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教案01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教案02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教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教案,共23页。

    第二章 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2.1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验的方法“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
    2)了解空气的组成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了解空气中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的测定;
    2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
    中考热点 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
    教学工具 化学仪器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
    课前预习:空气的组成
    教学情景导入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生命就难以存在。目前你知道空气有些什么?每种气体都有什么作用呢?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情景】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捕捉”到它吗?学生举例:如用注满水的集气瓶、塑料袋、注射器等。怎样将你捕捉到的空气弄到另外一个集气瓶中?
    师生互动:
    【演示实验】 “捕捉”空气的实验,并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捕捉”到的空气
    【分析讨论】 空气中各组成气体的含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探究】 教师介绍所用仪器并演示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
    4.打开止水夹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5.通过这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还能设计什么样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提出可能的实验方案)
    【内容讲解】 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成分,并强调: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
    【引入概念】 现在请你描述一下空气。学生: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形成概念】 我们把象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
    (以空气为例,引入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
    【拓展视野】 学生阅读空气成分的发现史,从中你有什么启示?
    【问题设置】 空气“大家族”中含量最多的氮气,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 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条件下,氮气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提出问题】 这些性质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阅读材料】 然后让学生说出氮气的用途,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拓展视野】 植物怎样吸收氮
    【教师讲解】 稀有气体的用途.
    1、制造稀有气体放电管
    2、作保护气等
    课堂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 二、空气的具体成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0.03%
    1. 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2、体会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重点
    1、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形成
    2、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难点
    1、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形成
    2、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中考热点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教学流程
    小结
    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
    我们的呼吸作用






    形成概念对比、运用 探究活动 练习
    教学过程
    【引言】大家到了夏天,天气炎热时,喜欢喝一些饮品,其中一种饮品称之为纯净水。水难道还有不纯净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概念形成】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化学符号,如Cu、CuO、O2 、N2 、CO2、H2O 等。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呢?
    每一种符号代表一种物质,而且是纯的,不含有其他物质的。这样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纯净物。象我们天天接触的空气,是不是纯净物呢?我将Cu和CuO混在一起呢?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是混合物。
    【讨论】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比较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1、由多少中物质组成
    两种以上
    一种
    2、各成分所占比例是否固定
    不一定
    一定
    3、各组分能否保持原单独存在时的化学性质
    可以
    不能
    4、能否用物理方法分离各组分
    可以
    不能
    【练习】下列各项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
    1、洁净的自来水2、氧化铜3、H2O 4、二氧化碳 5、氮气 6、新鲜空气 7、铁 8、氧气 9、食盐水 10、矿泉水 11、大理石
    【过渡】我们生活在空气中,生命需要不停的呼吸。那么,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它们的各种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板书】探究活动――我们的呼吸作用
    【信息提示】1、我们的呼吸作用需要吸入(消耗)氧气,然后呼出(产生)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
    3、木条燃烧需要氧气参加,氧气含量越大,燃烧越旺。
    【预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的呼吸作用,去猜想‘假设2的内容’(吸入空气种CO2 的含量)
    【实验】收集两种气体(如何收集?)设计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预测可能发生的现象。由学生完成设计及相关实验。
    【演示】
    【板书】操作过程和观察的现象:
    1、用然着的木条插入两个集气瓶时,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火焰没有改变,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其燃烧程度减弱(注意对比)
    2、向两个集气瓶(新)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盖住玻片摇匀后观察。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及结论】
    1、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不变,火焰自然没有变化,装有呼出气体的瓶中氧气含量降低,所以燃烧程度降低。
    2、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后出项浑浊现象,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CO2 含量较多。
    【讨论】我们同学们在冬天上课时,由于天气寒冷,门窗一般都是紧闭的,时间长了会又什么后果呢?(冬天坐公交车,时间长了会有什么感觉?)
    【总结】
    聚焦中考:
    1.下列各项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是-
    A.清洁自来水 B.氧化铜 C.H2O
    D.二氧化碳 E. 氮气 F.新鲜空气
    G.铁 H.氧气 I. 食盐水
    2.下列对空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B.空气不仅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C.空气组成中各成分气体及含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D.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3.若将1L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余下的气体体积与下列数值最接近的是 ( )
    A.0.2L B.0.21L C.0.78L D.0.79L

    图2-1 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测定
    4.如图2-1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标记,
    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
    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燃烧匙内装入足
    量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
    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人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用文字表达为——————————;
    (2)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4)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写出两条即可):——————。

    6.我们生活中橱房常用的加碘盐、食醋、料酒等都属于_______ ,因为他们都是由_______ 或__________组成的。水、二氧化碳、氧气等都属于_____,因为他们都是由________ 物质组成的。
    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教学目的
    感受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对比。
    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意义。
    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
    树立保护空气清新的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
    空气的污染源、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难点
    树立换班观念。
    中考热点 有关空气保护知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提 问]我们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大家感受一下各种空气环境,什么情况下会心旷神怡?什么情况下又会难受窒息?为什么清新的原野给人们提供洁净的空气;而喧闹的城市常被污染的大气包围呢?
    分析:清新的原野没有工厂,不会造成工业污染;清新的原野没有或者很少有汽车通过,不会造成交通工具污染;清新的原野没有住户,不会造成生活污染。相反,原野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作物、树木、花草,会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清新的原野会给人们提供洁净的空气。喧闹的城市工厂多、汽车多、人口密集,必然会造成工业污染、交通污染和生活污染,加之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绿化水平较差,造成空气的自净能力较差,所以喧闹的城市场被污染的大气包围。

    [阅 读]课本52页“知识视窗”
    讨论后在课本上做“检查站”,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当前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
    [探究活动]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
    [板 书]一.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
    1. 工业污染源
    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2. 人类的活动
    污染物
    含硫污染物—— 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气体污染物
    含碳污染物—— 一氧化碳等
    含氮污染物—— 氮氧化物等
    含氯污染物—— 氟氯烃制冷机等
    颗粒态污染物——烟、粉尘、铅颗粒等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
    1.损害人体健康;
    2.影响植物生长;
    3.损害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
    4.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
    [讲 述]历史上一些大气污染事件,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各种污染物有不同的突出危害。
    [阅 读]课本54页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危害
    [板 书]三.空气质量日报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空气污染指数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级别 划分为5级
    [阅 读]课本55页“空气质量级别和污染指数”、“知识视窗”
    [板 书]四.保护大气环境
    防治:废气达标排放;煤炭综合利用;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无铅汽油;增加绿化面积。
    课堂板书设计
    2.3 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一、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
    三、如何保护好大气环境
    聚焦中考:
    1.空气里含有下列成分,其中都不属于污染物的一组是( )
    A.氮气,氮氧化物 B.氧气,二氧化硫
    C.碳粉尘,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
    2.下列措施,对于改善大气环境并无帮助的是( )
    A.将煤进行液化、气化 B.开发风能、水能、氢能
    C.将化工厂的烟囱加高 D.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控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类活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物使空气受到污染
    B.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空气不会受到污染
    C.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危及植物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和建筑物等的破坏
    D.防治空气污染是保护人类生存、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4.下列做法或现象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
    A. 工厂的废气任意排放 B.煤等燃料的燃烧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海水的蒸发
    5.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
    A. 氮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6.下列入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物质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 可吸人颗粒物
    7.今年某市出现大范围的扬沙天气。发生扬沙时,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
    A.一氧化碳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教学目的
    通过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等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认识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并认识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微观本质,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难点
    分子、原子、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的建立。
    中考热点 分子的特性 、 原子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和概念。 使学生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分别由有什么微粒构成的呢?
    [板 书]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
    [探究活动]【实验2-2】 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抖开手巾,绕教室一周。
    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手巾相隔一段距离,就能闻到香味?
    假设:
    解释: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香水是由酒精分子和香精分子混合在一起构成的,当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酒精和香精的气味。
    【实验2-3】两根玻璃棒分别蘸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
    观察:生成白烟。
    问题: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并没有接触,却会在空中生成浓浓的白烟?
    假设:
    解释:存在于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相遇,并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白烟状的氯化铵。
    讨论并完成课本35页下的表格
    [板 书]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观察活动]【实验2-4】 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2-5】 A、B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B杯装浓氨水,用大烧杯将A、B两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现象:A杯中的溶液由上向下逐渐变为红色。
    解释:B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A杯中使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2-6】由两位同学各拿两只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哪只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
    现象: 吸空气的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
    解释: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容易压缩。液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不易压缩。
    [讨论交流]1.构成物质的分子微粒是静止停息的,还是不断运动的?你能举例说明吗?
    2.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液体难压缩呢?
    [板 书]分子具有的一些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
    3.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要小得多。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提 问]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那么如果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何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第1课时 原子
    教学目的
    了解原子的概念,以及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
    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介绍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史,初步认识原子-分子论在发生化学科学中的重要历史作用。
    了解原子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 难点
    原子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分子?如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引入新课]世界上大多数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分子能不能分割呢?经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证明,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这些微粒就是原子,也就是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什么是原子?
    [观察活动]阅读课本42~43页
    [板 书]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成原子,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构成
    构成
    原子 分子 物质
    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酒精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
    3.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4.原子的特征:
    ①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断运动
    ③原子间有间隙
    ④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检 查]完成课本42页“检查站”内容。
    [阅 读]课本42页“知识视窗”。
    [讲 述]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而且各种原子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板 书]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讲 述]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不能认为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第2课时 原子内部的奥秘
    教学目的
    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了解原子质量是集中在原子核上
    教学重点
    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原子?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进行计算?
    [引入新课]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而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它是不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呢?原子的内部有什么奥秘呢?
    [讲 述]①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
    并认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揭示了原子还可以再分。
    ②另一位科学家卢瑟福发现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提出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微粒。
    ③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
    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类的原子,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彼此不同。举例说明。
    ④原子核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原子力有很大的空
    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绕核作高速的运动。原子核虽小,但仍可分,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就是利用原子核变化时所放出的巨大的能量。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讨论交流]阅读课本46页表格,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 书]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电性) (负电)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①同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等,不同种原子的核电荷数不相等。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电子
    ③并非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而无中子,核外有一个电子。
    [讲 述]原子核虽然很小,但整个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核上,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都与等于碳12原子质量的1/12, 即与等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给出一些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氢1,氦4,锂7,碳12,氮14,氧16,钠23,铁56。观察课本46页表格中的数字,找出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与表中某些数字的关系。
    [板 书]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第3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 离子
    教学目的
    通过氯化钠的生成,使学生了解离子的形成
    学会正确书写离子
    教学重点
    离子的形成与写法
    教学过程
    [观察活动]实验2-7 把点燃的金属钠放进装氯气的集气瓶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
    [讲 述]在化学变化中,一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另一些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当原子得到或失去核外电子从而带上电荷,就转变成离子。
    [讲 解]氯化钠的生成
    [板 书]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讲 述]当原子变成离子,核内质子数便和核外电子数不相等了,这样原子就带电了,就变成了离子。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
    [板 书]1.离子的形成
    得电子
    失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阳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可以省略。
    如:阳离子:Na+、Mg2+、Al3+ 等
    阴离子:Cl-、O2- 等
    3.意义:Na+ 表示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板 书]物质由微粒构成
    [小 结]离子的形成
    物质由微粒构成






    分 子
    构成
    构成








    直接构成


    构成
    阴阳离子
    得失电子




    课堂板书设计
    1.

    在同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总数
    2.

    3.
    (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比较的标准及比较的结果是什么)
    设一个C-12原子的质量的1/12(1.661 x10-27kg)为W0
    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WA 则A=WA/W0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一个B原子的质量为WB 则B=WB/W0
    (2):概念的应用
    (1)不同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2)总质量相同的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反比。
    设W千克A中含有nA个A原子;W千克B中含有nB个B原子又因为对于相同粒子有:
    粒子个数=总质量/单个质量
    4.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
    聚焦中考:
    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着
    C.分子之间都有间隔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发生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质的质量很小
    C.分子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体积很小
    3.把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这一事实说明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 D.水分子与酒精分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分子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主要由于分子运动而引起的是 ( )
    ①在花园外能闻到花香 ②物体被压缩后体积减 ③水在4吧时密度最大 ④贮存在箱子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⑤湿的衣服晾在室外很快变干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②③⑤ D. ①②④
    5.埃及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哎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化学反应的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利用该技术还不能观察到的是 ( )
    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6.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氢的原子核只由1个质子构成,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氧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则1个水分子中含有───个质子、───个中子、───个电子。
    7.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几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a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1)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a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a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3)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列物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2—19)回答问题:(用序号填空)

    图(2—19)
    (1)具有稳定结构的是——;(2)属于原子的是——,属于阳离子的是——,属于阴离子的是——;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的是——。
    答案:
    1.D 2.C 3.A 4.B 5.D
    6.10 8 10
    7 (2)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大多数a粒子通过原子里的空隙 (3)a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极少数a粒子撞击到金原子核,相同电荷相互排斥,而被弹回
    8. (1)ACE (2)ABD C E (3)AC DE
    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
    2、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3、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以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分类的的依据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的记忆与书写。

    教学过程
    备注
    复习
    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教师讲解
    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自然界的原子,根据其核电荷数可以归为一百多种。每一种我们称为一种元素。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小结
    ⑴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⑵同一类的原子,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
    不同类的原子,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
    ⑶元素的种类(即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
    回忆原子的有关内容

    归纳总结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
    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原子指微观粒子,讲种类,讲个数。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阅读教材交流学习
    课本第57页图2-2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
    认识生物赖以生存的元素。
    探讨学习课本P58内容








    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
    1、元素分类 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Ar……

    2、元素符号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
    ⑵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⑶添加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例: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单个的氢原子。如图: , 。



    交流总结
    空气污染防治:
    废气达标排放;煤炭综合利用;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无铅汽油;增加绿化面积。

    教学后记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