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综合检测卷含答案,共11页。
第四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江苏连云港调研考试)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颍河发源于河南省西北部,流向安徽省西部,汇入淮河。图1为颍河流域降水量、总产流、表面径流、基流和壤中流年内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3题。图11.属于基流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基流补给河流比重最高的月份是( )A.1月 B.5月C.7月 D.10月3.提高基流占比的措施是( )A.疏浚河道 B.增加植被覆盖率C.抽水灌溉 D.加快城镇化建设【答案】1.D 2.A 3.B [解析]第1题,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从图中信息来看,丁线全年最为稳定,最符合基流定义,D项正确;甲为总产流,乙为地表径流,丙为壤中流,甲、乙、丙全年变化较大,不符合基流定义,A、B、C项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基流全年稳定,而总产流、表面径流、壤中流全年变化大,在1月达到最低,所以1月基流补给河流的比重最高,A项正确。第3题,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要提高基流占比,应提高地下水量,保持地下水常年稳定。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提高下渗能力,提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抬高地下水水位,B项正确。(2023年河北唐山期末)呼图壁河流域(图2)位于天山北麓。流域南部为中上游,群山环绕,最高峰海拔5 292米,针叶林及阔叶林分布广泛;流域北部为中下游,多分布绿洲平原和荒漠。图3示意干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时段内洪水过程线。据此完成第4~6题。 图2 图34.与下游相比,呼图壁河中上游( )A.蒸发强 B.降水量少C.支流多 D.结冰期短5.图3所示时段洪水流量具有明显的( )①日变化 ②季节变化 ③年际变化 ④周期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6.推测图3所示时段洪水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 B.大气降水补给C.湖泊水补给 D.积雪融水补给【答案】4.C 5.B 6.D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呼图壁河的南部为中上游,北部为中下游。结合图2可知,与下游相比,呼图壁河中上游支流多,C项正确;与下游相比,呼图壁河中上游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结冰期长,A、D项错误;呼图壁河中上游地区多山,受地形影响,山腰处(中山区)降水较多,B项错误。第5题,图中所示时段只有250小时,即10~11天,因此排除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②③错误;图中所示时段洪水流量大约以24小时为周期呈有规律的波动变化,体现了洪水流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周期性变化,①④正确。第6题,由图3可知,该时段内流量变化的周期接近24小时,与气温日变化相似,说明流量主要受气温影响,而且洪峰流量较小,变化不大,可以判断该时段内洪水的主要补给方式为积雪融水补给,D项正确。(2022年福建龙岩期末)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储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中的核废水排放入海。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东侧太平洋沿岸,核废水排海后的扩散受洋流的影响巨大。据此完成第7~8题。7.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日本暖流附近海域海水等温线的是( ) A B C D8.从洋流的角度考虑,核废水排放入海后,最先受到影响的地区是( )A.朝鲜半岛西部海域 B.菲律宾北部海域C.澳大利亚东部海域 D.北美洲西海岸海域【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暖流应是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A、D项图为寒流,B、C项图为暖流;日本位于北半球,越往北去,水温应越低,C项正确。第8题,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东侧的太平洋沿岸。受呈顺时针方向运动的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最先受到日本核污水排放影响的地区是北美洲西海岸海域。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是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图4为鄱阳湖水位与面积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第9~10题。图49.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A.5月 B.6月C.7月 D.8月10.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是( )A.-3~8米 B.8~12米C.12~20米 D.20米及以上【答案】9.A 10.B [解析]第9题,注意关键词“开始进入”,江淮地区6月多梅雨天气,故6月已是汛期;南岭南部的珠江流域4—5月为汛期,则南岭以北的鄱阳湖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时间最可能是5月。第10题,由图示横坐标可知,湖泊面积扩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从500平方千米扩大到3 500平方千米,结合纵坐标可知,此时水位高度变化范围为8~12米。图5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渔获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海区鱼群大量减少,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第11~12题。图51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A.夏季盛行偏南风 B.位于河流入海口C.位于洋流交汇处 D.位于沿海大陆架12.导致该渔场鱼群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类过度捕捞C.寒流和暖流减弱 D.地表径流减少【答案】11.A 12.B [解析]第1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甲地是纽芬兰渔场。该渔场由寒暖流交汇而形成;该地位于河口地区,为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河流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使这里形成大渔场。该地夏季盛行的偏南风(东南风)为向岸风,与渔场成因关系不大。第12题,由于人类过度捕捞,纽芬兰渔场的渔业资源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鱼群大量减少,曾经盛极一时的渔场逐渐走向衰落。(2022年重庆质量检测)地头水柜是指在山脚下的旱地旁,用砂石、水泥建造的容量在数十乃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如图6所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石灰岩广布,当地政府大力推广地头水柜,极大地促进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据此完成第13~14题。图613.地头水柜的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 B.山泉水C.积雪融水 D.河水14.凤山县大力推广地头水柜,主要是因为当地( )A.气候干旱 B.地下水埋藏浅C.地表水短缺 D.蒸发量大【答案】13.A 14.C [解析]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地头水柜是指在山脚下的旱地旁,用砂石、水泥建造的容量在数十乃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积雪融水、山泉水、河水是次要补给,故A项正确。第14题,根据材料“石灰岩广布”可知该地地表水易流失,地表水缺乏,故C项正确。(2023年安徽安庆开学考试)海雾是在海洋影响下出现在低层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图7示意我国东部海域某次海雾形成过程及大气水平和垂直温度变化,图中海洋锋是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据此完成第15~16题。图715.与北部雾区相比,南部雾区有层云的原因可能是( )A.气流下沉运动更强 B.逆温层厚度大且强度强C.有上升运动的气流 D.海洋冷水团降温效应强16.除利于海雾形成外,图示海洋锋附近海域( )A.海水较周围海区稳定 B.营养盐类富集C.表层海水温度差异小 D.浮游生物贫乏【答案】15.C 16.B [解析]第15题,云的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水汽供应和较强的上升气流。南部雾区温度高,蒸发强烈,且大气密度小,加之海洋锋附近逆温层之下的大气下暖上冷,暖湿空气容易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层云,A项错误,C项正确;与北部相比,南部逆温层强度弱,海洋水温高而降温效应弱,下沉气流弱,B、D项错误。第16题,图中海洋锋为冷暖海水交汇处,等水温线密集,表层海水温差较大,海水较周围海区不稳定A、C项错误;海水扰动加强,营养盐类富集,浮游生物多,B项正确,D项错误。(2023年山西名校联考)当关键区(5°N~5°S,120°W~170°W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较常年高或低0.5 ℃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状态。图8为2017—2021年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图。据此完成第17~18题。图817.图示时段,最典型的拉尼娜现象出现在( )A.2017年底至2018年初 B.2018年底至2019年初C.2020年底至2021年初 D.2021年底至2022年初18.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赤道附近( )A.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增强 B.印度尼西亚降水偏多C.东太平洋东南信风增强 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答案】17.C 18.D [解析]第17题,由材料“当关键区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较常年高或低0.5 ℃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状态”可知,2017年底至2018年初、2020年底至2021年初、2021年底至2022年初都满足拉尼娜状态的判断标准,B项错误;但题干要求选择最典型的拉尼娜现象,2020年底至2021年初的关键区域气温比平均气温低得更多,且延续时间更长,拉尼娜现象更为典型,C项正确。第18题,读图可知,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关键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此时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关键区海水温度异常偏高,一般认为是由南半球东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减弱导致的,气温异常偏高会导致东太平洋地区下沉气流减弱,减弱的东南信风使得南美洲西海岸的离岸流也减弱,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A、C项错误,D项正确;厄尔尼诺会导致西太平洋地区变得干旱,故印度尼西亚地区降水减少,B项错误。图9为南极周围海域2月和8月的浮冰界线图,图10为北冰洋9月的浮冰界线图。读图,完成第19~20题。 图9 图1019.图9中,浮冰界线①②表示的时间和影响两个月浮冰分布的共同因素是( )A.①——2月;洋流性质 B.②——2月;太阳辐射C.①——8月;海域盐度 D.②——8月;大气环流20.图10中,北冰洋9月浮冰界线( )A.受暖流影响,界线在③处偏南 B.受寒流影响,界线在④处偏南C.受寒流影响,界线在③处偏北 D.受暖流影响,界线在④处偏北【答案】19.B 20.D [解析]第19题,图9中界线①纬度偏低,说明南极结冰的范围大,故可判断为南半球冬季,结合选项可判断为8月,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图中界线②纬度高,说明南极结冰的范围小,故可判断为南半球夏季,结合选项可判断为2月,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第20题,图10中④处受向北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浮冰界线向北凸出;③处受格陵兰岛影响和寒流影响,浮冰界线在③处偏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2022年山东临沂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 茎柔鱼,又称美洲大鱿鱼,生命周期较短,当海洋表层水温在20 ℃左右时,其生长和繁殖迅速。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37°N~47°S一带海域,其中秘鲁沿海(6°S~20°S)是茎柔鱼重要的生存区域之一。图11为某年秘鲁沿海茎柔鱼渔获量统计图,图12为秘鲁沿海海域海洋表层月平均水温变化统计图。图11图12(1)简述秘鲁沿海茎柔鱼渔获量的年内变化,说明其与海水表层温度之间的关系。(8分)(2)分析秘鲁沿海地区适合茎柔鱼生长和繁殖的自然原因。(6分)(3)研究表明,茎柔鱼的渔获量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显著,推测厄尔尼诺年秘鲁沿海地区茎柔鱼渔场可能出现的变化。(6分)【答案】(1)变化:4—8月渔获量呈上升趋势,10月至次年4月渔获量呈下降趋势;8—10月渔获量较大,4月渔获量最小。关系:海洋表层水温与渔获量大致呈负相关;海洋表层水温较低时渔获量较高,海洋表层水温较高时渔获量较低。(2)秘鲁沿海地区纬度较低,且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适宜,有利于茎柔鱼生长和繁殖;盛行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有利于茎柔鱼生长和繁殖。(3)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秘鲁沿海地区上升流减弱,海水表层饵料减少,渔场渔获量减少;茎柔鱼渔场海水温度升高,导致茎柔鱼分布范围缩减;渔场分布重心南移。22.(2023年重庆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 阿牙克库木湖位于新疆东南部,地处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库木库里盆地东部低洼处,湖面面积约900平方千米,高程为3 870米。阿牙克库木湖流域属于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气候干旱寒冷,极端低温可达-37 ℃,几乎终年无夏,年降水量100~200毫米,气候恶劣,周边大部分区域至今无人居住。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湖泊近年来变化显著。图13为1995—2015年阿牙克库木湖面积时空变化图。图13(1)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阿牙克库木湖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8分)(2)简述1995—2015年阿牙克库木湖面积的变化特点。(6分)(3)有专家认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未来阿牙克库木湖的湖水水量将会下降,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径流汇入,带来大量盐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无出湖径流,盐分不断积累。(2)面积呈扩大趋势;东部和西南部扩展较多;北部变化小。(3)赞同:该区域冰川面积较小,长期来看,冰川消退,入湖径流量减少;冻土变薄,湖水下渗增强;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或不赞同: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多,入湖径流量增大;部分永久冻土解冻,入湖地下水增加;降水可能增加,且该地区整体气候寒冷,蒸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