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 (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7 突破(15) 精准理解、分析词句内涵(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7 突破(15) 精准理解、分析词句内涵(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突破(十五) 精准理解、分析词句内涵
重要词语
重要句子
类型
理解方法
类型
理解方法
与文章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①审视词语
②找准语境
③联系段意、主旨
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①从关键词语入手
②从结构层次入手
③从相邻句子入手
④从段意、主旨入手
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使用特殊手法的句子
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
显示思路层次或主旨的句子
题 型
审 题
答 题
题干示例
题型特点
答题要点
答题模式
理
解
词
语
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注意“理解”与“分析”的区别。“分析”的难度大,层级高。
②注意“结合全文”的提示语,它表明该词语可能是“文眼词”,要联系全文主旨来理解。
①研究词语自身特点(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
②找准词语所在的语境。
③思考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喻、反语、借代、感情色彩变化等;或在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解释字面意思
+
转换修辞意思
+
挖掘语境意思或主旨意思
如何理解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结合全文,说明“××”的含义。
请分析标题“××”的含义。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的理解。
理
解
句
子
请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注意“理解”与“分析”“探究”的区别,后者的能力层级高。
②注意“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它表明该句可能是“文眼句”,要联系全文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来分析。
①审视句子特点(内部层次、关键词语、表达特点)。
②判断句子类型(含蓄句、结构句、主旨句、特色句等)和位置。
③多角度思考字面意、深层意、象征意、主旨意及情感意。
解释句面意思
+
分析语境意思
+
挖掘隐含意思
+
探究主旨意蕴
某段中,两个句子看似矛盾,如何理解?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请探究文末画线句子的意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丢失的脚步
王开岭
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折叠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北京城,已套上了第6个大呼啦圈,且环距越来越大。
没人再敢把城市当棋枰、视自己为棋子了。城市的态势只能用涟漪来形容,且是巨石“扑通”激起的那种。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波纹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样,专挑熟悉的“片”跑。
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
这是一盘谁也下不完的棋。人只能在上面流浪,胡乱移动。某种意义上,已无真正的“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无边无际、日夜更新的城市,所有人都变成了它的陌生客。据说,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忍不住发抖。”
在无界的大面前,脚力是渺小的,所有的腿都会恐惧、自卑、抽搐。
由于“脚”和“历程”之间的逻辑驰散了,“人生脚步”一词,正丧失其象征性。城市无法用脚来丈量,人生也不再用脚来记录。我的办公室同事,人均每日乘车3小时,那是一种天天出差的感觉。一家伙恶狠狠道:“天天三小时!三小时!”
是的,我们最有效的生命时间,虚掷在了路上。
而且,这是纯物理、纯机械的“赶路”,绝无精神活动和审美可能:堵、挤、抢、搡、刮擦、焦灼、噪音、污染……整个一皱眉和不断谩骂的过程。
我一直深以为——
美好的地方一定是养脚的地方。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
在一座美好之城里,道路系统应在细节上处处体现对行人的体恤,人行道应享有特殊的荣誉和尊严。
那天,我要到马路对面去,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正拼命挥手,可附近既无天桥亦无路口,我想了半天,也不知如何跨越几十米天堑,最后招了辆车,到一桥底再绕回来,跋涉了几公里,才和朋友握上手,真可谓咫尺天涯。
丹尼贝尔说: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
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
柳永有过一篇《望海潮》,写宋朝杭州市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读罢,我真有股冲动,恨不得即刻动身,奔赴那座伟大的城池。那样的户外,你想不挪步都难,会觉得呆屋里是犯罪,走得太急也是犯罪。
不可否认,长安街乃京城最伟大的街。但真正对漫步发出邀请的是胡同。其一砖一木都有体温,元素鲜活、细节密集,最具酵母气息和微生物色彩,所遇之人也有趣……重要的是,你能与它对话,一副门礅、春联,一棵槐树和一窝喜鹊,一丛墙头草或一只流浪猫,都是一个有趣的信息体。而长安街,你就没法交流,它根本不打算和你平等。那些威风凛凛的建筑体,阴郁僵冷,拒绝握手,拒绝攀谈,只接受瞻仰、服从。
胡同街区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皆意味着漫步文化渐行渐远。
“这样的城市非常乏味,它显示的是技术能量,没有灵魂。”皮埃尔·卡蓝默说。
给双足一块有力量的落点吧。
脚,是要用来走路的。否则,从肉体到精神皆有“失足”感。
那年,崔永元拉一帮人去搞“新长征”,红旗飘飘,走了趟物非人非的老路。央视栏目做了期纪录片,讲这群好事者如何折磨自己,如何痛并快乐着。还发明了个词:“精神足疗”。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帮废足已久、萎靡不振的现代人做了次“足底按摩”罢了。
据说疗效不错,很多脚激动得热泪盈眶。足底穴位那么多,通着那么多的经络和神经元,不治百病才怪呢。(有删改)
1.请综合全文,解释标题“丢失的脚步”的丰富含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无边无际,使人们不再用脚步上下班。(1分)
②城市规划与设计忽视体恤行人的细节,使人无法养足,漫步。(1分)
③胡同街区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意味着漫步文化渐行渐远。(2分)
④现代人废足已久,萎靡不振,现代人的精神无法通过脚步找到依托。(2分)
失分样本反思:
现场答案:①“丢失的脚步”是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再靠走路上下班。
②“丢失的脚步”是指漫步文化的渐行渐远。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可得3分。第①点答出了实指义,第②点答出了虚指义。问题在于不会结合全文内容,由实及虚地逐层分析词语含义,导致答题要点不全。这是对标题词语的含义理解题。从文中“人生脚步”等词语可以知道标题有实、虚两种含义。根据全文思路,针对每块材料分析,全文思路由实到虚,写城之大,人们要坐车到马路对面,人们在街上面对面却“咫尺天涯”是实写,由“柳永有过一篇《望海潮》,写宋朝杭州市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始,转入两种虚指义的感悟。文末材料的虚指义较隐晦,需要从叙事中提炼。
2.谈谈你对文中倒数第三段画线句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失足”在此特指“失去双脚”,有“失落”“失去支撑”的含义。(2分)如果双足缺乏有力量的落点,亦即所走的道路没有价值,那么不但肉体会退化;(1分)精神也无法通过行走而找到依托。(1分)本句强调了路对于有意义的行走的价值。(2分)
失分样本反思:
现场答案1:现代人的脚是用来走路的。如果得不到行走,从肉体到精神都无法支撑。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最多可得2分,对关键词“失足”解释得很好。问题在于几乎完全未懂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脚”要行走,只要看看上下文,尤其是上句“给双足一块有力量的落点吧”,可以知道实际上是强调道路的,是强调城里的路必须要给“脚”以支点。分析语句含意绝不可就句论句,必须要联系其上下文,这个原则必须要落实在答题中。
现场答案2:人们的脚必须要行走,而且必须要有行走的道路。如果城市过大、规划不合理,现代人无法行走,那么,现代人的肉体与精神都要双双“失足”的。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可得4分。令人称道的是联系了全文,理解透了“路”对于用脚行走的意义。遗憾的是,未能对文中关键词“失足”进一步解释,只是引用了原文。理解句子含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此言不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一朵雪花上轮回
许俊文
大雪那天下了大雪。
这是冰心先生说的,也是我祖母说的。我的祖母一生窝在皖东那个浑如一粒豆子的小山村,她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冰心的老人,与自己说过同样浅显而深刻的话。
大雪那天下的雪,不是小雪,更不是虚构的雪。
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不偏不倚地偏偏下在“大雪”节气那一天,深藏其中的秘密,又偏偏被有心的冰心和我的祖母发现了。当然,其他人也经历了那场雪,但是,他们只看到了雪,并未将雪与某种恒久的非物质的东西联系起来。我猜想,这两位老人所说的雪,肯定不是同一场雪,它们一个落在北方,一个落在皖东。但是,肯定都是“大雪”那天的雪,且是丰盈的大雪。
其实,剥离掉知识和其他后天因素,人在本质属性上对自然的感知力是相差无几的。长年在土地上劳作的人就更胜一筹了。寒冬将尽时,地面上仍零零星星地遗留着一些残雪,像一贴贴脏兮兮的膏药贴在土地上,赖着不肯走。然而,人们却从草丛里蚯蚓翻出的一坨坨新鲜的泥浆,便知道春天已经从地下潜行而至了,并不需要花朵与草芽来证实。又譬如下霜,在我的家乡就不叫下霜或落霜,而是叫上霜。顾名思义,地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想必是带着细弱的微温袅袅升腾的,在它脱离了大地的母体之后,就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改造了——气体死了,而一个新的生命却呈现在世人面前。仅凭这一点,当你再吟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或许会洞见白露与寒霜背后潜伏着的天道,深邃、精微与传神,真是妙不可言。
秋末或初冬的清晨,当人们推开门窗,忽见一地素洁、晶莹的寒花,自会不惊不乍地咕哝道:哦,上霜了。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心中早就有谱了。你别以为乡村杂乱无章,人也活得懵懵懂懂、毛毛糙糙,但是他们却深谙自然之道,一阵风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一朵杏花早开或迟开几天,一只鸟窝垒在高处或低处,他们都能从中窥见奥义。对于霜的认知,我也是从他们那里得来的。一场铺地的严霜君临之前,泥土通常是温润的,天气是晴和的,而空气却十分的干冷。上霜的过程非常微妙,干冷的风像是一根神奇的绣花针或一把刻刀,在潮湿的草叶上,循着叶脉的纹理绣出一朵朵霜花来。这个过程就好比一根链条,缺了哪一节都不行。
下雪也是如此。诗人描摹下雪的情景可以大而化之,譬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这么笼统得不着边际。究竟怎么个“欲”法,并没有明说,也不便明说。以我的观察与体验,“天欲雪”是有征兆的,就像一个人饥饿了,空瘪的肚肠自会发出咕咕的鸣响。一场大雪即将登场时,寒风瑟瑟,暮云低垂,大地出奇的缄默,天地之间一片黯淡、浑茫……
祖母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捂雪”。大凡浩大场景和重要事件,在它们生发之前总不会把底牌一下子亮出来,它们得慢慢地酝酿、集聚、蓄势。比如这大雪的雪,苍天就把它严严实实地捂在怀里,等捂熟了,捂岀了大境界、大气魄,便借着呼呼的风势将衣襟猛地一抖,扑簌簌的雪花自茫茫苍穹而降,飘飘洒洒几百上千里,那阵势,不可谓不宏大、壮阔。
此时除了雪,世间的一切都显得渺小了。
我就有这种感觉,置身于纷飞或静谧的茫茫雪原中,仿佛有种无声之声让我不得不安静下来。此时,经过过滤的内心是如此的洁净、丰盈,明澈的思绪会不由自主地与莽莽苍苍的宇宙、起起伏伏的人生这类大问题发生联系,愈发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
一场又一场的雪,不违时令地飘落大地,就像一位守信践约的故友,它在该来的时候一定会来。一朵来到世间的雪花,循规蹈矩地走着一条上帝设定的路线,它不走偏锋,也不绕道而行,在周而复始的生命轮回中,遵循着自然的律法,它自己也成为别人的律法。
在我的故乡豆村,每年都会降下几场雪,一般以小雪居多。细细碎碎的雪花,像撒荞麦面似的,均匀地随风潜入草丛、林薮、池塘,它们落地的声音,窸窸窣窣的,有点近似于春蚕深夜啃食桑叶发出的沙沙声,优雅动听。
而我的豆村,人们对天道自然是敬畏的,他们不像城里人活在人造的环境中,因而更接地气。送走了一茬庄稼或一位老人,与一场寒霜和一场大雪都息息相关。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置于节气的轮回之中。约是七八年前吧,我在寒风刺骨的深冬回到故地,发现几位老人靠着墙根在晒太阳。当时,我没有看到那些已进入冬天的老人的表情上有任何不安与恐惧,相反,他们却个个都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情绪,他们谈论死亡就像嗑瓜子一样随意。其中一位年长的扯起话头,他说,于大个子要是能熬过去年的那场大雪,也许还能多活一年。在说者的意识里,去年冬天的那场大雪,就是横亘在于大个子命途上的一道大坎。另一位老人则反唇相讥:就算他熬过了去年那场大雪,还有下一场雪呢。这话一经说出,在座的老人都沉默不语了。
是的,他们现在正处在“下一场”大雪来临之际。自然界的一场大雪,诗人会说“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而当“下一场”大雪真的降临大地,这些在冬阳下谈笑的老人,又会有谁像竹子一样被折断呢?似乎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我在次年大雪之后再次回到豆村时,发现去年晒太阳的老人中,又被雪带走了两个。
而今,一路穿越过无数次霜降、小雪、大雪的我,已经越来越接近冬天了。有时我会想,属于自己生命里那最后的一场大雪,也许还在某处酝酿着,它肯定会在该出现的时间出现。
它是我的终结,也是我的开始。
人能够在一朵雪花上轮回,想想,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选自《散文》2019年第1期,有删改)
3.理解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大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大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①自然节气;②引申为生命的节点。(与霜降、小雪一起构成生命的历程)
(2)①自然之雪;②引申为生命的终点。(生命的最后时刻)
(每个词语的两个含义各1分)
失分样本反思:
现场答案:(1)①自然之雪;②人生之雪。
(2)生命的终结。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可得1分,即对第(2)个“大雪”的解释。问题在于对于词语的表层义、深层义理解不够准确、全面。第(1)处的“大雪”有两层含义,表层义指“大雪”节气,这一点从它前面的“霜降”“小雪”这两个节气词可以看出。第二层是深层义,指与“霜降”“小雪”一起构成生命的历程、节点,现场答案写成“人生之雪”,虽然理解它有深层义,但必须要把“雪”的词义落在实处,明白地指出来,而不是以虚对虚。第(2)处的“大雪”也有表层义,联系上文“我”置身茫茫雪原内容,可知这是“雪”的本义,自然之雪。
4.请结合全文,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冰心与“我”祖母在不同的时空里说过同样的话,说明能够进行话语的轮回。②“我”及故乡的人们都能像一朵雪花一样有着自己的定数,遵循生老交替的定律,说明能够进行生命的轮回。③每一朵雪花的背后都有着天道,人类同雪花一样,有着亘古不变的生老交替的轮回,说明能够进行天道的轮回。(每点2分)
失分样本反思:
现场答案:①雪花能够轮回,落下又蒸发再落下。
②人能够经历自然之雪的轮回。
③人能够像雪花一样,有着生老交替的生命轮回。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答案仅第③点可得2分,第②点与第③点重复,第①点未能抓住末句的表达对象——人。其实质在于未能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全文去层层剖析。这句话的关键词语有三个:“人”“一朵雪花”“轮回”。那么,这里的“人”落实到文中,具体指“冰心与我祖母”、“我”及故乡的人们两类人。当然,也指抽象的人,在“一朵雪花”上有怎样的轮回呢?筛选文中两类人的内容还是能够分析出来的,再结合主旨,还可以挖掘其抽象意思。
一、切实落实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方法和要求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关于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步骤和要求,讲了许多,但是,考生一旦到了答题实战中,这法那法统统丢到脑后,还是照着一种本能和惯性去理解,于是就认为那些方法技巧没多大用。固然,那些方法技巧之类很多,不一定都能用到解题过程中,但是,千法万法,只有一法管用,就是运用之法。只要能把那些管用的方法技巧用纯熟了,成习惯了,自然就有效了,也就不可能出现在《在一朵雪花上轮回》中对“大雪”含义的理解,置“霜降”“大雪”的语境限制于不顾的情况了。这里,再次强调几种实用的方法、要求。
1.必须要分析该词语的语境。
(1)“词不离句”,首先要分析该词语所在的句子。该句陈述对象是什么,该词语在句中处在哪个位置(是主语、宾语的修饰语还是谓语动词的限制语),它前后的词语又是怎样的。这是必须要弄清的一点。
(2)注意该词语出现的位置及其频率。该词语在本文中是只出现在这一句子中一次还是在其他地方多次出现,多次出现的位置(上下文)又在哪里,是否有与该词语近似的词语,弄清楚这一点,对于理解它的深层、多层含义至关重要。
当然,分析这个小语境的同时,还必须对全文大语境有个整体的观照。
2.必须要分析该词语的表达特点,以弄清它是否有比喻、借代、引用、反语、象征、双关等表达特点。
3.必须遵循由外到内、由表入里、由实及虚的思考路径。
由外到内:由其外在含义到其内在含义。由表入里:由其表层意思入手再到其语境义,尤其是深层含义。由实及虚:由其实在意思到附着在其身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
“自测反思”中“丢失的脚步”“大雪”含义的理解,均是遵循这样的路径思考的。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船上岸
阿 占
一条二十年的老木头船,用凶恶的风浪做了文身,满布着杀伐之气,就像那些久经沙场的武王。现在,它被搁置在早春的岸滩上,正午时分,若靠近船身,能听见喑哑低闷的声音从深处传来——榫卯彻底相离,绝响四起,生命里最后的动静。咔吧一声!榫卯相扣,这是新船才有的资格。老船恰恰相反,响起来的,是散了架的声音。
渡海的老船,当年渡的是苦难,渡的是艰险,能够从这些个中间抽身而过的,怕也只有仁慈了。老船身上的每一块木头都有灵性,早就成了雷电的一部分,成了风暴的一部分。老船曾经对主人说过,如果有一天老了干不动了,要将它留在大海上,随风浪漂泊,逐渐解体。或者在某个瞬间凭借风浪与礁石的夹击而粉碎,转眼沉入海底——这些都可以让老船拥有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属于大海的荣耀感。死于大海,老船相信还会有来世。至不济,也要拥有滩涂一隅,对死亡保持觉知,潮汐涨落,时间显示出不动声色的力量,生命之光与死亡阴影重新融合,流沙如软金覆盖了所有的秘密。
主人肖老大没有背叛老船。在渔村,老船不能用了,拆卸变卖是一种约定俗成,十个有九个船老大都会这么做,除了肖老大。他知道老船不想这样死。相会过千军万马,最后落得变卖残骸,这样的过程比结果更疼痛。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丢失了未来,而在于没有了过去。唯肖老大与老船惺惺相惜。
不过是一条渡海的破船,留着干什么?人们不解地问。包括肖老大的儿子。
回想起海上的苍茫日夜,一切背景都简化了都退后了,只剩下孤独的海平线。肖老大和老船始终没有发现岸,他们固守着心中的石头,彼此默契。来了好潮水几天几夜不能睡觉,要趁着潮水浪峰抢鱼。在风口浪尖,他们一起扯着嗓子吼起来。肖老大到死都不会忘记有一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早晨出海还是漫天的胭脂彩霞,到了中午头儿海就怒了,眨眼工夫,灌满铁铅的云层越来越厚,沉沉地碾压而过。肖老大从没见过这么逼仄的天空,他感觉快要憋死了。忽然,冰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最小的如鸡蛋,大的竟好比半块砖头。那浪啊,扯天扯地。一个浪峰过来,船被抛了出去;再一个浪峰过来,船又被接住了。渔伙计们不是吐出了苦胆就是吓破了胆,根本无从下手,只听任上天安排。
一个又一个的浪峰之后,肖老大惊奇地发现船竟然没翻,自己还活着。这个时候,岸上的女人们早已哭声一片。冰雹把庄稼地都打烂了,那树叶一样的木头船还能在吗?哭上一阵,又憋了回去,女人们齐齐地跑到码头上等着,死死地望向轰隆翻卷的大海,彼此只说宽慰的话。肖老大与老船相依为命,彼此的悲喜是连同着生死沉浮一起完成的。二十年前,肖老大正值壮年,那个吉日,他兴兴头头地购置了渔网渔具,在新船上贴满了对联——大桅上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上贴“二将军日行千里”,三桅上贴“三将军舵后生风”,四桅上贴“四将军前部先锋”,五桅上贴“五将军五路财神”,船舱内贴“船舱满载”“积玉堆金”,大网上贴“开网大吉”,船头上贴“船头无浪多招宝”,船尾上贴“船后生风广进财”……终于,一切停当了,放炮仗,请财神,做羹饭,下水——二十年前的老船是个披挂齐整的新晋武王啊。
船通常需要三年两修。过去的二十年里,肖老大都是按照这个频率把船交给石老二,就像肖老大的爹把船交给石老二的爹,一样。从祖上开始,石家就是半岛地区有名的船匠人,凭借一把斧头、一把刨子、一把锯子、一个凿子、一些麻丝、一点油灰,石家在不同的渔村里施展着匠心和苦心。修船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悟性——整个木头船都是手工打造的,修补只能依靠手工推进,一寸是一寸,一厘是一厘,想快也快不起来,即便五六米长的小船,缝缝补补也要七八天工夫。以前这门手艺不传外姓人,师傅门下颇为拥挤,后来木船被铁壳大船替代,再加上修船又累又枯燥,很多人转行不干了,年轻人更看不上这份出力差事,修船匠就跟海里的鱼一样,越来越少了。
老船最后一次修整是两年前的事情。这船到年岁了,石老二说。我也到年岁了,肖老大说,春秋天三五海里跑跑,捞点小鱼虾,就消停了。后来又说到了各自的儿子。肖老大的搞养殖,石老二的开渔家宴,他们不会打鱼也不会修船,钱倒没少赚。
茶水浓酽才能解暑,茶锈如铁,就像岁月的坚硬。肖老大给石老二递了烟,笑眯眯地说下去——那些年船把肖老大带到了不为人知的所在。海怪、大鱼,他都见了。大鱼的脊背是黑乎乎的,拱形,就像退潮时露出的岛子。有月亮没有风的晚上,船把肖老大带到海中央,大鱼就会来报信,告诉他在哪里撒网能满载而归。鱼嘴一张一合,脆生生的声响能在水面上走很远。肖老大就仰天长笑,那笑声甚至能把月亮击落。
夏天之后,肖老大与石老二再无后会。又过了一个夏天,肖老大与老船一起上岸,渔网渔具都撒在房顶上,老船则风化于天地自然之间,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也许用不了多久,人们会说,看那老船,像被狼吃剩的牛或马的骨架,也像被人和猫吃过的鱼的骨架。到那个时候,肖老大必定更老了,每逢涨大潮的日子,他都要孑孓而行于岸滩,去看望老船。海风啸叫起来,浪的堆叠如雪,他们一起组成了举世的废墟。
(选自《解放日报》2019年4月25日,有删改)
1.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末“举世的废墟”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肖老大年老了,不能出海,船也年久失修,风化于天地自然间,已无法下海,两者都成了“废墟”。(解释“废墟”在文中的具体表层意思)
(2)肖老大与老船相依为命,悲喜与共,一起生死沉浮,一直拥有从出生到死亡属于大海的荣耀感,他们一起构成了“举世的废墟”。(从老船与老人的关系解释“举世的废墟”)
(3)在经历了磨难和辉煌之后,生命走向结束,成了废墟,而这废墟,承载了一切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磨难和辉煌的印记,因而也是“举世的废墟”。肖老大和老船共同成为这一人类生活哲理的象征。(从“举世的废墟”深层内涵和象征意义层面解释)
二、精准理解、分析句子的含意
1.认真、仔细地阅读句子及其语境
(1)阅读句子。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①句子的主语(陈述对象);②句子的成分与结构;③句子的重心(关键词,句子的重心通常放在尾部);④表达特点。
注重对句子本身的解读,是理解句子的前提。考生如果在此稍微留心一下,则可能事半功倍。
(2)阅读句子所处的语境
①阅读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包括该句在段落中的位置,从相邻句子中寻找理解的层次及关键词语,以便“以文解文”。
②对于题干中有“结合全文”提示的,则要着眼全文,看看全文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文字与语句有关联,有着怎样的关联。
2.掌握重点方法
(1)要“句不离词”。要弄懂句子中每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能够解释词语,而且要领会其在表达上的特定作用,如修饰、限制、强调等。
(2)要“句不离篇”。所谓句不离篇,一是指不离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目的,句子的表达作用也就有所不同;二是不离上下文特定的语意环境,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句子的表达内容、感情色彩、语意轻重等也是不一样的;三是不离作者写作时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背景,同样的句子,由于作者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背景不同,其含义也往往是不尽相同的。
(3)要借助语法。如理解单句,就要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进行分析;理解复句,就要抓住表示特定关系的关联词语进行分析;理解特殊句子,就要抓住因句子成分的次序变动而突出强调的部分进行分析。
(4)要借助修辞。有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就可以根据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理解。
对含有修辞格语句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含有比喻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试题考查的重点。
①寻找本体,解释比喻义。②紧扣主旨,理解比喻义。③体会情感,感悟比喻义。
3.规避答题误区
(1)离文生义
在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时,离开了文本语境,苦苦地针对句子本身作孤立的理解,结果是离文甚至无文生义。至于一定句子在文中所含的信息、所建的联系、所有的容纳等,全都熟视无睹。理解的结果,更多的是句子抽象于这篇文章的普遍意义,而不是句子在这篇文章中的特定含意。
方法:通常,高考命题考查考生对句子的理解,是特定意义而非普遍意义,需要从文中关键处挖掘。
(2)断章取义
在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时,注意了句子的小语境,忽略了大语境。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态度、句子的位置、行文的构成等,都被人为地忽略。有的考生完全没有看到要求理解的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与分量,它是主旨,还是过渡?也没有意识到该句可能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或段落的窍要所在。单是结合句子前后相邻的内容去理解句子的含意,有时难以准确、全面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方法:应该联系文章表现的主旨,结合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3)以偏概全
有的句子包含多层意思,这就要求考生全面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有的考生思维单一,缺乏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仅从一方面予以作答,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结果可能抓一漏万,或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多的时候,对句意的理解,既讲聚焦性思维,也讲发散性思维。
方法:先多预设几个角度,如句子的意思、位置、关联、作用、色彩等。角度多了,再做淘汰选择,总比单一角度要好。
(4)浅尝辄止
首先是阅读过程的走马观花,理解起原文来只能是雾里看花;其次是理解句意的不求甚解,一些破碎的感受被当作顿悟的全部。满足于片面的了解,就以为完全把握了句子的意思,因而不再对句子隐含的意思作进一步的深究。结果答起题来,如同隔靴搔痒,不得要领。
从思维层面上看,理解句子的含意有一个方法:为求答案的中规中矩,不妨将句子的意思高看一等,只是,这个高度应与主旨的走向相吻合。
(5)以评代解
在答题过程中,有些考生也理解了文中句子的意思,很可惜的是,写的却不是对句子含意的理解,而是对句子说法的评价。或评论句中所含有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评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等。理解句子固然要从这些方面入手,但最终的落脚点不应停留在这些上面,而应作从形式到内容,特别是句意本身的完全解读。
方法:先读出句子的含意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再结合所用的手段与技巧,重点在解读含意本身,这样就不会本末倒置了。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子恺漫画》序
夏丏尊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内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见人也但劝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我得知就去望他。云水堂中住着四五十个游方僧。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他住在下层,见了我笑容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吧。”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
他又和我说了些在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破席子包的。到了白马湖,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先把那破席子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再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他是过午不食的。第二日未到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励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萝卜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萝卜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
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能。
“那么逢天雨仍替你送去吧。”“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他说出木屐二字时,神情上竟俨然是一种了不得的法宝。我总还有些不安。他又说:“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我也就无法反对了。
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破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
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人家说他在受苦,我却要说他是享乐。我常见他吃萝卜白菜时那种喜悦的光景,我想:萝卜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到的了。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凡为实利或成见所束缚,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它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不会作诗,不会作画,也不要紧,只要对于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无论如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否则虽自号为诗人画家,仍是俗物。
与和尚数日相聚,深深地感到这点。自怜囫囵吞枣地过了大半生,平日吃饭着衣,何曾尝到过真的滋味!乘船坐车,看山行路,何曾领略到真的情景!虽然愿从今留意,但是去日苦多,又因自幼未曾经过好好的艺术教养,即使自己有这个心,何尝有十分的把握!言之怃然!
正怃然间,子恺来要我序他的漫画集。记得子恺画这类画,实由于我的怂恿。在这三年中,子恺着实画了不少,集中所收的不过数十分之一。其中含有两种性质,一是写古诗词名句的,一是写日常生活的片段的。古诗词名句原是古人观照的结果,子恺不过再来用画表出一次,至于写日常生活片段的部分,全是子恺自己观照的表现。前者是翻译,后者是创作了。画的好歹且不说,子恺年少于我,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和我相较,不能不羡子恺是幸福者!
子恺为和尚未出家时画弟子,我序子恺画集,恰因当前所感,并述及了和尚的近事,这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缘啊!(有删改)
2.怎样理解“凡为实利或成见所束缚,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的心灵世界不为外物所役、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心灵世界进入到一种澄明的境界;又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生活,玩味生活,便能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美,即使苦境,也会生出乐境,做到了这两条,才是与艺术有缘分的人。(意思相近即可)
3.作者在序文中介绍了丰子恺先生的两类漫画,并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画的好歹且不说,子恺年少于我,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和我相较,不能不羡子恺是幸福者!”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用自己对艺术化的生活未曾有十分的把握来衬托丰子恺对生活的咀嚼玩味能力;丰子恺将生活艺术化、审美化后,呈现出一种诗意美,所以说他是幸福者;这就说明艺术修养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得到提升,只要是有心人,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诗意的美。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稻田里的等待
周华诚
稻子们高傲地昂着头,稻穗挺立,捏一捏其中的一颗两颗三颗,依然是轻飘柔软,里面空空如也。天气渐渐转凉,本来稻子该是灌浆的时候了,再不灌浆,很可能意味着收成不佳。隔着一条田埂,邻家的杂交稻一丛丛的稻穗已经低下了头,清清爽爽,散开了谷粒,显得低调而又成熟,相比之下,我们的稻田就令人焦虑不已,像是没心没肺的浪荡少年。
周一那天,父亲问我:“我们的水稻不会灌浆,稻穗不低头,我担心可能没有产量。”
不会灌浆,对稻子来说,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好几亩稻田,如果都是空秕,这一年花在上面的汗水和心血都会白费。我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言辞来宽慰父亲,只好说:“没有关系,我们就顺其自然吧,好好观察记录它的生长,就可以了。收成的事,也急不来,能收多少是多少。”
在种田这件事情上,我的经验是苍白的。我拿着稻子的照片,去请教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专家说,问题不大——看起来,水稻才刚开过花,还没有到散粒的时候。
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便也这样安慰父亲。父亲说:“那好的,只能等了。”
接下来,父亲每天都会去田间察看,并用手机拍下照片发给我。到周三,父亲终于又忍不住了,问我:“邻居家的杂交水稻已经垂下头,颗粒饱满,我把他们的谷粒掰开看了,浆水很多。我们的水稻还依然直立。开花的时间,我们的水稻还比他们要早两天,但我们的还没有浆……我担心,如同去年的黑糯稻。”
去年我们试种了一点儿新品种的黑糯稻,不知是缺乏种植经验还是品种原因,也是灌浆不良,最后半亩田的水稻收割起来,只得了二十来斤稻谷。因是试种,面积不大,但说起来,总归是不成功的例子,而汗水与辛劳的损失,就无从计算了。
周四清晨,父亲又去田间拍了照片,问我:“你觉得,有变化吗?”
我看了十几分钟。虽然稀稀拉拉有几株稻穗已开始散粒低头,可大多数依旧故我,真的像青春期里那些不知轻重的孩子,只会执拗地挺着脖子,恨不得给他一下子。
“好像,还是差不多。”我过了好一会儿,弱弱地答道。
沉默好久,我觉得有必要再说一些什么。今年的品种是我定的,我不能让父亲担心太多。我一字一句地斟酌:“爸爸放宽心,我们静观其变吧。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风险和变化,或许会是一种更大的收获。”
这样的话,是我真实的想法,但对于父亲,能算得一种安慰吗?即便算得,这安慰也是空洞的。而且我还没有预计到,这对于父亲的信心是否有打击,一个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有什么会比自己田里没有收成更令人沮丧的呢?
但我又不能问。好在,父亲过了一会儿,还是回复我:“好的。”
几天来,我居然开始默默祈祷。
和庄稼待久了,在田野待久了,开始有点儿迷信,或祈祷,希望丰收,因为知道有一些力量,是人力所不及的。农人常常觉得无力,因为他所面对的是自然,自然是神秘的,也是无法预料的。比如干旱、洪涝、虫害、病害,以及其他农人眼里始料未及的状况,或许都会轮番出现。一群蝗虫,或许能让一片稻田颗粒无收;一场稻瘟,也会让连片水稻一夜焦枯。此外,稻子发棵多不多,开花好不好,授粉佳不佳,几乎都得听天由命——农人们在这些事情上,能够介入的程度相当有限。
我常常觉得,草木自有草木福,且由它们去吧。种田种久了,人的狂妄的自信心是会低下来的。低下来,得听稻子的话,听天的话。
我记得年幼的时光里,多少次陪着父亲母亲一起,守在田埂上,守护涓涓细流流进自家畈田;也曾拿着脸盆,在小小一方池塘里舀水入渠,为久旱的稻田送去甘露。当然更不会忘记,农忙时节割稻和插秧,怎样地挥汗如雨,累到像一条只会伸出舌头喘气的中华田园犬。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劳作里,人变得敬畏。种田人常常不明白,这世上有些人的不可一世,是从哪里来的。
面对一块稻田,我和父亲都有变化。父亲慢慢理解我,知道我们期待的收成,其实不只是稻谷。劳作本身,即是收获。即使是一把空稻,对我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我们每一次的尝试和创新,所需要承受的失败风险,不正是其应有之义吗?时间长了,种了一辈子水稻的父亲,终于慢慢学会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
会低头的水稻才有收成,今日我们离开城市回到水稻田,低下头,也是在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脚下的世界与生活。我们这一季的水稻品种,是沈博士研制的新品,一种长粒粳稻,与我们故乡南方历来种植的籼稻很不一样,首先生长时间就不一样——这也便是为什么,一埂之隔的邻居家的水稻已经散粒结实,而我们的稻穗还带着稻花,仍执拗直立——当然,我们是后来才知道这一点,因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家的水稻田的稻穗,终于也日渐一日地低下头来,慢慢地显出成熟与内敛。
秋天快到了,我们就在这样的时光里,耐心等待稻子成熟。(有删改)
1.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们的稻田就令人焦虑不已,像是没心没肺的浪荡少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低头的水稻才有收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稻子尚未灌浆时的状态,也从侧面表现出“我”和父亲的焦虑。
(2)运用拟人(双关)手法,既写出了成熟水稻的外在形态,也写出了思想收获的前提是敬畏自然。这样表述,既生动,又使内涵更加丰富。
2.“另一种眼光”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成熟是需要耐心和时间的(或:水稻新品种的特性与旧品种不同,不能用旧品种的标准对待新品种)。②收成不只是稻谷,劳作本身也是收获。③尝试和创新要承受失败的风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天外之音
朱以撒
车到停靠站,已是凌晨三点多了。接我的两位朋友还没有来,而我又是第一次到这个海边,周遭空寂无人涛声四起,一颗心不由提了起来。急也没用。我干脆停下,在路边基石上坐了下来,静静等待天明。
耳听涛声,眼前就出现了蔚蓝无垠的海面和雪白的浪花。不过,我也琢磨出来了,涛声还是很单调乏味的,就像一个人永远发出一个音节。这种单调已经持守了千万年,无从更易,以至于什么人听了,都会轻易地认同这种声响只属于大海。大海的这种声响和其他自然属性的生物发声相比,是不能算悦耳的,不少鸟鸣虫唧要比它生动,甚至随节气而转,“园柳变鸣禽”就是一例。它只是使我想到持守的情操,始终如一地在进行的状态里。我们总是喜欢新变,改变生活的信念、理想的追求、事业的方向。改变倾向比较明显的是朝着物质的丰富,而精神上未必也跟着丰饶起来。这样,免不了只能得到一些追求的皮毛之相,却离内在神髓甚远。涛声是大海的呼吸,在情绪的大海上,你听得出噫吁唏嘘。在不舍昼夜的奔流中,柔情似水,却能把坚硬无比的礁石啃咬得怪状奇形,能把无数沉船锈蚀成一堆堆烂铁,这很能给人以暗示,持久的力量简直不可抵挡。
浩瀚的海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游牧文化,伴随涛声走向远方,使心灵得到开放性的牧养。人更熟悉的是土地,是代代相传的农耕文化。人们可以乘着海水走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永远听到涛声的召唤,随时准备出发。可是土地无法游移,致使农耕人固守一方,日出日落周而复始地劳作。民族或个人的发展,如果只是满足于农耕阶段而拒绝游牧的体验,终归会生出许多遗憾来,总是缺乏拓荒的意识而趋于保守。实际上,在许多一贯农耕部族的血液里,一些惰性已深深地潜伏下来,使他们安于现状,对贫困无痛感,对外界的新变心如止水,这种现象总是会使我们面对农耕,试图让游牧文化渗入它的内涵。幸好随着开放程度的拓展,有许多黄土高原的农耕后代,选择一条与祖辈不同的路子,背向荒沟高崖、山塬矮墙,面对沿海走来。他们终于听到了父辈未尝听到的涛声。当然,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可是听到了涛声的农家子弟,已不是往昔的胸襟与情怀了。有时,这种机遇会被视为人生的偶然,在我看来,却是这个时代的神来之笔。
盈耳的涛声,也让人考虑到人类的家址,不知什么时候要迁移到大海上。在我看过的不少关于海洋的图片里,人类日渐逼近大海了。海边不断地矗立起形态各异的建筑群,这些群落的涌现,使海边的蛮荒气息消遁,飘洒出现代的灯红酒绿。更有甚者是移山而填海,在海上扩展人生乐园。至于海面上的污染,废油洋溢其上,连海鸟海兽皮毛都糊满厚厚的油腻,也是时有所闻的。现在我们谈大海,美丽中免不了夹杂着凄怆:人们一旦听不到涛声了,那么真是能轻易测出危机已在面前。自然界每一种声响的消失,都是对人类的警示。在我走过的幽壑深林中,已听不到虎啸猿啼莺啭鹤唳了。这些声响不复存在,也表明与人类共存的一个物种在此地退出了我们的视界,我们喜爱用“濒危”来表示程度的严重。倘若从审美角度看,自然的声响是如此地扣动心弦。诗人乘着轻舟,听着“两岸猿声啼不住”,这是何等的生动和诗意,善感多情一一为之撩起;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千百年后依旧浸透着悲愤和苍凉,传递着难以排遣的愁绪。古诗古文,信手都可以拈出声乐的交响,融洽在行笔的斯文里,这就是本质上更接近自然的古典情怀吧!曾几何时,这些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鸣啭已黯然消逝,岁月的长风掠过处,在都市里,那人工的机械的摇滚的声响已经跃居其上。有时,人们也模拟涛声,让都市感受大海,可是你听听,能有多少大海的滋味呢?
在渔家人枕着涛声沉沉入睡时,我就这么坐着,屏息谛听这天外之音,任思绪飘逸到辽远。潮水似乎向我漫来,浸润全身,我心清如洗。(有删改)
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某个凌晨第一次来到海边,朋友未到,周围空寂无人,涛声四起,内心不由紧张起来,随后作者静坐在路边,由此展开广阔的联想。
B.生长在土地上的人们代代传承着农耕文化,这种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如果能融入更先进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将更加灿烂辉煌。
C.文章最后一段,结束联想,回到现实,照应开头一段,使全文结构严谨;在内容上表现了作者聆听天外之音后的平和心情,提升了文章的主题。
D.本文内容广博,作者思接千载,从纷繁的现实现象写到古典情怀,从传统文化写到人类的生存状况,看似散乱,其实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答案 B
解析 “更先进的游牧文化”于文无据。两种文明各有其优点,互补才能不断发展。
4.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意。
(1)涛声是大海的呼吸,在情绪的大海上,你听得出噫吁唏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这种机遇会被视为人生的偶然,在我看来,却是这个时代的神来之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海是有生命的,是有精神追求的,它的坚守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
(2)黄土高原的农耕后代选择走向沿海,观念发生变化,看似偶然,其实有时代的必然性。
5.作者在第二段写到海的涛声“使我想到持守的情操”,在第三段又批评说“民族或个人的发展,……总是缺乏拓荒的意识而趋于保守”,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不矛盾。其实,作者在第二段和第三段谈到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是精神追求。作者认为,保持自己的情操和精神追求,使自己的精神丰富起来,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是值得提倡的。同时,人还应该克服惰性和突破保守思想,开放心灵,不断开拓,这样才能进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7 突破(17) 精准赏析描写之妙和语言之美(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7 突破(16) 精准分析构思特点和作用(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第1部分 专题6 突破(13) 精准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