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2023-2024(上)江西省宜丰中学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110.72°E,19.61°N),我国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火星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天体的基本类型划分,火星属于( )
A.星云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2.火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3.人类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星球,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④火星和地球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时间长度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理兴趣小组发现,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被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图中的①代表太阳内部,②、③、④代表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的三个圏层。右图示意2019-203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太阳黑子出现在左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右图显示本周期的太阳活动峰年是( )
A.2021年 B.2023年 C.2025年 D.2027年
6.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低纬普遍出现极光 B.地球磁场完全消失
C.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 D.大气成分的组成发生剧变
2018年4月16日,据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中国“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成功了。此次实验中首次实现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为目前世界最长。图1为我国“人造太阳”图,图2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有人说即使有了“人造太阳”也难以取代真正的太阳,下面支撑这种观点的依据有( )
①太阳能间接为我们提供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②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地壳运动也离不开太阳能③太阳辐射直接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光、热资源④太阳辐射是产生美丽极光的主要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为丰富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多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③白昼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④海拔高,距离太阳路径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9.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关于我国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归纳正确的是( )
①东部贫乏,西部丰富②南部贫乏,北部丰富③总体上分布较为均匀④青藏高原最多,四川盆地最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B.C. D.
地球距今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生物的出现与进化只是其中的一段。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据此思考完成下面小题
11.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
12.下列关于对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中地球演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②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③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 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 ⑤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14.人类出现于( )
A.太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5.在古生代化石中能够找到的生物最可能是( )
A.原始鱼类 B.恐龙
C.被子植物 D.哺乳动物
16.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 )
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2020年1月25日01时55分土耳其东部(北纬38.35°,东经39.12°)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此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
A.莫霍面以上 B.软流层以下 C.莫霍面以下 D.古登堡面以下
18.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会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还是逃。“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存在差异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
C.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2021年3月7日,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埃特纳火山再次爆发,喷发出的火山灰冲到1万米高空后飘落下来,对周围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左图为火山爆发景观图,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0.埃特纳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由坚硬岩石组成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连续但不规则
D.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按河谷发育程度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4.阶段④所示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岩浆喷出 D.流水沉积
25.下列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洪积扇一般发育于山前 B.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
C.三角洲形成于河流中游 D.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凹岸
26.如果在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处修建深水港口,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贵州的山,像农民种在地上的苞谷,一颗一颗耸立在大地上;贵州的河,像蜿蜒的神龙神秘莫测,流着流着就不见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贵州这种形状独特的山地,与下列地貌成因一致的是( )
A.潟湖 B.石林 C.雅丹地貌 D.三角洲
28.贵州的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其原因是( )
A.贵州省降水少,气候干旱 B.贵州省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C.贵州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 D.贵州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
下图是在我国某地区拍摄的一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 )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30.图示景观图显示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m,植被稀少。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蓝窗”景观属于( )
A.流水侵蚀地貌 B.风积地貌
C.海蚀地貌 D.海积地貌
32.“蓝窗”坍塌后,残留在海水中的M部分,形成的地貌为( )
A.海蚀崖 B.海蚀柱 C.海蚀平台 D.海蚀洞
二、综合题(4小题,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MJ/m2,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水总量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
(1)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分)
(2)说出材料一中甲地的地形区名称,并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主要原因。(8分)
(3)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你是否赞成在该地大力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请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理由。(8分)
34.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 ,该面以下E代表 。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呈 态。
(4)G+H表示 。地球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 。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19年6月19日,在山东省淄博市西河镇发现了许多阿门角石化石(如图1)。阿门角石属古无脊椎动物。
(1)图1中含有阿门角石化石的地层,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 (古生代、中生代或新生代),推断该生物生存环境为 (海洋/陆地)环境。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可推断地球生物演化经历了从 到 的进化过程。
(2)图2中A、B、C岩层中最年轻的是 岩层,最老的是 岩层(填字母)。
(3)从图2中可以读出,石油比煤炭 (填早/晚)形成,B层岩石属于 岩。(填名称)
(4)C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地理环境为 (温暖湿润/寒冷干燥)。
(5)图3中的①—⑤代表地质年代,恐龙大量繁盛的时代是 (填序号),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的时代分别是 和 (填序号)末期。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长江及其支流蜿蜒贯穿湖北大地,在种种自然条件的作用下,为湖北打造出众多的江中洲地。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唐朝后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的现象。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如图所示。
(1)洲地,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形态。《说文解字》称:“水中可居曰州(洲)。”在江河中的沙洲,便是水流冲积河道、河口所形成的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指出历史早期.长江中的洲地稀少而唐朝后期洲渚日增的原因。(4分)
(2)据图推测甲处沙洲的形成过程。(4分)
(3)江心洲地的消长和交替发展,正是长江中下游历史变迁的特别记录。说明近年来甲处沙洲增长缓慢的原因。(4分)
2023-2024(上)江西省宜丰中学高一10月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1.C 2.B 3.A
1.火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属于行星,C正确,A、B、D错。
2.火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太阳系,B正确;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级别高于太阳系,C、D错。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火星不在地月系中,A错。故B。
3.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有较适宜的温度条件,①②正确;火星体积、质量小,产生的引力较小,形成的大气层较薄,③错;火星公转周期比地球长,因此公转产生的四季时间长度与地球不同,④错。①②正确,故选A。
4.B 5.B 6.C
【解析】4.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①为太阳内部,②为光球层,③为色球层,④为日冕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根据右图可知,预估值最大值出现的年份为2023年,所以本周期太阳活动峰年为2023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6.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A错。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并不会使地球磁场消失,B错。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从而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C正确。大气成分的组成并不会发生剧烈变化,D错。故选C。
7.B 8.D 9.D 10.D
【解析】7.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因此①正确;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的内能,不是太阳能,因此②错误;太阳直接为我们提供了光热资源,而且是清洁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③正确;太阳活动类型当中的太阳风产生极光,而不是太阳辐射,因此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8.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多,①正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距海远,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多,②正确;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但由于青藏高原纬度低,白昼时间并不长,因此③错误;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为丰富,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而不是因为距离太阳路径短,因此④错误。综上所述,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9.仔细读图,并结合我国地形区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辐射东部贫乏,西部丰富,①正确;南部贫乏,北部丰富,②正确;太阳辐射能总体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③错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方是四川盆地,因此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10.地热能是地球内部自身释放的能量,而赛车用的石油、煤球炉用的煤炭等是由于地质作用下太阳能转化成矿物能,太阳能电池直接利用太阳能。因此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羊八井地热发电站,依据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C 12.C
【解析】11.元古宙是指5.7亿年前,古生代是在2.5亿年前至5.7亿年前左右,中生代是指6500万年前至2.5亿年前左右,新生代是指6500万年前至今;根据材料可知大熊猫在地球上已至少生存了800万年,应属新生代时期, C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
12.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新生代时期。新生代时期,地球发生了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代的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①③正确。古生代、中生代是地球上重要的造煤时期,②错误。中生代时期,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④错误。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⑤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故选C。
13.B 14.D 15.A 16.B
【分析】13.据图分析可知,地质年代表越往下越老,越往上越新。据图,植被的演化顺序为:藻类植物一蕨类植物一裸子植物一被子植物,A错误;三叶虫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属于海生脊椎动物,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因此从老到新为三叶虫一鱼类一恐龙,B正确;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为,古生代一中生代一新生代,C错误;动物演化顺序为: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哺乳动物,D错误。故选B。
14.据图可知,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新生代的古近纪和新近纪是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是人类时代,D正确;太古宙原核生物出现,古生代以此进化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中生代爬行动物繁盛,ABC错误。故选D。
15.读图可知,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可以在古生代化石中找到,A正确;恐龙生存在中生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生存在新生代,都不可能在古生代化石中找到,BCD错误。故选A。
16.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古生代末期,也就是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距今大约2.5亿年之前。当时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估计有96%的生物都灭绝了,包括95%的海洋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第三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当时地球上大约45%的物种灭绝了,包括盛极一时的恐龙在内,此次生物灭绝之后,爬行动物退出生物进化主舞台,地球生命演化进入哺乳动物时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A 18.B
【分析】17.陆地地下莫霍面的平均深度33千米,软流层一般在地下100千米以下,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左右。材料信息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土耳其东部,属于陆地区域,而震源深度仅为10千米,因此震源应该位于莫霍面以上,不可能位于软流层以下、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地震波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后先出现上下颠簸后出现左右摇晃,横波到达,建筑物左右摇晃时容易倒塌,由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符合题意;“黄金12秒”,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存在差异、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等关联度不大,故排除A、C、D。故选B。
19.B 20.D
【解析】19.现代科学普遍认为,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之中,软流层位于地幔顶部,也就是图②圈层,界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B正确;①圈层为地壳, ③圈层为外核,④圈层内核,ACD错误。故选B。
20.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首先来自于地下岩石圈,喷发之后散发到大气层中,迁移到大气圈,之后逐渐沉降,进入水圈和生物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C 22.B
【解析】21.据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可知,①为水圈,水圈为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正确;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A错误;水圈有各种形态的水体组成,B错误;水圈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C。
22.该诗句反映的是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的关系,植被的生长需要岩石圈提供无机盐,同时植被通过枯枝落叶的形式向岩石圈提供有机物;据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可知,图中①为水圈,②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岩石圈。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③生物圈和④岩石圈的关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C 24.D 25.A
【分析】23.河流的流水侵蚀作用包括下蚀和侧蚀作用。河谷的发育过程是由浅及深,由窄变宽。根据图示,③阶段河谷最窄,河流以下蚀为主,应是发育早期。随着河流侧蚀作用发展,河谷展宽,第二阶段应为①。④河谷最宽,且河流发育成曲流,应为最后阶段,故先后顺序应该为③①②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④阶段时期河谷变宽,说明河流侧蚀作用强,可推测地形较为平坦,因此河流落差小,流速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正确。地壳上升,则河流应下切,形成V型谷,A错误。图示没有断裂现象,B错误。岩浆喷出应形成火山,图示地区没有山地形成,C错误。故选D。
25.山区河流到了山前位置,地形变平缓,水流流速变慢,携带物质在此沉积,形成洪积扇,因此洪积扇一般发育于山前,A正确。 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中游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显著而成,B、D错误。三角洲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位置,C错误。故选A。
26.D
【详解】在河流弯曲处,凸岸水流速度较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凹岸受水流冲击,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为主。因此河流的凸岸水流慢,泥沙沉积,河道较浅,较大型轮船不易靠近码头,因此不适宜建码头;凹岸水流以侵蚀为主,水流较深,河岸较陡,适宜船只停靠。读图可知,图中①、④位于凸岸,②、③位于凹岸,因此②、③两处适宜建设码头,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7.B 28.D
【分析】27.贵州山地的奇特地貌属于溶蚀形成,属于喀斯特地貌,潟湖是海岸地貌,A错误;石林为喀斯特地貌,B正确;雅丹为风蚀地貌,C错误;三角洲为流水堆积地貌,D错误。故选B。
28.贵州的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其原因是贵州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D正确;贵州省降水多,气候湿润,A错误;贵州省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和贵州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都不会导致贵州的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B、C错误。故选D。
29.C 30.B
【分析】29.该图是沙丘地貌,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C正确,ABD错,故选C。
30.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沙丘的陡坡是背风坡。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西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1.C 32.B
【分析】31.根据图中信息,“蓝窗”景观位于海上,为典型的海蚀地貌,C正确。该景观位于海上,大部分被海水淹没,因此不可能是流水作用,A错误;风积地貌主要是形成沙丘,B错误;海积地貌主要是形成海滩,D错误。故选C。
32.“蓝窗”坍塌后,残留在海水中的M部分,成为了一个孤立的柱子,被称为海蚀柱,B正确;海蚀崖是指海岸边陡峭的悬崖,A错误;海蚀平台是指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蚀作用不断后退,结果在海蚀崖前出现一个平台状地形,C错误;海蚀洞是指海崖上的岩石裂缝发育的地方,因受海浪不断冲击,岩石不断碎落成的空洞,D错误。故选B
33.(1)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四川盆地。
原因: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②阴天、雾天较多,日照时数短,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③海拔较低,大气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3)赞同。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土地资源;政府的政策支持。
或不赞同。格尔木为经济落后地区,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
发电基础设施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较远;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详解】(1)根据等值线数值分布,我国南部广东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小时,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数值逐渐增大到3400小时(四川盆地特殊情况除外),因此可以看出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该地一年中多阴雨天气,空气中水汽充足,云层厚,阴天、雾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
(3)本题意在考查格尔木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条件,评价开发条件一般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评价,有利条件即是赞同的理由,不利条件即是不同意的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条件是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格尔木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光伏发电提供了较好的土地资源;开发光伏发电建设土地成本低,又使荒地得到了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光伏发电集热板下,强光照射小,蒸发减少,土地保持较湿润状态,利于小草的生长;太阳能光伏发电,清洁可再生,有利于推进碳减排的计划,因此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有: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不发达,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线路少,(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能源需求量少;而又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遥远,远距离超高压输电会产生电损;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34.(1) 横 纵 (2) 莫霍 地壳 地幔 (3) 消失 突然下降 固
(4) 地核 上地幔的顶部
(1)地震波有两种,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据此读图可知A为横波,B为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由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分为了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它们的分界面分别是:莫霍面(横波和纵波速度突然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图中D为莫霍界面,F为古登堡界面,C为地壳,E为地幔。
(3)据图所示可知,F为古登堡界面,在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因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根据这一特点判断F面以上物质为固态。
(4)G为外核,H为内核,G+H表示地核;地球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35.(1) 古生代 海洋 低级 高级(简单到复杂或海洋到陆地)
(2) C A (3) 早 沉积 (4)温暖湿润 (5) ⑤ ④ ⑤
【详解】(1)阿门角石属古无脊椎动物,而海生无脊椎动物形成的质年代为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在海洋。地球生物的演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同地质时期的生物化石反映了地球生物演化。
(2)沉积岩中埋藏深度越浅,说明形成时期越晚,岩层越年轻,图2中A、B、C岩层中,C岩层埋藏较AB岩层更浅,所以最年轻,A岩层埋藏较BC岩层更深,所以最老。
(3)在图2中的地点2和地点3中,煤炭形成在C岩层,石油形成在A岩层,A岩层最老,形成时间最早,所以石油比煤炭形成早;有化石存在的岩石是沉积岩,所以B层岩石是沉积岩。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煤炭是由古地质时期的森林经过地质作用转化面来的。该地有煤炭,说明古环境适合森林生长,由此可知,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生环境。
(5)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对应图中⑤;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的时代分别是中生代末期的恐龙灭绝和古生代末期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代表的三叶虫灭绝,古生代和中生代对应图中的④和⑤。
36.(1)在历史早期,人口少,人类活动较少,长江两岸森林茂密,保持水土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少。唐朝后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大规模地毁林开荒,开辟梯田、湖田,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长江的含沙量也随之增加。
(2)洪水期长江流量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甲处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河流携带泥沙淤积,枯水期时水位下降,泥滩裸露,反复沉积而成沙洲。
(3)上游植被增多,水土流失减轻,河流来沙减少;中游水库大坝的建设,拦水拦沙,使得部分泥沙堆积在库区。
【详解】(1)州地为流水沉积地貌,洲地的多少与河流的含沙量有关,本题可从人类活动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入手。在历史早期,人口少,人类活动较少,长江两岸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少。唐朝后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大规模地毁林开荒,开辟梯田、湖田,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长江的含沙量也随之增加。
(2)根据所学知识沙洲为流水沉积地貌,河流含沙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快慢影响沉积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到甲处时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洪水期河流携带泥沙淤积,枯水期裸露,反复沉积而成沙洲。
(3)沙洲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是上游泥沙减少,泥沙减少主要是植被增多导致水土流失减弱,同时修筑水坝,流入下游的泥沙量减少,所以增长速度减慢。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