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共10页。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流水地貌。知识点2:海岸地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3年河北石家庄四校期末联考)下图是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中的一条蛇曲形河流,给我们展示了河流弯曲的温婉之美。据此完成第1~2题。
1.形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流水沉积B.溯源侵蚀
C.侧向侵蚀D.下切侵蚀
2.下列四幅河床剖面示意图(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沿甲—乙断面的是( )
A B
C D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河流流经平坦的地区,凹岸不断受到侧向侵蚀,形成蛇曲,故C项正确。第2题,图中甲在河流的凹岸,以流水侵蚀为主,河岸岸陡水深;乙在河流的凸岸,以流水堆积为主,河岸水浅,即C、D项错误;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 000~1 200米,地势起伏和缓,A项错误,B项正确。
[知识点1](2023年广东广州学业水平考试)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下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5题。
3.推测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形成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①②D.①③②
4.冲积扇的形成主要是河流的________作用。( )
A.侵蚀B.沉积
C.搬运D.断裂
5.涪江该河段冲积扇②范围和厚度明显大于①和③,说明该冲积扇地带( )
A.地势起伏大,漫流范围广B.丛林覆盖率高,障碍壅水多
C.河流流速快,沉积时间长D.侵蚀强度大,泥沙含量大
【答案】3.A 4.B 5.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河流因受断层水平活动发生过流向变化,③为当前河流冲积扇,①②反映的是该河段形成过程中不断向西南移动形成的冲积扇,所以形成的先后顺序应为①②③,A项正确。第4题,冲积扇是由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第5题,冲积扇的范围大小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根据材料可知,涪江龙门山前多个冲积扇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前地带地形坡度相差不大,植被覆盖率也相差无几,A、B项错误;侵蚀时间都集中在夏季,但在冲积扇②形成时期可能因降水量较大,河流水位较高,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流出山口后流程较远,从而使该冲积扇范围大;其次,该时期内可能由于流速快,侵蚀强烈,且泥沙物质沉积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该冲积扇厚度大,C项正确;冲积扇最终形成是以沉积作用为主,D项错误。
[知识点1]牛轭湖是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道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6~7题。
6.牛轭湖形成的过程为( )
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
7.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质一般较差B.牛轭湖湖水较深
C.与流水堆积有关D.牛轭湖在山区较多
【答案】6.A 7.A
[解析]第6题,据材料可知,牛轭湖形成过程中,河道逐渐弯曲,最后自然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第7题,由材料可知,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湖泊水位浅;与流水侵蚀有关;湖泊没有水源补给,水体自然更新慢,水质较差;一般形成于平原之上。
[知识点2]下图为我国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①地貌为( )
A.海蚀柱B.海蚀拱桥
C.海蚀崖D.沙堤
9.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 )
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
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
【答案】8.A 9.A
[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①地貌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第9题,②地貌为海浪沉积形成的沙滩,①地貌为海蚀地貌,②地貌为海积地貌。
[知识点2](2022年新疆乌鲁木齐期末)“恐龙探海”景观位于大连市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海岸地貌独特、礁石形态各异,岩层中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如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恐龙探海”景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D.海浪堆积
11.若“恐龙探海”景观中的甲处进一步演化,则可能形成( )
A.海蚀平台B.离岸堤
C.海蚀柱D.海蚀崖
【答案】10.A 11.C
[解析]第10题,恐龙探海景观位于海边,受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拱桥景观,A项正确;海蚀拱桥是基岩海岸常见的海蚀地貌形态,风力侵蚀主要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B项错误;流水堆积是河流地貌,C项错误;海浪堆积主要形成沙滩地貌,D项错误。第11题,未来海浪侵蚀进一步加剧,海蚀拱桥顶部发生崩塌,残存的桥墩成为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体,从而形成海蚀柱,C项正确;海蚀平台分布面积大,此处进一步侵蚀,面积小,A项错误;此处拱桥进一步侵蚀后,残存的桥墩形成柱状岩体,不会形成离岸堤,B项错误;海蚀崖是大面积的海岸陡崖,此处是向海凸出的一角,不会形成海蚀崖,D项错误。
[知识点1]在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的交汇处,沘江绕了一个S形的大湾子。在这个大湾子中,北部有庄坪坝子,南部有连井坪坝子,两个坝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天然“太极图”的奇妙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在这个天然“太极图”中,S形河曲发育在东西距880米,南北距1 000米的盆地中。下图示意“太极图”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图中S形河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周围山地海拔增高B.盆地不断沉降
C.地壳间歇性上升D.河流侧蚀和下切作用
13.图中聚落分布于坝子地势较高之处,是为了( )
A.地处阳坡,获取光照B.位居高处,凉爽通风
C.防御洪涝,少占耕地D.节省土地,就地取材
【答案】12.D 13.C
[解析]第12题,河床的弯曲与流水的侧向侵蚀密切相关,河流先在平地侧蚀形成河曲;S形河曲能够存在于山间盆地中,流水下切作用不能忽视,侧蚀之后,地壳抬升,下切作用使河曲存在于山间峡谷,D项正确。海拔升高、地壳上升或盆地下降都是增大了落差,周围陆地对河流的束缚增强,使得河床更不易弯曲形成河曲,A、B、C项错误。第13题,由图可知,山区平地紧缺,耕地有限。聚落布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一是可避开洪涝的侵袭,二是少占或不占耕地,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坝子位于两河交汇处的大湾子中,周围有山地,获取光照、凉爽通风不是坝子分布于高处的主要优势条件,A、B项错误。坝子无法体现就地取材的优势,D项错误。
[知识点2]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蓝窗”景观为( )
A.海蚀穴B.海蚀拱桥
C.海蚀平台D.海蚀柱
15.“蓝窗”景观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浪作用B.河流作用
C.风力作用D.流水作用
【答案】14.B 15.A
[解析]第14题,读图可知,“蓝窗”呈桥形,故该景观为海蚀拱桥。第15题,“蓝窗”景观位于海岸地带,不断遭受海浪作用,导致“蓝窗”坍塌。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2](2023年北京月考)图甲为福建海坛岛局部图,东北部分布着一座长有稀疏植被的巨大沙丘,上面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图乙为该岛的风向频率图。据此完成第16~17题。
甲 乙
16.海坛岛的盛行风向以及当地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是( )
A.东北风;春季B.西南风;夏季
C.东北风;冬季D.西南风;秋季
17.海坛岛上巨大沙丘的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有( )
A.海浪搬运B.流水沉积
C.海浪沉积D.风力沉积
【答案】16.AC 17.ACD
[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该地东北风风频高,可判断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冬春季节,温差大,气压差大,东北风强劲,挟带岛屿东北部海滨沙滩的沙尘吹向西南方向,在西南方向上山体的阻挡下,风力减弱,沙尘沉积下来形成沙丘,A、C项正确。第17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首先海岛的海滨沙滩是由海浪搬运沙体,在海岸堆积形成的,再受盛行东北风的影响,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沙尘,遇到山体的阻挡,风力减弱,沙尘原地堆积,最终由风力堆积逐渐形成巨大沙丘,A、C、D项正确。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2年湖北联考)宋朝某年,黄河中游发生洪涝灾害,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城外的一座浮桥,固定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入水中。后来某和尚在铁牛入水点的上游找到了铁牛。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有关铁牛所在河段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床陡峭,水流湍急B.河床缓斜,流速较快
C.河床平缓,水流缓慢D.河床低洼,水流缓慢
2.推测导致铁牛向上游移动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搬运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D.流水侵蚀
3.铁牛向上游移动的主要季节及理由是( )
A.冬季;河流径流量小B.冬季;河流含沙量小
C.夏季;河流径流量大D.夏季;河流含沙量大
【答案】1.B 2.D 3.C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铁牛所在之处位于黄河中游,结合洪水发生后,在其入水点上游找到铁牛,说明铁牛沉入河床后,其下泥沙被侵蚀,说明水流速度较快,河床陡峭的河段一般在河流上游,铁牛由于自身重量导致下方悬空使其往上游运动,所以在上游找到铁牛,故B项正确。第2题,铁牛向上游移动,类似于河流的溯源侵蚀。铁牛质量较大,流水不能搬运铁牛,但在铁牛的迎水面,当河水撞击铁牛时铁牛会对河水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其中轻浮的泥沙就会被水流冲刷形成沙坑。当沙坑大到铁牛重心不稳(即铁牛之下少有泥沙垫着)之时,就会迎着水流来的方向(上游)倾倒。如此往复,铁牛不向下游“走”,反而“跑”到了上游,故D项正确。与风力作用、流水搬运作用无关。第3题,铁牛向上游移动是因为流水速度快,侵蚀作用强。该区域位于黄河中游,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故C项正确。该区域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侵蚀作用弱。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与流水侵蚀作用关系不大。
二、综合题
4.(2022年贵州毕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为我国青岛市沿海基岩海岸景观示意图。
(1)指出基岩海岸线的进退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据图文材料说明海蚀柱形成的过程。
(3)简述基岩海岸形成的海蚀柱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答案】(1)趋势:朝陆地方向退缩。原因:基岩海岸的海浪侵蚀速度大于沿岸河流泥沙淤积的速度,海岸线附近侵蚀大于淤积,引起海岸线后退。
(2)凸向海洋的基岩,因岩性、结构不同而受海水侵蚀,两侧形成海蚀穴;由于进一步侵蚀,两侧海蚀穴被贯穿,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残留于海洋中的柱状凸起,成为海蚀柱。
(3)阻隔海洋运输路线;影响海洋养殖,不利于养殖操作;等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测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测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地貌为,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海岸泥沙的主要来源是,抛物线状沙丘与新月形沙丘,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