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岸区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届开学检测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 “准考证号、姓名” 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天然气是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各类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发酵生产的燃料,预计到2030年我国生物天然气产量将超过300亿立方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B. 生物天然气通过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产生
C. 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可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
D. 发展生物天然气行业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由新鲜茶叶放在铁锅里加热快炒(俗称“杀青”),再进行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茶叶保持绿色。红茶也是一种常见品种,与绿茶相比,不需要经过杀青,而多了一道发酵工序,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被多酚氧化酶催化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茶叶冲泡展开后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红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比绿茶更高
C. 杀青使酶蛋白肽链断裂而失活 D. 干燥处理有利于防止茶叶发霉
3. 英国科学家戈登通过实验把蝌蚪的小肠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并培育出成体青蛙,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该项研究证明( )
A. 蝌蚪的小肠细胞还没有分化
B. 蛙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
C. 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D. 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
4. 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十分严峻,新型冠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不断适应宿主而产生突变,出现了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目前科学家已经在人体的呼吸道、粪便、泪液等样本中分离出病毒毒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可感染人体多种组织器官
B. 该病毒不能在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中培养
C. 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D. 新突变体的产生会导致疫苗效果完全失效
5. 生物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生物催化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的内膜上具有催化ATP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
C. 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需要膜上受体的参与
D. 抗体通过胞吐排出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6. 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下图。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皱缩,气孔关闭。保卫细胞在气孔关闭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 水分子双向进出细胞 B. 细胞液的浓度在逐渐增加
C. 细胞的吸水能力在逐渐降低 D.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
7. 图中甲表示某种单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乙是对家系中部分个体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检测的结果,已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若对9号个体进行凝胶电泳,可能显示两条带
C. 6号与7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303
D. 若10号与该病携带者结婚,选择生女孩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8. 1859年,24只原产于英国的野兔被引入澳大利亚。在新的环境条件下,野兔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对于生活在两国的野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活在两国的野兔属于同一个种群
B. 为了适应澳大利亚的环境,野兔产生了新的变异
C. 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野兔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D. 野兔的引入可能会改变澳大利亚当地其他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9. 为确定某种蛇毒的作用位点,研究人员用蛇毒稀释溶液处理传出神经一肌肉标本(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殊的突触),直至刺激神经不再引起肌肉收缩时,再用兴奋性递质溶液直接处理肌肉,若肌肉收缩,则蛇毒作用的部位可能是( )
A. 突触前膜或突触间隙 B. 突触间隙或突触后膜
C. 突触前膜或突触后膜 D. 组成突触的任何部分
10. 淀粉酶可以使面粉中淀粉水解,保证了面团发酵时有足够的糖源,从而加快气体生成速度,使成品更加蓬松柔软。某实验小组用两种淀粉酶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相对活性,可通过检测淀粉剩余量来计算酶的活性
B. 使面团蓬松柔软的气体是CO2,在52℃左右分别使用两种淀粉酶,气体的产生速率相近
C. 淀粉水解的产物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
D. 随温度的升高,两种淀粉酶均会逐渐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而使活性下降
11. γ—氨基丁酸(GABA)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中,谷氨酰胺可通过GAD酶的催化被转化为GABA。研究发现,结肠癌及肺癌细胞也可分泌神经递质GABA,促进肿瘤生长,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GABA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可导致突触后神经元Na+内流
B. GAD酶升高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有利于谷氨酰胺转化为GABA
C. GABA作为神经递质可能会延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
D. GABA受体可能位于神经细胞、癌细胞、效应T细胞的表面
12. 人工林若为单一树种,抗病虫害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通常会下降;若为多树种混交林,则可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也能涵养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工林群落发生次生演替的过程中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B. 对人工林群落喷洒害虫的性外激素是一种化学防治措施
C. 单一树种人工林木通常高低整齐,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
D. 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属于其间接价值,此价值大于其直接价值
13. 对下列谚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了植物的生长可能受温度影响
B.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植物间的竞争关系
D. “向阳石榴红胜火,背阴李子酸透心”,揭示了光照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14. 下图甲为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数量变化曲线,图乙为二者随时间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代表捕食者,N代表被捕食者
B. P2和N2代表二者的环境容纳量
C. 图甲中②区域种群数量变化对应图乙中d时期
D. 捕食关系对于维持种群数量稳态有重要作用
15.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FOXP3基因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器官移植后,可注射药物抑制FOXP3的基因表达来减弱排异反应
B. 某些严重过敏患者体内FOXP3基因表达产物量高于正常人
C. 当调节性T细胞数量过多时,机体产生肿瘤的风险会增大
D. 当调节性T细胞数量过少时,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可能会减小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土壤酸化已成为一个生态难题,酸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蓝杉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为探讨植物耐受酸胁迫的生理机制,某研究小组以蓝杉为材料开展了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对酸胁迫的耐受能力,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_____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对于在酸胁迫下影响蓝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研究小组提出两种假设:一是叶片中_____含量变化,导致光反应速度改变;二是叶片的_____改变,影响CO2的吸收,导致暗反应速度改变。
(2)研究小组通过以下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探究:用1mol/L盐酸溶液和蒸馏水,设置3个不同pH补水组,每隔一日给蓝杉幼苗浇水100mL;4周后,每组取样3份,检测相关生理指标。请你为该实验设计一个结果记录总表(不用标注各生理指标的单位)。_____
17.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病理学基础为体内尿酸生成、重吸收与排泄之间的动态失衡。临床症状为关节疼痛(痛风)、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为研究碱性水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采用小鼠酵母粉灌胃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法构建了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然后用碱性水与别嘌醇(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对模型鼠进行处理。已知URAT1是尿酸重吸收的主要转运蛋白,0AT1是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能促进尿酸分泌到管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尿酸升高可以损伤线粒体的功能,直接影响有氧呼吸____________阶段,溶酶体释放____________会损伤细胞膜的功能,使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2)由下图1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构建成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C、D、E三组的结果显示:pH为9.3饮用水组干预有效降低血清尿酸值,pH为7.3饮用水干预组无明显干预效果,而pH为8.0饮用水干预组有一定干预趋势,以上结果提示对血清尿酸的干预效果是依赖于_______________。
(3)对肾脏相关细胞中的URAT1mRNA与OAT1mRNA测量结果如下图2、3所示。据图推测天然的碱性水可作为降低尿酸的日常的保健饮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8. 生活污水的科学治理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图是某乡村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轻微污染时,河流能通过物理沉降等方式消除污染,若持续排放生活污水会使下游水质不断恶化并难以恢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 是有一定限度的。
(2)与B处相比,A处有机物浓度_____。AB段水体中DO值上升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浮萍可作为家畜和家禽饲料,也可用于污水处理。浮萍属植物中有一种紫萍,不仅可进行光合自养,还可利用有机碳源进行异养。环保科研团队研究了三种营养模式下紫萍的有机物积累状况和对氮、磷的吸收率,实验设计以及结果如下表。
编号 | 营养模式 | 培养液 | 环境条件 | 淀粉产量 (g/m | 蛋白质产量 (g/m2) | 氮吸收率 (mg/m2) | 磷吸收率 (mg/m2) |
1 | 自养 | 无机盐溶液 | 16h光照 8h黑暗 | 6.41 | 10.93 | 133.6 | 28.1 |
2 | 异养 | ? | ? | 50.61 | 13.84 | 359.9 | 34.9 |
3 | 自养与异养 混合 | 无机盐溶 液、葡萄糖 | 16h光照 8h黑暗 | 54.21 | 40.59 | 687.9 | 37.28 |
①上表中编号2实验组培养液以及环境条件的设置应依次为_____;
②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最有利于提高紫萍应用价值的营养模式是_____。环保部门尝试指导村民在下游BC段湖泊放养紫萍治理污水并获取家畜和家禽饲料,这一举措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19. 植物叶片颜色变黄会影响光合速率。叶片颜色变黄的机制是作物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
(1)中国农科院在培育的黄瓜(雌雄同株,单性花)中发现一叶色突变体甲,表现为“苗期黄”。甲与野生型黄瓜正反交的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F2植株表现苗期黄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可说明突变体甲表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苗期黄是隐性基因控制的,该突变为单基因隐性突变。你认为该研究设计正反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SR是染色体上的一段特异性短核苷酸序列,可作为基因定位的遗传标记。取(1)中突变体甲、野生型、F1、F2野生型、F2苗期黄植株,提取DNA并将F2表现型一致的植株DNA混合。PCR扩增不同样本的以下几种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图1,据图1可判断出控制苗期黄的基因位于_______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现另一叶色黄化的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乙,表现为“心叶黄”。杂交实验证明甲和乙这两种黄叶突变性状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为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选择6号染色体上的另一位点设计引物进行SSR标记。对(1)中100株F2苗期黄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2;用突变体乙重复(1)的操作,对获得的100株F2心叶黄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3。图2和图3结果是否支持该结论?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基因定点整合可替换特定基因,该技术可用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苯丙酮尿症是由PKU基因突变引起的,将正常PKU基因定点整合到PKU基因突变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替换突变基因,可用来研究该病的治疗过程。定点整合的过程是:从染色体DNA的突变PKU基因两侧各选择一段DNA序列HB1和HB2,根据其碱基序列分别合成HB1和HB2,再将两者分别与基因K1、K2连接,中间插入正常PKU基因和标记基因neor,构建出如图所示的重组载体。重组载体和染色体DNA中的HB1和HB2序列发生交换,导致两者之间区域发生互换,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构建重组载体时,需要大量PKU基因,常用_____技术合成PKU基因,利用该方法合成PKU基因时需要设计并合成_____种引物。
(2)题干中所用胚胎干细胞可以来自_____。培养过程中大部分细胞会贴附在培养瓶壁生长,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_____。
(3)实验过程中,为了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原因是_____。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5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十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十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