生物滞留池。生物滞留池内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构成了小型生态系统,经检测发现,生物滞留池内PAHs中的芘含量相对较高。研究者尝试从当地环境中筛选耐受菌的基础上,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工程菌。

    (1)①从对照区域和生物滞留池中分别培养出占比较高的菌属,结果见图1、图2。在两个区域中均能检测出的菌属有__________个,此结果能够说明滞留池土壤中__________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②在另一个筛选对芘具有耐受性的菌株的实验中,分离得到四个菌属中的菌株,其生长曲线见图3。研究人员欲从中选择一个构建工程菌。结合图1、图2所示结果,你认为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将能高效降解芘的外源基因重组至所选受体菌的同时,还转入了含lac启动子的核酸酶基因。在半乳糖苷分子的诱导下该启动子会被激活,表达的核酸酶会将自身遗传物质降解进而发生菌体自毁。转入该基因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的意义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3 ②. 微生物种类 ,及比例(或含量) ③. Pse ④. Pse 菌株在对照池和滞留池中均占比较大 且对芘的耐受性较好
    (2)防止转基因微生物逃逸到自然界,将实验带来生态风险降到最低
    【解析】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小问1详解】
    根据图1、图2的结果可知,在两个区域中均能检测出的菌属有3个分别为Tha、Pse、Com;该实验结果说明滞留池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及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图3的生长曲线可推测四种菌种对芘的耐受性均表现较好,但结合图1、图2所示结果,发现只有Pse菌株在对照池和滞留池中均占比较大且对花的耐受性较好,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应选择Pse来构建工程菌。
    【小问2详解】
    在半乳糖苷分子的诱导下该启动子会被激活,表达的核酸酶会将自身遗传物质降解进而发生菌体自毁。据此可知转入该基因的意义在于能防止转基因微生物逃逸到自然界,从而将实验带来的生态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引起生态危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转基因技术及微生物培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19. 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_______(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
    (2)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______,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3:1:3:1 ③. 3/16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A/a 控制,可知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灰体)、XAXa(灰体)、XaXa(黄体),雄果蝇基因型为XAY(灰体)、XaY(黄体);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可知相应基因型为BB(长翅)、Bb(长翅)、bb(残翅)。
    【详解】(1)亲本灰体纯合子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黄体雄果蝇基因型为XaY,二者杂交,子一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XAXa(灰体雌果蝇)、XAY(灰体雄果蝇),想要获得黄体雌果蝇XaXa,则需要再让子一代与亲代中的黄体雄果蝇杂交,相应遗传图解如下:

    子二代中黄体雌果蝇即为目标果蝇,选择即可。
    (2)已知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XaXabb)与灰体长翅雄果蝇(XAYBB) 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 的基因型为XAXaBb、XaYBb,F1相互交配得F2,分析每对基因的遗传,可知F2中长翅:残翅=(1BB+2Bb)∶(1bb)=3∶1,灰体:黄体=(1XAXa+1XAY)∶(1XaXa+1XaY)=1∶1,故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1/2×3/4)∶(1/2×1/4)∶(1/2×3/4)∶(1/2×1/4)=3∶1∶3∶1,F2中灰体长翅雌蝇(XAXaB-)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规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概率计算问题。
    20. 我国科学家将抗虫基因A、抗冻基因B导入番茄,获得了抗虫、耐寒的转基因番茄。所选用的抗虫基因A、抗冻基因B及质粒的限制酶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1)将抗虫基因A和质粒连接的过程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填图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抗虫基因A与质粒连接后,再将抗冻基因B连接到重组质粒上所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酶切后对得到的片段用去磷酸化酶处理,使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脱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多重PCR技术是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针对多个DNA模板或同一DNA模板的不同区域,扩增多个目的基因的PCR技术。利用多重PCR技术确定转基因番茄中是否含有A、B两种基因时,体系中应加入______种引物。所加引物的设计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对所加引物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
    【答案】(1) ①. Nde I、Xba I ②. BamH I ③. 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连接(或相互连接)
    (2) ①. 4 ②. 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③. 不同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不同、任意两引物间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引物自身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分析】1、基因工程的一般操作步骤有: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其中获取的目的基因常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通常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然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质粒。
    2、PCR技术: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原理:DNA复制。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小问1详解】
    利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这样容易导致质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据图可知,抗虫基因A的两端含有限制酶Nde I和Xba I识别位点,质粒中也有这两种酶的识别位点,因此将抗虫基因A和质粒连接的过程需要用到的酶有Nde I和Xba I分别切割目的基因,然后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抗冻基因B的两端和质粒中都存在限制酶BamH I识别位点,因此将抗虫基因A与质粒连接后,再将抗冻基因B连接到重组质粒上所用的限制酶是BamH I。酶切后对得到的片段用去磷酸化酶处理,使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脱离,目的是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连接(或相互连接)。
    【小问2详解】
    每种基因扩增都需要一对引物(两种),其原因是DNA在加热后得到的两条单链作为PCR扩增的模板,利用多重PCR技术确定转基因番茄中是否含有A、B两种基因时,体系中应加入4种引物。引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 DNA 序列,PCR技术中,引物是根据(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合成的。对所加引物的要求是不同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不同、任意两引物间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引物自身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相关试卷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1月线上定时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1月线上定时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