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1.0分)
1. 下列生理过程或现象,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的是( )
A. 艾滋病病毒需要在人体的T细胞内才能增殖
B.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等条件下能够释放氧气
C. 人的反射活动需要多个神经元参与才能完成
D. 一个蓝藻细胞能够独立完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 无机盐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缺Mg2+会导致光反应阶段吸收的光能减少
B. 哺乳动物缺Fe2+会导致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 HCO3−对血浆中pH的稳定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D. 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高会导致肌肉发生抽搐
3.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水肥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洗净除去表面水分风干幼苗干物质灰分
A. 步骤一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
B. 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有机物
C. 灰分中的物质在小麦幼苗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如果遇到干旱环境,小麦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会增大
4. 麦芽糖是一种甜度比较高的二糖,深受人们喜爱,是常见的零食原料之一。如图为家庭自制麦芽糖的基本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麦芽糖和淀粉都是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的还原糖
B. 若糯米煮熟后未冷却就混合,麦芽糖提取量将减少
C. 蒸熟的糯米主要为保温过程发生的反应提供淀粉酶
D. 麦芽糖不能被直接吸收,所以多吃不影响血糖浓度
5. 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内的蔗糖和乳糖水解后都能得到两种单糖
B. 糖原和纤维素元素组成相同且都是细胞的储能物质
C. 固醇类物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是细胞的必要成分
D. 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不同
6. 二硫键“-S-S-”是蛋质中连接两条肽链之间的一种化学键。如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至少有280个氨基
B. 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277个水分子
C. 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
D. 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7. 有的同学喜欢赖床,以不吃早餐作为代价,只为多睡十分钟,然而青少年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是健康成长的基础。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满足生命活动所需,每日应摄入足量的蛋白类食品
B. 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是生命之源,因此起床后只需大量喝水饱腹即可
C. 早餐中白粥或面包等食品中含有淀粉,经消化分解,能为机体提供葡萄糖,保证能量的供应
D. 脂质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饮食中应有适量的摄入,长期零油脂的饮食不利于身体健康
8.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鲈鱼体内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 蛋白质是鲈鱼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 在冬季,脂肪可为鲈鱼起到保温作用 D. 鲈鱼体内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9. 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③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⑤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⑥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⑦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A. 6项 B. 5项 C. 4项 D. 3项
10.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细胞内常见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氨基酸空间结构的差异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 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相同且合成过程均需酶的参与
C. 组成蛋白质和DNA的单体的排列顺序都具有多样性
D. 碳原子构成的碳链是组成细胞内各种多聚体的结构基础
11. 引发肺炎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些病原体都不具有染色体
B. 蛋白质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 遗传物质彻底水解都可得到6种单体
D. 通过抑制病原体细胞膜的合成可治疗各种肺炎
12. 脂滴是细胞中储存脂质的重要结构。脂质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并累积膨大,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形成脂滴。脂滴形成后,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会定位在脂滴的表面,新生脂滴通过融合进一步变大,生成成熟脂滴。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往往都伴随着脂质贮存的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包裹在脂滴表面的膜结构最可能具有两层磷脂分子
B. 脂滴膜中磷脂亲水的头部最可能朝向细胞质基质
C. 新生脂滴通过融合生成成熟脂滴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 脂滴可以积累和贮存脂肪、胆固醇等,使细胞免受高脂影响
1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垂体细胞比皮肤的表皮细胞具有更多的粗面内质网
B. 体积较大的卵细胞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C.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受体都位于细胞膜上,各种类型受体的结构都具有特异性
D.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有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14. 下列是关于几类微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B. 蓝藻与绿藻细胞中都不含叶绿体但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硝化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具有细胞壁而后者没有
D. 大肠杆菌和发菜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及核糖体等
15. 2021年5月,科研人员在多种细胞中发现了一种RNA上连接糖分子的“糖RNA”,而之前发现的糖修饰的分子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糖RNA和糖蛋白两类分子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B. 组成元素都是C、H、O、N、P、S
C. 都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D. 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转移到细胞膜
16. 溶酶体所含的水解酶是由附着型核糖体合成的。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溶酶体吞噬消化分解一部分细胞器来获取能量,该现象为细胞自噬;休克时,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酶向组织内外释放,多在肝和肠系膜等处,引起细胞和组织自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休克时,测定血液中溶酶体水解酶的含量高低,可作为细胞损伤轻重程度的定量指标
B. 溶酶体是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其膜蛋白的含量和种类与高尔基体膜的相同
C. 细胞自噬后的产物均以代谢废物的形式排出细胞外
D. 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说明了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7. 内质网应激是指蛋白质分泌增加或内质网蛋白折叠中断可导致内质网腔内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适度的内质网应激是细胞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质网应激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B. 粗面内质网由核糖体和内质网构成
C. 胰岛β细胞的内质网应激会造成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D. 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功能紊乱,可能会启动细胞凋亡
18. 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无核仁的细胞也可能是真核细胞
B. 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并且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
C.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从细胞核送到细胞质
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核孔数量少,因此该细胞核质间信息交流较弱
19. 某实验小组从成熟的植物叶肉细胞中提取出多种细胞器,并分析了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细胞器含有磷元素,则该细胞器一定具有膜结构
B. 若某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则该细胞器能产生CO2分子
C. 若某细胞器含有DNA分子,则该细胞器能合成RNA分子
D. 若某细胞器含有ATP合成酶,则该细胞器能分解葡萄糖
20. 科学家用黑、白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得到的重组细胞发育成黑色美西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B. 该实验直接证明了细胞核能控制细胞的代谢
C. 该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能够发生稳定的变异
D. 该实验证明了核质之间有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1. 研究发现物质出入细胞有多种方式,有些物质的出入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只有胞吞、胞吐
B. Na+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 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D. 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22. Na+-K+泵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乌本苷是Na+-K+泵的抑制剂,其本身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K+泵同时具有载体和酶的功能
B. 乌本苷处理可导致红细胞失水皱缩
C. Na+的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该过程中K+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23. 短时间内在低渗溶液中,人的红细胞很快吸水膨胀发生溶血,而水生动物卵母细胞不膨胀。后来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成功分离出水通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红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可能比水生动物卵母细胞的多
B. 水生动物卵母细胞可能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吸收水
C.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时,水通道蛋白需要与水分子结合且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D.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直径和形状、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和离子通过
24.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再将这些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关于上述过程中细胞相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减小,颜色逐渐变深
B. 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体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逐渐减小
C.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原生质层将逐渐吸水增厚
D. 若时间足够长,置于清水中的细胞会持续吸水直至涨破
25. 盐胁迫条件下,耐盐植物可通过如图所示的多种机制降低细胞溶胶中的Na+浓度,从而抵抗盐胁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Na+运输至液泡储存,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 Na+通过载体蛋白进入液泡和离开细胞的方式不同
C. 液泡膜上可能存在一种与H+主动转运有关的蛋白质
D. 液泡中富集的Na+提高了细胞液浓度,有利于细胞吸水
26. 科学家发现某些RNA具有催化活性,可以切割RNA,这些由活细胞合成,起催化作用的RNA被称为核酶。与普通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核酶作用的底物可以是其自身 B. 核酶催化化学反应具有专一性
C. 核酶可断裂RNA中的磷酸二酯键 D. 核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较普通酶少
27. 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几个实验内容,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淀粉酶+淀粉溶液
②淀粉溶液+蒸馏水
③淀粉酶+蔗糖
④H2O2+肝脏研磨液
⑤H2O2+FeCl3溶液
A. 证明酶具有高效性时,可进行①②组实验或①⑤组实验
B. 证明酶的专一性时,可设置①③组实验,检验试剂可用碘液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时,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第④组实验
D. 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时,不宜选择第①组中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28. 如图1为两种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某科研人员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检测加入了一定量的某种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酶才能发挥作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 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降低了酶促反应速率
C. 据图2曲线可知,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加入的是抑制剂B
D. 若适当提高温度,图2曲线中的C点将向左下方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9. 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具有重要的功能,参考表格内容,完成表格。
结构名称
细胞膜
核糖体
细胞核
主要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① ______
参与合成蛋白质
② ______
主要成分
③ ______
④ ______
蛋白质、DNA、RNA、磷脂等
功能举例
控制K+进出细胞
合成胰岛素
参与完成⑤ 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0. 图1是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式图。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配制了一定初始浓度的含Mg2+、Ca2+和SiO44−培养液并均分为两组,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两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培养液中3种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质膜主要由 ______ 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糖类。
(2)水稻培养液中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其原因是水稻吸收 ______ 的速率大于吸收Ca2+的速率。根据图2中水稻和番茄对SiO44−的吸收情况,初步得出结论:不同植物对 ______ 的吸收速率不同。
(3)水稻、番茄对培养液中不同物质的吸收与图1中结构 ______ (填序号)有关,体现了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4)一段时间后,植物部分叶片发黄,有同学推测,可能是培养液中缺乏Mg2+,为验证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 。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0分)
31. 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图2为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______ 决定的,图2中该种结构有 ______ 种。
(2)该化合物由氨基酸脱去 ______ 个水分子形成,这种结合方式叫做 ______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
(3)图2中肽键包含在 ______ (填序号)结构中;该肽链至少有 ______ 个游离的羧基。
(4)假设有一个十肽,分子式为CxHyOzNmSn,组成该肽的氨基酸只有图2中的几种,则含有游离的氨基有 ______ 个。
(5)如果该多肽的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氨基酸 ______ ,就可以改变其性质。高温能够使蛋白质性质改变的原因是破坏了蛋白质的 ______ 。
32. 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图1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C~F为具膜细胞器(C、D 均为双层膜结构),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结构的名称是 ______ ,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 ______ 等。
(2)若该分泌蛋白为激素,可与靶细胞膜上的 ______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 的功能。
(3)图1、图2细胞器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______ 。图1中C、D生物膜的功能差别较大,从组成成分方面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4)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图2中结构丙的位置变化是 ______ ,图1中E、F、B的膜面积变化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在人体的T细胞内才能增殖,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A错误;
B、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等条件下能够释放氧气的过程是没有完整的细胞参与,所以不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B正确;
C、人的反射活动需要多个神经元(神经细胞)参与才能完成,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C错误;
D、蓝藻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蓝藻细胞能够独立完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D错误
故选:B。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考生要识记并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难度不大。
2.【答案】D
【解析】解:A、Mg2+是组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成分,叶绿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所以植物缺Mg2+会导致光反应阶段吸收的光能减少,A正确;
B、Fe2+是组成血红素的成分,哺乳动物缺Fe2+会导致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正确;
C、无机盐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HCO3﹣对血浆中pH的稳定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正确;
D、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会发生肌肉抽搐,过高会引起肌无力症状,D错误。
故选:D。
无机盐的功能有:
(1)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4)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
本题要求考生熟记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3.【答案】C
【解析】解:A、步骤一是晾晒种子,此时失去的是自由水,自由水在细胞中以游离形式存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A正确;
B、步骤三600℃的情况下处理30min可燃烧掉种子中的有机物,故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有机物,B正确;
C、灰分中的物质为无机物,在小麦幼苗细胞中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
D、如果遇到干旱环境,小麦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会增大,抗逆性增强,D正确。
故选:C。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细胞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作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完成对选项的分析判断,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A、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淀粉属于非还原糖,所以麦芽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而淀粉不能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A错误;
B、若糯米煮熟后没有冷却就进行混合,高温会导致麦芽提碾碎液中的淀粉酶失活,导致麦芽糖产生量减少,B正确;
C、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蒸熟的糯米主要是提供淀粉,发芽的小麦提供淀粉酶,C错误;
D、麦芽糖为二糖,不能直接被吸收,但是经过麦芽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后能够被吸收,所以多吃依然会影响人体血糖浓度,D错误。
故选:B。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本题考查学生对糖类的相关知识,如还原糖的种类、还原糖与斐林试剂的反应以及多糖的单体等知识点的了解和运用,难度适中。
5.【答案】D
【解析】解:A、动物细胞内没有蔗糖,A错误;
B、糖原和纤维素元素组成均为C、H、O,纤维素不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错误;
C、固醇类物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
D、由于脂肪的C、H的含量高,故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脂肪所释放的能量更多,D正确。
故选:D。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2、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①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②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③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本题主要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答案】C
【解析】解:A、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组成,其中有两条是链状肽链,每条链状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因此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2个氨基,A错误;
B、该蛋白质合成时脱去水分子数目=280-2=278,因此其完全水解时也需要278个水分子,B错误;
C、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组成,其中有两条是链状肽链和一条环状肽链,而每条链状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因此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C正确;
D、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D错误。
故选:C。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链状)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链状)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链状)肽链数。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该蛋白质分子由3条肽链组成,这3条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连接,且其中有一条肽链是环状肽链。
本题结合蛋白质结构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能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延伸规律答题。
7.【答案】B
【解析】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满足生命活动所需,每日应摄入足量的蛋白类食品,从而保证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的供应,A正确;
B、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是生命之源,要适量饮水,但水不是能源物质,因此起床后还需要摄入糖类等物质,B错误;
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早餐中白粥或面包等食品中含有淀粉,经消化分解,能为机体提供葡萄糖,保证能量的供应,C正确;
D、脂质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饮食中应有适量的摄入,长期零油脂的饮食不利于身体健康,适量饮食脂类食物能够帮助维持身体机能和代谢水平,使身体能够正常运转,D正确。
故选:B。
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其中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多余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A正确;
B、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细胞干重下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错误;
C、脂肪的作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具有保温、缓冲、减压作用,C正确;
D、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鲈鱼体内就可能含有此类氨基酸,D正确。
故选:B。
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氨基酸根据人能否自身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前者是人不能合成的。
本题考查蛋白质、脂肪、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阐明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①正确;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②错误;
③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③正确;
④细胞学说没有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④错误;
⑤罗伯特.虎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⑤错误
⑥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⑥正确;
⑦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⑦错误。
故选:D。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先前存在的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0.【答案】A
【解析】解: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A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单体脱水缩合的过程需要酶的参与,B正确;
C、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一般不同,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一般也不同,单体的排列顺序都具有多样性,C正确;
D、碳链是组成细胞内各种多聚体(如多糖、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基础,D正确。
故选: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多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都是以碳原子为核心元素,因此说,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本题考查生物大分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病毒、细菌都没有染色体,真菌有染色体,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细菌和真菌都有核糖体,它们的蛋白质是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错误;
C、细菌和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NA彻底水解产物是4种含氮碱基(A、T、C、G)、脱氧核糖和磷酸,共6种化合物,RNA彻底水解产物是4种含氮碱基(A、U、C、G)、核糖和磷酸,也是6种化合物,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膜,通过抑制病原体细胞膜的合成不能治疗由病毒导致的肺炎,D错误。
故选:C。
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A
【解析】解:A、裹在脂滴表面的膜结构最可能具有单层磷脂分子,A错误;
B、磷脂亲水的头部朝向细胞质基质的水环境,亲脂的尾部朝向内部的脂质,B正确;
C、新生脂滴通过融合生成成熟脂滴的过程中,包裹脂滴的膜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
D、脂滴可以积累和贮存脂肪、胆固醇等,使细胞免受高脂影响,防止疾病出现,D正确。
故选:A。
由题干信息可知,脂滴外侧由一层磷脂分子包裹。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3.【答案】D
【解析】解:A、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细胞是下丘脑细胞,A错误;
B、体积较大的卵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小,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胚胎早期发育所需养料储存在卵细胞中,B错误;
C、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识别不同的信号分子,受体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C错误;
D、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大了表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D。
1、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2、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及生物膜作用,理解“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4.【答案】D
【解析】解:A、新冠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A错误;
B、绿藻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细胞中含有叶绿体,B错误;
C、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错误;
D、大肠杆菌和发菜都是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及核糖体等,D正确。
故选:D。
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遗传物质是DNA。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生物的类型,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答案】A
【解析】解:A、糖RNA和糖蛋白都属于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糖RNA元素组成为C、H、O、N、P等。糖蛋白元素组成为C、H、O、N、S等,B错误;
C、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糖蛋白不可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C错误;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糖RNA不是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误。
故选:A。
1、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S、Fe等;脂质组成元素是C、H、O,个别有N和P;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几丁质含有N元素。
2、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
本题考查蛋白质、核酸、脂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A
【解析】解:A、休克时,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酶向组织内外释放,所以测定血液中溶酶体水解酶的含量高低,可作为细胞损伤轻重程度的定量指标,A正确;
B、溶酶体是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膜功能主要与膜蛋白的含量和种类有关,溶酶体膜与高尔基体膜功能不一样,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就有差异,B错误;
C、细胞自噬后的产物,一部分以代谢废物的形式排出细胞外,另一部分被细胞再利用,C错误;
D、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说明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A。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细胞膜的功能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膜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性是流动性。
本题考查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7.【答案】C
【解析】解:A、内质网是在真核细胞中存在,在原核细胞中不存在,而内质网应激发生在真核细胞内,A正确;
B、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即粗面内质网由核糖体和内质网构成,B正确;
C、内质网应激是指蛋白质分泌增加或内质网蛋白折叠中断可导致内质网腔内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可见,胰岛β细胞的内质网应激不会造成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反而会使胰岛素分泌减少,C错误;
D、适度的内质网应激是细胞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据此推测,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功能紊乱,可能会启动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C。
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本题考查内质网的功能,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准确答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A、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无核仁的细胞也可能是真核细胞,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A正确;
B、核膜为双层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并且外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相联系,B正确;
C、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的指令即m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并通过核孔从细胞核送到细胞质,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
(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9.【答案】C
【解析】解:A、核糖体的成分包括RNA和蛋白质,故核糖体中含有磷元素,但无膜结构,A错误;
B、线粒体不含叶绿素,但能产生CO2分子(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错误;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也都能合成RNA分子,C正确;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ATP合成酶,但二者均不能分解葡萄糖(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C。
细胞器中含有DNA的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可合成DNA。
细胞器中含有色素可能是液泡和叶绿体,细胞器含有P元素可是指含有膜结构。含有ATP合成酶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次。
20.【答案】A
【解析】解:AB、上述过程是核移植实验,该实验中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得到的重组细胞发育成黑色美西螈,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但不能直接证明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A正确;B错误;
C、子代美西螈的肤色受黑色美西螈细胞核的控制,是遗传现象而非变异,C错误;
D、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核孔的功能,无法通过本实验得出该结论,D错误。
故选:A。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根据题干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21.【答案】C
【解析】解: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胞吞和胞吐,A错误;
B、Na+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通道蛋白只能进行顺浓度梯度运输,B错误;
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C正确;
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1、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2、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3、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意的能力,难度适中。
22.【答案】A
【解析】解:A、Na+-K+泵上具有ATP的结合位点,ATP与之结合后能转变为ADP和Pi,说明Na+-K+泵自身具有ATP水解酶的作用,同时Na+-K+泵是运输Na+和K+的载体蛋白,故Na+-K+泵兼有载体和酶的功能,A正确;
B、乌本苷本身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忽略不计,故乌本苷处理不会导致红细胞失水皱缩,B错误;
C、Na+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
D、由图可知,该过程能选择性地吸收K+,排出Na+,故该过程中K+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1、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而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2、分析题图:图示为Na+-K+泵结构图解,Na+-K+泵为跨膜蛋白质,具有ATP结合位点,将2个K+泵入膜内,3个Na+泵出膜外,需要消耗ATP。
本题考查物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3.【答案】C
【解析】解:A、人的红细胞移入低渗溶液后,很快吸水涨破,而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说明人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可能比水生动物卵母细胞的多,A正确;
B、短时间内,水生动物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说明水生动物卵母细胞可能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吸收水,B正确;
C、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而通道蛋白不需要改变自身构象,C错误;
D、通道蛋白具有专一性,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D正确。
故选:C。
根据题意可知:“短时间内在低渗溶液中,人的红细胞很快吸水膨胀发生溶血,而水生动物卵母细胞不膨胀。后来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成功分离出水通道蛋白”,说明水分的运输可通过水通道蛋白进行,属于协助扩散。
本题考查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水通道蛋白在水分子运输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理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难度不大。
24.【答案】B
【解析】解:A、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增大,颜色逐渐变深,A 错误;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原生质体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逐渐减小,B正确;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原生质体体积增大,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变薄,C错误;
D、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即使时间足够长,置于清水中的细胞也不会持续吸水直至涨破,D错误。
故选:B。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质壁分离的原因和现象,难度不大。
25.【答案】B
【解析】解:A、图中将Na+运输至液泡储存的过程,借助囊泡与液泡膜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
B、Na+通过载体蛋白进入液泡和离开细胞,都是消耗H+的电化学梯度,都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液泡中需要维持较高的H+浓度来帮助运输Na+,因此液泡膜上可能存在一种与H+主动转运有关的蛋白质来向内运输H+,C正确;
D、液泡中富集的Na+提高了细胞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越高,有利于细胞吸水,D正确。
故选:B。
分析图片信息可知,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将H+运出细胞外,然后借助H+的内外浓度梯度来运输Na+,将其排出细胞;或者通过将Na+储存进液泡,减少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6.【答案】D
【解析】解:A、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可以切割RNA,因此,核酶作用的底物可以是其自身,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核酶是酶的一种,因此核酶催化化学反应也具有专一性,B正确;
C、核酶可通过断裂RNA中的磷酸二酯键进而切割RNA,C正确;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3、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化学本质;识记酶的特性,掌握酶促反应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7.【答案】D
【解析】解:A、①②组实验只能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证明酶具有高效性,A错误;
B、证明酶的专一性时,可设置①③组实验,但检验试剂应使用斐林试剂,不能用碘液,B错误;
C、H2O2加热条件下分解加快,故不宜选用④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
D、酸性条件下,淀粉会水解,故不宜选用①组实验材料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活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8.【答案】C
【解析】解:A、分析图1可知,底物只有与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才能结合并发挥作用,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
B、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底物不能与酶结合,降低了酶促反应速率,B正确;
C、分析图2可知,加入抑制剂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底物不能与酶结合,抑制剂B竞争性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故若加入抑制剂B,则随底物浓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升高,C错误;
D、因该反应是在环境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故适当提高温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C点向左下方移动,D正确。
故选:C。
分析图1可知,抑制剂A与酶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底物不能与酶结合,抑制剂B竞争性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分析图2可知,加入抑制剂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
本题考查酶促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答案】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磷脂和蛋白质 蛋白质和RNA DNA分子的复制和mRNA的合成
【解析】解:①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②因为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故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④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⑤细胞核是DNA主要存在的场所,细胞核能参与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mRNA的合成。
故答案为:
①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②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③磷脂和蛋白质
④蛋白质和RNA
⑤DNA分子的复制和mRNA的合成
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遗传信息就像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细胞依据这个“蓝图”,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正是由于这张“蓝图”储藏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才具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因此,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膜、细胞核、核糖体的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0.【答案】脂质和蛋白质 水 同种离子 ② 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2+,继续培养数天后,观察植物叶片生长情况
【解析】解:(1)细胞质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糖类。
(2)水稻能从培养液中吸收水和离子,水稻培养液中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其原因是水稻吸收水的速率大于吸收Ca2+的速率。图2中水稻吸收大量的SiO44−,而番茄几乎不吸收SiO44−。初步得出结论为: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3)水稻、番茄对培养液中不同物质的吸收,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与图1中结构②(蛋白质)有关,体现了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4)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植物部分叶片发黄,可能是培养液中缺乏Mg2+,导致叶片中叶绿素合成受阻。为进一步探究该观点是否正确,可用实验进行验证,具体步骤是: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2+,继续培养数天后,观察植物叶片生长情况,如果植物的症状解除,则可以证明该观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脂质和蛋白质
(2)水 同种离子
(3)②
(4)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2+,继续培养数天后,观察植物叶片生长情况
根据题意和图2分析可知: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含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番茄培养液中的Mg2+和Ca2+浓度下降,水稻培养液中的Mg2+和Ca2+浓度增高。SiO44−的情况刚好相反,水稻吸收大量的SiO44−,而番茄几乎不吸收SiO44−。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柱形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1.【答案】R基 3 123 脱水缩合 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②④⑥ 3 m-9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空间结构
【解析】解:(1)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图中各氨基酸的R基①③⑤⑦中,③和⑦是相同的,R基有3种。
(2)由以上分析知,该化合物由124个氨基酸形成,形成该化合物时脱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4-1=123个,由氨基酸形成该化合物的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每个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由以上分析知,图中的②④⑥表示肽键;图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中各氨基酸的R基(①③⑤⑦)中共有2个羧基(分别位于③和⑦、各1个),所以该肽链至少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1+2=3个。
(4)图中的四个氨基酸的R基中只有①中含有氨基(1个),假设有一个十肽,分子式为CxHyOzNmSn,组成该肽的氨基酸只有图中的几种,则根据N原子数可知该多肽含有的R基为①的氨基酸有m-10个,该十肽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1+(m-10)=m-9个。
(5)多肽的种类与构成多肽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如果该多肽的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就可以改变其性质;高温能够使蛋白质性质改变的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故答案为:
(1)R基;3
(2)123;脱水缩合;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②④⑥;3
(4)m-9
(5)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空间结构
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说明该蛋白质是由124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形成的;图2为该蛋白质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其①③⑤⑦是氨基酸的R基,②④⑥中含有肽键。
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蛋白质合成过程--氨基酸脱水缩合,首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其次识记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相关公式计算蛋白质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个数。
32.【答案】核膜 液泡和溶酶体 受体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图1中的C、D对应图2中的甲,图1中的B、F对应图2中的乙 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从细胞质基质中转移至内质网上,肽链合成后再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 E的膜面积变小,F的膜面积先变大再变小,B的膜面积变大
【解析】解:(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组成,A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B是细胞膜。C、D、E、F都是具膜细胞器,C、D可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故E和F分别表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所以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溶酶体、液泡。
(2)若该分泌蛋白为激素,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3)图l中的C、D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且含有核酸,因而可对应图2中的甲;图l中的E、F分别为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具有膜结构可与图2中的乙对应。由于图1中C、D生物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二者功能差别较大。
(4)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图2中结构丙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E内质网通过囊泡转移到F高尔基体,而F高尔基体通过囊泡转移到B细胞膜,因此图2中结构丙核糖体的位置变化是从细胞质基质中转移至内质网上,肽链合成后再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图1中E(内质网膜)的膜面积变小,F(高尔基体膜)的膜面积先变大再变小基本不变,B的膜面积变大。
故答案为:
(1)核膜 液泡和溶酶体
(2)受体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图1中的C、D对应图2中的甲,图1中的B、F对应图2中的乙 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4)从细胞质基质中转移至内质网上,肽链合成后再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 E的膜面积变小,F的膜面积先变大再变小,B的膜面积变大
题图分析,图l中C表示叶绿体,D表示线粒体,E表示内质网,F表示高尔基体。图2中脂质和蛋白质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这说明甲和乙含有膜结构,丙没有膜结构,甲含有核酸,在动物细胞中应该是线粒体,乙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含有核酸,应该是核糖体。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和项城市5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