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澄迈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澄迈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
澄迈县2022年秋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测试题总分:100分;内容:1—2单元 考试时间:60分钟 【闭卷考试】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这说明了( )A.每个人都要过相同的生活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C.个人可以离开社会单独生存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离不开社会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是指( )A.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B.在社会课堂中成长C.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D.只从社会实践中学习3.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再次开讲,“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空间站借助网络为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关于网络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②它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③它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④它成为人类交流和沟通最有效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村民有好货,县长来直播。”为帮助农民打通产品销路,各地越来越多的县级干部进行网络“直播带货”,为当地优质产品代言。这表明“直播带货”( )A.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是所有政府人员履职的途径C.是农产品销售的唯一方式 D.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发展5.2022年2月,网民“辣笔小球”在网上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被检察机关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依法批准逮捕。这警示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时( )①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②不要制造和传播谣言③要学会“信息节食” ④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2年国庆期间,返乡的人们在海口火车东站排队进行安全检查。这体现人们遵守( )A.市场经济秩序 B.生产秩序 C.社会管理秩序 D.学校管理秩序7.傍晚放学时,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私家车随意停放,小贩随意占道经营,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对该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自觉遵守出行规则,创建有序的校园环境 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学生最重要的外在保障C.交警应该自觉承担维护交通秩序的职责 D.学校的混乱局面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8.“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 )A.可以冷落、忽视他人 B.诚信就是诚实C.可以轻视、歧视他人 D.尊重是相互的9.下列做法属于尊重他人的行为的是( )A.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B.不随意打断他人说话C.在马路上乱丢垃圾 D.嘲笑同学矮小10.下边漫画警示我们应该( )A.信守承诺,做一个诚信的人 B.崇德守规,做一个文明的人C.自立自强,做一个自信的人 D.自以为是,做一个精明的人11.“不学礼,无以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见到老师及长辈主动问好②家人是最亲近的,与父母交流时口无遮拦③拿到外卖时,向送外卖的小哥说一声“辛苦了,谢谢您”④升国旗时应庄重肃穆,向国旗行注目礼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价值准则。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在我国,对失信人规定了乘坐高铁、住宿宾馆等方面的限制。可见,诚信是( )A.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 B.社会文明和谐的纽带C.企业生存的无形资产 D.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3.下列四个图示中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ABCD14.近年来,一些未成年人因游戏充值和为主播打赏花费家长“巨款”、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新闻屡见不鲜。这类案件警示青少年( )A.参与任何游戏或直播活动,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B.违法就是犯罪,要学会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C.要分清是非与对错,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D.把握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做到小错不断,大错不犯15.下列案例,分别属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是( )①郝某将不作为的小区物业告到市长热线②赵某起诉李某侵犯自己的著作权,获赔1.7万元③县人民检察院向县人民法院起诉朱某制毒、贩毒④刘某因汽车质量问题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1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未成年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不提倡的是( )A.家长或者监护人出面协商 B.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C.勇敢地与不法分子殊死搏斗 D.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10分)17.2022年8月5日,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东省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1人(组)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光荣上榜,其中海南省有2人光荣上榜,分别是“助人为乐”的符国仲和“敬业奉献”的陈奕雄。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讲道德的人。处在下面的场景中,你会怎么做?理由是什么?(1)你打算放学去逛书店,放学铃声一响,你正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丽走过来,向你请教一道数学题。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爸爸妈妈带着你去朋友家做客。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三、辨析题(12分)18.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针对有的学生不服从教育和管理、扰乱课堂秩序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打骂同学和老师、欺凌同学等不良行为,明确作出了实施教育惩戒的规定。《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引起八年级(2)班同学的热烈争论,有同学认为:“教育惩戒规则会限制中学生的自由。”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四、材料分析题(1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岁学生林某,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旷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后因盗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林某仍不思悔改,最终因持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材料二 八年级学生小赵在放学回家时发现邻居家大门敞开,一群人在忙前忙后地搬运家具,但是没有看到邻居。于是小赵留了个心眼,在自家门后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且记下了搬运卡车的车牌号,后来证实,那是一伙窃贼,警方通过小赵提供的照片、车牌号抓住了窃贼。(1)材料一中林某的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4分)(2)材料一中林某的故事警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预防犯罪?(三点即可)(6分)(3)材料二给我们哪些启示?请写出两条受到不法侵害时,青少年自救和求救的方法。(6分)五、实践探究题(14分)20.为了了解未成年人上网情况,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对本校500名未成年人的上网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调查项目每周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7小时以下7—15小时15小时以上家里父母单位网吧聊天交友打游戏查找资料打理个人网页人数比例67.2%24.6%8.2%44%26%28%22%47%26%3.9%(1)从上面得调查结果中,你能发现哪些问题?(两点即可)(6分)(2)针对上述问题,八年级(1)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2分)(3)依据你设计的主题,向全校学生发出一份倡议,请你写出倡议的具体要求。(三点即可)(6分) 澄迈县2022年秋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测试参考答案一、1.D 2.B 3.A 4.A 5.B 6.C 7.A 8.D 9.B 10.B 11.A 12.D 13.C 14.C15.C 16.C二、17.(1)做法:我会热情地帮助小丽解答问题后,再去逛书店。 理由:因为尊重他人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5分,做法2分理由3分)(2)做法:我会穿得体的服装,容貌整洁;见人主动问好,说话用礼貌用语;注意站姿、坐姿,举止规范等。理由:因为要做文明有礼的人就要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5分,做法2分理由3分)三、18.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分)理由: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2分)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分)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分)⑤制定教育惩戒规则,有利于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维护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更好地享有受教育的自由和权利。(2分)四、19.(1)盗窃财物是一般违法行为。 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是犯罪行为。(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④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任意三点即可)(3)青少年要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保持冷静,审时度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年人的帮助;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言之有理即可)五、20.(1)①部分未成年人上网时间过长,浪费时间和精力。②部分未成年人不能自律,在网吧上网。③大多数未成年人上网的目的不是学习,对网络的利用不够科学,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两点即可)(2)示例: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3)①文明上网,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②增强法律意识,发现不良网站及时举报。③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学会“信息节食”。④善于利用网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⑤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三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澄迈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澄迈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澄迈县大丰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集中练习道德与法治试题(月考),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