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玻璃仪器》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883936/0-16968179576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洗涤玻璃仪器》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883936/0-16968179576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前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模式,教学准备,教学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规范化。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学前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教学难点】、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模式【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第二课时:反馈练习,熟练掌握,并能达到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目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
1、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2、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3、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 [试一试]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学生试着计算(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学生讨论]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说出解题过程。课件展示解题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课件展示]练习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学生与老师一起完成。[强调格式]课件演示。[总结步骤]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5、列出比例式;6、解比例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7、简明地写出答语。[课件展示]练习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 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展示]练习3、练习4。[发现小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三个关键”。[课堂练习5]发现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规律。[小结]化学反应计算的几种方法。[作业]:1.12 g镁带要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需消耗氧气多少克?同时生成氧化镁多少克?【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解题步骤:[解] (1)设未知量
(2)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归纳学习,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原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模块】,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