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含单元核心考点卷+提升)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卷】(7大核心考点) 试卷 2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提升卷】 试卷 2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提升卷】 试卷 3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考点卷】(7大核心考点) 试卷 2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提升卷】 试卷 3 次下载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卷】(6大核心考点)
展开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卷】(6大核心考点),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2023四川凉山州】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O2 B. 2O C. O D. O2-
2.(2023·河南·中考真题)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 B.水 C.氢气 D.硫酸铜
3.(2023·山西·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A.H2O B.OH C.H2O2 D.H2
考点2 用微粒观点解释常见现象
1.【2023四川广安】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 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2.(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3.(2023·广西·中考真题)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4.【2022四川成都】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景色 | 解释 |
A | 春天花香四溢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夏天云消雾散 |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
C | 秋天层林尽染 |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
D | 冬天白雪皑皑 |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
5.【2022四川广安】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体积增大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D. 向含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消失——H+和OH-结合生成H2O
6.(2023·河北·中考真题)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
7.【2023四川眉山】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8.(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202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宏观拼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好酒不怕巷子深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 |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 水分子很小 |
C |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构成不同 |
A.A B.B C.C D.D
10.(2023·山西·中考真题)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11.(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端午时节,粽叶飘香一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一一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能分解
B.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6000L氧气加压后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13.(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14.(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15.【2022四川遂宁】下图中四季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落叶缤纷 D. 冬天雪花飘飘
16.(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6000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分 子间有间隔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7.(2023·河南·中考真题)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
(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考点3 分子性质的探究
1.(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盛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氨的水溶液显_______。
2.(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模拟预测)做“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如图甲)时气味刺激难闻。欣欣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
【装置对比图】
【实验操作】
操作Ⅰ:向各盛有5mL蒸馏水的B、C试管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操作Ⅱ:将各盛有2mL浓氨水的A、D试管按图乙同时连接,观察。
【分析讨论】
(1)进行操作Ⅰ并观察溶液颜色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进行操作Ⅱ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2022秋·江苏常州·九年级统考期中)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I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氨气与氯化氢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氨气和氯化氢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Ⅱ.分子的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探究一: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
步骤一:如图1所示,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二:向A、E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有橡皮塞的导管按图连接好,并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
(1)实验中使用了F装置,其作用是 。
(2)步骤二中,可观察到B、D试管中的液体均由无色变成红色,且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请另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证明上述结论 。
(3)图1中装置C的作用是 。
探究二:探究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如图2所示,两只注射器内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A、B、C三个标记。实验开始时,同时向长玻璃管两端的脱脂棉上各滴入10滴浓盐酸和浓氨水,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且AB段内白烟最浓厚。
【分析讨论】
(4)AB段内白烟最浓厚,说明分子质量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
生成物氯化铵常温下的状态是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5)请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在一节化学课上,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甲中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为了揭秘魔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然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魔棒生烟”魔术中,两根玻璃棒无须接触,就可看见白烟产生,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魔棒生烟”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图乙中同时打开弹簧夹a、b,玻璃管c中出现白烟,白烟最先出现的地方是 (填“e”“f”或“g”),理由是 。
(4)图乙相比图甲,实验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5.(2023春·广西南宁·八年级广西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中)利用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1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此实验采用的是 方法进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2如下操作:分别用两支带有单孔橡皮塞的胶头滴管吸入约1mL浓氨水,立刻塞入试管中,并将B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同时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几分钟。实验2的实验现象为 ;得出分子运动结论:温度越 ,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6.(2022秋·辽宁铁岭·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1)如甲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该实验可得出分子的性质是 。
(2)如乙图是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比较A、B图能得出分子运动速率与 有关;请举一个生活事例说明此结论 。
(3)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丁烷气体能被压缩成液体装在打火机中的原因 。
7.(2022秋·辽宁沈阳·九年级统考期中)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
【实验1】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较难被压缩的是 (填“空气”或“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2】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分子运动现象进行了以下探究。
(1)选用药品时利用了浓氨水的以下性质,其中属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是 。
A.浓氨水有很强的挥发性 B.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发现问题: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是怎么变成红色的?
假设一:空气中有一种物质的粒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假设二: 。
分析:实验中B烧杯内的酚酞溶液 ,说明假设一不正确,假设二正确。
(3)请你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或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实验3】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甲所示。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产生图甲现象的原因: 。如果继续完成图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考点4 原子的构成与微粒结构示意图
1.【2023四川宜宾】宜宾正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单质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下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硅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14 B. 元素符号为Si
C. 图中m的值为14,n的值为4 D. 图中“28.09”表示1个硅原子的质量
2.【2023四川内江】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 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
C.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3.【2022四川凉山】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下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钛原子的电子数为22 B. 钛为非金属元素
C.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D. 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4.【2022四川泸州】“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 B. 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
C.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钠呈+1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
5.(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6.【2021四川宜宾】目前,宜宾正大力发展锂电池产业。结合图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锂单质是电的良导体 B. 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C. 图中“3”表示中子数 D. 锂原子结构示意图:
7.(2023·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
(2)图2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___相同。
(3)图2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由图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锌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图二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D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E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__周期。
9.【2023四川成都】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12 B. 64 C. 66 D.
考点5 综合应用微粒观点
1.【2021四川达州】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D. 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2.【2021四川成都】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物质 | 分子个数 | 体积 | ||
0℃/101kPa | 20℃/101kPa | 0℃/202kPa | ||
17g氨气 | 约6.02×1023个 | 22.4L | 24.1L | 11.2L |
A. 氨分子质量很小 B. 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
C. 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 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2022四川南充】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 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
4.【2022四川达州】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1)图I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上述微粒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
②上述五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图Ⅱ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5.【2021四川凉山】用氢、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图中图1是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锶原子形成的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图1、图2中共有______种金属元素。
(2)图2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符号是______,锶原子与图2中C代表的微粒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6.【2021四川广元】“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图一是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二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图一中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图二中的粒子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②表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__周期。
7.【2023四川内江】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这两个周期开头的是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由原子序数为6和8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有毒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8.【2023四川达州】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探索未知世界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图一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图二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
A. 徐寿 B. 卢瑟福 C. 侯德榜 D. 门捷列夫
(2)图一中镁元素与铝元素之间最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3)图一中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4)图二中两种粒子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考点6 物质的分类
1.(2023·广东·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 B.ClO2 C.NaClO D.C2H5OH
2.(2023·福建·中考真题)气凝胶是一种密度特别小的新型固体材料。下列制备气凝胶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碳化硅 B.铜 C.二氧化硅 D.石墨
3.(2023·广西·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O2 C.KClO3 D.C2H5OH
4.(2023·河北·中考真题)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萘和石蜡都是非晶体 B.银和铜都是导体
C.和都是盐 D.和都是铵态氮肥
5.(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碘酒、碳酸钙、二氧化硫 B.冰水混合物、氯化锌、二氧化锰
C.生理盐水、纯碱、铁锈 D.天然气、硫酸钠、过氧化氢溶液
6.(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7.(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红糖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8.(2023·湖北潜江等·中考真题)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天然气 B.盐:氯化钙 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D.碱:碳酸钠
9.(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为:,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酸 B.碱 C.单质 D.氧化物
10.(2023·山西·中考真题)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的陶艺“踢毽子”,童稚十足,形神兼备。这种陶艺的制作用到了钾长石(主要成分KAlSi3O8)、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3)和萤石(主要成分CaF2)。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
A.钾长石 B.萤石 C.方解石 D.石英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卷】(5大核心考点),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卷5大核心考点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卷5大核心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考点卷】(7大核心考点),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提升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