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训练(基础版+培优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2 酸碱中和反应同步培优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2 酸碱中和反应同步培优练习,共6页。
10.2 酸碱中和反应同步培优练习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2.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碳酸盐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3.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 B.可借助酚酞溶液判断该中和反应发生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D.B点表示稀盐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4.在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c点表示质量相等的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 C.取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D.实验时将稀盐酸加入到NaOH溶液中5.如图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该图对应的操作是将酸滴入碱溶液中 C.n点溶液的质量小于m点溶液的质量 D.向p点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6.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有( )序号①②③④图像 反应过程KMnO4受热分解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Zn和Fe至过量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A.1个 B.2个 C.3个 D.4个7.下列图像能正确体现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A.室温下,把一定质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D.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9.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pH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钠不断增加 B.溶液显无色,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C.溶液pH的变化证明了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D.若稀盐酸换为稀硫酸,则曲线经过c点10.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点时的溶液呈酸性 B.N点时的溶液呈红色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11.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B.图1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 C.图1中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 C.向两份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粉和Mg粉 D.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质量13.下面是小馨同学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选项中的描述一致的是( ) A B C D A.向pH=1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B.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 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D.一定压强下,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14.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若将稀盐酸换成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则充分反应后溶液呈(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5小题)1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示意图,“”中的微粒符号是 。恰好中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钾与该稀盐酸反应,则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 (填“<”“>”或“=”)7。16.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1)写出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把加入的稀硫酸换成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则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ng时,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 色。17.(1)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等质量的①氢氧化铝、②氢氧化钾、③氢氧化钠、④氢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则消耗盐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18.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如图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一),并用数字化设备测出溶液的pH变化图(图二)。(1)据图一可知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微粒是什么?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有哪些? (3)若用V1mL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去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酸的密度相同),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19.如图是室温下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曲线。该图象中x是 ;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若将稀盐酸换成等质量且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则b点将向 移动(填“左”或“右”)。三.实验题(共4小题)20.某化学兴趣小组使用稀盐酸与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中和反应的实质 。(2)c点处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意外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请分析a点处溶质的成分 。(NaCl除外,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21.酸、碱、盐等物质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填字母序号)。A.水分子 B.氢离子 C.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2)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设备,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区分x点和y点所对应溶液,可选用的一种试剂为 。(3)鱼池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过碳酸钠遇热水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某化学小组为研究过碳酸钠遇热水分解的性质,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①开始时应将过碳酸钠粉末加入到中 (填“锥形瓶”或“分液漏斗”)。②写出A中由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请在B处虚线框内画出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图。④为验证反应后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A中溶液,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请指出该方案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4)实验室有100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取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沉淀的质量为28.7g。请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2.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 ,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NaCl和HCl 猜想三:NaCl和NaOH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拓展延伸】乙同学再设计一个验证猜想二的实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 ,猜想二成立。(3)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73g 10%的稀盐酸,需NaOH溶液多少克? 23.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点即可)(2)B实验当酚酞恰好变成无色时,此时溶液所含的微粒有哪些? (填化学符号)(3)装置C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写出能达到实验目的一组物质 。四.解答题(共1小题)24.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1)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填字母)。a.H2O b.H+ c.H2 d.OH﹣(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发生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3)某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图1。当滴入溶液为V2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图2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4)医疗上可用含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或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有些药物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 。(5)实验室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取12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4小题)1.B; 2.B; 3.C; 4.B; 5.A; 6.C; 7.D; 8.A; 9.B; 10.A; 11.B; 12.B; 13.B; 14.B;二.填空题(共5小题)15.H2O;<; 16.2NaOH+H2SO4=Na2SO4+2H2O;无; 17.Al(OH)3+3HCl=AlCl3+3H2O;①>④>③>②; 18.钠离子和氯离子;HCl、NaCl;蓝; 19.氢氧化钠;HCl、NaCl;左;三.实验题(共4小题)20.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氯离子;取少量a点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有Na2CO3和NaOH,若溶液不变红色,则溶质有Na2CO3(合理即可); 21.B;NaOH+HCl=NaCl+H2O;碳酸钠溶液;锥形瓶;2H2O2=2H2O+O2↑; 22.红;不断搅拌;NaOH+HCl═NaCl+H2O;猜想三;产生气泡;B;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3.隔绝氧气和给铜片的物质提供热量;Na+、Cl﹣、H2O;铁和硫酸铜溶液;四.解答题(共1小题)24.b;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HCl、NaCl;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NaHCO3+HCl═NaCl+H2O+CO2↑;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更快、更充分;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9/16 15:23:18;用户:初中化学;邮箱:xueshen03@xyh.com;学号:3023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