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三十八中新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三十八中新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合肥瑶海三十八新校2022-2023学年九上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含答案)本卷沪科版12.1~13.2、共4页四大题23小题,满分70分,时间90分钟(版权必究、精品解析请自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如图所示是小亮自制的温度计,他把小瓶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升降,比较温度高低。由此可知,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改进方法是 。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如图所示,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王亚平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形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 。3、高考期间天气炎热,如图所示,同学们吃雪糕时雪糕附近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成小水珠形成的。4、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_______ ____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第4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5、春季,在培育秧苗时,有经验的农民往往会在傍晚往秧田里灌水以防倒春寒冻伤秧苗,这是利用水的 比较大的性质。6、用 的方法(选填“压缩体积”或“增大体积”),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7、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时,分子可以不受约束地自由运动,如图甲所示,当外界温度骤然降低或对分子加压时,分子间距变小,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如图乙所示。分子从图甲直接变到图乙的过程,在宏观上表现的物态变化为 。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 ,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燃棉花。9、“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煤气的数十倍,这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1kg“可燃冰”完全燃烧可释放热量4.2×10J,这些热量可以让初温为20℃,质量为500kg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升高到 ℃。10、甲,乙两个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3倍,乙的比热容是甲的,若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他们温度变化之比是 。二、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11、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B.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C.在使用前应用手捏住其上端,用力向下甩一甩D.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12、深秋时节,成都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 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 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应该是固态或液态14、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 海边昼夜温差小 B空调房放水增加空气湿度 C 冬天用热水供暖 D 用水来冷却发动机1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C.碘蒸气在凝华过程中内能减小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1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第16题图 第17题图17、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已知质量关系为mb=mc,三种物质加热至沸腾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B t1至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 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3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6分,满分16分)18、如图是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1)由乙图知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为继续加热温度 。(2)实验完毕后,小组同学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了水,然后继续使用相同器材加热,想要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当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之后,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这是因为 。1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200g水,加热并从90℃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记录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温度90929495989898(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3)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20、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冷却效果更好。 四、计算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7分,第23题8分,共20分)21、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用100℃的水把2千克的水从20℃加热到70℃,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100℃的开水多少kg? 2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20℃,质量是2×10kg,将它投入到某种液体中,该液体的初温是10℃,质量是36.8g,铁和液体的温度达到20℃后不再变化。不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热损失,铁的比热容为0.46×10J/(kg•℃)。求:(1)铁钉放出的热量。(2)该液体的比热容。 2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l0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c水为4.2×103J/(kg·℃),2kg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107J。求:(1)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温度上升的越来越慢,请解释原因。(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合肥瑶海三十八分校2022-2023学年九上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答案1、改用更细的玻璃管; 2、 凝固放热; 3、液化; 4、没有控制液体的表面积大小相同;5、比热容; 6、压缩体积; 7、 凝华; 8、 做功; 9、100; 10、 1:9;11121314151617DABBCDD18、(1)不变; (2)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19、(1)不变; (2)6.72×103; (3)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20、(1)等于; (2)2.1×103; (3)水;21、3.3;22、(1)736J; (2)2×10J/(kg•℃)23、(1)从图中可知,第2min时,水的温度为50℃,上升到70℃后温度上升的越来越慢,原因是水与环境的温度差越大热传递越快,所以水温度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 (2)2.52×107 J; (3)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四十五中新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五十中东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四十八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预测物理作业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3,2×103J/,5×10-3m3,72×105J;6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