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含核心考点卷+提升卷)
- 【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考点卷】(11大核心考点) 试卷 0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提升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考点卷】(11大核心考点) 试卷 0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考点卷】(6大核心考点) 试卷 0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提升卷】 试卷 1 次下载
【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提升卷】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提升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提升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提升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提升卷(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略有气味的气体【答案】C【解析】A、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说法错误;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可以在水中溶解,而不是易溶于水,说法错误;C、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说法正确;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法错误;故选:C。2.为了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所贴的标志是( )【答案】A【解析】浓硫酸属于腐蚀品,所以A符合。故选A。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 B.C. D.【答案】A【详解】化合反应:两种或两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A、该反应中有氧气参加反应, 属于氧化反应;反应是“多变一”,属该于化合反应,A正确。B、该反应不是“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B错误。C、该反应不是“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D、该反应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不属于氧化的反应,D错误。故选:A。4.重铬酸钾为橙红色三斜晶体或针状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有毒,用于制铬矾、铬颜料、并供电镀、有机合成等使用,其化学式为K2Cr2O7,其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0 B.+3C.+5 D.+6【答案】D【详解】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元素通常为-2价,钾元素为+1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2)×7=0可得想x=+6。故选D。5.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B.氧气可用于炼钢 C.医疗上用氧气进行急救 D.氧气可用于气焊【答案】A【解析】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钢铁工业,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气焊,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6.下列有关灭火的原理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木柴的着火点【答案】C【解析】用嘴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浇;图书、档案失火,通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木柴着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7.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的水越多越好 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C.不可以利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铁丝燃烧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增加可燃物【答案】C【解析】A、集气瓶中的水不是越多越好,适量即可,该选项不正确。B、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不正确。C、不可以利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正确。D、铁丝燃烧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8.结合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产生氧气B.实验③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二氧化锰质量减少C.该实验证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实验①的反应速率比实验③的快【答案】C【详解】A、实验①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说明氧气浓度不足,并不能说明没有产生氧气,错误;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质量不变,错误;C、该实验证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正确;D、由图可知,实验①的反应速率比实验③的慢,错误;故选C。9.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纯净氧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集气瓶中应装满水,确保无气泡B. 左端导管口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C. 右端导管口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D. 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答案】B【解析】按图装置收集纯净的氧气,集气瓶先装满水,不能有气泡,故A正确;B.右端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故B错误;故选B10.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B.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原子C.3H2O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D.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元素【答案】C【详解】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电荷数,Ca2+中的“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A错误;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故B错误;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3H2O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故C正确;D、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相应个数的该元素的原子,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C。11.下图是小宸同学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谈蓝色火焰B.磷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白雾,会污染空气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照明弹D.氧气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答案】C【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B、磷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白烟,会污染空气,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照明弹,正确;D、虽然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说明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且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只具有助燃性,错误。故选:C。12.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B.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和氢气两种物质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 D.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答案】C【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B.过氧化氢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氧气和氢气,故错误;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正确;D.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含氢元素与氧元素,故错误。故选:C。13.关于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说法错误的是A.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称为剧烈氧化B.缓慢氧化肯定不能转化为剧烈氧化C.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D.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都会放出热量【答案】B【详解】A、氧化反应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金属锈蚀、生物呼吸等,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快,并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这种氧化叫做剧烈氧化,说法正确;B、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放热,当温度达到40度时,白磷燃烧,剧烈氧化,说法错误;C、食物腐烂进行的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属于缓慢氧化,说法正确;D、物质与氧缓慢反应缓缓发热而不发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叫剧烈氧化,说法正确;故选:B。14.用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加入,其结果是( )A.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变 B. 生成的氧气质量增加C. 速率不变 D. 高锰酸钾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答案】B【解析】高锰酸钾分解会产生氧气,氯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故氧气量增加;高锰酸钾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氯酸钾的催化剂,速率由慢到快;故选B15.图示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图示错误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 B.空气的组成 C.物质的分类 D.物质变化的类型【答案】C【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根据氧气参与的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将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其他气体的体积分数约1%,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将物质变化过程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6.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装装置时,应遵循“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循序B.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的时候开始收集气体C.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试管,后固定在药品下方加热D.必须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答案】C【详解】A、组装装置时,应遵循“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循序,选项错误;B、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示开始收集,选项错误;C、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试管,后固定在药品下方加热,选项正确;D、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明已经集满氧气,选项错误,故选C。17.“冰鲜柠檬水”是夏日备受欢迎的饮品之一,柠檬中富含柠檬酸,其化学式为C6H8O7,柠檬酸在果汁饮料中的添加量约为1%。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柠檬酸中含有4个氢分子B. 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gC. 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8:7D. 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8.6%【答案】D【解析】A、柠檬酸是由柠檬酸分子构成的,不可能含有其它分子,故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B错误;C、柠檬酸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8:7,不是质量比,故C错误;D、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溶液中1%的是柠檬酸,99%的是水,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00%×+99%××100%≈88.6%,故D正确。故选D。18.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坩埚钳夹持引燃后的木炭应快速伸入集气瓶中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若检验生成物,需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对比,说明了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答案】D【解析】A、坩埚钳夹持引燃后的木炭应自上而下缓慢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以防木炭燃烧不充分,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检验生成物,需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对比,说明了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9.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制取B.通入后,白磷燃烧,说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C.通入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答案】B【详解】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可通过加热 KMnO4 制取 O2,故A说法正确;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图示中白磷在60℃的热水中,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 O2 后,白磷燃烧,通过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并不是只需要氧气,故B说法错误;C、白磷和红磷都在60℃的热水中,通入 O2 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故C说法正确;D、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B。20.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X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适应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用法:口服规格:1.5g/片,每片含碳酸钙1.25gA.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3:4B.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gC.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D.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1g钙元素【答案】D【详解】A、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40:12:(16×3)=10:3:12,选项错误;B、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40+12+16×3=100,选项错误;C、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3.3%,选项错误;D、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钙元素的质量=1.25g×2××100%= 1g,选项正确;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60分)21.(10分)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 (1)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 ______(填“高”或“低”)。(2)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工业上采用该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而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请写出有关文字表达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答案】(1)低 (2)混合物 (3)物理 分解反应【详解】(1)步骤②中,首先蒸发出的是氮气,说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2)由图示知,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中含有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3)工业上制取氧气采用的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不同,将氮气分离出来,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在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属于分解反应。22.(10分)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I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P+ O2 P2O5(2)探究燃烧需要氧气(3)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4)提供热量、隔绝氧气【解析】(1)由实验I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 P+ O2P2O5。(2)实验Ⅱ中未通入氧气时,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所以目的是探究燃烧需要氧气。(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4)热水能提供热量,还能隔绝氧气。23.(1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小林同学想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氧气,从装置A到E中,他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符号或者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3)小安同学想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她选用了装置A、F、G。请你帮她完成下列分析过程:①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或者文字表达式________。②小安在实验过程发现F中的水变成了红色,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③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那么F装置内导管(“b”或“c”)应该怎样延伸?请在图中画出________。④若忽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当小安开始做实验时未将装置F装满水,则她最终测得的氧气体积将会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者“不变”)【答案】(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 A或E 或(3) 或 未塞棉花导致粉末状固体进入 不变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需要加热,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氧气较为纯净,所以收集装置选择E,反应符号或者文字表达式是: 或 ;(3)①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符号或者文字表达式是: 或 ;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发现制得的氧气并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不纯,则错误操作可能是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导致收集到排出的空气或集气瓶未装满水导致收集的氧气混入残留的空气;②集气瓶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可能是试管口未放棉花,加热时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所致;③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则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密度比水小会处于水面以上,气体应“短进长出”,故F装置内导管c延长,有利于排水,故如图;④如忽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则进入装置F中气体的体积与排出水的体积相同,则F是否装满水不会影响最终测得的氧气体积,则他最终测得的氧气体积将不变;24.(14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铁丝燃烧的实验。(1)如图所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探究一: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甲同学: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乙同学:为了聚热效果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地预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见下表,实验中3个相同的集气瓶均盛有等量的水和氧气。实验操作取3根相同的铁丝,将1根拉直,另2根绕成宽窄不同的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现象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II最剧烈,其次是III,较弱的是I你认为______ (填“甲”或“乙”)同学的说法合理,其理由是______。(2)探究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实验设计】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相同体积的氧气中燃烧,做对比实验。物质燃烧的现象含碳0.05%的铁丝剧烈燃烧,极少量火星含碳0.2%的铁丝剧烈燃烧,少量火星含碳0.6%的铁丝未记录纯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无火星①推测表中“未记录”部分的内容为_______。②通过以上探究,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反思与评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还与_____有关。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答案】 乙 铁丝的长度相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相等 剧烈燃烧,大量火星 铁丝燃烧现象与含碳量有关,含碳量越高,燃烧越剧烈,产生火星越多 铁丝的粗细程度 取含碳量相同,直径分别为0.2mm、0.4mm、0.6mm的铁丝放入相同体积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到铁丝越细,燃烧越剧烈,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铁丝的粗细程度有关【解析】(1)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探究一:分析实验方案可知,由于铁丝的长度相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相等,但剧烈程度不同,Ⅱ最剧烈,其次是III,较弱的是I,则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为了聚热效果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的预热,故乙同学的说法合理;(2)探究二:[实验设计]①分析实验方案可知,随着铁丝中含碳量的增加,火星越多,则表中“未记录”部分的内容为剧烈燃烧,大量火星;②分析实验方案可知,通过以上探究,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铁丝燃烧现象与含碳量有关,含碳量越高,燃烧越剧烈,产生火星越多;[反思与评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还与铁丝的粗细程度有关;取含碳量相同,直径分别为0.2mm、0.4mm、0.6mm的铁丝放入相同体积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到铁丝越细,燃烧越剧烈,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铁丝的粗细程度有关25. (10分)学习了 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铁(Fe2O3)能否作 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猜想】Fe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在试管中加入10mL5%的H2O2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实验二将10mL5%的H2O2溶液加入装有0.5gFe2O3的试管,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有较多气泡产生,____________实验三将实验二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固体质量为0.5gFe2O3的质量不变【讨论与反思】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 Fe2O3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以下实验:【实验目的】探究______【实验步骤】①将实验三中得到的固体放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______,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结论】Fe2O3可作 H2O2分解的催化剂,其催化 H2O2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答案】 木条复燃 氧化铁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10mL5%的H2O2溶液 H2O2 2H2O+O2 【解析】[实验验证]实验一:在试管中加入10mL5%的H2O2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速率很慢;实验二:将10mL5%的H2O2溶液加入装有0.5gFe2O3的试管,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根据实验结论,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观察到有较多气泡产生,木条复燃,说明氧化铁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实验三:将实验二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固体质量为0.5g,说明反应前后氧化铁的质量不变;[讨论与反思]上述实验不能证明 Fe2O3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以下实验:[实验目的]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所以还需要探究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实验步骤]验证氧化铁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即继续加入同样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即①将实验三中得到的固体放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10mL5%的H2O2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结论]综上所述,Fe2O3可作 H2O2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在氧化铁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 2H2O+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考点卷】(11大核心考点),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考点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科粤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考点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科粤版・上册)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讲义,文件包含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科粤版・上册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讲义答案版docx、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科粤版・上册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讲义填空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2 制取氧气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