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4 突破(9) 宏观把握,细处斟酌,突破难点选项(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4 突破(9) 宏观把握,细处斟酌,突破难点选项(含解析)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4 突破(9) 宏观把握,细处斟酌,突破难点选项(含解析)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4 突破(9) 宏观把握,细处斟酌,突破难点选项(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4 突破(9) 宏观把握,细处斟酌,突破难点选项(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4 突破(9) 宏观把握,细处斟酌,突破难点选项(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严格意义上说,生态思想文化是针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反思而形成的现代话语,传统社会并没有面临今天意义上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传统思想文化中并没有当代意义上的生态思想文化,我们今天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是从反思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角度,从传统思想文化中寻找生态思想文化资源。因此,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应注意从当代科学视角进行阐释和研究。
    ②首先,应以现代科学精神与方法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阐释与研究。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建立在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经验和主体自身生命直觉基础上,如果说其中蕴含科学精神的话,是一种建立在长期生产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精神,这与建立在现代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追求精确数据分析和内在机理研究的现代科学迥异其趣。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建立在直觉和经验基础上,具有自身特定的智慧和优势,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和缺陷,比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掌握其内在明晰的机理,因此不便于广泛传承与推广应用。这就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精神、方法,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重新审视、阐释与研究。
    ③其次,应注重研究、揭示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内在机理。其内在机理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对自然运行变化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也是我们今天发挥、拓展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功用的内在依据。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内在机理在传统生态哲学、生态治理、生态生产方式中有不同的体现,因而具有自身不同的层次:生态哲学层面,如传统儒家、道家生态哲学所阐明的:人与万物从统一的自然造化过程产生,遵循共同的天地生长化育规律。人与万物具有自身的自然本性,即人与万物有自身的自然生命系统,有自身的自然运行变化规律。传统生态哲学均主张人的德性修养、生态治理及生产生活实践,应遵循天地自然造化规律和过程。生态治理层面,传统生态法令制度注重的“谨其时禁”,注重依据动植物生长季节制定相应的法令制度,体现了顺应自然造化规律和动植物自然本性的法则;而“谨其时禁”“取之有节”的法则均体现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精神。生态生产方式方面,传统桑基鱼塘模式中蕴含的物尽其用、物质循环利用机理。特定地域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生活模式,如贵州麻山地区人们在缺水少土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耕作不翻表土,多种农作物混合种植,资源复合利用,农牧兼营和狩猎采集并行的复合生活方式。又如游牧民族与草原生活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其内在蕴涵的复杂机理、丰富智慧,均有待研究、发掘,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扬光大。
    ④再次,应注重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之所以要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一方面,传统生态思想文化本身包含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民俗多种存在形式,需要从不同学科分别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地方性生态知识、生态智慧及技能,本身蕴含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哲学、宗教、经济、民俗、农学、生态学、林学、气象等多学科内涵,要形成地方系统性生态知识,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
    (摘自陈红兵《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局限及其当代转型》)
    练前读文 在勾画圈点、筛选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全文结构导图。(在方框内写出层次要点,也可以在文中圈出)
    答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思想文化可以为今天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直接的借鉴经验。
    B.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也蕴含着科学精神,这有利于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C.传统生态哲学认为,人与万物均有着相同的自然生命系统,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D.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研究既要从不同学科分别进行研究,又要多学科综合研究。
    答案 D
    解析 A项“提供直接的借鉴经验”错。由原文第①段“传统社会并没有面临今天意义上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传统思想文化中并没有当代意义上的生态思想文化”可知,传统思想文化中不可能出现解决今天生态环境问题的直接的借鉴经验。B项曲解文意。原文第②段说的是“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建立在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经验和主体自身生命直觉基础上,如果说其中蕴含科学精神的话,是一种建立在长期生产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精神”。C项“有着相同的自然生命系统”错。由原文第③段“人与万物从统一的自然造化过程产生,遵循共同的天地生长化育规律。人与万物具有自身的自然本性,即人与万物有自身的自然生命系统,有自身的自然运行变化规律”可知,“自身”强调的是自有个体,因此人与万物有各自(自身)的自然生命系统,而非“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清晰地界定并阐释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概念内涵,为观点论述提供了基础。
    B.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应如何从当代科学视角出发研究、认识、阐释传统生态思想文化。
    C.文章第③段从三个不同的层面研究、分析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内在机理和丰富智慧。
    D.文章多用现代词语,也巧用了一些文言词语,如“迥异其趣”等,使论证更加简练有力。
    答案 A
    解析 文章开篇并没有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与阐释,只是提出了要从当代科学视角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阐释和研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当代科学视角去研究传统生态思想,也是思考、解决现代生态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B.因为对直觉和经验的内在机理难以掌握、揭示,所以影响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发展。
    C.传统生态法令制度注重“谨其时禁”,这是建立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
    D.贵州麻山地区之所以会形成复合生活方式,是因为当地缺水少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答案 D
    解析 D项“是因为当地缺水少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因果关系推断有误。由第③段“如贵州麻山地区人们在缺水少土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耕作不翻表土,多种农作物混合种植,资源复合利用,农牧兼营和狩猎采集并行的复合生活方式”可知,文中只是举例贵州麻山地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复合生活方式,但把复合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归结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则逻辑推断有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科举考试历来被认为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平等精神,但事实上有着一定的经济门槛。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科举考试表面上的公平性所掩盖。我们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去苛求古人,应承认科举考试在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典范价值,但同时也应注意,科举考试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亲民,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而言,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能不过就如“高山上的花朵那样遥不可及”。
    ②科举考试的所谓开放,主要是相较于“前科举时代”而言。清代学者魏源客观评价了科举考试制度:“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也就是说,科举考试不问门第和血统,主要以教育资格而不是出身的门第或世袭的等级来授予官职,在用人制度上显然更加具有某种开放性。
    ③但科举考试的开放性和平等性相当有限。“定例:娼、优、隶、卒之家,不准考试”,这些所谓“贱民”,均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参加科举考试的大多是读书人的子弟,而那些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据一半比例地位的女性,从来都是被排除在科举考试制度体系之外的。
    ④权势、财富等才华之外的因素在科举考试中的干预,稀释了科举竞争的开放性和公平性,“从理论上说,这一途径对任何想取得绅士地位和官职的平民,都是一视同仁的,但实际上它对于那些有财有势者却大为有利”。清代高官显贵子弟可以凭借家族的背景的权势,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特殊的恩惠和照顾,他们的试卷是单独的,与普通士子分开,标明“官卷”,录取时还为其另立举额。富家子弟还可以依靠家族积累的财富,通过“捐纳”而获得“例监生”或“贡生”等身份,由此,就可以跃过竞争激烈的童试而直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不仅如此,在童试和乡试中,针对商人子弟还单独设立了“商籍”,并且另立“商额”,这样他们中试的机会就远比平民要多一些。
    ⑤科举考试的成功者往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基础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应试者本人及其家庭没有经济基础,那么就必须通过民间长时间的资助才能“家贫力学”。这种经济基础的形成,一是家庭前几代人通过生产经营,积累一定的财富,供给后代子孙参加科举考试;二是家庭其他成员专心务农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所得积蓄主要用来供给家庭中的那些聪颖慧学之人,从而培养科举考试的苗子。
    ⑥科举考试并不是自由竞争,是一种科举定额制度下的有限竞争。不但举人是各省有各省的定额,就是进士也是南北分界,所以各省出人物的机会,受了科举定额的影响,不是自由竞争的结果。
    ⑦在科举时代,真正直接受益于科举考试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人,封建王朝统治阶层始终掌握和把持着科举考试是一个无法撼动的事实,而即使存在一些所谓的贫寒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士”这个特权阶层的案例,仍然不会改变科举考试的性质。
    (摘编自《科举考试的社会经济限制》)
    练前读文 在勾画圈点、筛选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全文结构导图。(在方框内写出层次要点,也可以在文中圈出)
    答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存在经济门槛的这一事实长期以来为科举考试表面的公平性所掩盖了。
    B.科举考试的身份、权势、财富等门槛,使广大普通老百姓无法受益于科举考试。
    C.以教育资格而不是出身来选拔人才,科举考试在用人制度上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
    D.没有经济基础家庭的子女想实现“家贫力学”,通常必须经过民间长时间的资助。
    答案 B
    解析 “无法受益”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承认科举考试的开放性与公平性,但重在论述其开放与公平的有限。
    B.文章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
    C.清代的“官卷”“商额”、省定额等,从事实上证明了科举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
    D.文章引用清代学者魏源的话,是为了论证科举考试的平等性仍是有限的。
    答案 D
    解析 引用魏源的话是为了论证科举考试在用人制度上具有某种开放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权势、财富等因素对科举考试的干扰,使科举考试制度并不能真正实现公平。
    B.科举考试的“亲民”仅仅是对普通读书人子弟而言的,对于多数民众依然很遥远。
    C.“贱民”和女性被排除在科举制度之外,说明科举考试毫无开放性、平等性。
    D.科举考试虽不是自由竞争,但定额制度能够确保各省小部分贫寒子弟的成功。
    答案 A
    解析 B项“普通读书人子弟”范围错误。C项“毫无”说法绝对。D项“定额制度能够确保”不合逻辑。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复习的痛点,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做题时如果三道题全错,会打击考生的自信心。其实,这三道题每题都有疑难选项,如果对这些疑难选项集中攻关,复习效果一定会好很多。
    一、咬文嚼字——突破第1题疑难选项
    第1题的难度相对较小,因为它大都是局部性、点对点的信息转述,集中在某些关键概念、重要句子的理解上。选项表述较简单,往往是判断句,如“……是……”或复句“……不是……,而是……”。如果说有难度,难度则放在“抠字眼儿”上,即主要进行词语的比对。
    因此,突破难点主要是对照原文与选项,“咬文嚼字”地审读、比读,找出词语所涉及的概念内涵、外延,语意的必然、或然,程度的深浅,范围的大小,时间的先后,内容的主次等。请看下例:
    选项(2017·全国Ⅰ第1题C项):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eq \x(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文段:①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②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③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分析:该项放在第1题中应该是最难的选项,考生似乎很难判断,如果比对“从积极方面看”后的文字,该项是正确的;如果比对“气候正义的本质”后的文字,该项又是错误的。这就给考生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应如何解决呢?
    第一,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因为两个观点所持的角度不同,相较而言,还是“本质是……非为其设定义务”正确。那么,该项岂不是正确选项了?
    第二,如果咬文嚼字,则发现它为错误项。选项中多加了一个“要”字,而原文中无论哪处都无“要”字。就是“要”字为突破口。“要”字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强调人们的主观意愿,而从文中看不出有这种“主观意愿”,倒是从“体现为”可以看出这一目的具有事实性和客观性,这与选项中的主观性相矛盾。所以,它是错误选项。
    从上面示例可以看出,突破第1题的疑难选项,功夫还应放在“抠字眼儿”上。
    边练边悟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孝是最为重要且影响最深的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在生活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传统孝道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不过,传统孝道精华与糟粕并存,这需要我们在正确地批判分析的基础上,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求子女在物质层面对父母尽赡养的义务,这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规定。但在儒家看来,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对父母的孝还必须要做到“敬”,即对待父母应时刻保持恭敬的态度。无论是物质方面的“养”,还是精神层面的“敬”,都以顺从父母的意愿为标准,但父母的意愿未必正当,传统孝道的践行还应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考量。当父母的意愿不正当时,要用温和的方式去劝谏父母,从而避免让父母陷于不义。传统孝道不但体现于父母生前,还涉及父母去世以后。孔子挽:“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女不但在父母生前要对其以礼敬养,父母去世后还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生养、死葬、祭祀,在这三个环节都合乎礼制的要求,才算是实现了完满的孝道。
    传统孝道的丰富内涵产生于古代宗法社会。它是维系古代家庭、宗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道德规范。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传统孝道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受古代专制等级制度的长期影响,传统孝道被融入了大量维护专制、压抑人性的腐朽因素。这集中体现于“三纲”教条中的“父为子纲”,并通过《二十四孝》等通俗读物流传。传统孝道的畸形化与父权的绝对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近现代以来对传统孝道的批判,起到了削弱旧道德对国人的思想束缚、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对于传统孝道本身而言,这些批判实际上也有助于推动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新与发展。
    但也应该看到,在当前社会,传统孝道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能因为传统孝道在历史演变中曾经绝对化、畸形化,就否定传统孝道本身,而应该将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与其种种具体要求区分开来。只有从其根本精神着眼,才能对传统孝道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也才能根据时代变化对传统孝道进行创新与发展。应当说,传统孝道基于最自然的人伦天性。所谓“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儿女自然能产生对父母的亲爱与感恩之情。这种亲爱与感恩之情,亦即孝心,是传统孝道的根源与基础。有孝心则有孝行;如果无孝心,即使行为再符合孝道的规定,也不是真正的孝。因此可以说,孝心是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就孝心而言,传统孝道拥有符合当代价值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对于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但对于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与表现形式则没有必要拘泥。中华文化历来具有因时损益、与时俱进的传统。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社会现实对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进行必要的损益和变革,不断探索传统孝道的新的实现形式。这既是传统孝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批判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是为了把握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而把握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也正是为了创新和发展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对传统孝道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其目的是探索传统孝道在新时代的新实现形式,而不应削弱或违背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摘编自杨俊峰《传统孝道的批判继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需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
    B.物质层面的赡养是基础,在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对其恭敬。
    C.“三纲”教条的制订使传统孝道出现了压抑人性的元素,阻碍了社会发展。
    D.出于孝道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探索传统孝道新的形式。
    答案 D
    解析 A项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是“孝心”,原文表示要“继承和弘扬”,并未表示“与时俱进”“创新性发展”。B项“在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对其恭敬”无中生有。C项传统孝道中的压抑人性集中体现在“三纲”教条中,并非“三纲”教条使然,从原文看,造成“压抑人性”元素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等级制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喜欢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教育”一词的英文是从拉丁动词来的,原义是“抽出”。所谓“抽出”就是“启发”。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中国儒家的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他们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
    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育。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美育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20年前蔡孑民先生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他的主张似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还有一派人根本仇视美育,觉得美育对于德育有妨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以为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近代哲学家卢梭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看成朴素天真的腐化剂。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达到至善。这种观念何以是错误的呢?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既都是天性固有的。若情感让理性压抑下去,便是一种损耗。人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有生气。有些园丁不知道尽草木之性,用人工去歪曲自然,使某一部分发达,另一部分则受压抑摧残。这种畸形发展是不健康的。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
    美感教育的重要,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论语》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旨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他们的着重点无疑是在道德方面,德育是他们的最后鹄的,这是他们与西方哲学家、宗教家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相同的。不过他们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误认为美育可以妨碍德育,而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
    美育不但不妨害德育,而且是德育的基础。不过美育的价值还不仅在此。西方人有一句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第一是情感的解放。第二是眼界的解放。第三是自然限制的解放。
    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史诗悲剧时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歌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以为证。我们中国人,古代对于诗乐舞的嗜好也极普遍。《诗经》《礼记》《左传》诸书所记载的歌乐舞的盛况,常人觉得仿佛是置身近代欧洲社会。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这就是说,必须提倡普及美感教育。这是负教育责任的人们所应该特别注意的。(摘编自朱光潜《谈美感教育》)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具有知、情、意三种心理活动,这决定了追求世间的真、善、美是人类的天性。
    B.对英文中“教育”一词来源及其含义的分析,突出的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
    C.儒家“尽性”的观念,虽然并非谈论教育,但与教育应发展人天性的思想是相通的。
    D.柏拉图和卢梭都认为艺术会败坏人的道德,主张用理性压制感情,以达到至善之境。
    答案 B
    解析 “突出的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二段,应该“突出的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
    二、联系整体——突破第2题疑难选项
    第2题是论证分析题,既涉及局部,又关涉整体;既涉及考生熟悉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思路,又涉及写作学中的“论证立场”和逻辑学中的“立论前提”“论证指向”等知识。对于考生来说,难点有二:
    一是选项中涉及的“立论前提”“论证针对性”等术语的含义。
    对此,要理解几个陌生概念的含义。
    ①立论前提。所谓“前提”,主要指事物的先决因素,“立论前提”指论证确立的基本条件。如2018年全国卷Ⅰ“新子学”是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的。“论证前提”可在文中找到,不过较隐蔽。
    ②立论立场。它是指作者所持的是非原则。主要体现在中心论点及对论据材料的分析中。
    ③论述针对性。它是指发表观点意见所针对的对象,或者是具体的人和事,或者是一种现象、风气。如韩愈《师说》针对的是当时士大夫“耻相师”的现状。
    二是论证中涉及的观点、对象、思路等问题。
    对此,要改变单纯靠比对的答题方法,真正地站在“论述文”的文体角度来思考问题。换言之,要以敏感的文体意识来把握核心内容和论证特点。比如,要关注每段的段首句、思路方向和转换标志语句,多结合中心论点及分论点来思考、判断选项,而不只是“点对点”式的比读。请看下例:
    选项(2018·全国Ⅱ第2题D项):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文段:①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②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③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④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⑤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⑥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分析:全文中心论点为“‘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如果是文体意识强的考生,很快就会发现选项是论述对象不对。这里,可以细说一下。先把握观点及思路。“因此”提示语告诉我们,该句为中心句,即该段的分论点。论述层次由“现象”(第①句)→问题(第②句)→原因(③~⑤句)→结论(第⑥句)。再结合全文中心论点看,该段论述对象是“遗忘权”问题(适度、合理的遗忘),选项中“我们的认同问题”只是论证观点的内容,而非论证的对象问题。
    由此可见,不要局限在某几个句子上,而应立足于该段的论点及层次,甚至从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思路居高临下地审视选项,方为不二法门。
    边练边悟2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原文见“边练边悟1”(一)]( )
    A.文章论证思路清晰,釆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展开论证。
    B.文章引用《论语·阳货》中的句子,旨在证明孝道对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C.文章既论述传统孝道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论及其对当下的意义,具有辩证色彩。
    D.生活方式在改变,但孝道仍有其重要价值,这是主张批判继承传统孝道的前提。
    答案 B
    解析 B项引用原文要证明的论点错,原文是想证明“传统孝道基于最自然的人伦天性”。
    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原文见“边练边悟1”(二)]( )
    A.文章首段指出真、善、美三者都具备的人生才完美,这是进一步论述须重视美育的必要前提。
    B.文章运用例证法,以园丁扭曲草木本性的事例,论述了某些西方哲学家德育观念的错误之处。
    C.文章将儒家思想与柏拉图诸人的德育思想加以比较,指出了二者的异同,论证了美育是德育的基础。
    D.文章从对个人的意义与对社会的意义两个方面,对美育的价值进行了剖析阐述,论说全面深入。
    答案 B
    解析 “例证法”错,应该是“喻证法”。
    三、抓住“二元关系”——突破第3题疑难选项
    第3题为信息推断题,是三道题中最难的一道。难在其文本信息转述不是点对点式的局部转述,而是一种高阶转述——整合转述、概括转述、推断转述。其选项内容复杂,多为“二元”逻辑关系的表述,即含有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果的二元逻辑关系转述。突破的办法只有在认真分析这二元关系转述恰当与否上。要辨识概念间的关系、句间关系,尤其要从表示关系的逻辑词[如“……使得……”“因为……所以……”“只有(要)……就……”“如果……那么……”]上推断。请看下例:
    选项(见“自测反思”一第3题B项):因为对直觉和经验的内在机理难以掌握、揭示,所以影响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发展。
    文段:(第②段)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建立在直觉和经验基础上,具有自身特定的智慧和优势,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和缺陷,比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掌握其内在明晰的机理,因此不便于广泛传承与推广应用。
    分析:原文用“因此”,选项换成“因为……所以……”配套关联词,这说明两者的因果关系是对应的。原文中的“其”字在选项中有了明确指代,且与原文一致。因此,该选项是正确项。
    边练边悟3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原文见“边练边悟1”(一)]( )
    A.即使按礼制进行死葬、祭祀,但如果在其过程中缺少孝心,那也不被认为是真正的孝。
    B.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与反思,既有助于传统孝道本身的创新,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为适应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我们在继承传统孝道时可以进行大胆的损益和变革。
    D.批判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和把握其根本精神,二者相互作用,我们应重视二者的联系。
    答案 C
    解析 “为适应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个目的错。“损益和变革”的目的不是适应它,而是探索传统孝道在今天的发展,与“适应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不存在手段与目的关系。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原文见“边练边悟1”(二)]( )
    A.中西方在对美育的认识上都曾经存在误区,“以美育代宗教”体现了对美育的忽视,柏拉图的看法则体现了对美育的仇视。
    B.美育是否发达,与民族的兴盛与否密切相关,我们若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重视美育,甚至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
    C.在中文里,“善”与“美”虽然各有其字,但表意有时可互相替用。这一语言现象大致能印证文中提及的美善关系。
    D.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将痛苦倾泻于书中,书成后烦恼尽消。这表明文艺能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答案 C
    解析 A项曲解文意。“‘以美育代宗教’体现了对美育的忽视”错,根据文意,“以美育代宗教”是一种重视美育的说法,但不为当时的人所重视。B项张冠李戴。“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有误,原文最后一段为“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恢复的是“盛况”,而非“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D项文外文内关联错误。“这表明文艺能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有误,歌德的事例表明的是文艺能带给人“情感的解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长期而伟大的历史任务,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涵,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实践,有效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最终促进全球合作治理模式和全球合作治理文明的形成。
    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政治伦理准则。共同体是人类生活、交往和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国家作为稳定的共同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又应该如何?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关注到全球治理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看到了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依存状态及其“共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新关系,深刻回答了这一决定人类未来发展和美好生活的重大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站在国际道义的制高点上,指出了世界各国在解决全球治理问题、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时,必然要遵守共建共享的国际政治伦理准则。共建共享要求全球不同种族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入合作,超越了以往国家秩序构建中的竞争思维与零和博弈思维;要求世界各国将全球治理问题作为全球发展中的公共问题,并积极参与治理;要求世界各国将合作共赢作为构建国际秩序的新机制,以此来促进世界各国开展有效的合作行动。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多边主义,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超越了以往构建国际秩序的思维和视野,打破了既往国际秩序中的“中心——边缘”结构,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互联互通、政治互信和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效推动了世界各国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以双边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优势和潜能。几年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既实现了沿线国家商品、资金、技术、人员快速而有效的流通,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逐渐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促进这些国家的共同繁荣带来了新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形势作出的明智、审慎、正义的政治判断,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促进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当今世界,极端思想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在逆风中艰难前行。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提问,包含着对全球性治理焦虑的重大关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解决全球性治理焦虑而作出的智慧、审慎的重大倡议,具有时代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目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产生了重大国际国内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会一直持续。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亚投行”成员不断增加,国际关系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推动了联合国新的政治决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已经融入联合国的相关决议中,对顺应、完善、形成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节选自谢新水、李有增《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涵》,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者,未来中国必将承担更多的国际道义和义务。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推动世界各国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发展经济,合作共赢。
    C.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建共享,世界各国治理问题都将成为全球发展中的公共问题。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实践,已证明它是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正确方向。
    答案 A
    解析 B项“旨在推动世界各国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发展经济,合作共赢”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全球合作治理模式和全球合作治理文明。C项“世界各国治理问题都将成为全球发展中的公共问题”的表述抹杀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作为“稳定的共同体”,材料二原文是“将全球治理问题作为全球发展中的公共问题”。D项“已证明它是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正确方向”错,它“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提供了新的路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旨在阐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哲学基础。
    B.文章两处连续使用设问,既明确了问题,突出了观点;又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也使论证深入,说理生动。
    C.文章末段在论述时,先列举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解决全球性治理焦虑的现实意义。
    D.文末用大量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实践为促进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这一观点。
    答案 C
    解析 文章末段在论述时并未分析问题,文中只是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全球性治理焦虑的重大倡议,说具有“现实意义”并不妥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中国提出并主导的全球治理方案,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实践,终极目标是形成全球合作治理模式和全球合作治理文明。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打破已有的国际秩序,然后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重新整合国际格局,促进世界各国互联互通政治互信和共建共享。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解决全球性治理焦虑作出的智慧、审慎的重大倡议,具有时代性、全局性和系统性,这个倡议产生了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世界各国建立和加强互通互联的伙伴关系,引导全球治理体系的有效变革,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繁荣。
    答案 B
    解析 “首先要打破已有的国际秩序,然后建立新的国际秩序,重新整合国际格局”错,文中只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以往构建国际秩序的思维和视野,打破了既往国际秩序中的‘中心——边缘’结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近些年,“水墨热”正成为一种惹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不久前,“回顾40年来中国画发展变革的大展”以两个思路进行梳理,分“新水墨”与“新中国画”两大板块展出,引起学界关注。
    ②传统的中国画,包括水墨与丹青。中晚唐以来,水墨画日渐成为主流,几乎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但丹青同样是值得发扬的传统,把它纳入水墨,则名不正而言不顺。在古代,中国画就叫“画”。近代有了来自西方的“西画”,才有了“中国画”之称。
    ③有人说,“水墨画”是画种称谓,“中国画”是文化称谓,确有一定道理。20世纪以来,东方国家面临西学东渐,既接受了来自西方的绘画,使之本土化;又继续发展传统绘画,使之现代化。遍观近代东方美术史,各国走向现代的传统绘画,名称大体接近,如“中国画”“日本画”“朝鲜画”。之所以把实现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绘画如此命名,是重视了民族性与民族身份,强调了现代化进程中坚守艺术的民族根脉,在欧风美雨中体现其文化自信。
    ④按材料为中国画更名,有两种动因:一是改造中国画,大胆吸收西画的造型手段和色彩观念,如1953年院校中以“彩墨画”取代“中国画”之称;二是便于对外交流,使中国画走出去,如1988年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北京国际水墨画展”与研讨会。采用西方通用的方式命名,使中国画与油画、水彩画匹配;把中国画叫“水墨画”,既是对话交流的策略,也有益于从媒材的角度吸取外来经验。
    ⑤在举办国际活动中使用“水墨画”之称,并不等于把“中国画”正式改名为“水墨画”。这是因为,“中国画”之称出现的历史背景表明,它是蕴藏了中国艺术特色又承载着民族文脉的绘画艺术。民族文脉是在传承发展中积淀的稳定因素,具有超越时空的恒定性。中国画无疑要与时俱进,但与时俱进而不为其他外来画种所取代,恰恰表现为民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民族价值观念的民族文脉。那些丢掉了民族文脉的创新艺术,可能是好的外国画,但不是好的中国绘画,也不适于叫做“中国画”。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提出了“新国画”的概念,推出了一批面貌全新的中国画,贴近新时代,讴歌新事物,已成为现代中国画的重要部分。也许“新中国画”的名称渊源于此,至于“新水墨”则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被称为“新水墨”的作品,包括了抽象水墨、表现水墨、实验水墨等多种样貌,有些已经在发展中培民族之根、铸中国之魂,成为中国画扩大的版图。
    ⑦观察中国画与“新水墨”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在交融互渗中此消彼长。中国画在守正中延展,领域在缓慢扩大;新水墨画越来越多地摆脱西方的影响,在突破中回归。两者看似简单的名称之异,却连带着艺术观念乃至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建构。如果能够在把控大势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画论者与新水墨画论者之间的张力,当有利于民族艺术的现代发展,在世界格局中复兴伟大的民族文化,丰富人类的视觉体验,为人类的精神归依做出贡献。
    (摘编自薛永年《称“中国画”还是叫“水墨”》)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中国画包括水墨与丹青,水墨画后来成为主流,就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
    B.东方各国将其绘画命名为与“中国画”大体接近的名称,这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C.“中国画”可看作一种文化称谓,它对应“西画”而出现,彰显着民族性与民族身份。
    D.中国画与“新水墨”的交融互渗,构建了我国的艺术观念和新时代的中国美术理论。
    答案 C
    解析 A项“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错,原文第②段为“几乎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B项“这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于文无据。D项无中生有,它们并没有构建我国的艺术观念和新时代的中国美术理论。原文第⑦段说的是“连带着艺术观念乃至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建构”,“连带着”说明它们只是有连带关系。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既结合历史又着眼现代,目的是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文脉的重要性。
    B.文章由文化现象引入,分析了中国画名称演变的历史渊源和原因,思路清晰。
    C.第④段列举两个为中国画更名的实例,是为了说明为何会按材料为中国画更名。
    D.第⑦段通过比较论述了中国画与“新水墨”的关系,指出了二者交融互渗的意义。
    答案 A
    解析 目的不是“强调文化自信和民族文脉的重要性”,而是梳理两个名称的由来和关系。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国家把西来的绘画本土化,把传统绘画现代化,这样做与其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坚守艺术的民族根脉有着密切关系。
    B.为了通过对话交流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并使中国画走出去,中国画研究院曾采用西方通用的方式为中国画命名。
    C.如果中国人创作的绘画作品缺少了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可能是好的“外国画”,但不宜叫“中国画”。
    D.“新中国画”之名大概源于“新国画”,“新国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批贴近新时代、讴歌新事物的面貌全新之画作。
    答案 B
    解析 “为了通过对话交流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错,“对话交流”与“从媒材角度吸取外国经验”是并列的两个目的,前者不是实现后者的手段。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微专题 微突破(1) 强化文本意识及其阅读技巧(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微专题 微突破(1) 强化文本意识及其阅读技巧(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强化文本阅读的四种意识,掌握考场阅读小技巧,关于非连续文本阅读的特殊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7 突破(16) 精准分析构思特点和作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7 突破(16) 精准分析构思特点和作用(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7 突破(15) 精准理解、分析词句内涵(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7 突破(15) 精准理解、分析词句内涵(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4 突破(9) 宏观把握,细处斟酌,突破难点选项(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