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课 《归园田居》-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88120/0-16969255323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2课 《归园田居》-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88120/0-16969255323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2课 《归园田居》-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88120/0-16969255323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2课 《归园田居》-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88120/0-169692553239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2课 《归园田居》-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88120/0-169692553240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2课 《归园田居》-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88120/0-169692553241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2课 《归园田居》-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88120/0-169692553243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2课 《归园田居》-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888120/0-169692553245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你向往的生活是怎样的?
陶渊明(365—427年)
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田园诗一派,又称田园诗人,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基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皈依,陶渊明是中国百世田园之主,隐逸诗人之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整首诗围绕着哪个字而写?
“尘网”“樊笼”用来比喻什么呢?
“尘网”“樊笼”等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为什么是“误落”而不是简单的“落入”?用“误”有什么妙处呢?
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对官场的厌恶及回归田园的迫切心情。
羁鸟、池鱼——束缚已久的诗人旧林、故渊——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是如何描绘这些美景的?
(提示:可以从“表现手法”,“描写角度”等来谈)
诗人是如何这些勾勒美景时是重简练还是重细腻?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勾勒画面。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工笔指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在文学作品中,工笔通常是用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事物,使人或景物的形象逼真。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情景交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宦官集团家庭,根基深厚。太尉之子
小官吏之家,后家道中落。寒门士子
熟读兵书,有胆识谋略,有野心,唯才是举,识人善用。
前期受祖父陶侃影响,修习儒家经典,积极入仕;后受曾祖孟嘉影响,淡迫名利,追求个体的人格自由。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诸侯割据、战争频发、士族门阀制度。
东晋末年,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官场贪腐贿赂成风,门阀制度的鼎盛期
建安风骨团体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与积极进取的精神。
盛行玄学和清谈。老庄思想也开始兴起。
入世与出世,历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命题。这是不同的人生志趣,但说到底,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一世之雄,一个是隐逸之宗;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 《短歌行》中曹操的忧思和悲凉,是因为宏伟的志向与生命的短暂之间的忧伤,是一种积极入世,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归去,是因为远大抱负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后的离去,选择那个年代或许更不容易的独守自我,用躬耕田园的方式寻得心理安慰的同时保持自我的高洁。陶渊明不与污浊官场同流合污,本身也就是一种志向。
【讨论】: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归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从当时的社会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辞官归隐是陶渊明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与当时社会的“学而优则仕”是格格不入的。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则有其消极的一面。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浊,不能单靠“归隐”与“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成因分析:陶渊明兼有“儒”“道”两派思想。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大济苍生,这曾为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而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使他在“误落尘网”13年之后,“悟已往之不谏”,改“心为形役”为“形为心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率性自然。
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爱丘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精品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结内容主旨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优秀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诗文看主人,小组探究品深味,把握题眼观文脉,为何而归,归去如何,归向何处,从何而归,含英咀华识真趣,作者如何写“忧”,点评小组及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