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9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课时81(含解析)
展开课时81 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
——核心概念,理解迁移
复习任务 理解“礼治秩序”这一核心概念,并能够运用此概念分析社会现象。
知识图要
篇名 | 核心观点 | 关键概念 | 论证思路 |
《礼治秩序》 | 乡土社会既非法治社会,也非人治社会,而是礼治社会。 | 礼治秩序 | 先比较法治和人治的区别,再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特色。 |
《无讼》 | 乡土社会以调解(教化)解决争端.反对诉讼。 | 无讼 | 首先比较城乡对诉讼态度的差异;其次分析礼治的最高境界是人人都守规矩,从而揭示乡土社会倡导“无讼”的原因;最后讨论引进司法制度给乡土社会带来的危害。 |
活动一 突破核心概念,理解基本内容
1.“人治”“法治”“礼治”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请结合《礼治秩序》一章的内容,对此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所根据的规范看:“礼治”根据的是礼,“法治”根据的是法律,“人治”则凭借个人好恶。②从所用力量看:“礼治”依靠传统力量维持,“法治”“人治”则依靠国家力量维持。③“礼治”是乡土社会特色,“法治”是现代社会特征,“人治”则不可能发生。
2.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一章中,认为礼和法律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解析 在《礼治秩序》一章中,作者认为礼与法律是有区别的。可以从对人的约束方式与违背规则的处罚方式的不同等方面进行概括。礼,人服礼是主动的;法,是从外部限制人的。违背礼法,要受到社会舆论和内心谴责;违背法律,要受到国家执法机关的惩罚。违法的人,有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违背礼法,是无法逃脱内心的惩罚的。
3.从《无讼》一章中看,“无讼”这一概念包含哪些内涵?在现代社会,“无讼”的观念还有没有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讼”的内涵:①每个人自觉遵守规矩,从根本上避免发生纠纷;②发生纠纷时利用传统伦理道德进行调解,而不用法律诉讼解决。
(2)“无讼”是在古代中国很有影响的法律诉讼观念,甚至时至今日还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着。它倡导道德,发扬传统,要求人们自我克制,相互礼让,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途径,所以“无讼”在任何时候都是有价值的。
活动二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请运用从《礼治秩序》《无讼》两章中学到的知识,为下面这副中国古代衙门的对联续写一个下联。
上联:为士,为农,有暇各勤尔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或工,或商,无事休进此门
(示例二)循礼,循俗,无讼人安其家
2.阅读下面的文字,试运用《礼治秩序》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礼治”特征。
《白鹿原》第六章讲到,白鹿原上的“圣人”朱先生为白鹿村人拟出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名为《乡约》,族长白嘉轩把它带回去后贴在祠堂的墙上,后来又将条文刻在青石上,镶在祠堂的正门两边,召集族人中十六岁以上的男子每日诵读学习。《乡约》以族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宗旨,号召族人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克己修身,齐平其家,和睦乡里。白鹿村《乡约》还规定:“凡是违反《乡约》条文的事,由徐先生(学堂先生)记载下来,犯过三回者,按其情节轻重处罚。”处罚的方式包括罚跪、罚款、罚粮以及鞭抽板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乡土社会是依靠“礼治”维持秩序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乎“礼”的行为才是对的;“礼治”不靠外在权力推行,而是通过教化使人畏惧,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克己。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只需关注《礼治秩序》一章的内容,梳理出主要观点,然后和文本内容进行对应,最后筛选整合出答案。
在《礼治秩序》一章中,关于“礼”的内容有:①“无法”并不影响乡土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②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③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由原文“白鹿原上的‘圣人’朱先生为白鹿村人拟出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名为《乡约》”可知,《乡约》是白鹿原的“圣人”所拟定的,并规定了处罚的方式,因此在乡土中国中是依靠“礼治”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由原文可知,族长将《乡约》带回去贴到祠堂上,并刻在青石上,召集男子学习等,说明通过这些方法是希望族人能认可《乡约》,遵守《乡约》,因此说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由“《乡约》以族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宗旨,号召族人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克己修身,齐平其家,和睦乡里”可知,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人服礼是主动的。
3.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乡土社会的秩序,依靠礼治来维持。”时至今日,中国现代社会依靠礼治,仍能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吗?请对此具体谈一谈。要求:观点鲜明,论述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不能。礼治思想在教化过程中虽然具有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提高人们道德境界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传统礼治思想的消极作用,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所以我认为中国现代社会无法依靠礼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在继承传统礼治思想的同时,我们应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 礼的作用不仅在于给人们提供一些行为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更在于通过这些外部的规范来起到教化的作用,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由他律进为自律,达此道德境界,人的内心高度自由,行为则于礼无不自然相合。礼具有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提高人们道德境界的作用,应该肯定礼治的这些积极作用,继承这一文化传统,让礼治在生活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同时,“礼”也阻碍社会的进步、阻碍科学,尤其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传统礼治思想具有消极作用,所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到礼治具有过于依赖传统、因循守旧的弊端,所以在继承时要有选择性,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保守大于开拓,合作重于竞争,注重整体综合,轻视个体独立。这在无形中压抑了人性,甚至扭曲了人格。在继承传统礼治思想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去除传统中的糟粕。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前情提要:李家寡妇将自家的地同时卖给了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为争夺这块地大打出手。]
村子里涌来许多男女,先是鹿子霖的几个内侄儿插手上阵,接着白嘉轩的亲门近族的男子也上了手,很快席卷为白鹿两姓阵势分明的斗殴,满地都是撕破的布片和丢掉的布鞋。冷先生到达出事地点,吆喝一声:“住手!”有如晴天打雷,震得双方都垂手驻足。
三天后的一个晚上,冷先生把白嘉轩和鹿子霖一起邀约到中医堂,摆下一桌酒席,俩人同时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谦词,然后举酒连饮三杯,重归于好而且好过以往。俩人谁也不好意思再要李家寡妇那六分地了,而且都慨然提出地归原主,白家和鹿家各自周济给李家寡妇一些粮食和银元,帮助寡妇渡过难关。冷先生当即指派药房伙计叫来李家寡妇,当面毁了契约。李家寡妇扑通跪到地上,给白嘉轩、鹿子霖磕头,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流眼泪。
这件事传播的速度比白鹿两家打斗的事更快更广泛。滋水县令古德茂大为感动,批为“仁义白鹿村”,凿刻石碑一块,红绸裹了,择定吉日,由乐人吹奏升平气象的乐曲,亲自送上白鹿村。一向隐居的朱先生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碑子栽在白鹿村的祠堂院子里,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
原著中,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原本都打算打官司状告对方,最终却通过冷先生的调解重归于好,还共同帮助李家寡妇渡过难关。这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什么特点?具有此特点的社会秩序是依靠什么来维持的?请运用《乡土中国》的观点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体现了乡土社会无讼的特点;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俗社会);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②依靠长老或乡绅的调解。在乡村的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依靠德高望重的长老从中调解(评理)(或长老/乡绅运用传统伦理原则,对双方进行思想道德的教化,而不必依靠法律/打官司来判决)。③依靠自我约束(或“维持礼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于内在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解析 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与现代社会秩序是不同的。和现代“法治社会”不同,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人与人之间,要有交情,要顾面子,更要讲“礼”。费孝通进一步提出,在差序格局、礼治原则的影响下,乡土社会其实是“无法”的。“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着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依靠长老或是乡绅运用传统伦理原则,对双方进行思想道德的教化,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乡土社会正是通过礼俗、传统对乡民进行教化来对乡民进行治理的,达到一种无为而治。也正是礼治社会才能使乡土社会“无讼”。所以“白嘉轩和鹿子霖二人原本都打算打官司状告对方,最终却通过冷先生的调解重归于好,还共同帮助李家寡妇渡过难关”正体现了乡土社会礼治、无讼、无法的特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9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课时79(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9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课时79(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解释下列概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9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课时83(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9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课时83(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贾府封建大家庭的特点和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9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课时84(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板块9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课时84(含解析),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