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解析题,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优的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2018年2月,世界首位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来到中国,并做客央视《对话》节目,与主持人对话。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主持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D.可以根据音色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
2.(3分)“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面部间距d约为( )
A.0.5m B.1m C.1.5m D.3m
3.(3分)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运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4.(3分)将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平面镜
5.(3分)司机在行车时低头观看仪表做信息易造成事故。某厂商开发出如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图乙是该显示器成像原理示意图。汽车仪表盘安装在驾驶台上,而显示器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在透明挡风玻璃上能看到仪表盘竖直的像,则( )
A.司机看到的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像中的字比显示器对应的字要小些
D.将显示器推近挡风玻璃时,看到的像比原来高
6.(3分)如图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它违背了光的某种规律,下面哪幅原理图能说明它违背的规律?( )
A. B.
C. D.
7.(3分)如图所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的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发现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下面几种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9.(3分)甲、乙两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小车的速度相等
10.(3分)对雪糕周围冒的“冷气”和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的“热气”的思考,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它们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D.“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
11.(3分)将一被压瘪但未漏气的乒乓球泡在热水里,乒乓球慢慢恢复原状,此过程中乒乓球内的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 )
A.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C.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变小
D.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12.(3分)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棱长分别为10cm和5cm。用同一台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如图,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 )
A.4:1 B.1:2 C.1:1 D.1:4
二、填空、作图题(共24分)
13.(3分)根据图1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作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音调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14.(3分)如图是投影仪的简化结构图,F为透镜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经凸透镜折射及再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15.(3分)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A点,水中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作出正确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要求反映出正确的作图过程)
16.(3分)(1)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的特点;报警声尖锐刺耳,说明报警装置在发声时振动的 。
(2)我们生活中经常说汽车行驶的速度多少“码”,一码表达的物理意义每小时一千米,某汽车正以72码速度行驶,合 m/s。
17.(4分)如图是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饮驴图,《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其中“蹄踏蹄”的情境是因为光的 形成的 (选填“影子”或“像”)。“嘴对嘴”的情境是因为光的 形成,其中的一个“嘴”是另外一个“嘴”的 像(选填“虚”或“实”)。
18.(3分)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由甲图可知,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 ;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 ,其值为 。
19.(4分)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回答以下问题:
(1)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 (填一物态变化)现象,此过程要 热(填“吸”或“放”);
(2)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 现象,太阳光含有的紫外线 (选填:“能”或“不能”)被人眼观察到。
三、解析题(第20题8分、21题10分、共18分)
20.(8分)如图所示,是小丽乘车即将到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标志牌上两个数字的含义;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若匀速通过该隧道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4min,则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1.(10分)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四、实验、探究题(第22题9分、23题7分、24题6分:共22分)
22.(9分)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观察到 时,说明水已沸腾。
(2)为证明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观察水是否沸腾。
(3)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填“A”、“B”、“C”或“D”)。
(4)另一组同学用加盖的烧瓶做水沸腾实验,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立即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迅速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所示,结果发现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烧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水珠,瓶内液面上方气压 (填“变高”、“变低”或者“不变”),水的沸点 填“变高”、“变低”或“不变”)造成的。
(5)本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23.(7分)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物:
(1)调整凸透镜光心、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 ;
(3)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4)在图甲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 (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
24.(6分)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他想测出这枚奖牌的密度。先从实验室取出一个量程适合的量筒(内有适量的水),但因奖牌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请你帮助小明想办法:
(1)还需什么实验器材;
(2)写出实验步骤(可画图说明,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其相应符号表示);
(3)用测量物理量的符号写出奖牌密度的表达式。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优的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
1.【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3)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C错误;
D、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故D正确。
故选:D。
2.【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人的一只胳膊伸直长度约0.5m,所以由图可知两人的面部相隔约3×0.5m=1.5m。
故选:C。
3.【分析】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故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是运动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分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玻璃杯中有水的这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黑白卡片是左右颠倒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5.【分析】(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
【解答】解:
AB、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仪表盘竖直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正确;
C、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像与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等大,故C错误;
D、车辆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将显示器推近挡风玻璃时,看到的像比原来低一些;故D错误。
故选:B。
6.【分析】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会发生偏折,介质的密度越小,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越大。
【解答】解:在如图的广告中,勺子在液体里的部分所反射的光,经液面折射后进入空气,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人们看上去,勺子在液面以下的部分是向上弯折的。
AC所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不合题意;B表示的是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所以不合题意;只有D表示的原理是正确的,能说明图中广告所违背的折射规律。
故选:D。
7.【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对应应用如幻灯机。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如图,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2f,所以2f=3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物距为u=40cm﹣2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8.【分析】根据平面镜和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由图知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利用三块平面镜是可以实现的;
B、平行主光轴光的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反之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由图知,利用两个凸透镜和一块平面镜是可以实现的;
C、平行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后会发散,且反向延长后通过焦点,由图知这种方案是不可实现的;
D、平行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后会发散,且反向延长后通过焦点,反之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由图知,利用两个凹透镜和一块平面镜是可以实现的。
故选:C。
9.【分析】(1)由s﹣t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它们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
(2)由s﹣t图象计算出甲、乙的速度,根据s=vt计算通过的距离,得到甲、乙的位置关系。
【解答】解:
AB、由s﹣t图可知,0~3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3~5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0~5s,乙的平均速度v乙===3m/s,故A错误,B正确;
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v甲===3m/s,4s时,甲运动的距离s甲1=v甲t1=3m/s×4s=12m,
4s时,乙运动的距离s乙=15m,4s时,乙在甲前方:Δs=s乙﹣s甲1=15m﹣12m=3m,故C错误;
D、5s时,甲的速度是3m/s,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0.【分析】人眼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
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B。
11.【分析】根据质量定义分析,乒乓球泡在热水里,乒乓球慢慢恢复原状,封闭的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可以判断气体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压瘪但未漏气的乒乓球泡在热水里,乒乓球慢慢恢复原状,体积变大,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
根据ρ=得,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气体的密度减小。
故选:C。
12.【分析】由图可知甲、乙的质量,又知道甲、乙实心正方体棱长,根据V=L3求出甲、乙的体积之比,根据ρ=求出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m甲=500g,m乙=250g,V甲=(10cm)3=1000cm3,V乙=(5cm)3=125cm3,
由ρ=可得,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
==×=×=。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共24分)
13.【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响度是原来的一半时,则振幅是原来的一半;但音调和音色不变,即频率和波形均不变,作图如下:
14.【分析】先根据“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出折射光线;
经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
【解答】解:
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由此作画经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经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画出法线,图中平面镜与主光轴夹角为45°,则射向平面镜的光线与镜面夹角也为45°,故入射角为90°﹣45°=45°,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与主光轴垂直,如图所示:
15.【分析】入射点是所有光线都要经过的一点,因此确定入射点的位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所在。
首先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确定入射点,在此基础上即可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S′,连接AS′,其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
分别连接SO、OA、OP,可以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答案如下图所示。
16.【分析】(1)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通过声获得一些消息,属于声传递信息,通过声引起其它物体的运动,属于声传递能量。
音调跟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根据1m/s=3.6km/h进行单位换算。
【解答】解:(1)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通过声音得到一个汽车被盗的信息,属于声能传递信息;
报警声尖锐刺耳,说明报警声音调高,频率大,振动快。
(2)一码表达的物理意义每小时一千米,
72码表示每小时72千米,
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72km/h=72×m/s=20m/s。
故答案为:(1)信息;快;(2)20。
17.【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解答】解:(1)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的背光面会形成暗区,这就是“影子”,诗中“蹄踏蹄”的情境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2)驴在岸边饮水,水面上就会出现驴子的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相同的,其中的一个“嘴”是另外一个“嘴”的虚像,因此会形成“嘴对嘴”的情境。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影子;反射;虚。
18.【分析】(1)据物质D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能得出D的密度;知道该物质的质量,据公式V=可计算出此时该物质的体积;
(2)分析图象乙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能看出其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密度,故据密度的公式分析即可判断出此时斜线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并能计算出其具体的数值。
【解答】解:(1)对于D物质,其质量是60g时的体积是100cm3,所以该物质的密度是ρ===0.6g/cm3;
故当其质量是120g时的体积是:V′===200cm3;
(2)分析图象乙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能看出其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密度,故此时斜线部分的面积即为ρV,即为该物质的质量;
所以此时斜线部分的面积表示物质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是m″=ρ″V″=4g/cm3×2cm3=8g。
故答案为:200cm3;质量;8g。
19.【分析】(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热;
(2)太阳光照射到卷层云中的冰晶时,发生色散;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
【解答】解:(1)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2)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
紫外线是不可见光,人眼是不能看到的。
故答案为:(1)凝华;放;(2)色散;不能。
三、解析题(第20题8分、21题10分、共18分)
20.【分析】(1)“3600m”,是指该隧道的长度为3600m,交通标志牌“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60km/h;
(2)用公式t=计算;
(3)用公式v=计算;
【解答】解:(1)“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60km/h,“3600m”,是指该隧道的长度为3600m;
(2)s=3600m=3.6km,v=60km/h;
故时间t===0.06h。
(3)t′=4min=h,s=3.6km,
故平均速度为v平均===54km/h。
故答案为:(1)“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60km/h,“3600m”,是指该隧道的长度为3600m;
(2)0.06h;
(3)54km/h;
21.【分析】(1)知道桶里装满水时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水的体积,即桶的容积;
(2)桶中稻谷的体积等于桶的容积;知道桶中的稻谷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稻谷的密度;
(3)知道稻谷的体积,利用公式m=ρV算出这堆稻谷的质量。
【解答】解:
(1)根据ρ=可得桶的容积为:
V=V水===8×10﹣3m3;
(2)桶中稻谷的体积为V0=V=8×10﹣3m3,
稻谷的密度:
ρ===1.25×103kg/m3;
(3)由ρ=可得,这堆稻谷的总质量:
m总=ρV总=1.25×103kg/m3×4m3=5×103kg=5t。
答:
(1)该桶的容积为8×10﹣3m3;
(2)这堆稻谷的密度为1.25×103kg/m3;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5t。
四、实验、探究题(第22题9分、23题7分、24题6分:共22分)
22.【分析】(1)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再变化;
(2)水沸腾时,是否需要继续吸热,可以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会沸腾,如果不会,则证明水沸腾时是要持续吸热的;
(3)水在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4)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立即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迅速向烧瓶底部浇冷水,烧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水珠,瓶内液面上方气压降低,沸点也会降低;
(5)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给烧杯加盖、用温水做实验等。
【解答】解:
(1)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再变化,所以观察到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时,说明水已经沸腾;
(2)水沸腾时,是否需要继续吸热,可以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会沸腾,如果不会,则证明水沸腾时是要持续吸热的,故接下来得操作是撤掉酒精灯;
(3)水在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故符合的图象是A;
(4)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立即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迅速向烧瓶底部浇冷水,烧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水珠,瓶内液面上方气压降低,沸点也会降低;
(5)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给烧杯加盖、用温水做实验等;
故答案为:(1)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
(2)撤掉酒精灯;
(3)A;
(4)变低;变低;
(5)减少水的质量。
23.【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求,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
(2)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进行判断成像情况。
(3)根据甲、乙两种成像情况时的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4)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变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凸透镜矫正。
【解答】解:(1)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成实像时,甲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乙图,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甲图,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2f>v>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50cm﹣20cm=30cm,30cm>2f,
v=65cm﹣50cm=15cm,2f>15cm>f,
解得,15cm>f>7.5cm ①
乙图,2f>u>f,v>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50cm﹣32cm=18cm,2f>18cm>f,
v=73cm﹣50cm=23cm,23cm>2f,
解得,11.5cm>f>9cm ②
由①②得,11.5cm>f>9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故选C。
(4)丙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需要凹透镜矫正。
丁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需要凸透镜矫正。
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所放的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矫正远视眼的凸透镜,故选丁图。
故答案为:(1)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2)甲;(3)C;(4)丁。
24.【分析】要测奖牌的密度,那么就要测奖牌的质量和密度,测质量需要天平。由于奖牌放不进量筒,可以考虑用奖牌放进水中,用排水法测量出奖牌的体积,这样就需要一个烧杯,把奖牌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使奖牌浸没水中,烧杯中水面上升,标记水面位置,然后把奖牌拿出来,再往烧杯中加入水,使水面位置和放进奖牌时的位置一样,后加进去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大小就是奖牌的体积大小,这样就需要细线拴奖牌,记号笔做标记。
【解答】解:(1)还需要天平,细线,记号笔,烧杯;
(2)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量出奖牌的质量m;
②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保证能浸没奖牌而又不溢出,用细线挂着奖牌浸没到烧杯的水中,用记号笔记下水面的位置,再取出奖牌;
③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使水面到达记号的位置,再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由实验步骤可知,奖牌质量为m,奖牌体积V=V1﹣V2,由,奖牌密度为:
。
故答案为:(1)天平,细线,烧杯,记号笔;(2)如上;(3)。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9/22 12:38:41;用户:13060229230;邮箱:13060229230;学号:4215282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