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作业(28分)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单元培优练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单元测评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第一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第二课时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后练习题,共8页。
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2023南通期末]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时会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下图为我国1951—2022年每月寒潮发生次数累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冬季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 气象部门预测寒潮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B. 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互联网技术D. 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3苏州期末]2022年7—8月份,我国北方许多城市因连续性的强降水天气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北方某城市借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空间叠加分析,在城市寻找一地作为雨涝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下图是三个独立的图层。据此回答3~4题。
3. 利用空间叠加进行救灾物资储备基地选址的技术属于( )
A. 遥感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虚拟技术
4. 雨涝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应选择在(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2023山东泰安期末]地震灾害往往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下图为地质灾害关联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 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
A. 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B. 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
C. 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是因为其能( )
A. 对灾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B. 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C. 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D. 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2023山东济南三中期末]2022年9月1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2022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预计第12号台风“梅花”(强台风级)将于14日傍晚前后在浙江三门到舟山一带沿海登陆。据此回答下题。
7. 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台风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①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③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台风灾害
④利用遥感估算灾后经济损失
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
[2023湖北武汉期末]如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图层。据此回答8~9题。
8. 该图层组合最适合遥感获取信息的是( )
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③④⑥D. ②③⑥
9. 该专题的研究方法属于地理信息技术的( )
A. 遥感B. 地理信息系统
C. 数字地球D.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23南通期末]重庆市某研究院为助力城市防控某疾病工作的开展,基于遥感(R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种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了该疾病分析平台。该平台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实时的公告、分布图和综合查询等功能。下图为平台展示的该疾病患者的活动轨迹。据此回答10~11题。
10. 该平台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实现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RS获得患者的空间分布数据B. BDS分析出距离最近的疾病检测点
C. GIS绘制出患者的活动轨迹D. RS和BDS相结合预测该疾病扩散方向
11.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疾病防控,其突出作用有( )
①提供智能高效的防控便民服务
②便于政府实施科学精准防控措施
③利于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④避免此疾病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023南京开学考试]四川省泸定县是地震多发区。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泸定县发生里氏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损失较严重,同时余震不断。据此回答12~13题。
12. 此次泸定县地震使得图中①区域受灾较重,这一时段图示区域最不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 火山喷发B. 山体崩塌C. 滑坡D. 泥石流
13. 对于遥感在此次地震救援中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精准发现受灾人员位置,迅速施救
B. 分析道路破坏情况,为快速打通道路提供依据
C. 拍摄动态影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D. 搜集地表形变情况,预估余震时间
[2023浙江绍兴期末]当前,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某洪涝灾害范围与影响评估技术流程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 该流程中体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5. 洪灾信息获取中,无人机遥感应用广泛。与卫星遥感相比,无人机遥感具有的优势有( )
①图像精度高②飞行速度快
③重访周期短④感知范围大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B
[解析]根据我国1951—2022年每月寒潮发生次数累计图可以判断,寒潮最少的季节是丁,为夏季,D错误;寒潮发生较多的季节是乙,为冬季,B正确;甲季节随着时间进行寒潮次数增加,是秋季,A错误;丙随着时间进行寒潮频次减少,是春季,C错误。故选B。
2. A
[解析]遥感能够获取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灾情;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寒潮影响的范围和强度等,A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于灾害预测作用较小,B、D错误;互联网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错误。故选A。
3. C
[解析]通过不同图层的叠加可以分析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图层叠加分析属于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故选C。
4. A
[解析]在海拔方面,雨涝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应建在海拔较高、积水较少的区域;在人口分布上,雨涝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应建在当地人口少、四周人口多的地方。分析图形信息可知:甲地区海拔对应的数字是3,海拔最高;积水对应的数字是1,积水最浅;人口对应的数值是1,较周边人口少,与乙、丙、丁相比,最符合条件。故选A。
5.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由图可知,暴雨可引发乙、丙、丁灾害,乙、丁灾害可引发丙灾害,乙、丙、丁灾害可形成堰塞湖,因此可判断丙为泥石流,乙为崩塌(或滑坡),丁为滑坡(或崩塌),甲为地震。故选C。
6. C
[解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导航、定位,可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C正确;对灾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主要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A错;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主要应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B、D错。故选C。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7. A
[解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无法采集雨量信息,①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有关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②正确;遥感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等领域,可以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台风灾害,③正确;估算灾后经济损失利用地理信息系统,④错误。故选A。
8. A
[解析]遥感主要获取地表信息,图中适合遥感获取信息的是居民点、水系和地形。土壤、岩层和地下水位于地下,靠电磁波不易获取,故选A。
9. B
[解析]该专题研究将地理要素分为多个图层分别展示,说明该专题研究主要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遥感、数字地球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均不能将地理要素分为多个图层并进行展示。故选B。
10. C
[解析]RS无法获得患者的空间分布数据,A错误。BDS主要是导航的功能,B错误。GIS可以分析数据和信息,绘制出患者的活动轨迹,C正确。RS和BDS都无法预测未来疾病扩散方向,D错误。故选C。
11. A
[解析]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推算,可以提供智能高效的防控便民服务,也便于政府实施科学精准防控措施。①②正确。但由于地理信息技术需要用到患者信息,对患者的个人隐私保护不够,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避免此疾病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说法过于绝对,③④错误。故选A。
12. A
[解析]本地区没有火山,地震不易引发此种地质灾害,A正确。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震易导致土层松动、山体崩塌,降低岩石强度,形成大量松散堆积物,进而诱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A。
13. B
[解析]精准发现受灾人员位置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A错。比对之前的遥感图片,可发现道路受损情况,为快速打通道路提供依据,B正确。拍摄动态影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主要用于灾后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全社会防灾避险能力,不是地震救援中的主要作用,C错。遥感可以搜集地表形变情况,但预估余震时间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D错。故选B。
14. B
[解析]该流程中灾前和灾后数据的获取主要利用遥感,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故选B。
15. C
[解析]无人机相对于传统航测和卫星遥感,可以进行云下低空飞行,提高了分辨率。通过地面遥控减少操作人员的训练投入和安全风险。监测区域设定更加灵活,可以连续或者周期性监测,实时传回分析数据,重访周期短。①③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课时训练,共9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可以,利用高分二号卫星可直接,上图中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