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检测卷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检测卷3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检测卷3含答案,共12页。
第三章综合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广西北海期末)某机构的研究员利用某些卫星上的仪器探测臭氧层空洞情况。2022年10月5日,这些卫星探测到的单日最大臭氧层空洞面积为2 840万平方千米,这一结果令人担忧。据此完成第1~2题。1.臭氧层位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逆温层2.臭氧层的作用是( )A.减轻酸雨 B.提高空气质量C.吸收紫外线 D.增强大气逆辐射【答案】1.B 2.C[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位于平流层,B项正确。第2题,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C项正确。(2023年河北保定期末)大气中的成分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气温也会因大气成分变化而出现波动。图1示意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第3~4题。图13.与图示问题有关的大气成分及其变化是( )A.臭氧 急剧下降 B.水汽 含量减少C.二氧化碳 含量增多 D.氮气含量 减少4.最为剧烈的气温波动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C.电离层 D.高层大气【答案】3.C 4.A[解析]第3题,图示信息反映了全球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导致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增强了大气的保温效应,C项正确。第4题,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多引起的,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因此对流层的气温波动最为剧烈,A项正确。(2022年福建龙岩期末)图2示意从某天气预报应用程序中截取的龙岩市2021年部分日期的天气情况图(图中气温数据分别为当日最高温和最低温)。据此完成第5~6题。图25.与12月21日相比,龙岩市12月19日( )A.白天太阳辐射弱 B.白天地面辐射弱 C.夜晚保温作用弱 D.夜晚削弱作用强6.与图示期间天气变化相吻合的是( )A.日平均气温持续降低 B.昼夜温差不断缩小C.空气污染持续加重 D.日照时数不断增加【答案】5.C 6.B[解析]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龙岩市12月19日天气晴朗,最高温20 ℃,最低温8 ℃;12月21日大雨,最高温15 ℃,最低温13 ℃。12月19日天气晴朗,空中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A、B项错误;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C项正确;晚上没有阳光,因此不考虑削弱作用,D项错误。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判断,12月19日至21日,龙岩市日平均气温先降低、后升高,昼夜温差不断缩小,A项错误,B项正确;雨水可以使大气中的污染物沉降,因此雨后空气污染应减轻,C项错误;由晴到阴雨,日照时数应减少,D项错误。(2023年浙江衢州期末)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天气现象,这是指北京北部山区与平原地区之间昼夜相反的风向变化。据此完成第7~8题。7.白天该地区的局地环流为( ) A B C D8.受热岛效应叠加影响,推测增强的风向为( )A.白天南风 B.夜晚南风C.白天北风 D.夜晚北风【答案】7.D 8.D[解析]第7题,据材料“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可知,北京北部是山区,故白天盛行风向是南风,D项正确。第8题,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在北京市区北侧吹偏北风,与夜间的山风(偏北)叠加而增强,D项正确。(2022年内蒙古兴安盟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20分左右,“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距离地球表面10千米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然后缓缓飘向东风着陆场并成功着陆,我国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3示意地球大气层分层。据此完成第9~10题。图39.载人飞船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所在大气层的特征有(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④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0.形成图中N大气层气温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辐射升温 B.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C.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升温 D.大气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降温【答案】9.B 10.C[解析]第9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距离地球表面10千米左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0~12千米,因此打开降落伞时所在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①错误;对流层上冷下热,容易产生对流,因此大气对流运动显著,不以平流运动为主,②正确,④错误;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多数的水汽和尘埃,加上对流运动显著,容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③正确。第10题,图中N大气层位于地面以上12千米至5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应为平流层。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因此平流层大气向上增温,C项正确;水汽、二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平流层向上增温与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辐射无关;平流层离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如果平流层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升温,则向上会降温;平流层不具备成云致雨的条件,不存在云层。图4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箭头越粗,表示能量越大)。读图,完成第11~12题。甲 乙图411.若①⑤两箭头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A.纬度相当 B.距海远近相同C.海拔相当 D.大气透明度相近1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③④大小有关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答案】11.A 12.C[解析]第11题,①⑤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大小及方向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第12题,甲地位于盆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需要穿过大气的路程长,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即④弱,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乙地位于高原,大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⑧有关;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与③④有关;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有关,即与⑥有关。(2023年浙江金华期末)对流层中出现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图5为某地不同高度的气温日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图513.下列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部热,下部冷 B.低纬薄,高纬厚C.夏季薄,冬季厚 D.地面是直接热源14.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段大约在( )A.0—3时 B.5—8时C.11—14时 D.18—21时【答案】13.D 14.B[解析]第1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因此越靠近地面,气温越高,上部冷,下部热,D项正确,A项错误;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对流作用强烈,对流层较厚,高纬度地区对流层较薄,B项错误;夏季气温较高,对流作用强烈,冬季相反,因此夏季对流层较厚,冬季对流层较薄,C项错误。第14题,结合图示可知,在5—8时的时间范围内,1 000米处的气温高于10米处的气温,说明该段高度内气温随着高度上升而上升,即出现了逆温现象,B项正确。(2022年浙江杭州期末)小明在地理课上学习了“热力环流”知识后,回家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所得。图6示意小明制作的一张幻灯片演示稿图。据此完成第15~16题。图615.小明制作的幻灯片演示稿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A.等压面X B.等压面YC.热力环流成因 D.气压高低排序16.小明父母问甲地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小明的回答可能是( )A.城市的郊外 B.沙漠的绿洲C.白天的陆地 D.夜晚的山坡【答案】15.A 16.C[解析]第15题,观察演示稿可知,近地面甲受热,气流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上空丙形成高压,而近地面乙遇冷,气流冷却下沉,近地面乙形成高压,上空丁由于气流下沉形成低压,因此丁气压低于丙,气压高低排序为乙>甲>丙>丁,B、D项不符合题意;演示稿中上空等压面X显示丁>丙,等压面绘制错误,A项符合题意;热力环流的成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第16题,根据题意,结合演示稿可知,近地面甲由于受热膨胀盛行上升气流,城市郊外与市中心相比,气温较低,应是冷却下沉,A项错误;沙漠中的绿洲由于植被原因,比裸露的沙漠温度低,应是气流冷却下沉,B项错误;白天陆地吸热快,海洋吸热慢,所以陆地受热上升,符合题意,C项正确;夜晚的山坡相对山谷,散热较快,因此气温较低,气流冷却下沉,D项错误。(2021年河北承德月考)图7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可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完成第17~18题。图717.图中表示的时段最可能是( )A.冬季白天 B.冬季夜晚C.夏季白天 D.夏季夜晚18.该节能房屋( )A.最适合在海南省推广和建造B.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C.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和热力环流的原理D.打开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答案】17.A 18.C[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室内空气下沉,气温较低;冷空气进入空气间层后,被加热,上升后进入室内,形成局部热力环流,不断地向室内输入热空气,使得室内增温,故该图表示的季节最可能是冬季;结合题意可知,该房屋是节能房,故最可能利用太阳能供暖,该图表示的是冬季白天,A项正确。第18题,结合上题可知,该节能房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和温室效应原理,C项正确;节能房屋的墙是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不适合在海南省推广和建造,A项错误;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是为了使室内空气与空气间层空气循环,有保温作用,如果要净化空气,还需要打开窗户,B项错误;读图可知,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D项错误。(2022年湖南怀化期末)云瀑指云雾顺风向翻过山岭,受重力等因素影响,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如图8所示)。怀化某研学小组去川西牛背山等地进行野外考察,有幸欣赏到比水瀑更为壮观的云瀑景观,当云瀑消散时,他们还看到了“人居半山中、一派桃红柳绿”的田园景象。据此完成第19~20题。图819.下列与“白云倾泻成瀑”相关的时段是( )A.晴朗的午后山风 B.湿润的清晨山风C.晴朗的黄昏谷风 D.湿润的夜晚谷风20.云瀑比水瀑更为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A.出现在高山峡谷 B.云层广度和厚度大C.云雾移动速度快 D.暖空气上升强烈【答案】19.B 20.B[解析]第19题,根据材料“云瀑指云雾顺风向翻过山岭,受重力等因素影响,形成白云倾泻成瀑的景观”可知,“白云倾泻成瀑”气流下沉,为山风;晴朗的午后,山坡温度高于同高度的大气,气流上升,吹谷风,清晨可能吹山风,B项正确。第20题,云瀑和水瀑都可出现在高山峡谷中;云层广度和厚度大,使得云瀑比水瀑更加多姿多态,气势磅礴;云雾移动速度没有水瀑快;云瀑是气流沿山坡下沉所致,与暖空气上升无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2023年河南信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 气象气球是用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球皮,充以氢、氦等气体,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气象观测的探测平台。待升至一定高度后,气象气球将爆炸成碎片。根据不同测站气象气球传回的数据,得到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0~30千米高度年均温垂直分布状况(如图9)。图9(1)判断图中各曲线代表的纬度地带,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10分)【答案】判断:①为低纬度,②为中纬度,③为高纬度。理由: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纬度越高,近地面平均气温越低。(2)分析①曲线气温随高度变化的原因。(4分)【答案】0~17千米高度为对流层,地面是其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越低,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17~30千米属于平流层,有臭氧层分布,臭氧可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3)说明探空气球最终发生爆炸的原因。(4分)【答案】探空气球升空后,随着高度不断上升,周围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不断减小,气球不断膨胀并最终爆炸。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土壤沙漠草水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 图10中小区①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②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 图11中小区③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米/秒;小区④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米/秒。图10 图11(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气温上升的影响及原因。(6分)【答案】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低的小区气温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高的小区。原因:吸收率低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呈__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简述其原因。(8分)【答案】负 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3)分析材料所述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8分)【答案】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面积,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局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的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