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3451/1-16955452845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3451/1-16955452845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3451/1-16955452845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3451/0-1695545282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9月月考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 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
2.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 )
A.10°~10° B.40°~60° C.20°~30° D.70°~90°
3.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
C.下垫面性质 D.大气环流条件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3.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65.4毫米。自1998年起该县在荒山及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有刺槐、山杏、油松、沙棘(灌木)等。受自然条件和植被生长习性影响,四种防护林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四种防护林的分布坡向范围。据此问答下列小题。
4.分布坡向范围最小的树种是( )
A.刺槐 B.山杏
C.油松 D.沙棘
5.四种防护林在135°—225°坡向范围内几乎没有分布,主要是该坡向范围内( )
A.降水量少 B.光照强,蒸发量大
C.土壤较厚 D.地表水下渗量大
6.多年观测显示,曾经作为治沙先锋树种的沙棘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逐渐被油松等其他乔木取代,反映了当地( )
A.水土流失加剧 B.生态环境改善
C.寒潮灾害增多 D.年降水量减少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相对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的建筑布局宜( )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在德国马格德堡有一座“水桥”,它连接了易北河一哈弗尔河运河和中部运河,沟通了德国的水路交通。最令人称奇的是这座“水桥”横跨在易北河之上,桥上的水道和桥下的易北河可以同时驶过大型船只(见图),其中易北河该河段流向和德国地势一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河流交汇处因交通运输便利,易形成港口,此处三条河流交汇没有形成港口,而是建造“水桥”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河流的交叉污染
B.克服运河与易北河的落差,避免修船闸,降低成本
C.借鉴公路立交桥的设计理念,防止水上交通拥堵
D.在不影响交通的同时增加文化创意设计成旅游景点
11.下列关于该“水桥”修建的意义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
A.通过桥将内河运输连成网,便于货物的中转
B.增加运河的通航里程
C.扩大运河服务的范围
D.加强桥两侧的经济文化交流
贵州梵净山的“蘑菇石”由层状变质岩(主要为板岩、片岩)堆叠而成。下面左图为若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蘑菇石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右图所示“蘑菇石”的岩石类型对应左图中的( )
A.a B.b C.c D.d
13.“蘑菇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堆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变质作用—堆积作用—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
维族的传统民居“阿以旺”以土坯建筑为主。在维吾尔族语中,“阿以旺”寓意为“明亮的处所”。带天窗的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有起居、会客等多种用途。后室称“冬室”,是卧室。下图分别是“阿以旺”和毡帐(主要材料包括羊毛制作的毛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阿以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阿以旺材料以土坯为主,因为土坯蓄热隔热性能强
B.“冬室”通常空间封闭,只有小平天窗,是为了冬季防风、防寒
C.向上凸起的高侧窗设计,可以自然通风、防潮
D.该民居特点是适应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结果
15.新疆一般以天山山脉为界划分为北疆南疆,北疆民居多以毡帐为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疆北疆传统民居的差异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阿以旺”固定民居多从事农耕,以流动的毡帐为宅适合从事放牧
C.毡房的用料反映了当地建筑往往就地取材的规律
D.北疆气候比南疆更湿润,主要原因是受东南季风影响大
2022年1月27日,天津市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被列入其中。图1为天津市100米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模拟图,图2为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图,一地两用,上可发电、下可养虾,开创了水下养殖和水上发电的双赢新模式。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6.影响天津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条件是( )
A.距海远近 B.洋流流向 C.纬度高低 D.地形起伏
17.“渔光互补”中的水产养殖与传统养殖相比,其主要优势为( )
A.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B.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了产量
C.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源头控制问题
D.节能减排,破解当前我国的雾霾之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9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纽芬兰渔场位于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早期鳕鱼(冷水鱼)资源丰富,曾有“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的美名,鳕鱼捕捞业的迅速发展给加拿大等国带来了巨额财富,但该渔场也在人类的贪婪捕捞下彻底破产。在加拿大政府下达纽芬兰渔场禁渔令十多年后,该海城仍然难见鳕鱼身影。
每年春季,大量来自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的冰山抵达纽芬兰岛附近,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冰山观赏地。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及圣劳伦斯湾位置示意图。
(1)推动冰山抵达纽芬兰岛的洋流性质为______(填“暖流”或“寒流”),对流经海域表层水温的影响是______。(2分)
(2)简析纽芬兰渔场早期鳕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5分)
(3)推测渔民在该海域捕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农村空心化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破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空心村问题,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与传统单纯依托需求侧发力的增长方式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体系结构的改革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材料二下图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空心村整治关系图。
(1)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6分)
(2)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6分)
(3)分析空心村问题的整治对城市和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因为“揭河底”现象形成条件比较特殊,“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据统计,1950年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共发生了12次揭河底现象。
材料二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1)结合材料,尝试推测黄河小北干流的河谷形态并简要说明推测依据。(6分)
(2)尝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黄河“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6分)
(3)尝试推测揭河底现象给小北干流及下游河段造成的影响。(6分)
2023-2024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甲、乙功能区分别为,6%,郑渝高铁开通后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示甲、乙功能区分别为,6%, 郑渝高铁开通后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