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课件+微专题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热点微专题4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热点微专题4课件,共15页。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热点•微专题[知识分析]1.城镇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微专题1 下渗——城市看“海”与海绵城市2.从来水、去水、蓄水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来水量大:强降水导致城市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雨水。排水不畅:地表水下渗弱;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不健全。蓄水能力弱:城市河、湖、湿地等面积小。3.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完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扩大城市绿地、湿地面积;修建透水性地面。4.海绵城市的“渗”“蓄”“滞”“净”“用”“排”(1)渗: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不透水面,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所以要加强自然的渗透,通过铺设透水砖、地面绿化等把渗透放在第一位。(2)蓄:要把雨水留下来,同时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雨水得到自然循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短时间内水汇集到一个地方,容易形成内涝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把雨水蓄起来,以起到调蓄和错峰的作用。(3)滞: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可以通过微地形、林草等调节,减缓雨水汇集的速度,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径流高峰的形成。(4)净: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把蓄起来的水,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城市中。(5)用:经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多层净化之后的雨水要尽可能被利用,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应该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比如可以回灌湿地、浇灌绿地、洗车等。(6)排:蓄起来的雨水一部分用于绿化灌溉、日常生活,一部分经过渗透补给地下水,多余的部分就经市政管网排进河流。这样不仅降低了雨水峰值过高时出现积水内涝的概率,也减少了对水源的直接污染。[试题演练][不定项选择题](2023年广东大湾区期末联考)2022年6月,中山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海绵城市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包括 ( )A.增加水汽输送 B.促进雨水下渗C.减少地表径流 D.增加蒸发蒸腾2.城市“海绵体”对雨水起主要调蓄作用的是 ( )A.树木 B.草坪C.湖泊 D.湿地3.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A.缓解城市内涝 B.彻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C.兼顾雨水再生利用 D.统筹雨水径流污染防治【答案】1.BCD 2.CD 3.ACD[解析]第1题,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在降雨时起到吸水、蓄水、净水和渗水的作用,其中,吸水、渗水可以促进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蓄水可以增加蒸发蒸腾,B、C、D项正确;海绵城市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不包括增加水汽输送,A项错误。第2题,城市“海绵体”对雨水主要调蓄作用的是湖泊、湿地,C、D项正确;树木、草坪对雨水起的调蓄作用较小,A、B项错误。第3题,建设海绵城市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兼顾雨水再生利用、统筹雨水径流污染防治,A、C、D项正确;无法彻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B项错误。[知识分析]1.判断性质(1)方法。“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海区。微专题2 根据等温线判定洋流性质、流向(2)图示。 如图,A是暖流,B是寒流。2.确定流向(1)方法。“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2)图示。[试题演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t1、t2为等温线。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t1、t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 B.t1<t2C.t1=t2 D.t1、t2为1月份等温线2.A处等温线向北弯曲是受 ( )A.暖流的影响 B.海洋的影响C.寒暖流交汇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答案】1.B 2.D[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对温度的影响规律可知,t2应大于t1。第2题,A处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说明该处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应是受寒流影响。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热点•微专题[知识分析]1.城镇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微专题1 下渗——城市看“海”与海绵城市2.从来水、去水、蓄水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来水量大:强降水导致城市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雨水。排水不畅:地表水下渗弱;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不健全。蓄水能力弱:城市河、湖、湿地等面积小。3.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完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扩大城市绿地、湿地面积;修建透水性地面。4.海绵城市的“渗”“蓄”“滞”“净”“用”“排”(1)渗: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不透水面,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所以要加强自然的渗透,通过铺设透水砖、地面绿化等把渗透放在第一位。(2)蓄:要把雨水留下来,同时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雨水得到自然循环。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短时间内水汇集到一个地方,容易形成内涝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把雨水蓄起来,以起到调蓄和错峰的作用。(3)滞: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可以通过微地形、林草等调节,减缓雨水汇集的速度,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径流高峰的形成。(4)净: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把蓄起来的水,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城市中。(5)用:经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多层净化之后的雨水要尽可能被利用,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应该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比如可以回灌湿地、浇灌绿地、洗车等。(6)排:蓄起来的雨水一部分用于绿化灌溉、日常生活,一部分经过渗透补给地下水,多余的部分就经市政管网排进河流。这样不仅降低了雨水峰值过高时出现积水内涝的概率,也减少了对水源的直接污染。[试题演练][不定项选择题](2023年广东大湾区期末联考)2022年6月,中山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海绵城市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包括 ( )A.增加水汽输送 B.促进雨水下渗C.减少地表径流 D.增加蒸发蒸腾2.城市“海绵体”对雨水起主要调蓄作用的是 ( )A.树木 B.草坪C.湖泊 D.湿地3.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A.缓解城市内涝 B.彻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C.兼顾雨水再生利用 D.统筹雨水径流污染防治【答案】1.BCD 2.CD 3.ACD[解析]第1题,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在降雨时起到吸水、蓄水、净水和渗水的作用,其中,吸水、渗水可以促进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蓄水可以增加蒸发蒸腾,B、C、D项正确;海绵城市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不包括增加水汽输送,A项错误。第2题,城市“海绵体”对雨水主要调蓄作用的是湖泊、湿地,C、D项正确;树木、草坪对雨水起的调蓄作用较小,A、B项错误。第3题,建设海绵城市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兼顾雨水再生利用、统筹雨水径流污染防治,A、C、D项正确;无法彻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B项错误。[知识分析]1.判断性质(1)方法。“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海区。微专题2 根据等温线判定洋流性质、流向(2)图示。 如图,A是暖流,B是寒流。2.确定流向(1)方法。“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2)图示。[试题演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t1、t2为等温线。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t1、t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 B.t1<t2C.t1=t2 D.t1、t2为1月份等温线2.A处等温线向北弯曲是受 ( )A.暖流的影响 B.海洋的影响C.寒暖流交汇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答案】1.B 2.D[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对温度的影响规律可知,t2应大于t1。第2题,A处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说明该处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应是受寒流影响。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