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精品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详案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详案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详案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详案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详案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详案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详案,共56页。
第五单元整体备课
本单元所选议论性文章,都带有思辨色彩,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针砭时弊,阐释了公理正义;《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聚焦学术、思维,前者论述了怀疑精神与学问的关系,告诉我们治学要有怀疑精神,后者阐述了如何拥有创造性思维,启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体会创造的乐趣;《创造宣言》探讨了创造的意义,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它们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学生思想,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増进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学会用材料支撑观点,学会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运用讨论的规则和方法。
同时应注意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语言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怀疑与学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创造宣言》气势充盈,激情洋溢。驳论方式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采用了驳论证的方式批驳观点,《创造宣言》则用举反例的方式驳观点。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
1. 引导学生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材料,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了解驳论的特点,理解议论文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特点。
3. 学习常见的论证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力量,培养学生简明、清晰、严谨、准确的用语习惯。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大胆设想、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5. 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使用的材料能支撑观点,并能采用多种论证方法。
6. 掌握讨论的特点和规则,并能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19.怀疑与学问
2
20.谈创造性思维
1
21.创造宣言
2
写作 论证要合理
2
口语交际 讨论
2
(设计/龚清平)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整体感知作者的论证思路,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今古观照,导入新课
师:如今中国飞速发展,国人精气神激荡天宇。相信同学们对此一定深有所感。但是八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沈呢?中国人又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了解那段令人愤慨的历史。
【设计意图】用现今中国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八十多年前的历史掠影的悬念发问,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读破,感知论证思路
1.破题,猜测“树”与“立”,读出愤慨之情
(1)请模拟鲁迅先生的口吻,读读题目,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并思考文章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反问语气,对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表示怀疑、愤慨。
(2)这篇文章中出现的观点可能有几种?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预设:
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主张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资料助读1:时代背景
课件出示: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逼近,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先生用他尖锐犀利、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跳读,明辨“树”与“立”,读出对比之味
(1)自主读,标注鲁迅先生呈现观点的主要句子。
预设:①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②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追问:请根据课文注释和时代背景,说一说观点的持有者分别是谁。
预设:观点①的持有者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观点②③的持有者是鲁迅先生。
(2)指导读,读出失望悲观、垂头丧气之情。
试着给“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句加上适当的语气词,读出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的心理。
预设: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呀。(读出失望、悲观之情)
(3)指导读,读出自信自豪、坚定有力之情。
请模拟鲁迅先生的口吻,读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饱含的情感。
预设:“我们”重读,“中国人”字字有力。(读出自信自豪之情,读出坚定有力的语气)
3.寻读,感知“驳”与“结”,读出理性之情
究竟如何判断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请用文中的一句话简要回答。
预设: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它告诉我们对待一件事情要理性辨识,不可随波逐流,要有怀疑精神)
4.回读,读出驳论之思路
回读对比之情、理性之情的句子,思考本文的基本思路。
预设:树—驳—立—结
树靶子(第1、2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第3—5段):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
立己论(第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结论(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是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资料助读2:驳论文常识
课件出示: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其中直接批驳有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间接批驳一般可用正面立论的形式,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
【设计意图】驳论文,学生接触得少,知识积累得也少,故淡化文体意识,采取四重朗读法。既读出了鲁迅先生写作时五味杂陈的心情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又读出了驳与立的整体架构,更读出了其语言风格,最后补充驳论文常识,难点不攻自破,生成朗读、口语表达等语文素养。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再读观点句,说说你眼中的鲁迅先生
课件出示: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预设:英勇无畏、心系国家安危。
资料助读3:体现鲁迅精神的名言
课件出示: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习作练习
请以《逆境不利于人成长》为题,写一则500字左右的驳论文。
(自主写作,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设置“说说你眼中的鲁迅先生”环节,感悟其精神,有利于深入理解作者观点。设置《逆境不利于人成长》的小驳论文当堂训练,既有利于落实驳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理性追寻自己的精神成长,双向驱动实现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识,沉淀驳论文常识
1.驳论文的定义
2.驳论文的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驳论文的定义、论证方法,既为后面学生理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做铺垫,又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读深,厘清驳论之道
过渡语: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1.寻敌论论据,读出嘲讽之味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请大家朗读第1段,结合相关词句说明。
课件出示:
两年以前 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 只希望着国联
现在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请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吻,以说的方式还原(课件出示词句)当时呈现的情形,说一说你看到了他们怎样的嘴脸。
预设:国民党反动派洋洋自得、炫耀的嘴脸。
(3)请将“我们”换成“他们”,再模仿鲁迅先生的口吻转述第1段,并结合关键词语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预设:嘲讽、戏谑的语气语调,这样更能凸显鲁迅语言的尖锐犀利,栩栩如生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总”,国民党反动政府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国东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此时国民党反动政府还在夸耀地大物博,真是可悲啊!
“只”,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沉迷于“求神拜佛”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把国民党反动政府软弱无能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辩敌论本质,读出讽刺之味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敌论点,鲁迅先生持批判态度,那么他们失掉的究竟是什么?其依据又是什么?
预设:
(1)他们失掉的是他信力。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而国民党反动政府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所以说他们失掉的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
(2)发展自欺力:一味地求神拜佛,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他信力”“自欺力”与“自信力”,一字之差,属于仿拟,把国民党反动政府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表达了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辛辣讽刺。
资料助读4:驳论证
课件出示:
驳论证,是对文章的论证方式进行反驳。针对举例论证,可以是找出例子与事实、情理不符的部分;针对排比论证,可以指出排比中不合理的部分;针对道理论证,可以采用哲学知识指出其错误的方法进行反驳。
资料助读5:仿拟
课件出示:
仿拟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按照已有的词语或格式,临时仿造出类似的词语或格式的一种修辞方式。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语、仿句、仿篇。
【设计意图】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是初学议论文最核心的要求,而驳论文驳与立相结合的写法,学生更是难以辨识。故采取先驳后立,先观点再材料的学习方式,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便于学生掌握驳论文的基本结构。同时,本文风格与演讲词相近,故以说读方式体会鲁迅先生之情之意。
三、读透,理解立论之法
1.寻找论据,读出溢美之情
(1)读第6、7段,找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的依据。
预设:
古: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2)指导读,读出鲁迅之情。
省略号,说明中国有自信力的人举不胜举。“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一字一词地重读。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也表达一种赞美之情。
用反问句强力抨击敌方。“前仆后继的战斗”,表达一种赞美之情。
“不过”“总在”“不能”,揭示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愤怒之情。
2.明确结论,读出愤慨之情
(1)读第8、9段,中国人究竟有没有失掉了自信力呢?
预设: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指导读,读出愤慨。
“说中国人……那简直是诬蔑”,注意“那”停顿一下,重读“简直”。
【设计意图】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承接“驳”学习“立”,学生易于接受生成“立论”之法,习得“驳论”的基本方式,为学写驳论文打下基础。
四、读悟,传承中国脊梁精神
鲁迅先生为中华儿女唱响了一曲高亢激越的“中国的脊梁颂”,请大家品读下面文字,感悟、传承中国脊梁精神。
课件出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中国的脊梁”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的脊梁”的思考。
预设:
本质:“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有坚硬、竖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中华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思考:“中国”的“脊梁”的精神,就是国家精神、国魂。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国魂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也绝不可撼动的“中国精神”!而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造就者!
资料助读3:关于“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中几种人的理解。
课件出示:
文中所论及的“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执着于某一项事业,不畏难险、奋斗不息的人。“拼命硬干的人”,当指那些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确切含义,指的是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这一词语的出处,见《汉书·蒯通传》:“西乡(向)为百姓请命。”“舍身求法”的“法”,这里可以做“标准、规范”解。又,“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所以,“舍身求法”可以解作: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类似“舍生取义”,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它在本质上属于儒家思想。
(选自安永兴《民族脊梁的颂歌——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删改)
(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并且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这样的优秀人物、优秀群体。试结合你的成长和阅读经历,根据提示语,补续下面两段话,使之构成排比段。
中国精神在哪里?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1840年以来,中国受尽列强欺辱,14年的艰苦抗战,他们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得艰苦卓绝,打得可歌可泣!
中国精神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精神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
中国精神在哪里?在平民英雄的英勇无畏里!这是保安李国武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高高举起双手,下一秒,他跟坠楼的女子,一起倒在了血泊之中!中国精神在哪里?在平凡人的真善美里!一名司机为骑车行夜路回家的孩子亮着车灯照路20分钟,直到孩子的前方出现了灯光。让司机意外的是,孩子突然下车,深深弯腰鞠躬!
【设计意图】立德树人是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精神成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鉴赏语句,积累“中国的脊梁”式人物,有利于学生积淀精神营养,获得精神成长。
结束语:生于华夏,我无比光荣。因为这片山河,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希望的光辉,如同明天的旭日让人追随着、信仰着。但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曾在黑暗与硝烟中度过数个年头,那是血的记忆:先辈奋战驱赶外敌,经历炮火的洗礼和生死考验,以生命换取祖国的大好江山。希望大家把“中国的脊梁”精神安放内心,把“中国的脊梁”的精神传承视为使命!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以朗读为经线,以梳理并理解驳论文论证思路为纬线,以感悟鲁迅先生所言的中国精神为核心,如此一心两线、经纬交织化文体于无痕。落实朗读与表达的素养能力,凸显了“语”“文”的本质特点,用多样化的操作性训练,根植中国精神于学生内心,让学生以传承中国精神为责任,达成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关键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巧举例,论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采取“树、驳、立、结”的结构,逻辑严密,思维缜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立论部分,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随即列举历史上四类“中国的脊梁”式人物事例论述观点。
如此,为学生提供了论证要合理的典型范例——或采用先提出观点后举出古今概括性事例的写法,或采用先举出古今概括性事例后自然得出观点的写法。这样,不仅简洁有力,又富有留白艺术的事实论据,给学生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学习空间。
对此,平时我们要常态化地积累大量翔实具体的素材,既便于适时提炼概括,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能做到言简意赅,给读者以文化的传承。
[疑难探究]
1.怎样理解文中“中国人”的内涵?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的中国人)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为国家进步而奋斗,富有反抗精神的广大人民)
(5)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所有的中国人)
(6)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
2.本文是如何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这些都不是自信。
(2)求神拜佛是用以自我麻木的“自欺”,也不是“自信”。
这些批驳证明,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的是“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文化素养]
1.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止于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计3213卷,约4000万字,纪传体编写,记载了中国古代各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史实。由于《史记》的纪传体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历史写作体裁,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因此《二十四史》是正史。
2.中国当代脊梁式人物
孙家栋:家国情怀,国之栋梁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成了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都是属于他的传奇。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42年为中国造34颗卫星,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他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今,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仍然在呕心沥血、奋斗不息。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热爱!”“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
黄旭华:沉潜三十年为华铸重剑
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30岁出头的黄旭华带领20多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在人才、技术、资源短缺的境况下,进入与世隔绝的荒岛,在大海的陪伴下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近30年的时间里,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淡化亲朋关系,从未回过老家,他也从未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连通信地址也没有告诉家里人。直到1987年,黄旭华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解密,家里人才知道,他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黄旭华眼里,国即是家,纵然需要背负太多的委屈与不理解,他也要为国倾尽所有。
(设计/龚清平)
19 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七年级时咱们学过的一则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再讲讲这个故事?
预设:从前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水井,经常有一个人在外面专管供水的事儿。后来他家里打了一口水井,他便高兴地对别人说:“我家里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了他的话,就传播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去问情况,丁家的人回答说:“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呀。”
追问:故事中,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传播这件事的人,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辨真伪,以讹传讹,最终闹出了笑话。
师:是呀,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第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能提出疑问,弄清事情的真相,也许就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了。其实,不仅生活中是这样,做学问更应如此,只有心存疑问、勇于提问,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去探索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熟悉的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与现实的关联,从而对本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产生兴趣,明白质疑、思考的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主阅读,了解作者生平,疏通字词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181“字词清单”),并质疑问难。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与“怀疑”相伴,并终使他成为一代史学大师。
个人著作主要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史林杂识初编》《尚书通检》《中国当代史学》《顾颉刚读书笔记》《国史讲话》等。
2.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
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虚妄(wàng) 步骤(zhòu)
懒惰(duò) 启迪(dí) 停滞(zhì) 折扣(zhé)
3.学生质疑
把读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交流、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整理出来,全班交流。
4.交流释惑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答疑解惑。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预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切近文章主旨。
三、引读课文,明观点,理思路
1.读标题,辨析关系
(1)本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
预设:不是,本文的标题只是论题,即怀疑精神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
(2)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预设: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读名言,明确观点
(1)既然标题不是中心论点,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预设:“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2)文章开头引用的两句话(即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并朗读)
预设:“学者先要会疑”的意思是做学问的人首先要学会怀疑。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的意思是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应该怀疑的地方却不怀疑,就等于没有学,学习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
(3)这样提出论点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预设:有助于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还可以作为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说服力。
(4)文中还引用了几处名言,圈画出来读一读,讨论:它们能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预设: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读书的态度,范围太窄了,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②“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说的是“怀疑”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怀疑”与“学问”的关系,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3.读关键句,理清思路
(1)寻读关键句。
这篇文章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文中有一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预设: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涵盖了两个方面:课文对“怀疑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是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的,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而其中的“消极”和“积极”是指由浅到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已有知识和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之间是递进关系。
(2)理清思路。
(3)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采用的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由浅入深,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结构严密,逻辑严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标题、读名言、读关键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一般议论文的方法,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从而获得写作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2.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跳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1.圈点勾画
找出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其作用。(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1)道理论证(引证法)。
①开头引用程颐、张载两位大学问家的名言,即“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②第5段引用孟子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③第6段引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教师点拨:道理论证就是引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有力地证明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2)举例论证(例证法)。
①第4段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
②第6段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时善疑多问的事例。
教师点拨: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够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①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②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③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④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教师点拨:对比论证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这种论证方法对比鲜明,是非清楚,让人印象深刻。
2.学生活动
试着从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和读过的课内外名著中,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论点补充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每种论据至少补充一个。
预设:
(1)道理论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献章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
(2)事实论据
①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用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几乎同时落地的实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②从古希腊时代到16世纪之前的1300多年间,“地心说”在欧洲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直到16世纪中叶,哥白尼大胆地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通过长期天象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球大小的精确计算,提出了“日心说”,并为后来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所证实。虽然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哥白尼的“日心说”也存在缺点和错误,但他的大胆质疑却推动了天文学的变革。
③20世纪50年代初期,二十多岁的陈景润还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在研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中的他利问题时,对一个地方产生了怀疑。他大胆质疑,反复推论,在确信自己的见解有助于他利问题的进展后,主动写信给华罗庚,指出错误,得到了华罗庚的肯定与赏识,最终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再加上补充论据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本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精读片段,小组探究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3)说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预设:
(1)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了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的“修正”的前提。“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3)这句话是对上面论述的精当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是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了它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
2.品味语言,概括特色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3.品味特色,加深感悟
学生选读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语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加深感悟理解,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具体语段,品读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语句,同时运用换词和调整语序的方法来品析语言,让学生领悟本文论述逻辑的严密性,品析议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三、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1.学生质疑,培养怀疑精神
同学们,作者希望我们做学问要学会怀疑,那么他的文章有没有让我们产生怀疑的地方呢?
预设: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一句中的“都是”太绝对,比如说鲁班发明锯子、四大发明的出现等,就跟怀疑没关系。所以,可以把“都是”改为“大都”或“多是”。
2.练笔分享,质疑探索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么对于我们学过的课文,你有没有对哪篇文章产生过怀疑呢?请将你由“怀疑”“思索”到“辨别”的过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预设:
七年级学习《木兰诗》时,我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两句,颇有怀疑。一个女孩子和一群男人朝夕相处十二年,怎么会发现不了呢?男女有别,她的身材、生活习惯等应该很容易被发现呀!
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对当时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与分析,个人觉得大概有这样一些原因:
第一,花木兰是北魏人,属于游牧民族,从小骑马射箭长大,所以体格应该很健壮。再加上古代战争往往条件十分艰苦,缺衣少食,高强度行军作战,这些都可能对花木兰的外形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至于被人一眼看穿。
第二,从文中可以看出,花木兰是骑兵。在南北朝时期,骑兵是靠马而卧,这样有突发状况可以立即参战。他们整天都和自己的马匹待在一起,并不像步兵聚在一起休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被发现的概率。
第三,诗中提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样的荣宠显然不是普通士兵能够得到的,说明花木兰在从军的过程中做了军官。军官自然就与士兵不同了,她会有自己的营帐,别人当然就更难发现她是女子这个事实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不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让学生的认识与思维水平能得到充实和提高。
【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我的设计亮点】
从学生熟知的寓言故事切入,以读贯穿始终,通过自读、引读、跳读、精读等不同的形式,带领学生读标题、读名言、读关键句、读经典片段,按照“词—句—段—篇”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一般议论文的方法。通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品析语言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为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尤其是设置补写论据、质疑问难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
(设计/祝兰)
[关键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层层深入,分点论证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结构的议论文,文章开头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先从消极方面论证,再从积极方面论证。中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这样层层深入地论证,使文章结构严密,逻辑思维严谨。
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写作议论文的典型范例,在文章开头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围绕中心论点分解出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照式,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论证各分论点,进而达到论证中心论点的目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疑难探究]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词语、句式的思辨,基于文本言语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意图做深度理解;通过把课文与原文进行比对,比较优劣,从而更好地理解怀疑是为了建设和创造;引导学生对文中大量使用“绝对判断”的词产生质疑,使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形式有更多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等。在对文章的怀疑中思辨,在思辨中加深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现学“怀疑”,现用“怀疑”的思辨过程,以及在这种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思辨精神,久之必然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文化素养]
1.相关人物介绍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属河南)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曾和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著有《易传》等。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理学家。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因其长期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著有《正蒙》《易说》等。
戴震(1723—1777),字东厚,安徽休宁(今安徽黄山)人,清代思想家、学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特召为纂修官,在馆五年,病死。博闻强识,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入研究,又精通古音。在哲学上有力地批判了理学家“理在事先”等理论,强调了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著有《原善》《声韵考》等。
2.有关怀疑的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怀疑是无限的探求。——苏格拉底
疑惑固非乐事,确信更属荒唐。——伏尔泰
20 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鼓励学生独立、自由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智力大挑战,巧妙切课题
请观察下面的漫画,说一说漫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课件出示:
预设: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师:我们学过的哪两句诗可以描述这个观点?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对,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才会出现不同的观点、看法,才会使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笔下的《谈创造性思维》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直接结合漫画发问,不仅训练了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而且直切作者观点,为学生梳理理解观点做了有效铺垫,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寻读,知观点析结构
1.选读,比照思维知观点
自读前三段,比较我们刚才讨论的看法与作者的观点是否一致。
预设:一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自读,勾连旁批和文中过渡句梳理作者的观点
课件出示:
过渡句:
(1)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2)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3)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4)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5)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观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3.比照观点,理清论证结构
请根据上面梳理的过渡句理清文章论证结构。
课件出示:
引论(第1—3段):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
本论(第4—12段):论述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及有无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4—8段):论述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
第二层(第9—12段):论述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区别。
结论(第13段):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形式,即我们常说的“三段论”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我们在初学写议论文时,可以采取此形式,使自己的习作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旁批,是教与学的抓手。通过旁批梳理出过渡句,有利于学生理清论证思路,也有利于理解本文递进式的结构方式。同时又追问启发学生,自然会积累多样化的议论文结构方式。
三、跳读,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1.找出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论证以上观点,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预设:
(1)举例论证:举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举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举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名人事例,论证他们具有创造力的关键是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其反复推敲。
(2)道理论证: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
2.补充材料
你能列举几个创造性思维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吗?
预设:
(1)正面事例。
①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沐浴时,看到自己的身体入水后,水面上升并缓缓向外溢出的现象,通过直觉思维,想到揭穿“金冠之谜”的方法,继而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后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
②有一次,伽利略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油灯的链条不断晃动发出的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思考,他觉得链条晃动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反复进行了实验,最后发现了“钟摆定律”。
(2)反面事例:“东施效颦”中的东施、“墨守成规”中的墨子、“郑人买履”中的郑人。
【设计意图】区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是议论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故采取跳读方式,让学生辨识观点与材料,理解两者的逻辑关系。同时通过举例论证,深化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使学生有意识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四、拓读,生成思维能力
1.仿写练习
仿照例句,用“1+1=1”写一句话。要求:富有想象力,体现创造性思维,并有一定的哲理。
例句:一点牺牲精神+一点主人翁态度=一个国家的希望。
预设:
一生不懈的努力+一生严谨的治学=一点微薄的成就。
一群忘我的人+一种前赴后继的精神=一个民族的腾飞。
一贯的诚实+一贯的清廉=一个正直的人。
一点辛勤付出+一生负责任的态度=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2.摘抄语句
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写一点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自主写作,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表达与积累,是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生成的双翼。通过例句仿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造句能力,还能让学生把这种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作文中去,为作文增添光彩。通过摘抄句子,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结束语:一个人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民族具备了创新精神,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一个国家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够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用三维图的观察导入新课,自然无痕地引出课题,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开课即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以自读课文特点为抓手,巧借旁批和过渡句,梳理文章递进式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把学生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同时设置了两个实践性活动:一是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补充创新性事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二是仿句训练、积累训练,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写作背景]
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作者想要说明的是,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的人最初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普通人只要不断学习知识,活用知识,敢于打破常规想问题,就会成为一个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
[关键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举例论证要合理
《谈创造性思维》是一篇自读课文,浅显易懂,这不仅是因为作者写作思路清晰,还在于作者巧妙运用了举例论证的写法。
作者为了证明知识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举了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还举了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但两者有所侧重,前者侧重于“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后者侧重于“尝试”,这为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典型的写作方向:举例,既要注重事件的典型性,也要重视事件的差异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疑难探究]
课文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
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的天才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开始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里的水开了,水汽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创新的规律。
[文化素养]
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旁边的磁针偏转,说明电可以产生磁。同年,法国的安培发现两根通电导线之间有相互作用:电流同方向时相斥,异向时相吸。在这两个发现的启发下,法拉第想到:“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可以产生电。”这就是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法拉第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证实了这一假说,并且发现了感生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的电磁感应定律。
2.德布罗意关于光的“波动说”
1905年,爱因斯坦就已从理论上提出光有粒子性。不久以后,康普顿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粒子性(康普顿效应)。于是在20世纪初,光具有粒子性已成了毋庸置疑的结论,几乎没有人对此产生怀疑。只有德布罗意反其道而行之,运用逆向思维提出:光具有粒子性,也可以具有波动性(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性质),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于1924年提出“波动说”,3年后,果然被戴维逊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干涉与衍射现象是波动性的本质特征),这就是物理学上著名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设计/龚金喜)
21 创造宣言
【教学目标】
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归纳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明确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3.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语言特点。
4.归纳概括“宣言”文体的基本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学习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明确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勾连历史,导入新课
师: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你知道有哪些著名的“宣言”吗?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例如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等。
追问:大家知道“宣言”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查字典后,自由发言)
预设:宣言,一是指(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二是指宣告、声明。
追问:根据“宣言”的义项,大家猜猜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自然切入,便于学生自主生成本文的学习聚焦点,即抓住“宣言”来学习。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理清思路,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段):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第二部分(第2—4段):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第5—11段):批驳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第12—16段):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2.比照思路,明晰观点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批驳的观点又有哪些呢?请完成下表。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小结)
预设:
课件出示:
作者的观点
我们要创造
批驳的观点
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
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
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自己太无能不能创造
陷入绝境不能创造
【设计意图】以提示性填空练习为手段,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抓手,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思路。
三、探究归纳,辩证深思
1.精读探究
(1)阅读第3、4段以及第13段,探究作者在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没有创造力的可悲”这两个分论点时所采取的方法。
预设:
第3、4段主要运用了喻证法,将教育比作雕像,将教育方法比作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第13段主要运用了喻证法,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用“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出没有创造力的老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
(2)阅读第5—11段,探究作者批驳错误观点时所采取的方法。
预设:
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在这一部分,作者旁征博引,运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驳斥对方、证明自己,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让文章气势磅礴。
资料助读:举例论证
课件出示: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2.扩写深思
请同学们任选作者批驳段落的一个论据,根据示例将其扩写成一段话。要求:扩写内容能支持作者观点,重点扩写作者所举反例中能驳斥观点谬误的相应细节或事实。
课件出示: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形状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粗糙之极;颜色深浅不一,丑陋无比。可是当它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经过雕刻,叮叮咣咣,丑陋变神奇,平凡变不朽。谁说平凡不能创造?
学生仿照示例扩写,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莫尔扎特,3岁显露音乐才能,4岁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11岁即作有歌剧。小小年纪,如此创造,谁能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呢?
3.探究思辨
作者驳论的五个错误观点,哪一段中作者所列举的反例缺乏严密性?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首先,第9段中作者举出不识字的慧能的例子来驳斥“我太无能,不能创造”的观点,但是“不识字”不能说明无能,在逻辑上缺乏严密性。其次,该段中作者用“蚕吃桑叶,尚能吐丝”类比人吃白米饭不能一无贡献,蚕吐丝是动物本能,不是创造。用动物本能与人类创造类比,显然缺乏严密性。
【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感悟驳论的基本方法,明确观点与材料之间是必然的关系。既有比较归纳,即思辨的思维训练,也有语言实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语言特点。
2.归纳概括“宣言”文体的基本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品读“宣言”,体悟“激情”
1.品读,发现语言魅力
本文题为《创造宣言》,旨在宣传号召人们去创造。那么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最具号召力?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1)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如: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三个排比,非常有气势地论证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能创造的观点。
(2)运用短句,急促有力,具有鼓动性、号召力。比如: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3)运用比喻,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比如: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4)富有激情地反问、呼告。比如: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2.朗读,体悟激情与号召力
[学生读相关语段(句),师生评价交流]
预设:
例1: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僵了,死了”语速快)
通过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读出“死人”不能“创造”,意在强调人们要“创造”。
例2: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通过重音和激昂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创造”的大声疾呼。
3.探究发现
你认为文中哪一段最不具号召力?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第13段讲述东山樵夫的这一段,全段运用比喻,讲述故事,节奏放缓,显然缺乏号召力。
4.深思感悟
既然缺乏号召力,作者陶行知为何会如此安排这一段呢?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本文是作者的一篇演讲稿。作为演讲稿,既要有激情,也要有趣味。讲故事既可以放缓节奏,也可以提高听众的兴趣。张弛有度,这样文章才能显得不疾不徐。
【设计意图】该板块的教学,通过四个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感悟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激情充盈、张弛有度的语言风格。
二、缩写“宣言”,感悟“文体”
1.朗读,感知宣言特点
课件出示: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赋有理性良知,诚应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人人皆得享受本宣言所载之一切权利与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或其他主张、国籍或门第、财产、出身或他种身份。
且不得因一人所隶国家或地区之政治、行政或国际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地区系独立、托管、非自治或受有其他主权上之限制。
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人身安全。
(节选自《世界人权宣言》,形式略有改动)
2.缩写,生成宣言理解
仿照《世界人权宣言》的形式,缩写陶行知的《创造宣言》。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三、朗读宣言,理解“创造”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仿写的“创造宣言”,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教师、学生、社会的角度谈谈对创造的理解。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教师要创造,就不要墨守成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教材多一份思辨,让教育多一份智慧。
学生要创造,就要敢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小小年纪同样也能有所发现。
社会要创造,就不能因循守旧,习惯的事情并非就是正确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缩写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宣言”的文体特点以及对“创造”的理解,更易促使学生自觉地去践行创造。
【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
【我的设计亮点】
抓住宣言的文体特点,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通过阅读、比较、辨析、仿写等形式,让学生能充分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最后,顺应学情,因势而动,生成自我“创造”的意识和践行“创造”的能力。
[写作背景]
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创造宣言》写于1943年10月,在正式发表前,该文在育才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宣讲(故可以视本文为演讲稿)。后收录在时代印刷出版社1944年1月出版发行的《育才学校手册》中。
[关键能力]
思维发展与品质——反例驳论
反例驳论,即首先列出错误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然后列举相应的反例,做出具体的分析,以此证明错误观点的荒谬。
比如文章第5段,先针对有人认为“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指出“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一块石头”,然而画家、雕塑家,却可以将“平凡”创造成伟大的艺术作品。通过这样的反例,证明了即使平凡也可以创造。
当然在驳论中,一定注意所列举的具体事例必须是古今中外具有知名度的事例,其次还要注意事例能证明观点,忌讳事例缺乏典型性和自洽性。
[疑难探究]
文中东山樵夫泰山砍树的故事有何寓意?
东山樵夫因为只知道割草,因而到了泰山,不能欣赏泰山的名胜古迹、参天大树,只发现泰山茅草没有东山多,因而得出泰山没有东山好的结论。泰山树苗听说东山好,就想去东山,结果被樵夫随手拔下,当成柴草烧掉。作者用“东山樵夫”比喻没有创造之心的老师,以树苗、茅草比喻学生,指出没有创造之心的老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学生好的指导,只会毁灭学生。
(设计/王兴伟)
写作 论证要合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2.引导学生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3.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例文,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论证要合理”的方法。
2.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1.讲述故事
师:封禅泰山,祭天祀地,这是中国古代国家礼仪中最隆盛的国祀大典。贞观六年,群臣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借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徵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询问魏徵:“你不同意进行封禅,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吗?”
同学们,如果你是魏徵,你会如何劝说唐太宗放弃封禅呢?(学生陈述不封禅的理由)
2.观点碰撞
课件出示:
“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民生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与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空虚,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做呢?”于是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师:请你说一说魏徵为什么能说服唐太宗,这些理由都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3.切入课题
上述交流告诉我们,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在其中使用让人信服的观点,即论证要合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的写作《论证要合理》的课堂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入新课。
二、回顾课文,明确“论证合理”
1.思考讨论,何为“论证合理”
预设:论证合理,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2.勾连课文,再识“论证合理”
回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两篇课文,找出文章的论点与其中一处论据。
课件出示:
课文
论点
论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怀疑与学问》
学则须疑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设计意图】勾连学生学过的课文,有利于让学生对什么是“论证合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结合材料,探究“论证合理”
1.逻辑,我思辨
课件出示:
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努力探索,可以使梦想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面对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世界,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前者终将一事无成,后者将根植梦想,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说一说这段文字的论题是什么。找出文中对比论证的部分,从论证的逻辑性上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论题是“好奇心”,但后面的论证中,无论是举反面例子“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还是举正面例子“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都强调“进取”,脱离了“好奇心”这一中心,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方法归纳:写议论文时,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避免混淆或偷换概念。
2.材料,我诊断
(1)恰当引用材料,论证观点。
课件出示:
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高尔基有言:“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如果没有怀疑精神,笛卡儿屈从于神学的权威,就不会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辉煌的成绩;如果没有怀疑精神,伽利略不会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就不会揭开物体运动的秘密;如果没有怀疑精神,钟南山院士就不会质疑医学权威认为的非典病毒为衣原体病毒,就不会为救治病人立下大功。怀疑精神对于治学就如生命之于氧气,失去了怀疑,学问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支撑观点?
②你还能补充一个恰当的材料来论证本段的观点吗?
预设:
①本段文字紧紧围绕“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的观点展开论证。引用高尔基的名言,增加了观点的说服力;列举出笛卡儿、伽利略、钟南山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观点。
②如袁隆平质疑“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理论发明杂交水稻,爱因斯坦怀疑牛顿经典物理学而创立“相对论”。
(2)深入分析材料,阐述观点。
课件出示: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凡高曾生活上靠弟弟接济,苏联作家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则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证明观点?
②小组交流:这段文字的不足之处是什么?请对这段文字进行修改。
预设: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贫困是一笔财富”,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个杰出人物的事例来证明观点。
②不足之处在于堆砌材料,缺乏分析,因而材料成了僵硬的陪衬,难以使人信服。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凡高曾生活上靠弟弟接济,苏联作家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则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正是这贫瘠的土壤使他们顽强生长,坚韧不拔,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成功之花。由此看来,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越是贫困,越能激励人奋发向上。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方法归纳: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因此材料必须与观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如果材料和观点不相干或论据不足,则会出现论证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析,阐明材料与观点的关联,才能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人信服。
3.方法,我辨析
课件出示:
辨析下列语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①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都能得到,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种可能往往是最小的。
③舍弃需要勇气,是一种生存智慧。号称“飞禽之王”的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有时由于食物不足,两只幼鸟就会“手足相残”,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穴,摔死在崖下。金雕妈妈面对是饿死两只幼鸟还是保全一只幼鸟的现实,别无选择,只能容忍这种残酷的“舍弃”。东北狼被猎人的铁夹夹住后,面对断腿和丧失生命的两种选择,毅然把被夹的那条腿咬断,然后逃生。东北狼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存了生命。
④一个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就是在陈旧与新颖之间果敢地选择了新颖。面对同样一颗石头,许多雕塑家都说它是一个不属于艺术的顽石,可是罗丹以他独特的眼光识慧于这颗石头,并把它雕成著名的大卫像。
预设:
文段①运用比喻论证与对比论证,把“有德有才的人”比作“完美的弓”,“有德无才的人”比作“有缺陷的弓”,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突出了德才兼备才是成功的利器。
文段②运用道理论证,引用孟子的名言阐述了“要学会舍弃”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文段③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金雕妈妈容忍残酷的舍弃”与“东北狼舍腿求生”的事例,告诉人们“舍弃需要勇气,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文段④运用对比论证,将罗丹与一般的雕塑家比较,突出了罗丹在艺术上特有的眼光与创新精神。
方法归纳:初学写作议论文,常常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实际上,论证方法有很多,除了讲道理和摆事实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4.结构,我知晓
探究文章结构模式,并说说其好处。
课件出示:
环境不是成长的决定因素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确,环境对事、物、人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但我认为,一个人是“赤”是“黑”全在于个人本身的素质,环境只不过是一个外在的条件而已。
古往今来,成大业者,都能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摆脱了环境的束缚。
你看,那个在汨罗江畔披发行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那个“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的朝廷,仍能洁身自好,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誓言。
屈原,他向世人证明: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不一定就黑,能否洁身自好全在自己。
再看,那个梦游天姥山,畅游祖国山水的青莲居士——李白。藐视权贵、向往自由。他让力士脱靴,让贵妃磨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做人的宗旨。
如果说,环境决定着一个人,那么,中国历史上将失去一个敢怒敢言、不畏权贵、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同样,李白也向世人证明是“赤”还是“黑”皆在于自己。
或许屈原、李白离我们有些远,那再来看看鲁迅——一个“以笔代刀”,清醒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文豪。现实并没有让鲁迅埋没于人海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他对中国的警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行为准则。他用呐喊唤醒黑夜中的人们。
如果说,环境决定人生,那么,我们将同样失去一个在黑暗中清醒的伟大人物。因此,“赤”或“黑”全在于自己。但丁,这个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如果他被环境束缚,那样中世纪的黑暗还将笼罩多久?
古今中外,成功者都向世人证明同一个道理:“赤”或“黑”全在于“己”。
预设:文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环境不能决定人的成长,个人的‘赤’或‘黑’全在于自身”展开论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开篇即点明观点,接着列举古今中外人物的事例,在简要的分析中进一步证实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点题且照应开篇。整篇文章结构严整,逻辑严密,事例充分,论证合理。
方法归纳: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一步步、一层层,甚至“抽丝剥茧”。初学写议论文,我们可以采用“总—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不同的结构模式,使所写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教师小结:“论证要合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论证合乎逻辑,材料选用恰切,论证方法合理,论证结构恰当。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归纳、掌握“论证要合理”的方法,提升其逻辑思维。同时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结构模式,以便学生所写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四、实战演练,力证“论证合理”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提示:(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2)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
(学生写作,并交流展示)
五、课外实践,检验“论证合理”
1.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在标题或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2.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仁爱之心的体现。请你以“宽容”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2)合理安排论证的结构,使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论证要合理”的方法,整合材料,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与相应的文章结构模式,形成一篇逻辑严密的议论文。
【板书设计】
论证要合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佳作评说实践,加强学生对“论证要合理”的方法和意义的理解。
2.升格作文训练,巩固学生对“论证要合理”能力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佳作评说,巩固“论证合理”
课件出示:
告别狭隘之心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安德鲁·马修斯
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齿。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心胸狭隘者能成就大事。
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她一马,她杀对方一家,她死后为人们辱骂……这都是有狭隘之心的结果。若能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次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风把烛火吹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一颗宽广的心宽容了他。这位武将由是感激,在下一次战役中奋勇杀敌。这便是宽容的价值。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自己的公文。刘秀不听众臣劝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刘秀的宽容使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
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这引起了一位议员的不满。他说:“你不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应该消灭他们。”林肯笑着回答:“当我们把他们变成自己朋友时,不正是消灭了自己的敌人吗?”这正是对宽容的最好诠释。
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弱肉强食的一时规律,何来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座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是宽容成就了它们。
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
只有告别狭隘之心,方能进入一个神清气爽的境界。
让我们告别狭隘之心,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学做那留人清香的紫罗兰。
(自主思考,学生展示,师生交流)
预设:文章以安德鲁·马修斯的名言开篇,既鲜明地提出了观点——要宽容,不能狭隘,又奠定了非凡的基调。接着列举庞涓、周瑜、慈禧三人的事例从反面论证狭隘的危害性;又列举楚庄王、刘秀、林肯的事例从正面有力地证明了宽容的益处。全篇主要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以胜于雄辩的确凿例证,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观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设计意图】欣赏优秀习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品味体验,从而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写作表达的能力,达成“论证要合理”方法的运用。
二、作文升格,强化“论证合理”
课件出示:
知足者,常乐也
俗话说:知足常乐。所以,我们应该具有良好的心态。
当然,知足常乐者,并不是说这个人要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我的叔叔于勒》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遗产,被看成是“祸水”,落得被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洲,赚了小钱,成为大家的“福星”。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女儿也因此找到了丈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可怕的印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而且眼下还要强装淡定,不让二女婿起疑,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另一艘海轮回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因此,他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常乐。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在不得志之时,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达观之句。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虽一生坎坷,但仍对生命和生活充满热爱。所以,知足者,常乐也。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1.评析病文,提出修改意见
关注方向
质疑原因
修改意见
观点是否一致
观点不一致。本文观点是“知足者,常乐也”,首段强调的是“我们应具有良好的心态”,尾段强调的是“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均与本文的观点不一致
观点改为一致
整体思路是否清晰
以叙代议,引用过多。第2段讲述《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叙述过多,缺少分析
变叙述为概述,适当分析分析
所用材料是否能支撑观点
堆砌材料,缺乏分析。第3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观点,没有阐明材料与观点的关联,缺少必要的分析
分析材料,阐明材料与观点的关联
论证方法是否恰当
无
无
2.学生升格作文写作
3.学生升格作文展示
课件出示: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即对己对人皆不强求;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对事对物皆有包容。
当然,知足常乐者,并不是说这个人要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羡慕富人的生活,极力遮掩自己的贫困,对于勒的态度也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毫无亲情可言。因此,他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常乐。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面对仕途不顺、宏图难展的困境,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其田园诗作因传递悠然达观的人生信条而传唱千古。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据传曾得“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可一身才华不被皇帝珍视、不得重用,却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达观之句。他在周游四海、浪迹天涯中,将诗意尽情挥发,成为唐诗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一生坎坷,正如其《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的自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断被贬谪的命运,并没有阻挡东坡居士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遂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襟。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因为知足者,常乐也。
4.升格作文方法小结
课件出示:
(1)观点要一致,忌观点不明,前后矛盾;(2)叙事要简洁,忌以叙代议,以事代理;
(3)材料要合理,忌偏离观点,不加分析;(4)结构要严谨,忌条理不清,思路混乱。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修改习作,加深学生对“论证要合理”的方法与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学会整合材料,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写成逻辑严密的议论文。
三、唇枪舌剑,快乐辩论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有人说“出淤泥而不染”。对此,你怎么看?请以“环境对个人有无影响”为辩题开展辩论。
【设计意图】以活泼有趣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思辨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本课由故事导入,然后结合具体的材料,通过让学生自悟、教师点拨的方式来揭示“论证要合理”的表现形式,希望能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活动环节的设计层层深入,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的重点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理解,最后再通过修改学生习作、升格作文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论证要合理”,从而提升自己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设计/陈静)
口语交际 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讨论的特点与规则。
3.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讨论的特点与规则。
【教学过程】
一、引用故事,懂得讨论的意义
师: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子路说完,孔子微微一笑。冉有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曾晳说向往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的生活。等几个弟子说完,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晳的想法呀!”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子路一点都不谦虚;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赞同曾晳的志向,因为曾晳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
同学们,在上面这个故事里,孔子和弟子们围绕什么话题在讨论?对于四位弟子的见解,孔子是怎样的态度呢?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点拨: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的人生理想,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对曾晳表示赞同,甚至欣赏。对子路表示否定,但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赞同的情绪。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
师:讨论是学习与研究的一种方式,是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或进行辩论的口头交流行为,是人们寻求卓见或达成共识的途径之一。上面的故事便是讲的孔子组织弟子围绕“志向”开展的讨论。如今,我们无论是在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是在职场的工作策略讨论中,都需用到讨论。
可见,学习讨论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讨论要注意哪些问题,遵守哪些规则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的学习,进一步明确讨论的原则、注意事项和规则。
【设计意图】引用孔子的弟子谈论“志向”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从古至今讨论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讨论的运用范围广,意义远。通过听故事,让学生初步对讨论建立印象。
二、比较辨识,明确讨论的规则
1.比较辨识之一:讨论=辩论?
案例1:辩论案例
课件出示:
网络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正方:我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是有利的,理由如下。一是网络可以开阔视野。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青少年在网上浏览网页、认识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二是加强对外交流。青少年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三是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青少年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反方:我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是有害的,理由如下。一是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掺杂了很多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二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将对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击,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三是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了学业。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小结:交流、讨论是围绕一个议题展开,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即使有辩论,总体方向也往往是一致的,最终目的往往也是共同的。而辩论是双方朝相反的方向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以压倒对方为胜。切忌把讨论变成漫无边际的聊天。同样切忌把讨论变成辩论。
板书:紧扣议题,有的放矢。
2.比较辨识之二:讨论=争论?
案例2:争论案例
课件出示:
有一天,嘴和鼻子争论了起来,争论的题目是“谁最有用”。嘴先发言:“我最有用,因为主人吃什么都要从我这经过,如果食物不从我这经过,主人就别想饱,所以说,我是最有用的。”鼻子一听,不太高兴地说:“应该是我最有用,如果我不闻食物,你能吃到山珍海味吗?再说,主人不用我呼吸,他能活吗?所以说,我是最有用的。”嘴一听,生气地说:“我们干脆分开,在一起就是吵,还不如分开!”鼻子说:“分就分,谁怕你呀!”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小结:讨论自然不是争论,虽然争论一般也是围绕同一话题,但争论通常是偶然的、随性的、带有情绪性的,语言有时会过激。而讨论是有目的、有准备的,更注重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所以每个参与者都要积极发言。只有参与者积极发言,讨论才能成功。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而缄口不言,讨论本身就是一个从“没想好”逐渐走向“想好”的过程,“不成形”的观点同样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只要大胆地说出来,就有可能互相启发。
板书:言无不尽,群策群力。
3.比较辨识之三:讨论=评论?
案例3:微博评论
课件出示:
神最右最搞笑 12-6 20:48来自微博weibo.com
扬州夏女士不慎将一枚1克拉钻戒和垃圾一起扔进垃圾桶。8名环卫工花费近两个小时,从13吨垃圾中找出戒指。夏女士说:“非常感谢他们,虽然这个戒指价值十多万,但环卫工人的精神比这枚戒指价值更高。”
博友评论:
风花雪月动人2015:应该金钱感谢一下人家。
悠悠然259695:最讨厌这种人,自己的问题给别人带来一大堆麻烦,让别人帮你解决。
你名字我姓氏20110:既然他们的精神比那枚戒指还高,就把戒指送给他们,就当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吧!
张晓矢:如果人人都要回报,这世界该多利欲熏心,我觉得这样就很好,别道德绑架。
12345让他_87812:这就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世界啊,凭什么她的错误要别人白白奉献辛苦,这不叫道德绑架,只是教她做人呢。
教师小结:评论多是指出某人或某事的短长,讨论则不建议相互批评或自我批评。讨论问题时,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交锋,要理性客观地发表意见,坦诚谦虚地对待不同看法,保证讨论在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讨论其实就是合作“避短”、共同“扬长”的过程。
板书:包容合作,理性客观。
同学们,讨论的基本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上三点,但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有一些规则需要参与者遵守。你还想到哪些规则呢?也请填写在表格里。
讨论规则
简要说明
预先公布相关要求
在开始讨论之前,明确讨论目的、问题、注意事项等,这些要求必须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
主持人要保持中立
基本职责是遵照规则来裁判并执行程序,尽可能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对别人的发言表现出倾向
参与者发言机会均等
尽量让所有参与者都有发言机会,特别是意见不同的参与者也有表达观点的权利
发言的观点要明确
发言者要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赞成还是反对他人观点,也应表述清楚
发言时间与次数受限
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不能太长
不同问题依次讨论
发言者不得偏离当前讨论的问题。只有在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后,才能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就事论事,文明表达
讨论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发言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习惯或爱好
尊重发言的完整性
不能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
……
……
师:由于目的、内容、场合的不同,讨论还可以分为很多类型。
课件出示:
按照目的分类
谋求共识
共商对策
同觅创意
……
按照内容分类
政策讨论
环境讨论
艺术讨论
……
按照场合分类
法庭讨论
会场讨论
课堂讨论
……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辨识,使学生明确讨论与辩论、争论、评论的区别,从而明白讨论的特点及讨论的规则。用表格来呈现,让知识点清晰化,易于学生记忆。
三、口语实践,掌握讨论要领
某中学准备在校园中安放一些名人塑像,以丰富校园环境文化。为此,校学生会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下面是几位同学讨论时的记录,你觉得他们各自的表现怎么样?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们会说些什么?不妨找几位同学试一试。
课件出示:
甲: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比如孔子、孟子、庄子、司马迁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
乙:你要把咱们学校变成国学馆是吧?就知道古代,古代就那么好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
丙:我也觉得不能只有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我们是现代中学生,要全面发展。我觉得托尔斯泰这样的外国作家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的塑像都可以考虑。
丁:各位,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思路打开些呢?不要总盯着作家、思想家、科学家嘛,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塑像也应该在校园里占有一席位置。
预设:
(1)“讨论点评”示例:
生1:甲同学的表现很好,提的意见也比较中肯;乙同学讨论的语气生硬,对人态度不好,不知道尊重对方;丙和丁两位同学的表现都较好,都明确且友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生2:甲同学站在传统历史文化的角度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乙同学和甲同学的想法不一致,语言有些过激。讨论要在尊重别人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这样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丙、丁同学在讨论中,思路宽广,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
(2)“你和同学讨论”示例:
生3: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如孔子、孟子等,这些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理应受到尊重和景仰。
生4:我觉得还可以安放身边的名人的塑像,用身边的名人来激励学生树立理想,努力学习,是不是更有好处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讨论,不同的观点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讨论的意义,明确了讨论的规则,并且在评价讨论案例中,也让你们在他人的表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遵循讨论规则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讨论案例及参与讨论,有助于学生在他人的表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加了解讨论应遵循的规则,为下一节课的实战演练打下基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2.进一步明确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讨论规则
1.重温讨论规则
谁来说说讨论规则?(学生回答略)
2.切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提高自己的讨论能力。
二、实战演练,提高讨论能力
请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整理出讨论报告,在全班展示。
问题1:怎样才算是“有教养”?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问题2:中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为什么?
要求:以4~8人为一个小组,并在小组中指定主持人、记录人、点评人,其余为讨论者。
(学生自主讨论,教师巡查,学生分组展示)
预设:
问题1:
生1:有教养的人谈吐优雅。他从不说脏话,说话语速恰当,给人舒服的感觉。
生2:有教养的人善于倾听对方的发言,从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在别人表达完后,他再补充自己的意见。
生3:有教养的人也会注重仪表、服饰,整个人看起来整洁、清爽,让人愿意和他交流。
生4:有教养的人还会很谦虚、平易近人。不会摆架子,盛气凌人。
生5:有教养的人遵守诺言,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
生6:有教养的人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去理解别人,而不是带着情绪去待人处事。
问题2:
生1:学生上学不应该带手机。我们学生自控力差,一些学生在课间、午休甚至课堂上玩手机,几乎达到痴迷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休息。
生2:我也觉得学生上学不应该带手机。我们学生平时本来用眼时间就很长,若再沉迷于手机,只会让眼睛更加疲劳,并导致近视。
生3: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带手机。一是带手机的学生要有自控力。二是家长支持并对孩子玩手机有规定。对于住校学生,使用手机会大大方便他们和家长的沟通,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帮助。学生玩手机,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制力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应该想着禁止学生带手机,而是应该想如何提高学生自制力,以及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
教师小结:在这一轮实战演练中,同学们紧扣议题,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气氛浓郁,并对“教养”和“学生该不该带手机”的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
【设计意图】最好的学习莫过于实践本身。本板块运用教材上的两个训练题,让学生按照有主持、有顺序、有结论、有记录的方式展开讨论,然后对自己刚才参与的讨论进行分析总结,从中体会讨论的要领。
三、延伸拓展,丰富讨论形式
1.《罗伯特议事规则》
同学们,经过三组问题的讨论,你们已经熟悉了讨论的流程,并运用了讨论的规则。大家知道吗?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很重视这些规则,视之为开民智、聚国力的重要基石。下面,我们来了解《罗伯特议事规则》。
课件出示: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议事规则叫作《罗伯特议事规则》。
亨利·马丁·罗伯特是19世纪时美国的一位将军。1863年,罗伯特在一次“军民共建”会上做主持人,作为主持的他表现得一塌糊涂。但这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不甘心认输,于是研究如何开会,这一研究就是几十年。经过13年的学习、摸索、实践,罗伯特的开会规则结集成书——1876年《罗伯特议事规则》初版,到现在,《罗伯特议事规则》已经修订到了第11版,被各国政府广泛采用。而最早把这本书引入中国的,就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并且他还把《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思想写进了他的《建国方略》之中。
《罗伯特议事规则》里提到的12条基本原则是:
第1条,动议中心原则;第2条,主持中立原则;第3条,机会均等原则;第4条,立场明确原则;第5条,发言完整原则;第6条,面对主持原则;第7条,限时限次原则;第8条,一时一件原则;第9条,遵守裁判原则;第10条,文明表达原则;第11条,充分辩论原则;第12条,多数裁决原则。
2.中考链接
同学们,目前的语文中考更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讨论”这一实用型口语交际题也在中考中多次出现,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讨论规则,大胆展现自己的口才吧!
课件出示:
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预设:
学生阐述对甲、乙发言的看法和理由:
生1:我赞同甲的看法。大兵抢去祥子的车,刘四爷害怕祥子会继承自己的财产而赶走祥子,孙侦探的敲诈,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落。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生2:我认同乙的看法。无论社会多么黑暗,无论自己经历了多少屈辱和苦难,都要好好地活着,不能自甘堕落。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学生阐述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和理由:
生3:我认为把祥子变成“野兽”的,是“不让人有出路”的旧社会。大兵横行霸道,刘四爷肆意盘剥,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正是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了祥子的沉沦。
生4:我认为是当时的社会与祥子自身的因素共同把祥子驱赶到“野兽”里去的。祥子经历了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小福子的死等变故,再加上他自私自利、懦弱妥协等性格缺陷,最终走到“野兽”里。
【设计意图】把课堂与中考、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活学活用讨论规则,有助于提高学生讨论的发言水平,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结束语:同学们,讨论是多向表达,对说话者的要求自然很高。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让讨论更精彩!
【板书设计】
讨论的原则
【我的设计亮点】
本课教学立足教材,结合案例分析,把讨论的特点及规则讲明,讲细;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实战演练,使学生把讨论规则用实、用活。注重课堂与生活的勾连,让学生认识讨论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实现语文生活化的目标。
(设计/李爱群)
第五单元整体备课
本单元所选议论性文章,都带有思辨色彩,是第二单元议论性文章的延伸和深化。《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针砭时弊,阐释了公理正义;《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聚焦学术、思维,前者论述了怀疑精神与学问的关系,告诉我们治学要有怀疑精神,后者阐述了如何拥有创造性思维,启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体会创造的乐趣;《创造宣言》探讨了创造的意义,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它们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学生思想,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増进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学会用材料支撑观点,学会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运用讨论的规则和方法。
同时应注意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语言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怀疑与学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创造宣言》气势充盈,激情洋溢。驳论方式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采用了驳论证的方式批驳观点,《创造宣言》则用举反例的方式驳观点。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
1. 引导学生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材料,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了解驳论的特点,理解议论文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特点。
3. 学习常见的论证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力量,培养学生简明、清晰、严谨、准确的用语习惯。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大胆设想、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5. 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使用的材料能支撑观点,并能采用多种论证方法。
6. 掌握讨论的特点和规则,并能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19.怀疑与学问
2
20.谈创造性思维
1
21.创造宣言
2
写作 论证要合理
2
口语交际 讨论
2
(设计/龚清平)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整体感知作者的论证思路,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今古观照,导入新课
师:如今中国飞速发展,国人精气神激荡天宇。相信同学们对此一定深有所感。但是八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沈呢?中国人又有着怎样的精神状态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了解那段令人愤慨的历史。
【设计意图】用现今中国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八十多年前的历史掠影的悬念发问,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读破,感知论证思路
1.破题,猜测“树”与“立”,读出愤慨之情
(1)请模拟鲁迅先生的口吻,读读题目,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并思考文章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反问语气,对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表示怀疑、愤慨。
(2)这篇文章中出现的观点可能有几种?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预设:
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主张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资料助读1:时代背景
课件出示: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逼近,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先生用他尖锐犀利、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跳读,明辨“树”与“立”,读出对比之味
(1)自主读,标注鲁迅先生呈现观点的主要句子。
预设:①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②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追问:请根据课文注释和时代背景,说一说观点的持有者分别是谁。
预设:观点①的持有者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观点②③的持有者是鲁迅先生。
(2)指导读,读出失望悲观、垂头丧气之情。
试着给“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句加上适当的语气词,读出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的心理。
预设: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呀。(读出失望、悲观之情)
(3)指导读,读出自信自豪、坚定有力之情。
请模拟鲁迅先生的口吻,读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饱含的情感。
预设:“我们”重读,“中国人”字字有力。(读出自信自豪之情,读出坚定有力的语气)
3.寻读,感知“驳”与“结”,读出理性之情
究竟如何判断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请用文中的一句话简要回答。
预设: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它告诉我们对待一件事情要理性辨识,不可随波逐流,要有怀疑精神)
4.回读,读出驳论之思路
回读对比之情、理性之情的句子,思考本文的基本思路。
预设:树—驳—立—结
树靶子(第1、2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第3—5段):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
立己论(第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结论(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是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资料助读2:驳论文常识
课件出示: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有两种: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其中直接批驳有三种形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间接批驳一般可用正面立论的形式,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
【设计意图】驳论文,学生接触得少,知识积累得也少,故淡化文体意识,采取四重朗读法。既读出了鲁迅先生写作时五味杂陈的心情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又读出了驳与立的整体架构,更读出了其语言风格,最后补充驳论文常识,难点不攻自破,生成朗读、口语表达等语文素养。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再读观点句,说说你眼中的鲁迅先生
课件出示: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预设:英勇无畏、心系国家安危。
资料助读3:体现鲁迅精神的名言
课件出示: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习作练习
请以《逆境不利于人成长》为题,写一则500字左右的驳论文。
(自主写作,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设置“说说你眼中的鲁迅先生”环节,感悟其精神,有利于深入理解作者观点。设置《逆境不利于人成长》的小驳论文当堂训练,既有利于落实驳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理性追寻自己的精神成长,双向驱动实现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立德树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识,沉淀驳论文常识
1.驳论文的定义
2.驳论文的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驳论文的定义、论证方法,既为后面学生理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做铺垫,又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读深,厘清驳论之道
过渡语: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1.寻敌论论据,读出嘲讽之味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请大家朗读第1段,结合相关词句说明。
课件出示:
两年以前 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 只希望着国联
现在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请模仿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吻,以说的方式还原(课件出示词句)当时呈现的情形,说一说你看到了他们怎样的嘴脸。
预设:国民党反动派洋洋自得、炫耀的嘴脸。
(3)请将“我们”换成“他们”,再模仿鲁迅先生的口吻转述第1段,并结合关键词语说一说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预设:嘲讽、戏谑的语气语调,这样更能凸显鲁迅语言的尖锐犀利,栩栩如生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总”,国民党反动政府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国东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此时国民党反动政府还在夸耀地大物博,真是可悲啊!
“只”,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沉迷于“求神拜佛”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把国民党反动政府软弱无能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辩敌论本质,读出讽刺之味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敌论点,鲁迅先生持批判态度,那么他们失掉的究竟是什么?其依据又是什么?
预设:
(1)他们失掉的是他信力。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而国民党反动政府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所以说他们失掉的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
(2)发展自欺力:一味地求神拜佛,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他信力”“自欺力”与“自信力”,一字之差,属于仿拟,把国民党反动政府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表达了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辛辣讽刺。
资料助读4:驳论证
课件出示:
驳论证,是对文章的论证方式进行反驳。针对举例论证,可以是找出例子与事实、情理不符的部分;针对排比论证,可以指出排比中不合理的部分;针对道理论证,可以采用哲学知识指出其错误的方法进行反驳。
资料助读5:仿拟
课件出示:
仿拟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按照已有的词语或格式,临时仿造出类似的词语或格式的一种修辞方式。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语、仿句、仿篇。
【设计意图】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是初学议论文最核心的要求,而驳论文驳与立相结合的写法,学生更是难以辨识。故采取先驳后立,先观点再材料的学习方式,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便于学生掌握驳论文的基本结构。同时,本文风格与演讲词相近,故以说读方式体会鲁迅先生之情之意。
三、读透,理解立论之法
1.寻找论据,读出溢美之情
(1)读第6、7段,找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的依据。
预设:
古: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2)指导读,读出鲁迅之情。
省略号,说明中国有自信力的人举不胜举。“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一字一词地重读。读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也表达一种赞美之情。
用反问句强力抨击敌方。“前仆后继的战斗”,表达一种赞美之情。
“不过”“总在”“不能”,揭示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愤怒之情。
2.明确结论,读出愤慨之情
(1)读第8、9段,中国人究竟有没有失掉了自信力呢?
预设: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指导读,读出愤慨。
“说中国人……那简直是诬蔑”,注意“那”停顿一下,重读“简直”。
【设计意图】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承接“驳”学习“立”,学生易于接受生成“立论”之法,习得“驳论”的基本方式,为学写驳论文打下基础。
四、读悟,传承中国脊梁精神
鲁迅先生为中华儿女唱响了一曲高亢激越的“中国的脊梁颂”,请大家品读下面文字,感悟、传承中国脊梁精神。
课件出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中国的脊梁”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的脊梁”的思考。
预设:
本质:“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有坚硬、竖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中华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思考:“中国”的“脊梁”的精神,就是国家精神、国魂。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国魂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也绝不可撼动的“中国精神”!而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造就者!
资料助读3:关于“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中几种人的理解。
课件出示:
文中所论及的“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执着于某一项事业,不畏难险、奋斗不息的人。“拼命硬干的人”,当指那些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确切含义,指的是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这一词语的出处,见《汉书·蒯通传》:“西乡(向)为百姓请命。”“舍身求法”的“法”,这里可以做“标准、规范”解。又,“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所以,“舍身求法”可以解作: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类似“舍生取义”,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它在本质上属于儒家思想。
(选自安永兴《民族脊梁的颂歌——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删改)
(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并且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这样的优秀人物、优秀群体。试结合你的成长和阅读经历,根据提示语,补续下面两段话,使之构成排比段。
中国精神在哪里?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1840年以来,中国受尽列强欺辱,14年的艰苦抗战,他们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得艰苦卓绝,打得可歌可泣!
中国精神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精神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
中国精神在哪里?在平民英雄的英勇无畏里!这是保安李国武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高高举起双手,下一秒,他跟坠楼的女子,一起倒在了血泊之中!中国精神在哪里?在平凡人的真善美里!一名司机为骑车行夜路回家的孩子亮着车灯照路20分钟,直到孩子的前方出现了灯光。让司机意外的是,孩子突然下车,深深弯腰鞠躬!
【设计意图】立德树人是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精神成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鉴赏语句,积累“中国的脊梁”式人物,有利于学生积淀精神营养,获得精神成长。
结束语:生于华夏,我无比光荣。因为这片山河,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希望的光辉,如同明天的旭日让人追随着、信仰着。但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曾在黑暗与硝烟中度过数个年头,那是血的记忆:先辈奋战驱赶外敌,经历炮火的洗礼和生死考验,以生命换取祖国的大好江山。希望大家把“中国的脊梁”精神安放内心,把“中国的脊梁”的精神传承视为使命!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以朗读为经线,以梳理并理解驳论文论证思路为纬线,以感悟鲁迅先生所言的中国精神为核心,如此一心两线、经纬交织化文体于无痕。落实朗读与表达的素养能力,凸显了“语”“文”的本质特点,用多样化的操作性训练,根植中国精神于学生内心,让学生以传承中国精神为责任,达成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关键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巧举例,论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采取“树、驳、立、结”的结构,逻辑严密,思维缜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立论部分,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随即列举历史上四类“中国的脊梁”式人物事例论述观点。
如此,为学生提供了论证要合理的典型范例——或采用先提出观点后举出古今概括性事例的写法,或采用先举出古今概括性事例后自然得出观点的写法。这样,不仅简洁有力,又富有留白艺术的事实论据,给学生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学习空间。
对此,平时我们要常态化地积累大量翔实具体的素材,既便于适时提炼概括,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能做到言简意赅,给读者以文化的传承。
[疑难探究]
1.怎样理解文中“中国人”的内涵?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的中国人)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为国家进步而奋斗,富有反抗精神的广大人民)
(5)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所有的中国人)
(6)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
2.本文是如何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这些都不是自信。
(2)求神拜佛是用以自我麻木的“自欺”,也不是“自信”。
这些批驳证明,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的是“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文化素养]
1.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止于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计3213卷,约4000万字,纪传体编写,记载了中国古代各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史实。由于《史记》的纪传体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历史写作体裁,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因此《二十四史》是正史。
2.中国当代脊梁式人物
孙家栋:家国情怀,国之栋梁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少年勤学,青年担纲,成了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都是属于他的传奇。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多年发射卫星,42年为中国造34颗卫星,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筹谋、忙碌的身影;他将60多年的岁月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今,为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他仍然在呕心沥血、奋斗不息。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热爱!”“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
黄旭华:沉潜三十年为华铸重剑
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30岁出头的黄旭华带领20多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在人才、技术、资源短缺的境况下,进入与世隔绝的荒岛,在大海的陪伴下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近30年的时间里,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淡化亲朋关系,从未回过老家,他也从未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工作性质,连通信地址也没有告诉家里人。直到1987年,黄旭华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解密,家里人才知道,他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黄旭华眼里,国即是家,纵然需要背负太多的委屈与不理解,他也要为国倾尽所有。
(设计/龚清平)
19 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七年级时咱们学过的一则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再讲讲这个故事?
预设:从前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水井,经常有一个人在外面专管供水的事儿。后来他家里打了一口水井,他便高兴地对别人说:“我家里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到了他的话,就传播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去问情况,丁家的人回答说:“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呀。”
追问:故事中,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传播这件事的人,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辨真伪,以讹传讹,最终闹出了笑话。
师:是呀,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第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能提出疑问,弄清事情的真相,也许就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了。其实,不仅生活中是这样,做学问更应如此,只有心存疑问、勇于提问,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去探索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熟悉的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与现实的关联,从而对本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产生兴趣,明白质疑、思考的重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主阅读,了解作者生平,疏通字词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181“字词清单”),并质疑问难。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与“怀疑”相伴,并终使他成为一代史学大师。
个人著作主要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史林杂识初编》《尚书通检》《中国当代史学》《顾颉刚读书笔记》《国史讲话》等。
2.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
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虚妄(wàng) 步骤(zhòu)
懒惰(duò) 启迪(dí) 停滞(zhì) 折扣(zhé)
3.学生质疑
把读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交流、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整理出来,全班交流。
4.交流释惑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答疑解惑。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预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切近文章主旨。
三、引读课文,明观点,理思路
1.读标题,辨析关系
(1)本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
预设:不是,本文的标题只是论题,即怀疑精神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
(2)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预设: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读名言,明确观点
(1)既然标题不是中心论点,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预设:“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2)文章开头引用的两句话(即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并朗读)
预设:“学者先要会疑”的意思是做学问的人首先要学会怀疑。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的意思是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应该怀疑的地方却不怀疑,就等于没有学,学习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
(3)这样提出论点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预设:有助于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还可以作为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说服力。
(4)文中还引用了几处名言,圈画出来读一读,讨论:它们能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预设: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读书的态度,范围太窄了,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②“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说的是“怀疑”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怀疑”与“学问”的关系,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3.读关键句,理清思路
(1)寻读关键句。
这篇文章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文中有一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预设: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涵盖了两个方面:课文对“怀疑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是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的,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而其中的“消极”和“积极”是指由浅到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已有知识和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合,由浅入深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也就是说这两个方面之间是递进关系。
(2)理清思路。
(3)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采用的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由浅入深,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结构严密,逻辑严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标题、读名言、读关键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一般议论文的方法,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从而获得写作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2.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跳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1.圈点勾画
找出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其作用。(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1)道理论证(引证法)。
①开头引用程颐、张载两位大学问家的名言,即“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②第5段引用孟子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③第6段引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教师点拨:道理论证就是引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有力地证明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2)举例论证(例证法)。
①第4段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
②第6段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时善疑多问的事例。
教师点拨: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够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①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②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③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④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教师点拨:对比论证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这种论证方法对比鲜明,是非清楚,让人印象深刻。
2.学生活动
试着从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和读过的课内外名著中,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论点补充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每种论据至少补充一个。
预设:
(1)道理论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献章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
(2)事实论据
①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用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几乎同时落地的实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②从古希腊时代到16世纪之前的1300多年间,“地心说”在欧洲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直到16世纪中叶,哥白尼大胆地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通过长期天象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球大小的精确计算,提出了“日心说”,并为后来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所证实。虽然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哥白尼的“日心说”也存在缺点和错误,但他的大胆质疑却推动了天文学的变革。
③20世纪50年代初期,二十多岁的陈景润还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在研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中的他利问题时,对一个地方产生了怀疑。他大胆质疑,反复推论,在确信自己的见解有助于他利问题的进展后,主动写信给华罗庚,指出错误,得到了华罗庚的肯定与赏识,最终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再加上补充论据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本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精读片段,小组探究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3)说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预设:
(1)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了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的“修正”的前提。“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3)这句话是对上面论述的精当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是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了它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
2.品味语言,概括特色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3.品味特色,加深感悟
学生选读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语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加深感悟理解,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具体语段,品读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语句,同时运用换词和调整语序的方法来品析语言,让学生领悟本文论述逻辑的严密性,品析议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三、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1.学生质疑,培养怀疑精神
同学们,作者希望我们做学问要学会怀疑,那么他的文章有没有让我们产生怀疑的地方呢?
预设: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一句中的“都是”太绝对,比如说鲁班发明锯子、四大发明的出现等,就跟怀疑没关系。所以,可以把“都是”改为“大都”或“多是”。
2.练笔分享,质疑探索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么对于我们学过的课文,你有没有对哪篇文章产生过怀疑呢?请将你由“怀疑”“思索”到“辨别”的过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预设:
七年级学习《木兰诗》时,我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两句,颇有怀疑。一个女孩子和一群男人朝夕相处十二年,怎么会发现不了呢?男女有别,她的身材、生活习惯等应该很容易被发现呀!
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对当时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与分析,个人觉得大概有这样一些原因:
第一,花木兰是北魏人,属于游牧民族,从小骑马射箭长大,所以体格应该很健壮。再加上古代战争往往条件十分艰苦,缺衣少食,高强度行军作战,这些都可能对花木兰的外形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至于被人一眼看穿。
第二,从文中可以看出,花木兰是骑兵。在南北朝时期,骑兵是靠马而卧,这样有突发状况可以立即参战。他们整天都和自己的马匹待在一起,并不像步兵聚在一起休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被发现的概率。
第三,诗中提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样的荣宠显然不是普通士兵能够得到的,说明花木兰在从军的过程中做了军官。军官自然就与士兵不同了,她会有自己的营帐,别人当然就更难发现她是女子这个事实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不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让学生的认识与思维水平能得到充实和提高。
【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我的设计亮点】
从学生熟知的寓言故事切入,以读贯穿始终,通过自读、引读、跳读、精读等不同的形式,带领学生读标题、读名言、读关键句、读经典片段,按照“词—句—段—篇”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一般议论文的方法。通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品析语言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为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尤其是设置补写论据、质疑问难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
(设计/祝兰)
[关键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层层深入,分点论证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结构的议论文,文章开头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先从消极方面论证,再从积极方面论证。中间用一个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这样层层深入地论证,使文章结构严密,逻辑思维严谨。
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写作议论文的典型范例,在文章开头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围绕中心论点分解出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照式,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论证各分论点,进而达到论证中心论点的目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疑难探究]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词语、句式的思辨,基于文本言语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意图做深度理解;通过把课文与原文进行比对,比较优劣,从而更好地理解怀疑是为了建设和创造;引导学生对文中大量使用“绝对判断”的词产生质疑,使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形式有更多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等。在对文章的怀疑中思辨,在思辨中加深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现学“怀疑”,现用“怀疑”的思辨过程,以及在这种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思辨精神,久之必然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文化素养]
1.相关人物介绍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属河南)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曾和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著有《易传》等。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理学家。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因其长期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著有《正蒙》《易说》等。
戴震(1723—1777),字东厚,安徽休宁(今安徽黄山)人,清代思想家、学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特召为纂修官,在馆五年,病死。博闻强识,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入研究,又精通古音。在哲学上有力地批判了理学家“理在事先”等理论,强调了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著有《原善》《声韵考》等。
2.有关怀疑的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怀疑是无限的探求。——苏格拉底
疑惑固非乐事,确信更属荒唐。——伏尔泰
20 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鼓励学生独立、自由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智力大挑战,巧妙切课题
请观察下面的漫画,说一说漫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课件出示:
预设: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师:我们学过的哪两句诗可以描述这个观点?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对,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才会出现不同的观点、看法,才会使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笔下的《谈创造性思维》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直接结合漫画发问,不仅训练了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而且直切作者观点,为学生梳理理解观点做了有效铺垫,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寻读,知观点析结构
1.选读,比照思维知观点
自读前三段,比较我们刚才讨论的看法与作者的观点是否一致。
预设:一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自读,勾连旁批和文中过渡句梳理作者的观点
课件出示:
过渡句:
(1)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2)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3)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4)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5)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观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3.比照观点,理清论证结构
请根据上面梳理的过渡句理清文章论证结构。
课件出示:
引论(第1—3段):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
本论(第4—12段):论述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及有无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4—8段):论述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
第二层(第9—12段):论述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区别。
结论(第13段):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形式,即我们常说的“三段论”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我们在初学写议论文时,可以采取此形式,使自己的习作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旁批,是教与学的抓手。通过旁批梳理出过渡句,有利于学生理清论证思路,也有利于理解本文递进式的结构方式。同时又追问启发学生,自然会积累多样化的议论文结构方式。
三、跳读,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1.找出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论证以上观点,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预设:
(1)举例论证:举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举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举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名人事例,论证他们具有创造力的关键是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其反复推敲。
(2)道理论证: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
2.补充材料
你能列举几个创造性思维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吗?
预设:
(1)正面事例。
①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沐浴时,看到自己的身体入水后,水面上升并缓缓向外溢出的现象,通过直觉思维,想到揭穿“金冠之谜”的方法,继而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后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
②有一次,伽利略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油灯的链条不断晃动发出的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思考,他觉得链条晃动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反复进行了实验,最后发现了“钟摆定律”。
(2)反面事例:“东施效颦”中的东施、“墨守成规”中的墨子、“郑人买履”中的郑人。
【设计意图】区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是议论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故采取跳读方式,让学生辨识观点与材料,理解两者的逻辑关系。同时通过举例论证,深化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使学生有意识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四、拓读,生成思维能力
1.仿写练习
仿照例句,用“1+1=1”写一句话。要求:富有想象力,体现创造性思维,并有一定的哲理。
例句:一点牺牲精神+一点主人翁态度=一个国家的希望。
预设:
一生不懈的努力+一生严谨的治学=一点微薄的成就。
一群忘我的人+一种前赴后继的精神=一个民族的腾飞。
一贯的诚实+一贯的清廉=一个正直的人。
一点辛勤付出+一生负责任的态度=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2.摘抄语句
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写一点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自主写作,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表达与积累,是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生成的双翼。通过例句仿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造句能力,还能让学生把这种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作文中去,为作文增添光彩。通过摘抄句子,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结束语:一个人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民族具备了创新精神,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一个国家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够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用三维图的观察导入新课,自然无痕地引出课题,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开课即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以自读课文特点为抓手,巧借旁批和过渡句,梳理文章递进式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把学生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同时设置了两个实践性活动:一是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补充创新性事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二是仿句训练、积累训练,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写作背景]
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作者想要说明的是,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的人最初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普通人只要不断学习知识,活用知识,敢于打破常规想问题,就会成为一个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
[关键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举例论证要合理
《谈创造性思维》是一篇自读课文,浅显易懂,这不仅是因为作者写作思路清晰,还在于作者巧妙运用了举例论证的写法。
作者为了证明知识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举了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还举了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但两者有所侧重,前者侧重于“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后者侧重于“尝试”,这为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典型的写作方向:举例,既要注重事件的典型性,也要重视事件的差异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疑难探究]
课文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
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的天才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开始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里的水开了,水汽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创新的规律。
[文化素养]
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旁边的磁针偏转,说明电可以产生磁。同年,法国的安培发现两根通电导线之间有相互作用:电流同方向时相斥,异向时相吸。在这两个发现的启发下,法拉第想到:“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可以产生电。”这就是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法拉第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证实了这一假说,并且发现了感生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的电磁感应定律。
2.德布罗意关于光的“波动说”
1905年,爱因斯坦就已从理论上提出光有粒子性。不久以后,康普顿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粒子性(康普顿效应)。于是在20世纪初,光具有粒子性已成了毋庸置疑的结论,几乎没有人对此产生怀疑。只有德布罗意反其道而行之,运用逆向思维提出:光具有粒子性,也可以具有波动性(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性质),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于1924年提出“波动说”,3年后,果然被戴维逊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干涉与衍射现象是波动性的本质特征),这就是物理学上著名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设计/龚金喜)
21 创造宣言
【教学目标】
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归纳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明确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3.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语言特点。
4.归纳概括“宣言”文体的基本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批驳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学习本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明确材料和观点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勾连历史,导入新课
师: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你知道有哪些著名的“宣言”吗?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例如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等。
追问:大家知道“宣言”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查字典后,自由发言)
预设:宣言,一是指(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二是指宣告、声明。
追问:根据“宣言”的义项,大家猜猜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自然切入,便于学生自主生成本文的学习聚焦点,即抓住“宣言”来学习。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理清思路,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段):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第二部分(第2—4段):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第5—11段):批驳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第12—16段):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2.比照思路,明晰观点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批驳的观点又有哪些呢?请完成下表。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小结)
预设:
课件出示:
作者的观点
我们要创造
批驳的观点
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
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
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自己太无能不能创造
陷入绝境不能创造
【设计意图】以提示性填空练习为手段,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抓手,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思路。
三、探究归纳,辩证深思
1.精读探究
(1)阅读第3、4段以及第13段,探究作者在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没有创造力的可悲”这两个分论点时所采取的方法。
预设:
第3、4段主要运用了喻证法,将教育比作雕像,将教育方法比作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第13段主要运用了喻证法,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用“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出没有创造力的老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
(2)阅读第5—11段,探究作者批驳错误观点时所采取的方法。
预设:
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在这一部分,作者旁征博引,运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驳斥对方、证明自己,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让文章气势磅礴。
资料助读:举例论证
课件出示: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2.扩写深思
请同学们任选作者批驳段落的一个论据,根据示例将其扩写成一段话。要求:扩写内容能支持作者观点,重点扩写作者所举反例中能驳斥观点谬误的相应细节或事实。
课件出示: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形状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粗糙之极;颜色深浅不一,丑陋无比。可是当它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经过雕刻,叮叮咣咣,丑陋变神奇,平凡变不朽。谁说平凡不能创造?
学生仿照示例扩写,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莫尔扎特,3岁显露音乐才能,4岁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11岁即作有歌剧。小小年纪,如此创造,谁能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呢?
3.探究思辨
作者驳论的五个错误观点,哪一段中作者所列举的反例缺乏严密性?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首先,第9段中作者举出不识字的慧能的例子来驳斥“我太无能,不能创造”的观点,但是“不识字”不能说明无能,在逻辑上缺乏严密性。其次,该段中作者用“蚕吃桑叶,尚能吐丝”类比人吃白米饭不能一无贡献,蚕吐丝是动物本能,不是创造。用动物本能与人类创造类比,显然缺乏严密性。
【设计意图】此板块教学,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感悟驳论的基本方法,明确观点与材料之间是必然的关系。既有比较归纳,即思辨的思维训练,也有语言实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语言特点。
2.归纳概括“宣言”文体的基本特点,理解“创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品读“宣言”,体悟“激情”
1.品读,发现语言魅力
本文题为《创造宣言》,旨在宣传号召人们去创造。那么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最具号召力?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1)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如: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三个排比,非常有气势地论证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能创造的观点。
(2)运用短句,急促有力,具有鼓动性、号召力。比如: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3)运用比喻,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比如: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4)富有激情地反问、呼告。比如: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2.朗读,体悟激情与号召力
[学生读相关语段(句),师生评价交流]
预设:
例1: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僵了,死了”语速快)
通过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读出“死人”不能“创造”,意在强调人们要“创造”。
例2: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通过重音和激昂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创造”的大声疾呼。
3.探究发现
你认为文中哪一段最不具号召力?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第13段讲述东山樵夫的这一段,全段运用比喻,讲述故事,节奏放缓,显然缺乏号召力。
4.深思感悟
既然缺乏号召力,作者陶行知为何会如此安排这一段呢?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本文是作者的一篇演讲稿。作为演讲稿,既要有激情,也要有趣味。讲故事既可以放缓节奏,也可以提高听众的兴趣。张弛有度,这样文章才能显得不疾不徐。
【设计意图】该板块的教学,通过四个活动重点让学生体会感悟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激情充盈、张弛有度的语言风格。
二、缩写“宣言”,感悟“文体”
1.朗读,感知宣言特点
课件出示: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赋有理性良知,诚应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人人皆得享受本宣言所载之一切权利与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或其他主张、国籍或门第、财产、出身或他种身份。
且不得因一人所隶国家或地区之政治、行政或国际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地区系独立、托管、非自治或受有其他主权上之限制。
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人身安全。
(节选自《世界人权宣言》,形式略有改动)
2.缩写,生成宣言理解
仿照《世界人权宣言》的形式,缩写陶行知的《创造宣言》。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三、朗读宣言,理解“创造”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仿写的“创造宣言”,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教师、学生、社会的角度谈谈对创造的理解。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预设:
教师要创造,就不要墨守成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教材多一份思辨,让教育多一份智慧。
学生要创造,就要敢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小小年纪同样也能有所发现。
社会要创造,就不能因循守旧,习惯的事情并非就是正确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缩写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宣言”的文体特点以及对“创造”的理解,更易促使学生自觉地去践行创造。
【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
【我的设计亮点】
抓住宣言的文体特点,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通过阅读、比较、辨析、仿写等形式,让学生能充分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最后,顺应学情,因势而动,生成自我“创造”的意识和践行“创造”的能力。
[写作背景]
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创造宣言》写于1943年10月,在正式发表前,该文在育才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宣讲(故可以视本文为演讲稿)。后收录在时代印刷出版社1944年1月出版发行的《育才学校手册》中。
[关键能力]
思维发展与品质——反例驳论
反例驳论,即首先列出错误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然后列举相应的反例,做出具体的分析,以此证明错误观点的荒谬。
比如文章第5段,先针对有人认为“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指出“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一块石头”,然而画家、雕塑家,却可以将“平凡”创造成伟大的艺术作品。通过这样的反例,证明了即使平凡也可以创造。
当然在驳论中,一定注意所列举的具体事例必须是古今中外具有知名度的事例,其次还要注意事例能证明观点,忌讳事例缺乏典型性和自洽性。
[疑难探究]
文中东山樵夫泰山砍树的故事有何寓意?
东山樵夫因为只知道割草,因而到了泰山,不能欣赏泰山的名胜古迹、参天大树,只发现泰山茅草没有东山多,因而得出泰山没有东山好的结论。泰山树苗听说东山好,就想去东山,结果被樵夫随手拔下,当成柴草烧掉。作者用“东山樵夫”比喻没有创造之心的老师,以树苗、茅草比喻学生,指出没有创造之心的老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学生好的指导,只会毁灭学生。
(设计/王兴伟)
写作 论证要合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
2.引导学生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3.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例文,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论证要合理”的方法。
2.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1.讲述故事
师:封禅泰山,祭天祀地,这是中国古代国家礼仪中最隆盛的国祀大典。贞观六年,群臣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借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徵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询问魏徵:“你不同意进行封禅,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吗?”
同学们,如果你是魏徵,你会如何劝说唐太宗放弃封禅呢?(学生陈述不封禅的理由)
2.观点碰撞
课件出示:
“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民生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与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空虚,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做呢?”于是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师:请你说一说魏徵为什么能说服唐太宗,这些理由都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3.切入课题
上述交流告诉我们,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在其中使用让人信服的观点,即论证要合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的写作《论证要合理》的课堂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入新课。
二、回顾课文,明确“论证合理”
1.思考讨论,何为“论证合理”
预设:论证合理,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2.勾连课文,再识“论证合理”
回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两篇课文,找出文章的论点与其中一处论据。
课件出示:
课文
论点
论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怀疑与学问》
学则须疑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设计意图】勾连学生学过的课文,有利于让学生对什么是“论证合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结合材料,探究“论证合理”
1.逻辑,我思辨
课件出示:
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努力探索,可以使梦想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面对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世界,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前者终将一事无成,后者将根植梦想,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说一说这段文字的论题是什么。找出文中对比论证的部分,从论证的逻辑性上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论题是“好奇心”,但后面的论证中,无论是举反面例子“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还是举正面例子“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都强调“进取”,脱离了“好奇心”这一中心,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方法归纳:写议论文时,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避免混淆或偷换概念。
2.材料,我诊断
(1)恰当引用材料,论证观点。
课件出示:
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高尔基有言:“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如果没有怀疑精神,笛卡儿屈从于神学的权威,就不会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辉煌的成绩;如果没有怀疑精神,伽利略不会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就不会揭开物体运动的秘密;如果没有怀疑精神,钟南山院士就不会质疑医学权威认为的非典病毒为衣原体病毒,就不会为救治病人立下大功。怀疑精神对于治学就如生命之于氧气,失去了怀疑,学问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支撑观点?
②你还能补充一个恰当的材料来论证本段的观点吗?
预设:
①本段文字紧紧围绕“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的观点展开论证。引用高尔基的名言,增加了观点的说服力;列举出笛卡儿、伽利略、钟南山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观点。
②如袁隆平质疑“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理论发明杂交水稻,爱因斯坦怀疑牛顿经典物理学而创立“相对论”。
(2)深入分析材料,阐述观点。
课件出示: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凡高曾生活上靠弟弟接济,苏联作家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则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证明观点?
②小组交流:这段文字的不足之处是什么?请对这段文字进行修改。
预设: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贫困是一笔财富”,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个杰出人物的事例来证明观点。
②不足之处在于堆砌材料,缺乏分析,因而材料成了僵硬的陪衬,难以使人信服。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凡高曾生活上靠弟弟接济,苏联作家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则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正是这贫瘠的土壤使他们顽强生长,坚韧不拔,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成功之花。由此看来,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越是贫困,越能激励人奋发向上。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方法归纳: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因此材料必须与观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如果材料和观点不相干或论据不足,则会出现论证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析,阐明材料与观点的关联,才能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人信服。
3.方法,我辨析
课件出示:
辨析下列语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①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都能得到,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种可能往往是最小的。
③舍弃需要勇气,是一种生存智慧。号称“飞禽之王”的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有时由于食物不足,两只幼鸟就会“手足相残”,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穴,摔死在崖下。金雕妈妈面对是饿死两只幼鸟还是保全一只幼鸟的现实,别无选择,只能容忍这种残酷的“舍弃”。东北狼被猎人的铁夹夹住后,面对断腿和丧失生命的两种选择,毅然把被夹的那条腿咬断,然后逃生。东北狼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存了生命。
④一个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就是在陈旧与新颖之间果敢地选择了新颖。面对同样一颗石头,许多雕塑家都说它是一个不属于艺术的顽石,可是罗丹以他独特的眼光识慧于这颗石头,并把它雕成著名的大卫像。
预设:
文段①运用比喻论证与对比论证,把“有德有才的人”比作“完美的弓”,“有德无才的人”比作“有缺陷的弓”,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突出了德才兼备才是成功的利器。
文段②运用道理论证,引用孟子的名言阐述了“要学会舍弃”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文段③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金雕妈妈容忍残酷的舍弃”与“东北狼舍腿求生”的事例,告诉人们“舍弃需要勇气,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文段④运用对比论证,将罗丹与一般的雕塑家比较,突出了罗丹在艺术上特有的眼光与创新精神。
方法归纳:初学写作议论文,常常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实际上,论证方法有很多,除了讲道理和摆事实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4.结构,我知晓
探究文章结构模式,并说说其好处。
课件出示:
环境不是成长的决定因素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确,环境对事、物、人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但我认为,一个人是“赤”是“黑”全在于个人本身的素质,环境只不过是一个外在的条件而已。
古往今来,成大业者,都能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摆脱了环境的束缚。
你看,那个在汨罗江畔披发行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那个“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的朝廷,仍能洁身自好,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誓言。
屈原,他向世人证明: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不一定就黑,能否洁身自好全在自己。
再看,那个梦游天姥山,畅游祖国山水的青莲居士——李白。藐视权贵、向往自由。他让力士脱靴,让贵妃磨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做人的宗旨。
如果说,环境决定着一个人,那么,中国历史上将失去一个敢怒敢言、不畏权贵、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同样,李白也向世人证明是“赤”还是“黑”皆在于自己。
或许屈原、李白离我们有些远,那再来看看鲁迅——一个“以笔代刀”,清醒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文豪。现实并没有让鲁迅埋没于人海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他对中国的警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行为准则。他用呐喊唤醒黑夜中的人们。
如果说,环境决定人生,那么,我们将同样失去一个在黑暗中清醒的伟大人物。因此,“赤”或“黑”全在于自己。但丁,这个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如果他被环境束缚,那样中世纪的黑暗还将笼罩多久?
古今中外,成功者都向世人证明同一个道理:“赤”或“黑”全在于“己”。
预设:文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环境不能决定人的成长,个人的‘赤’或‘黑’全在于自身”展开论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开篇即点明观点,接着列举古今中外人物的事例,在简要的分析中进一步证实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点题且照应开篇。整篇文章结构严整,逻辑严密,事例充分,论证合理。
方法归纳:议论文是“讲理”的,“讲理”要一步步、一层层,甚至“抽丝剥茧”。初学写议论文,我们可以采用“总—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不同的结构模式,使所写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教师小结:“论证要合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论证合乎逻辑,材料选用恰切,论证方法合理,论证结构恰当。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归纳、掌握“论证要合理”的方法,提升其逻辑思维。同时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结构模式,以便学生所写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四、实战演练,力证“论证合理”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提示:(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2)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
(学生写作,并交流展示)
五、课外实践,检验“论证合理”
1.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在标题或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2.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仁爱之心的体现。请你以“宽容”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2)合理安排论证的结构,使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论证要合理”的方法,整合材料,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与相应的文章结构模式,形成一篇逻辑严密的议论文。
【板书设计】
论证要合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佳作评说实践,加强学生对“论证要合理”的方法和意义的理解。
2.升格作文训练,巩固学生对“论证要合理”能力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佳作评说,巩固“论证合理”
课件出示:
告别狭隘之心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安德鲁·马修斯
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齿。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心胸狭隘者能成就大事。
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她一马,她杀对方一家,她死后为人们辱骂……这都是有狭隘之心的结果。若能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次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风把烛火吹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一颗宽广的心宽容了他。这位武将由是感激,在下一次战役中奋勇杀敌。这便是宽容的价值。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自己的公文。刘秀不听众臣劝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刘秀的宽容使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
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这引起了一位议员的不满。他说:“你不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应该消灭他们。”林肯笑着回答:“当我们把他们变成自己朋友时,不正是消灭了自己的敌人吗?”这正是对宽容的最好诠释。
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弱肉强食的一时规律,何来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座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是宽容成就了它们。
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
只有告别狭隘之心,方能进入一个神清气爽的境界。
让我们告别狭隘之心,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学做那留人清香的紫罗兰。
(自主思考,学生展示,师生交流)
预设:文章以安德鲁·马修斯的名言开篇,既鲜明地提出了观点——要宽容,不能狭隘,又奠定了非凡的基调。接着列举庞涓、周瑜、慈禧三人的事例从反面论证狭隘的危害性;又列举楚庄王、刘秀、林肯的事例从正面有力地证明了宽容的益处。全篇主要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以胜于雄辩的确凿例证,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观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设计意图】欣赏优秀习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品味体验,从而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写作表达的能力,达成“论证要合理”方法的运用。
二、作文升格,强化“论证合理”
课件出示:
知足者,常乐也
俗话说:知足常乐。所以,我们应该具有良好的心态。
当然,知足常乐者,并不是说这个人要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我的叔叔于勒》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遗产,被看成是“祸水”,落得被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洲,赚了小钱,成为大家的“福星”。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女儿也因此找到了丈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可怕的印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而且眼下还要强装淡定,不让二女婿起疑,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另一艘海轮回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因此,他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常乐。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在不得志之时,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达观之句。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虽一生坎坷,但仍对生命和生活充满热爱。所以,知足者,常乐也。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1.评析病文,提出修改意见
关注方向
质疑原因
修改意见
观点是否一致
观点不一致。本文观点是“知足者,常乐也”,首段强调的是“我们应具有良好的心态”,尾段强调的是“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均与本文的观点不一致
观点改为一致
整体思路是否清晰
以叙代议,引用过多。第2段讲述《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叙述过多,缺少分析
变叙述为概述,适当分析分析
所用材料是否能支撑观点
堆砌材料,缺乏分析。第3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观点,没有阐明材料与观点的关联,缺少必要的分析
分析材料,阐明材料与观点的关联
论证方法是否恰当
无
无
2.学生升格作文写作
3.学生升格作文展示
课件出示: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即对己对人皆不强求;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对事对物皆有包容。
当然,知足常乐者,并不是说这个人要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羡慕富人的生活,极力遮掩自己的贫困,对于勒的态度也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毫无亲情可言。因此,他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常乐。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面对仕途不顺、宏图难展的困境,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其田园诗作因传递悠然达观的人生信条而传唱千古。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据传曾得“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可一身才华不被皇帝珍视、不得重用,却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达观之句。他在周游四海、浪迹天涯中,将诗意尽情挥发,成为唐诗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一生坎坷,正如其《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的自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断被贬谪的命运,并没有阻挡东坡居士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遂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襟。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因为知足者,常乐也。
4.升格作文方法小结
课件出示:
(1)观点要一致,忌观点不明,前后矛盾;(2)叙事要简洁,忌以叙代议,以事代理;
(3)材料要合理,忌偏离观点,不加分析;(4)结构要严谨,忌条理不清,思路混乱。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修改习作,加深学生对“论证要合理”的方法与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学会整合材料,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写成逻辑严密的议论文。
三、唇枪舌剑,快乐辩论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有人说“出淤泥而不染”。对此,你怎么看?请以“环境对个人有无影响”为辩题开展辩论。
【设计意图】以活泼有趣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思辨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亮点】
本课由故事导入,然后结合具体的材料,通过让学生自悟、教师点拨的方式来揭示“论证要合理”的表现形式,希望能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活动环节的设计层层深入,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的重点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理解,最后再通过修改学生习作、升格作文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论证要合理”,从而提升自己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设计/陈静)
口语交际 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讨论的特点与规则。
3.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讨论的特点与规则。
【教学过程】
一、引用故事,懂得讨论的意义
师: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说如果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子路说完,孔子微微一笑。冉有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公西华则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曾晳说向往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的生活。等几个弟子说完,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晳的想法呀!”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子路一点都不谦虚;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赞同曾晳的志向,因为曾晳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
同学们,在上面这个故事里,孔子和弟子们围绕什么话题在讨论?对于四位弟子的见解,孔子是怎样的态度呢?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点拨: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的人生理想,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对曾晳表示赞同,甚至欣赏。对子路表示否定,但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赞同的情绪。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
师:讨论是学习与研究的一种方式,是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或进行辩论的口头交流行为,是人们寻求卓见或达成共识的途径之一。上面的故事便是讲的孔子组织弟子围绕“志向”开展的讨论。如今,我们无论是在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是在职场的工作策略讨论中,都需用到讨论。
可见,学习讨论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讨论要注意哪些问题,遵守哪些规则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的学习,进一步明确讨论的原则、注意事项和规则。
【设计意图】引用孔子的弟子谈论“志向”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从古至今讨论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讨论的运用范围广,意义远。通过听故事,让学生初步对讨论建立印象。
二、比较辨识,明确讨论的规则
1.比较辨识之一:讨论=辩论?
案例1:辩论案例
课件出示:
网络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正方:我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是有利的,理由如下。一是网络可以开阔视野。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青少年在网上浏览网页、认识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二是加强对外交流。青少年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三是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青少年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反方:我方认为网络对青少年是有害的,理由如下。一是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掺杂了很多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二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将对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击,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三是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了学业。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小结:交流、讨论是围绕一个议题展开,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即使有辩论,总体方向也往往是一致的,最终目的往往也是共同的。而辩论是双方朝相反的方向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以压倒对方为胜。切忌把讨论变成漫无边际的聊天。同样切忌把讨论变成辩论。
板书:紧扣议题,有的放矢。
2.比较辨识之二:讨论=争论?
案例2:争论案例
课件出示:
有一天,嘴和鼻子争论了起来,争论的题目是“谁最有用”。嘴先发言:“我最有用,因为主人吃什么都要从我这经过,如果食物不从我这经过,主人就别想饱,所以说,我是最有用的。”鼻子一听,不太高兴地说:“应该是我最有用,如果我不闻食物,你能吃到山珍海味吗?再说,主人不用我呼吸,他能活吗?所以说,我是最有用的。”嘴一听,生气地说:“我们干脆分开,在一起就是吵,还不如分开!”鼻子说:“分就分,谁怕你呀!”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小结:讨论自然不是争论,虽然争论一般也是围绕同一话题,但争论通常是偶然的、随性的、带有情绪性的,语言有时会过激。而讨论是有目的、有准备的,更注重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所以每个参与者都要积极发言。只有参与者积极发言,讨论才能成功。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而缄口不言,讨论本身就是一个从“没想好”逐渐走向“想好”的过程,“不成形”的观点同样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只要大胆地说出来,就有可能互相启发。
板书:言无不尽,群策群力。
3.比较辨识之三:讨论=评论?
案例3:微博评论
课件出示:
神最右最搞笑 12-6 20:48来自微博weibo.com
扬州夏女士不慎将一枚1克拉钻戒和垃圾一起扔进垃圾桶。8名环卫工花费近两个小时,从13吨垃圾中找出戒指。夏女士说:“非常感谢他们,虽然这个戒指价值十多万,但环卫工人的精神比这枚戒指价值更高。”
博友评论:
风花雪月动人2015:应该金钱感谢一下人家。
悠悠然259695:最讨厌这种人,自己的问题给别人带来一大堆麻烦,让别人帮你解决。
你名字我姓氏20110:既然他们的精神比那枚戒指还高,就把戒指送给他们,就当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吧!
张晓矢:如果人人都要回报,这世界该多利欲熏心,我觉得这样就很好,别道德绑架。
12345让他_87812:这就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世界啊,凭什么她的错误要别人白白奉献辛苦,这不叫道德绑架,只是教她做人呢。
教师小结:评论多是指出某人或某事的短长,讨论则不建议相互批评或自我批评。讨论问题时,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交锋,要理性客观地发表意见,坦诚谦虚地对待不同看法,保证讨论在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讨论其实就是合作“避短”、共同“扬长”的过程。
板书:包容合作,理性客观。
同学们,讨论的基本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上三点,但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有一些规则需要参与者遵守。你还想到哪些规则呢?也请填写在表格里。
讨论规则
简要说明
预先公布相关要求
在开始讨论之前,明确讨论目的、问题、注意事项等,这些要求必须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
主持人要保持中立
基本职责是遵照规则来裁判并执行程序,尽可能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对别人的发言表现出倾向
参与者发言机会均等
尽量让所有参与者都有发言机会,特别是意见不同的参与者也有表达观点的权利
发言的观点要明确
发言者要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赞成还是反对他人观点,也应表述清楚
发言时间与次数受限
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不能太长
不同问题依次讨论
发言者不得偏离当前讨论的问题。只有在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后,才能讨论另外一个问题
就事论事,文明表达
讨论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发言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习惯或爱好
尊重发言的完整性
不能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
……
……
师:由于目的、内容、场合的不同,讨论还可以分为很多类型。
课件出示:
按照目的分类
谋求共识
共商对策
同觅创意
……
按照内容分类
政策讨论
环境讨论
艺术讨论
……
按照场合分类
法庭讨论
会场讨论
课堂讨论
……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辨识,使学生明确讨论与辩论、争论、评论的区别,从而明白讨论的特点及讨论的规则。用表格来呈现,让知识点清晰化,易于学生记忆。
三、口语实践,掌握讨论要领
某中学准备在校园中安放一些名人塑像,以丰富校园环境文化。为此,校学生会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下面是几位同学讨论时的记录,你觉得他们各自的表现怎么样?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们会说些什么?不妨找几位同学试一试。
课件出示:
甲: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比如孔子、孟子、庄子、司马迁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
乙:你要把咱们学校变成国学馆是吧?就知道古代,古代就那么好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
丙:我也觉得不能只有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我们是现代中学生,要全面发展。我觉得托尔斯泰这样的外国作家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的塑像都可以考虑。
丁:各位,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思路打开些呢?不要总盯着作家、思想家、科学家嘛,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塑像也应该在校园里占有一席位置。
预设:
(1)“讨论点评”示例:
生1:甲同学的表现很好,提的意见也比较中肯;乙同学讨论的语气生硬,对人态度不好,不知道尊重对方;丙和丁两位同学的表现都较好,都明确且友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生2:甲同学站在传统历史文化的角度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乙同学和甲同学的想法不一致,语言有些过激。讨论要在尊重别人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这样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丙、丁同学在讨论中,思路宽广,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
(2)“你和同学讨论”示例:
生3: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如孔子、孟子等,这些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理应受到尊重和景仰。
生4:我觉得还可以安放身边的名人的塑像,用身边的名人来激励学生树立理想,努力学习,是不是更有好处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讨论,不同的观点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讨论的意义,明确了讨论的规则,并且在评价讨论案例中,也让你们在他人的表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遵循讨论规则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讨论案例及参与讨论,有助于学生在他人的表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加了解讨论应遵循的规则,为下一节课的实战演练打下基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2.进一步明确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讨论规则
1.重温讨论规则
谁来说说讨论规则?(学生回答略)
2.切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提高自己的讨论能力。
二、实战演练,提高讨论能力
请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整理出讨论报告,在全班展示。
问题1:怎样才算是“有教养”?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问题2:中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为什么?
要求:以4~8人为一个小组,并在小组中指定主持人、记录人、点评人,其余为讨论者。
(学生自主讨论,教师巡查,学生分组展示)
预设:
问题1:
生1:有教养的人谈吐优雅。他从不说脏话,说话语速恰当,给人舒服的感觉。
生2:有教养的人善于倾听对方的发言,从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在别人表达完后,他再补充自己的意见。
生3:有教养的人也会注重仪表、服饰,整个人看起来整洁、清爽,让人愿意和他交流。
生4:有教养的人还会很谦虚、平易近人。不会摆架子,盛气凌人。
生5:有教养的人遵守诺言,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
生6:有教养的人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去理解别人,而不是带着情绪去待人处事。
问题2:
生1:学生上学不应该带手机。我们学生自控力差,一些学生在课间、午休甚至课堂上玩手机,几乎达到痴迷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休息。
生2:我也觉得学生上学不应该带手机。我们学生平时本来用眼时间就很长,若再沉迷于手机,只会让眼睛更加疲劳,并导致近视。
生3: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带手机。一是带手机的学生要有自控力。二是家长支持并对孩子玩手机有规定。对于住校学生,使用手机会大大方便他们和家长的沟通,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帮助。学生玩手机,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制力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应该想着禁止学生带手机,而是应该想如何提高学生自制力,以及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
教师小结:在这一轮实战演练中,同学们紧扣议题,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气氛浓郁,并对“教养”和“学生该不该带手机”的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
【设计意图】最好的学习莫过于实践本身。本板块运用教材上的两个训练题,让学生按照有主持、有顺序、有结论、有记录的方式展开讨论,然后对自己刚才参与的讨论进行分析总结,从中体会讨论的要领。
三、延伸拓展,丰富讨论形式
1.《罗伯特议事规则》
同学们,经过三组问题的讨论,你们已经熟悉了讨论的流程,并运用了讨论的规则。大家知道吗?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很重视这些规则,视之为开民智、聚国力的重要基石。下面,我们来了解《罗伯特议事规则》。
课件出示: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议事规则叫作《罗伯特议事规则》。
亨利·马丁·罗伯特是19世纪时美国的一位将军。1863年,罗伯特在一次“军民共建”会上做主持人,作为主持的他表现得一塌糊涂。但这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不甘心认输,于是研究如何开会,这一研究就是几十年。经过13年的学习、摸索、实践,罗伯特的开会规则结集成书——1876年《罗伯特议事规则》初版,到现在,《罗伯特议事规则》已经修订到了第11版,被各国政府广泛采用。而最早把这本书引入中国的,就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并且他还把《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思想写进了他的《建国方略》之中。
《罗伯特议事规则》里提到的12条基本原则是:
第1条,动议中心原则;第2条,主持中立原则;第3条,机会均等原则;第4条,立场明确原则;第5条,发言完整原则;第6条,面对主持原则;第7条,限时限次原则;第8条,一时一件原则;第9条,遵守裁判原则;第10条,文明表达原则;第11条,充分辩论原则;第12条,多数裁决原则。
2.中考链接
同学们,目前的语文中考更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讨论”这一实用型口语交际题也在中考中多次出现,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讨论规则,大胆展现自己的口才吧!
课件出示:
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预设:
学生阐述对甲、乙发言的看法和理由:
生1:我赞同甲的看法。大兵抢去祥子的车,刘四爷害怕祥子会继承自己的财产而赶走祥子,孙侦探的敲诈,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落。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生2:我认同乙的看法。无论社会多么黑暗,无论自己经历了多少屈辱和苦难,都要好好地活着,不能自甘堕落。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里去的。
学生阐述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和理由:
生3:我认为把祥子变成“野兽”的,是“不让人有出路”的旧社会。大兵横行霸道,刘四爷肆意盘剥,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正是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了祥子的沉沦。
生4:我认为是当时的社会与祥子自身的因素共同把祥子驱赶到“野兽”里去的。祥子经历了孙侦探敲诈、虎妞骗婚、小福子的死等变故,再加上他自私自利、懦弱妥协等性格缺陷,最终走到“野兽”里。
【设计意图】把课堂与中考、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活学活用讨论规则,有助于提高学生讨论的发言水平,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结束语:同学们,讨论是多向表达,对说话者的要求自然很高。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让讨论更精彩!
【板书设计】
讨论的原则
【我的设计亮点】
本课教学立足教材,结合案例分析,把讨论的特点及规则讲明,讲细;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实战演练,使学生把讨论规则用实、用活。注重课堂与生活的勾连,让学生认识讨论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实现语文生活化的目标。
(设计/李爱群)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