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统编八下第三单元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预习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851276/0-16954274541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统编八下第三单元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预习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4851276/0-16954274542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展开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 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自主学习】
一、农村改革
(1)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措施:
①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________,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后逐渐在全国推开。
②深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3)作用: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________得到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②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________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改革
(1)背景:农村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开始:1984年10月,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3)主要内容
原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_______为主体 的经济共同发展。 |
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_______制。 |
实行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2)中心环节:增强_______。
(3)意义: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___,增强了_______。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 _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_______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合作探究】
1.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在一领域展开?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干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2.乡镇企业的崛起有什么影响?
3.城市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心环节是什么?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当堂达标】
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经历了以下四件大事,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土地改革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2.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农村
C.城市 D.工业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4.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种新生活的出现归功于 (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5.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阐述错误的是( )
A.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在所有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深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流行于农村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农村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怎样的生产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3)材料二中的协议书签订后,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农民的什么情绪?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生产积极性 包干到户 生产自主权 农村生产力 现代化
二.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政企分开 经营责任 按劳分配 企业活力 积极性 企业活力
三.中共十四大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国家宏观
【合作探究】
-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乡镇企业的崛起消化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开辟了新的致富途径,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3. (1)原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共同发展。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增强企业活力。
4.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当堂达标】
- D2.B 3.A4.C 5.C 6.D
- (1)生产积极性不高;改革前,农民吃大锅饭,缺少生产自主权,收入不多
(2)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
(3)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生产得到发展。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 钢铁长城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 钢铁长城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结构梳理,当堂测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