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631/0-16955797000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631/0-16955797001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54631/0-16955797001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地理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2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2课时课时作业,共10页。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4分
(知识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2年重庆期末)太阳能光伏板的倾角直接影响其发电效率。甘肃某太阳能光伏发电站(38°6′15″N,102°19′38″E)海拔1 705~1 715米,其光伏板设置为全年固定倾角37°。实验发现,与全年固定倾角相比,各月将光伏板调节至最佳倾角后接收到的斜面总辐射量提升明显。下表为各月光伏板最佳倾角及斜面总辐射量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2题。
1.调节太阳能光伏板倾角是为了获取最好的( )
A.太阳高度角B.太阳光入射角
C.大气透明度D.太阳辐射强度
2.表中斜面总辐射量最低值出现在9月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最低B.日照时数最少
C.白昼时长最短D.总积温值最低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调节太阳能光伏板倾角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太阳光线与光伏板的夹角,即太阳光入射角,故B项正确;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其大小由某地的纬度位置和时刻来决定,故A项错误;调节太阳能光伏板倾角无法影响大气透明度,故C项错误;太阳辐射强度以单位面积的地面为测量对象,不会随着太阳能光伏板倾角的变化而变化,故D项错误。第2题,对于甘肃来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低和白昼时长最短均出现在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故A、C项错误;9月是甘肃地区的季节转换时期,天气变化频繁,云、雾、雨日出现较多,使总日照时数最少,进而影响到斜面总辐射量,故B项正确;总积温值最低不是总辐射量最低的原因,故D项错误。
[知识点1、2](2023年广西桂林期末)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如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用于研究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据此完成第3~4题。
3.太阳辐射( )
A.能量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
B.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
C.与地球上地震、火山活动有关
D.为地球提供光、热等资源
4.下列现象受太阳活动强烈爆发影响的是( )
①某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 ②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消融加剧 ③太平洋上的某个岛屿火山突然喷发 ④科研人员在野外考察时罗盘指向失灵
A.①④B.②④
C.②③D.①③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由于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也不同,因而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是不均匀的,A项错误;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项错误;地震、火山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C项错误;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等资源,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D项正确。第4题,太阳活动会扰动电离层,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①正确;太阳活动会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指针不能指示正确方向,④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引起,不是太阳活动所致,②错误;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太阳活动无关,③错误。
[知识点2](2023年重庆七校期末联考)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夸父一号”卫星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据此完成第5~7题。
5.“夸父一号”卫星监测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光球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D.色球层和日冕层
6.据专家观测,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按照太阳活动的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为( )
A.2022年或2023年B.2024年或2025年
C.2028年或2029年D.2030年或2031年
7.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A.卫星被高能带电粒子流击毁B.卫星被膨胀的太阳吞噬
C.卫星与地面系统的联系中断D.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答案】5.D 6.B 7.C
[解析]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D项正确。第6题,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2019年出现太阳活动的极小年,下一个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是2030年,则介于两个低峰之间高值为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应该是2024或2025年,B项正确。第7题,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是经过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有可能导致联系中断,C项正确。
8.[知识点2]下图为太阳局部示意图,①②③是太阳外部圈层,④位于太阳内部。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出现在①层,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
B.地球上极光的形成与①层中太阳风有关
C.太阳黑子出现在③层,为生物生存提供保障
D.地球上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与②层耀斑有关
【答案】B
[解析]①②③分别代表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对应③层,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地球上极光的形成与①层中太阳风有关;为生物生存提供保障的应是太阳辐射;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与②层耀斑有关。
[知识点2](2022年广东清远期末)2021年10月28日,一次较强的太阳表面耀斑活动出现,并且形成了一次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向地球辐射出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及高能量的质子和电子束。随着大量高能粒子逐渐抵达地球,
11月4日美国发出强地磁风暴警报。右图示意日冕仪拍摄的日冕物质抛射现象。据此完成第9~10题。
9.日冕仪拍摄时需要遮蔽光球层,是因为光球层( )
A.厚度过大B.亮度比日冕层高
C.和日冕层相似,不易区分D.太阳活动频繁、杂乱
10.此次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A.产生极光现象B.地表气温升高
C.大气降水增多D.冬季格外寒冷
【答案】9.B 10.A
[解析]第9题,太阳外部大气分层从内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从内到外亮度由高到低,厚度由小到大,温度由低到高,所以光球层亮度最高,日冕层亮度最低,因此观测时需要遮蔽光球层,B项正确,A项错误;光球层和日冕层容易区分,C项错误;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D项错误。第10题,日冕层抛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它使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A项正确;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气候有一定影响,但不一定引起地表气温升高、降水变多或冬季寒冷,B、C、D项错误。
[知识点1、2](2022年福建龙岩期末)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乌鸦。据考证,这就是中国古代神话所说的“日中乌”。据此完成第11~13题。
1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直接提供了光、热资源B.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
C.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12.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_____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____。( )
A.耀斑 色球层B.日珥 日冕层
C.太阳风 日冕层D.黑子 光球层
13.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全球的降水急剧增加B.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
C.产生绚丽多彩的极光D.全球海平面迅速升高
【答案】11.B 12.D 13.C
[解析]第11题,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太阳辐射来自地球外部,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第12题,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画中的“乌鸦”应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位于太阳的光球层,D项正确。第13题,材料中所说的现象是太阳光球层中的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与降水具有相关性,但有的地方呈正相关,有的地方呈负相关,有的地方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A项错误;太阳活动剧烈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而不是长波,B项错误;太阳活动会使地球高纬度地区产生绚丽多彩的极光,C项正确;全球海平面升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而且升高很缓慢,D项错误。
[知识点2](2023年陕西渭南期末)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的数量增多,会影响我们的地球。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将发生太阳黑子大爆发,届时太阳黑子数量将大量增加。下图为太阳黑子图。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2024年之前一次的太阳黑子大爆发的时期大约是( )
A.1998年B.2008年
C.2013年D.2021年
15.太阳黑子大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是( )
A.我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B.在峨眉山可看到极光现象
C.南亚季风环流势力减弱D.削弱或中断卫星通信信号
【答案】14.C 15.D
[解析]第14题,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由此推知,2024年之前一次太阳黑子大爆发的时期应为2013年左右,C项正确。第15题,太阳黑子大爆发会中断或削弱卫星通信信号,D项正确;与洪涝灾害、季风环流没有直接关系,A、C项错误;极光现象发生在极地夜空,而不是我国亚热带地区,B项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知识点1、2](2023年贵州贵阳期末)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下图示意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据此完成第16~18题。
16.甲地较乙地太阳辐射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甲地( )
A.纬度较高B.海拔较低
C.离海洋近D.云雨天多
17.此时,丙地可能观察到( )
A.极光现象B.冰川融化
C.极夜现象D.四季更替
18.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A.为地球提供光和热B.为生产活动提供能量
C.促使潮汐现象发生D.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答案】16.D 17.AC 18.ABD
[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乙地位于30°S附近。甲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云雨天多;乙地位于30°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D项正确。第17题,读图可知,丙地太阳辐射量为零,说明此时该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可能会出现极光,A、C项正确;冰川在高温期融化,B项错误;四季更替出现在中纬度地区,D项错误。第18题,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A项正确;为人类提供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和太阳能、风能、水能等,B项正确;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D项正确。潮汐是由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所引起的,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据此完成第1~2题。
1.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 )
A.完全一致B.毫无关联
C.大致呈正相关关系D.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2.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 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 ③有助于对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 ④有助于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二者之间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太阳黑子相对数多的年份,暴雨日数少。第2题,结合上题的分析,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①正确,②错误;有助于对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③正确;不能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可以早预防,减轻灾害损失,④错误。
二、综合题
3.(2023年陕西商洛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和天气、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地处青藏高原的拉萨市(29°41′N,91°1′E)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拉萨市的太阳辐射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下表为2010—2020年拉萨市各月平均太阳辐射量统计表。
(1)据表描述拉萨市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2)简述拉萨市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地区的原因。
(3)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拉萨市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
【答案】(1)年内太阳辐射量随季节变化大;春夏季平均太阳辐射量大,秋冬季平均太阳辐射量小。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
(3)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加,水汽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拉萨市的太阳辐射会减弱。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佳倾角/°
71
63
38
22
8
3
5
17
31
47
61
73
斜面总辐射量/MJ·m-2
956
596
595
608
674
683
668
629
562
568
586
637
月份
平均太阳辐射量/(W·m-2)
月份
平均太阳辐射量/(W·m-2)
3
618.06
9
594.52
4
653.54
10
535.36
5
756.27
11
487.99
6
727.98
12
448.02
7
663.10
1
465.10
8
650.14
2
495.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10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1课时练习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