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六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教案【寒假课程】
奥数六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7讲《等积模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奥数六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7讲《等积模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星系站 备课教员:*** 第七讲 等积模型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三角形等积变换的基本模型。2. 学会构造出模型进行解题。3. 掌握直线型面积求解的方法。二、教学重点:等积模型在三角形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构造出模型进行解题。四、教学准备:PPT、橡皮、纸条。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0分钟)一、外星游记(5分钟)上课前,每个学生发一张画有不同三角形或长方形的纸条。师:同学们都拿到了图形吧?生:拿到了,这有什么用啊?师:同学们能不能画出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所给图形面积的3倍?谁先画出来并且正确的将有大拇指的奖励哦。学生画图中师:同学们你是怎么画的?生:只要所画的图形与所给的图形的一条边共边,另外一条边是所给图形的另外一条边的3倍就可以了。师:这位同学们太棒了!这其实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接下来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等积模型】二、星海遨游(30分钟)(一)星海遨游1(10分钟)如图,AD、CE是△ABC的两条高,AB=4cm,BC=10㎝,CE=8㎝,求AD的长。师:图中有几条高?生:2条。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生:底×高÷2。师: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什么?生:AB×CE=×4×8=16(平方厘米)。师:三角形ABC的面积还可以等于什么?生:BC×AD。师:边BC的长度知道吗?生:知道,等于10厘米。师:三角形ABC的面积知道,底边BC也知道,则BC边上的高AD能求出来吗?生:能。板书: AD=AB×CE÷BC =4×8÷10 =3.2(厘米)答:AD的长是3.2厘米。(一)星海历练1(5分钟)如图,已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B=3分米,BC=4分米,AC=5分米,求BD的长。 分析:因为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又因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AB×BC或者AC×BD,所以BD=AB×BC÷AC。板书: BD=AB×BC÷AC =3×4÷5 =2.4(分米)答:BD的长是2.4分米。(二)星海遨游2(10分钟)如图,一个大长方形被分成了几个小长方形,已知部分小长方形的面积,那么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师:题目中都是一些长方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生:长×宽。师:如果两个长方形有一条边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比等于什么?生:另一条边之比。师:是的。那我们来看看面积为6和3这两个长方形,它们是不是有一条公共边?生:是的。师:那么它们的另外两条边之比是多少?生:6:3=2:1。师:我们再来看②号长方形和面积为4的长方形,它们有什么特点?生:有一条公共边。 师: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多少?生:2:1。师:现在能求出②号长方形的面积吗?生:能。师:那①号长方形的面积呢?生:用同样的方法。板书: S1=2.5(平方厘米) S2=8(平方厘米) 大长方形的面积:5+6+4+3+8+2.5=28.5(平方厘米)答: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是28.5平方厘米。(二)星海历练2(5分钟) 如图,一个大长方形被分成4部分,已知部分小长方形的面积,求①部分的面积?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当两个长方形有一条边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比就等于另外一条边之比。板书: S1=4答:①部分的面积是4。三、火星漫步(5分钟)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当两个长方形有一条边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比就等于另外一条边之比。 第二课时(40分钟)一、外星游记(5分钟)师:同学们,今天来上课的时候,我花50元钱买了一块橡皮,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时学生很惊讶,50元的橡皮会是怎么样的)生:想。师:这就是我买的橡皮,同学们觉得怎么样?生:这不是我们平常用的橡皮吗?难道它有其它神奇的地方吗?师:同学们说对了,这就是你们平常用的橡皮,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生:老师,你被骗了。师: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被骗了呢?生:因为它不值那么多钱,最多也就1元钱。师:对的,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通常用钱去买相等价格的物品,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等价交换,在我们的数学中,我们也会碰到相等的模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其中的一个,等积模型。【揭示课题:等积模型】二、太空遨游(30分钟)(一)太空遨游1(10分钟)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师:同学们,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什么图形?生:不规则的图形。师:我们能直接求出它的面积吗?生:不能。师:因为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则重叠的部分有什么关系?生:面积相等。师:那么没重叠的部分呢?生:也相等。师:是的,图中没重叠的部分分别是哪两个部分?生:①和阴影部分。师:那么也就是说阴影部分的面积与①部分的面积相等对吗?生:对的。师:图形①是什么图形?生:梯形。师: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生:(上底+下底)×高÷2。师:上底、下底、高都知道吗?生:下底等于20-2=18(厘米),上底和高图中都告诉我们了。师:那阴影部分的面积会求了吗?生:会了。板书: ①号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20-2=18(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18+20)×8÷2 =38×8÷2 =152(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2平方厘米。(一)太空探险1(5分钟) 如图,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 分析:如图,根据差不变的规律,阴影部分的面积=①号梯形的面积。板书: ①号梯形的下底是15分米,上底=15-5=10(分米)阴影部分的面积:(10+15)×2÷2 =25×2÷2 =25(平方分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二)太空遨游2(10分钟)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E=3AE,CD=2AD。若ADE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下这个题目,题目要我们求什么?生:三角形ABC的面积。师: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生:底×高÷2。师:题目中有没有告诉我们边的长度?生:没有,就告诉三角形ADE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还有边之间的关系。师:那我们该怎么求面积呢?生:不知道。师: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它们的高相等,则它们的高所对应的底边之比与面积之比有什么关系?生:相等。师:是的,而三角形ADE和三角形ABC有相等的高吗?生:没有。师:是的,那我们要找与三角形ADE高相等的三角形,题目没有,那么我们可以添加辅助线来构成这样的三角形,我们连接BD,同学们能找出与三角形ADE高相等的三角形吗?生:能,就是三角形BDE。师: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生:3平方厘米。师:同学们,接下来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吗?生:能。板书: 连接BD,因为△ABD和△AED同高 所以S△ABD:S△AED=AB:AE=4:1 所以S△ABD=4(平方厘米) 同理:S△ABD:S△ABC=AD:AC=1:3 所以S△ABC=3×4=12(平方厘米)答: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二)太空探险2(5分钟)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为BC的中点,E为AB上的一点,且AB=3BE,已知四边形EDCA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分析:连接AD。根据当高相等时,三角形的面积比就等于三角形的底边之比的性质求解。板书: △EBD和△AED的高相等 S△EBD:S△AED=EB:AE=1:2 同理:S△ABD:S△ADC=BD:DC=1:1 假设△BDE的面积为1份 S△ABC=35÷(2+3)×(1+2+3)=42(平方厘米)答:三角形ABC的面积是42平方厘米。三、火星漫步(5分钟) 当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时,它们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的底之比。 四、决战太空城(见PPT) 家庭作业: 主管评价 主管评分 课后反思(不少于60字)整体效果 设计不足之处 设计优秀之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四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7讲《年龄问题》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奥数三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7讲《找规律填数》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奥数六年级上册寒假课程第8讲《定义新运算》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