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题(挖空实词释义+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75482/0-16965918839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题(挖空实词释义+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75482/0-16965918840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题(挖空实词释义+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75482/0-16965918840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实词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重点实词挖空训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 )坐。
子曰:“以( )吾一日( )长乎( )尔( ),毋( )吾以( )也。居( )则曰:”不吾知( )也!如( )或( )知尔,则何以哉?(句式: )”
子路率尔( )而对曰:“千乘( )之国,摄( )乎大国之间,加( )之以师旅( ),(句式: ) 因( )之以饥馑( );由也为( )之( ),比及( )三年,可使有勇( ),且知方( )也。”
夫子哂( )之。
“求!尔何知( )?”
对曰:“方( )六七十,如( )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 )其礼乐,以俟( )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 )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 )会( )同( ),端( )章甫( ),愿为小相( )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 ),铿尔( ),舍( )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 )乎?亦各言其志( )也。”
曰:“莫( )春者,春服既( )成,冠者(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 )乎沂,风( )乎舞雩,咏( )而归。”(句式: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 )点也!”
三子者出( ),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句式: )”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句式: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 )也与( )?”
“安见(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 )之小( ),孰( )能为之大( )?”
二、理解性默写
1.【2020年新高考I卷】《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志时,采用温和自谦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弟子们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
3.《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而从曾皙的一个动作细节“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他谦恭守礼。
6.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的说,即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内忧外患、外境艰难的国家,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8.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政治理想与其他弟子有所不同,所以当孔子刚开始询问他时,他回答“_________________”曾皙所述之志与孔子“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的愿望不谋而合,这使得孔子不禁发出感叹:“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借回答为什么“哂由”表达自己治国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1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消除弟子顾虑。
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
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以消除弟子顾虑,让弟子们畅所欲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果有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在《论语》中,孔子就曾经和弟子们谈论过这样的话题。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治理这样的国家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子路自信、有抱负、自认为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2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就能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效,被孔子批评毫不谦让。
2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一句传神的表现出孔子含蓄委婉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___________”。
2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2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冉有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他比较谦虚。
3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阐述自己的志向时自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3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呼应冉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
3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弹奏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回答说和其他三个人的志向不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孔子鼓励每个学生说出各自的志向是““___________” 。
3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暂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善于点拨引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40.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
4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42.春水初融,春风拂面,让人不禁想起《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为我们描绘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时,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总是像这样沐浴祈雨,冀望一年的风调雨顺。
4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4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因到处碰壁,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曾皙的述志不但盛赞,而且喟然长叹。
4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在其他三人出去后追问老师道:“___________”?孔子解答道:“___________”!
4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曾晳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也引发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微微一笑的缘由。
49.孔子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并对子路的表现进行点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问孔子为何以“哂”字对待子路,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子路轻率急躁、不谦虚的缺点。
51.通过研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我们看到已到天命之年的子路欲治理的是中等“千乘之国”,但他的态度让孔子不悦,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年近不惑的曾皙的言谈得到孔子的称赞。
5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自夸能治“千乘之国”,依据是“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5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冉有: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5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5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塑造了一个自信的子路形象,他设想一个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仍可以治理有方,做到国富民强。
附:参考答案
一、重点实词挖空训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陪着)坐。
子曰:“以(因为)吾一日(一两天)长乎(相当于“于”)尔(你们),毋(不)吾以(用)也。居(平日、平常)则曰:‘不吾知(了解)也!如(如果)或(有人)知尔,则何以(用,做)哉?”(宾语前置)
子路率尔(轻率,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一车四马为一乘)之国,摄(夹处)乎大国之间,加(加到……上,侵略)之以师旅(师旅。泛指侵略的军队),(状语后置)因(接续)之以饥馑(饥荒);由也为(治理)之(代千乘之国),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形作名。勇,勇气),且知方(道,是非准则)也。”
夫子哂(笑)之。
“求!尔何知(怎么样)?”
对曰:“方(计量面积用语,纵横)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使动,使……富足)民。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能胜任)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或者)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名作动,穿着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着礼帽),愿为小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的司仪官。“小相”是公西华的谦辞)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同“稀”,稀疏),铿尔(铿的一声,指止瑟声),舍(放下)瑟而作(站起身),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动作名。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子曰:“何伤(何妨)乎?亦各言其志(志向)也。”
曰:“莫(同“暮”)春者,春服既(已经)成,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洗澡)乎沂,风(名作动,吹风)乎舞雩,咏(唱歌)而归。”(状语后置)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成)点也!”
三子者出(名作动。后,落后),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句式:状语后置句)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国家政治)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做)之小(形作名。小事),孰(谁)能为之大(形作名。大事)?”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你们是不了解我的!’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对他示以微笑。
“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耕之事完毕。(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的事)不是国家大事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二、理解性默写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4.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5.其礼不让;舍瑟而作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7.莫春者,春服既成
8.异乎三子者之撰;吾与点也
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0.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3.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5.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7.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8.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19.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0.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4.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5.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6.夫子哂之其言不让
2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8.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9.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0.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2.非曰能之,愿学焉
33.非曰能之,愿学焉。
34.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5.鼓瑟希,铿尔
36.异乎三子者之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37.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3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39.莫春者,春服既成
40.浴乎沂,风乎舞雩。
41.浴乎沂,风乎舞雩
42.浴乎沂,风乎舞雩
4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44.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45.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46.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47.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4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4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50.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5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5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53.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5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6.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语段的空缺部分,补写下列句子空缺部分,按要求填写下列名句,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一词多义,如会同,文言句式,译文,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9课《陈情表》挖空实词释义及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实词实义,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