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01
    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02
    高中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第3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多媒体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图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材分析

    教材对应的题目为地球自转与时差,不能概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本课时应该把题目定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自转的地理意义包括昼夜更替、经度时差和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教材没有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内容,但这个内容与以后的水体、气体运动等众多现象密切相关,是形成许多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基础,我们可以借鉴中图版相关内容予以补充。经度时差时地球自转的直接地理意义,而时区、区时和国际日界线等内容是在经度时差基础上产生的,是经度时差的引申,是人类简化经度时差利用的一种规则,我们可以弱化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地方时和时差现象;

    2.学会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概念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3.理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而导致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昼、夜半球图,得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用此图说明相关问题,从而初步掌握用图形辅助空间思维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对不同区域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发生偏移现象的图像的感知,理解地转偏向力及其作用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地理图表的分析,结合生活现象,感受探索自然规律的乐趣。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昼夜交替、经度时差、水平运动物体偏向作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它们是地球自转导致的最重要的地理意义,不仅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也是以后进行地理时空综合问题分析的基础,是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的起点之一。

    教学难点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的辨析,经度时差的简单换算和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三、昼夜交替与时差 

    1. 昼夜交替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提问】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还会有昼夜现象吗?

     参考答案:有。因为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半个球,有光照的半球为白天,无光照的半球就是黑夜。

     

    【讲解】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如图)。

     【提问】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参考答案:没有。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会有半个球永远是白昼,半个球永远是黑夜,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因此在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内(24小时),有昼夜交替的现象,昼长和夜长的时间合起来为24小时。但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还有极昼、极夜现象。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绿色虚线)和夜弧(兰色虚线)。

     

     结合我们所画出的晨昏线,我们再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什么?与赤道的关系是什么?

    (2)如何判断晨线和昏线?

     

    多媒体演示】 逐步演示夏至日晨昏线的画法

     

    你们能画出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时地球上的晨昏线

     

    多媒体演示】南半球、赤道时地球上的晨昏线的画法

     学生练习】 在A图、B图和C图上分别绘出晨昏线。

     结合我们所画出的晨昏线,我们再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什么?与赤道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与太阳光线垂直,与赤道相互平分。

     (2)如何判断晨线和昏线?

     提示:顺着地球自转,由黑夜进入白昼的分界线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分界线为昏线。

     学生练习】分别在下列图中标出晨线与昏线.

     

     晨昏线(圈)上的时间并不是统一的。只是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只有二分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重合,晨线上不同地方的地方时相同都为6时日出,昏线上不同地方的地方时相同都为18时日落;其他日期,晨线上不同地方(各自的地方时不同)同时日出,昏线上不同地方(各自的地方时不同)同时日落。

    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而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2.时区和日界线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因此,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地方时。

     (1)地方时

     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由于地球自转周期是24小时,所以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

     (出示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提问】北京、东京、莫斯科、开罗、伦敦、纽约、华盛顿各在哪个时区?

     

    【提问】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标准经线各是多少度?

     

     

    教师指图讲解】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提问】北京、东京、莫斯科、开罗、伦敦、纽约、华盛顿各在哪个时区?

     教师指图讲解】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120°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120°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提问】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标准经线各是多少度?

    【学生回答】  135°E       75°W

    【读图思考】教材P17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0°经线。

     (2)如果中时区为子夜(24时),算一算,纽约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分别是多少?

     北京:第二日早晨8点;纽约(西五区)前一天19点。

     (出示投影片,讲解区时计算方法)

     (1)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所得余数<7.5,则整数即为时区序号;所得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

     (2)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东加西减。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l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其中较东的时区,区时早。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拨一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拨一小时,这样才能使游客的表与当地时间一致。

     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如美国本土部分由东到西包括西5区、西6区、西7区、西8区四个时区。这四个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常说的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岳时间和太平洋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如我国跨五个时区,为了便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

     小组讨论  运用我们所学知识,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从北京出发分别到伦敦、开罗、莫斯科、东京、纽约旅行的游客,在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生:到达伦敦要拨慢8个小时,到达开罗要拨慢6个小时,到达莫斯科要拨慢5个小时,到达东京要拨快1个小时,到达纽约要拨慢13个小时。

     (2)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转播体育比赛实况,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A.13时           B.次日凌晨1时

     C.次日17时       D.23时

     解析该题是根据时区进行区时换算的题目,把我国采用东八区区时视为常识。据方法(1)(2)计算得出19+(8-2)=25,当计算结果大于24,表示是第二日,我们用计算结果减去24,并在日期上加一天,就是正确答案。正确答案B。

     过渡如果此时北京是今天上午8时,问纽约的日期和区时是________。

     学生回答:昨日19时。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

     (3)国际日期变更线

     出示日界线示意图,讲解:

     日界线是180°经线附近的一条界限,为了避免有些地区出现日期上的混乱,日界线并不是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避开了陆地部分稍有曲折。在日界线以东为西十二区,日界线以西为东十二区。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所以,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思考讨论

     有个孕妇乘坐海轮于区时12点左右生了对双胞胎,首先生下了一个女孩,然后过了1个小时又生了一个男孩。可按日期计算,男孩反而是哥哥,女孩却是妹妹,这是为什么?

     提示:孕妇生下女孩后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再生男孩时,因日期要减去一天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读图分析】示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示意图,讲解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过程。

     由于河流中心流速较慢,首先在江中心形成沙坝,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在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下,河道右偏,使南岸河道不断侵蚀、后退,而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渐渐地在长江北岸三角洲、沼泽地及边滩连成一片,最终发育了广阔的三角洲。

     

    板书设计     

    三、昼夜交替与时差 

    1. 昼夜交替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2.时区和日界线

    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读图思考,地球仪演示,读图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思考讨论,读图分析,案例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引发思考,学生回答,归纳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