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含解析)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9 《阿房宫赋》《六国论》(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8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5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4 《陈情表》《项脊轩志》(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3 《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1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1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重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31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自见者不明 ②曰余食赘行 ③其脆易泮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⑤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⑥当察乱何自起 ⑦故不孝不慈亡 ⑧故盗贼有亡 答案 ①同“现”,显露 ②同“形”,形体、样子 ③同“判”,分离 ④同“蔂”,土筐 ⑤同“皲”,皮肤冻裂 ⑥同“尝”,尝试 ⑦同“无”,没有 ⑧同“又”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不行跨者不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②不明自见者不明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理解,不明白;不贤明;不明显 答案 ①行走不稳 ②不能显明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意义(1)知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论语》) ③致知在格物(《大学之道》) ④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⑤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报任安书》)交情、往来⑥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主持、管理(2)说①客得之,以说吴王 ②故使陵来说足下(《苏武传》) ③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3)见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③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4)是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②是以圣人无为 ③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与妻书》) (5)数①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 ②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③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与妻书》) ④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⑤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 ⑥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商君书》)技艺,方法⑦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小石城山记》)音cù,密,与“疏”相对⑧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列举罪状 答案 (1)①了解,知道 ②同“智”,智慧 ③知识 ④知觉 (2)①同“悦”,取悦 ②劝说、说服 ③讲、谈 (3)①同“现”,显露 ②表被动 ③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4)①认为正确 ②这 ③表判断 (5)①表示约数 ②规律,命运 ③计算 ④音shuò,屡次 ⑤数目,数量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自是者不彰 ②是以圣人欲不欲 ③不贵难得之货 ④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⑤其坚不能自举也 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⑦吴王使之将 ⑧能不龟手一也 ⑨故亏父而自利 ⑩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⑪兄之不慈弟 答案 ①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②意动用法,以……为欲 ③意动用法,以……为贵 ④名词作动词,树,种植;实,容纳 ⑤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程度,硬度 ⑥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 ⑦名词作动词,带兵 ⑧龟,使动用法,使……冻裂;一,数词作形容词,相同,一样 ⑨使动用法,使……受损失 ⑩使动用法,使……获利 ⑪形容词作动词,慈爱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①死而不亡者寿 ②自胜者强/自知者明 ③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④请买其方百金 ⑤子自爱/亏父而自利 ⑥察此何自起 答案 ①判断句,无标志词 ②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胜自者强”“知自者明” ③定语后置句,标志词:有……者 ④状语后置句,“百金”前省略了“以”字,“以百金”为状语 ⑤宾语前置句,“自爱”即“爱自”,“自利”即“利自” ⑥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何自”即“自何”6.文化常识(1)《老子》又称____________,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万经之王”,传世本共八十一章。该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文意深奥,包含广博。(2)《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________。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书分内、外、______篇,目前所传三十三篇。(3)《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现存《墨子》一书,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4)家、国:各诸侯封地称之为“________”,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________”,而周天子对所属周朝的疆域叫作“天下”。答案 (1)《道德经》 (2)《南华经》 杂 (4)国 家二、重点巩固(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四章》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2)《〈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不要卖弄观点、自以为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难能可贵,在《〈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葫芦虽大却承受不了水的压力。(5)《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大葫芦做瓢,却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6)《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这个葫芦虽大却没有什么用处,只能被砸烂。(7)《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因可卖得百金,就希望把药方卖给他。答案 (1)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2)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3)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4)以盛水浆 其坚不能自举也 (5)剖之以为瓢 则瓠落无所容 (6)非不呺然大也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7)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请与之(二)语句翻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一般人做事情,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一如开始时那样,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就不会失败。(得分点:“从事”,做事;“几成”,接近成功;“慎”,审慎;“慎终如始”,状语后置句)(2)因此,有道的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看重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得分点:“是以”,因此;第一个“欲”,动词,想要;“贵”,作动词,看重;“复”,弥补、补救)(3)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因此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得分点:“龟”,同“皲”,皲裂;“一”,一样、同样;“或”,有的人;“则所用之异也”,判断句)(三)基础双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要亦归之自然。老子深远矣。(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答案 C解析 “其学”为后面句子的主语,“以……为务”意思完整,中间不需要断开,排除A、B两项;“见”的主语是“老子”,宾语是“周之衰”,“去”的主语也应是“老子”,连词“乃”连接前后两个句子,“乃”前面需要断开,排除D项。故选C。(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为我著书”与“自胜者强”(《〈老子〉四章》)两句中的“强”字含义不同。B.“莫知其所终”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莫”字含义相同。C.“老子所贵道”与“是故无贵无贱”(《师说》)两句中的“贵”字含义相同。D.“要亦归之自然”与“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两句中的“要”字含义不同。答案 C解析 C项推崇,重视/社会地位高。A项勉力/强大。B项均为没有人。D项要点,关键/险要。参考译文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了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太史公说:老子看重道,虚无,以无为来适应各种变化,因此对于他的书人们认为语义微妙难于理解。庄子推演老子关于道德的学说,其学说的要点也归结于自然无为的道理。可见老子学说的理论影响有多么深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8 《中庸(节选)》《〈孟子〉一则》(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重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7 《〈老子〉八章》《季氏将伐颛臾》(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重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5 第1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4 《陈情表》《项脊轩志》(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重点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