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4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用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得出规律.引导学生类比探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总结有理数的运算律.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引入课题
师:小学时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
生: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或举例子来说明一下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吗?
17+23=23+17 (28+17)+13=28+(17+13)
师:提出问题: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中适用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过程启发得出小学时学的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适用.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师:小学里学的加法运算律对有理数是否适用呢?你会验证吗?在小组里一起交流.
生:任举两个数(至少有一种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中,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
□+○和○+□
发现:对任选择的数,都有□+○=○+□,即小学里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是成立的.
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内,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
(□+○)+◇和□+(○+◇)
发现都有(□+○)+◇=□+(○+◇),这就是说,小学的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成立的.
师:小结 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a+b.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a+(b+c)
设计意图:要注重学习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结论做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接下去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应用新知 巩固提高
例2.计算 31+(-28)+28+69
分析:看一看,这个式子能进行简便运算吗?怎样进行简便运算?
解:31+(-28)+28+69
=31+69+(-28+28)
=100+0
=100
小结
1、任意若干个数相加,无论各数相加的先后次序如何,其和不变.
2、简便运算的常用策略:可以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
3、能凑整的先凑整
4、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
例3.有一批食品罐头,标准质量为每听454克,现抽取10听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克):
听号 | 1 | 2 | 3 | 4 | 5 |
质量 | 444 | 459 | 454 | 459 | 454 |
听号 | 6 | 7 | 8 | 9 | 10 |
质量 | 454 | 449 | 454 | 459 | 464 |
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是多少?
师:①让学生估计一下总重量是超过标准重量还是不足标准重量.
②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学生能给教科书提供的解法1.即先算10袋小麦的总质量,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千克.
此时可组织学生讨论: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此时,如果已有学生提出教材的解法2的思路,则请学生讨论这种解法的合理性.并比较这两种解法.这是一个有理数应用的例子,这两种解法都应让学生掌握,尤其是解法2更是体现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必要性.)
解法一: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为
444+459+454+459+454+454+449+454+459+464=4550(克)
解法二:把超标准质量的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列出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的差值表:(单位:克):
听号 | 1 | 2 | 3 | 4 | 5 |
与标准质量的差 | -10 | +5 | 0 | +5 | 0 |
听号 | 6 | 7 | 8 | 9 | 10 |
与标准质量的差 | 0 | -5 | 0 | +5 | +10 |
这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差值的和为
(-10)+5+0+5+0+0+(-5)+0+5+10 =[(-10)+10]+[(-5)+5]+5+5=10(克)
因此,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为
454×10+10=4540+10=4550(克)
设计意图:强调算理,让学生在具体运算中体会运算律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例2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通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四、知识巩固 课堂练习
课本38页随堂练习1、2
五、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六、知识反馈 作业布置
习题2.5
必做题 1、2、3、4、5、6 选做题 7
七、板书设计
2.4 有理数的加法(2) | ||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a+b=a+b |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学生练习
|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在新课标的新理念下,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做一做,从中探索规律和发现规律,通过小组讨论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培养合作意识、培养交流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在通过学生的做题反应了我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在今后的课前准备中要更加的认真.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不是很了解,有时候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导致学生的学习跟不上等一系列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了解,以加强自我的教学水平.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3 整式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3 整式教案,共6页。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5 去括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5 去括号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构思生活场景,体会去括号法则,探索练习,验证新知,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双基训练,巩固提高,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4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4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探究,法则的应用,收获园地,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