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4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展开课型 | 新授 | 课题 | 解直角三角形(1) | 课时 | 1 | 执笔 教师 |
| 设计 时间 |
| 编号 |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会用两条边解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己应用解直角三角形 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 教 法 设 计 |
尝试指导法、 讲练结合法 | 学 法 设 计 |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 | ||||||||||
教学程序设计 | 教材处理设计 | 师生活动设计 | 个案设计 | ||||||||||||
一、 情境导入: (5分钟)
二、温故而知新:
三.合作探究:
四、学以致用
五、反馈矫正
六、解决实际问题
六、盘点收获
七、课后延伸
| 灯塔A周围1000米水域内有礁石,一舰艇由西向东航行,在O处测得灯塔A在北偏东 74 方向线上。这时,O、A相距4200米,如果不改变航向,此舰艇是否有触礁的危险?
问题: 如果你是舰长能提前预知会触礁吗? 怎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本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学习本节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想一想”: 如图,在Rt△ABC中,有三条边a、b、c和三个角∠A,∠B,∠C。除∠C=90°外,其余五个元素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 在图中,∠C为直角,让学生寻找边角关系: (1)三边之间的关系: a2+b2=c2(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 ∠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 cosA= ;tanA= ; sinB= ;cosB= ;tanB=;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这些关系式中,每个关系式都包含三个元素,知其中两边就可以求出第三个元素: (1)是已知两边求第一边;(2)是已知一锐角求另一角;(3)是已知两边求锐角,已知一边一角求另一边.利用上面这些关系,如果知道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其余的未知元素.由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边和角,计算出未知的边和角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例1,在Rt△ABC中,∠C=90°,a=4,c=8.解这个直角三角形。(先由学生完成) 分析:(本例是由一条直角边和斜边解直角三角形) 未知元素是b、∠A、∠B。 方法一、先由勾股定理求b=, 然后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或∠B)。 方法二、先由三角函数求出∠A(或∠B), 后由正切求出b。 例2、在Rt△ABC中,∠C=90°,a=35,b=28.求∠A、∠B的度数(结果精确到10)和c边的长(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本例是由两条直角边解直角三角形)此题解法也很灵活.求c边可根据求得,也可先用正切求出∠A(或∠B),再用正余弦求得c边。 注意事项: (1)尽量使用原始数据,不要使用中间数据 (2)能用乘法的,不用除法。
“议一议”: 在Rt△ABC中,∠C=90°。 (1) 已知a、b ,怎样求∠A 的度数? (2) 已知a、c ,怎样求∠A 的度数? (3) 已知b、c ,怎样求∠A 的度数? 学生总结以下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并进行交流。
(1)已知c=26,b=24,求a和∠B 的度数(结果精确到1’) (2) 已知a=5,b=5,求c的长和∠A、∠B的度数。
已知c=36,b=12,求a和∠B 的度数(结果精确到1’ ’)
动脑思考: 如图,灯塔A周围1000米水域内有礁石,一舰艇由西向东航行,在O处测得灯塔A在北偏东74 度方向线上。这时,O、A相距4200米,如果不改变航向,此舰艇是否有触礁的危险 解:过点A作船的航向的垂线AC,垂足为C 在Rt△ACO中, ∠ACO=90°, ∴ ∠AOC=90°-74°=16° ∵sin16°=Ac/4200 ∵AC=4200× sin16°≈1158(米)>1000 ∴舰艇没有触礁的危险。
1、 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 2、 解直角三角形的具体解法 3、 解题要求: (1)尽量使用原始数据,不要使用中间数据 (2)能用乘法的,不用除法。
习题2.6 1、2 | 教师: 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情境 学生: 动脑思考
教师: 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 思考问题,根据老师的引导相互弥补回答问题。
共同分析得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教师根据展示作出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演示。 提出解题过程中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寻求问题的答案。老师巡回点拨。
一名学生板书,其余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并发现典型的错误,利用实物展示平台展示,让同学们寻找错误。从而警醒其他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点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进一步强调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
增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熟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锐角之间的关系、边角之间的关系。
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
巩固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
小测题的设计紧扣课堂讲授内容,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回到情境导入解决实际问题,有始有终。
| ||||||||||||
板 书 设 计 | 解直角三角形(1) (1)三边之间的关系: 例一 例二 a2+b2=c2(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 ∠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 cosA= ;tanA= ; sinB= ;cosB= ;tanB=;
| 课 后 反 思 | 1、 本节课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完善了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2、 适当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效果。 在知识生成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严谨的数学思想。
| ||||||||||||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投影与视图2 视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投影与视图2 视图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起点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1 投影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1 投影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范例学习,联系生活,随堂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1 对函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1 对函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