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 《吹泡泡 学科学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官”兄弟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观察水果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 副本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大象版 (2017)3 不一样的豆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大象版 (2017)3 不一样的豆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不一样的豆子》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大象出版社
内容来源:一年级小学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不一样的豆子 》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
设 计 者:张百顺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观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并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 和得出结论的意识。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2.教材分析
《不一样的豆子》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五官兄弟》的第3课。本课是在第一课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了不同感官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会描述物体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之后的再应用,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始渗透比较、分类的思想,并且组织初步体验比较分类的活动。
4.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3)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5.评价任务:
(1)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物体具有一些常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的粗糙程度等,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给物体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不同豆子
【学生准备】自带自带4-6种豆子或者五谷杂粮;3-4人一小组。
7.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不要写成课堂实录)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 导入 (3分钟) | 引入:出示各种各样的豆子,引起学生好奇观察这些豆子,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 学生知道这节的学习内容。 |
环节二、学习新课(18分钟)
环节三 拓展 (10—12分钟)
环节四 总结 (3分钟)
环节五作业设计 (1—2分钟) | 1、提出问题。 除了按种类分.还可以怎样给这些不一样的豆子分?
2、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给不一样的豆子分类。 3、分类:小组分工合作,给不一样的豆子分类。
4、交流:交流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理由。 | (完成目标一) 准确描述不同豆子的特征。 (评价目标一)
(完成目标二) 不仅能科学分类,还可以讲清楚分类标准。 (评价目标二)
(完成目标二) 不仅能科学分类,还可以讲清楚分类标准。 (评价目标二)
|
1、随机挑选豆子进行分类
老师选一种豆子,分析这种豆子可以按不同的特征分到哪几个组里。
1、总结。 通过这一节的活动我们清楚了豆子多种特征并且能够分类。
1、豆子拼图 |
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豆子 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的粗糙程度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 不一样的豆子教案设计,文件包含不一样的豆子888ppt、第3课不一样的豆子教学设计doc、pptviewexe、一分钟音乐wma等4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大象版 (2017)第一单元 “五官”兄弟1 “五官” 兄弟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环节,学习新课,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一年级上册2 观察水果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