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讲义
-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试卷 试卷 6 次下载
-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试卷 试卷 6 次下载
-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试卷 试卷 5 次下载
-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试卷 试卷 5 次下载
-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 试卷 试卷 5 次下载
【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试卷.zip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讲义填空版docx、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讲义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目录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1 天体与天体系统(基础讲解)
考点2 行星地球(重点掌握)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1 太阳辐射(基础讲解)
考点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重点掌握)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考点1 地层与化石(基础讲解)
考点2 地质年代表和演化过程(重点掌握)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点1 地震波的规律(重点掌握)
考点2 地球内部圈层(重点掌握)
考点3 地球外部圈层(重点掌握)
疑难点1 航天基地选址和天文观测
疑难点2 月相、日食和月食(拓展)
疑难点3 太阳辐射的相关问题解答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基础讲解)
1. 宇宙
宇宙:广义的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______和______的统一。狭义的宇宙是______以外的空间和物质。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______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137亿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光速约3×105千米/秒,所以1光年约等于9.4605×1012千米)。
历史时代
人类对宇宙的主要认识
2世纪
托勒密(古希腊)提出“地心说”
16世纪
哥白尼(波兰)提出“日心说”
18世纪
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使得天文观测尺度扩展到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2. 天体
天体:宇宙间______的存在形式,是宇宙中所有______的总称。
常见天体:
天体
概念
特点
星云
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______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______和______。
①部分星云本身不发光,轮廓模糊;②与恒星相比,具有______的特点。
恒星
由炽热______组成,自已能______的球状或类球状的天体,主要成分是______。
体积庞大;自己能______;位置相对稳定;质量很______。
行星
沿椭圆轨道上绕______运转的球状天体
本身______,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卫星
绕______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
不能自己______;卫星大小差别很大;______为地球的天然卫星。
彗星
太阳系内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亮度和形状会随距离太阳远近而变化;自己不能发光;哈雷慧星,其公转周期为76年。
流星体
尘粒、固体小块、岩石等
①运行于星际空间中,本身不发光;②进入大气层后,同大气相互摩擦而燃烧发光,产生划破夜空的光迹,即流星现象;③陨星是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残体,不属于天体。
【知识小贴士】
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______:宇宙中的尘埃和固体块,属于天体。______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______属于地球组成部分,不属于天体。(重点掌握)
【天体判读依据】: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必须是宇宙间的物质;非附属天体的一部分。
3. 天体系统(重点掌握)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______和______,形成天体系统。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______,具体如下图所示:
考点二:行星地球(重点掌握)
1. 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①与日距离由近及远:______
②太阳系八大行星可分为类地行星(______)、巨行星(______);远日行星(______)。类地行星靠近太阳固体表面、体积较小;巨行星体积巨大、气体表面;远日行星远离太阳、气体表面。
③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______性
绕日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______性
地球公转轨道与其它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______性
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轨道近似正园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公转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在结构特征方面,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无特殊的地方。因此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重点)
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______,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②安全的______,大小行星______。
自身条件
适宜的______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当
适合生物生存的______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______的存在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致使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产生水汽并通过火山活动等形式逸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汇聚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原始海洋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氧气可供生物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3. “四看”判定生命的存在
“一看”:该行星所处的______是否安全稳定;
“二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______。从距恒星的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大气层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______;
“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______。 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等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四看”:该行星是否有______。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方面分析该行星是否有液态的水。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一:太阳与太阳辐射
1. 太阳概况
物质组成:炽热的气体
主要成分:______表面温度:约______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____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_____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点掌握)
有利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地球______的根本来源,维持着地表温度
是______的主要动力
为地球提供了______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促进地球上岩石的______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______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______是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
不利
过多的紫外线会危害地球生物
举例太阳能的使用案例:
3.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的能源类型:
______型:如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人类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能电池板等。
______型:太阳辐射作用于大气、水、生物而转化的能量,如风能、水能等。
______型: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比如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等。
4.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点)
影响因素
内容
纬度
太阳高度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
昼长
昼长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昼长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地形地势
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太阳辐射越强。例如,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辐射强:向阳坡太阳辐射较强,背阴坡太阳辐射较弱
大气状况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
大气污染程度
大气污染程度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弱;反之越强
【知识小贴士】
(1)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般来说,太阳辐射量越大,光照越充足,光合作用就越强,越有利于农业生产,如南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瓜果、棉花生产。
【易错提醒】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并不意味着热量充足。比如,青藏高原上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单产较高的重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是该地由于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温度较低,热量不足,热量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2)太阳能开发的优缺点:
①优点:能量巨大,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分布广泛,地球上处处都有;清洁能源,无污染、无公害。
②缺点:能量密度低,利用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大,辐射强度的波动较大。
考点二:太阳活动(重点掌握)
1. 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______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类型
发生位置
特点
地位
图示
太阳
黑子
______层
黑子由于比其它区域温度稍低,故显得暗一些。活动周期为______年。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
耀斑
______层
温度相对较高区域,显亮,能量巨大。耀斑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同步起落)
太阳活动标志之一
日珥
喷射的气体呈弧状,______时可肉眼观测到。爆发时会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日冕物质抛射
______层
日冕结构短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带电粒子,破坏太阳风的流动。
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2. 太阳活动特点:______(11年) ______(黑子和耀斑同步增减)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
表现
影响无线电通信
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______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产生磁暴现象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速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______,使其突然出现______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______。
产生极光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速带电粒子高速冲进______地区的高空大气,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出现______。
产生自然灾害
统计资料表明,在太阳活动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明显______;反之,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______。农业统计数据则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谷年,全球农业歉收的概率更高一些。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考点一:地层与化石(基础讲解)
1. 地层及其意义
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成层的______。
不同年代形成的地层中,包含了不同时期的______等多种信息,还包括了各种动植物的______,这些都能够反映地球的历史。
2. 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
(1)地层层序律:
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在______,后沉积的在______。
(2)生物层序律:
① 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______的化石;
②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______,越______。
(3)沉积岩两个重要特征:
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
考点二:地质年代表及演化过程(重点掌握)
1 .地质年代表(重点掌握)
地质年代
时间
演化特点
前寒武纪
自地球诞生至______年前
冥古宙:出现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迹象。
太古宙:出现______等______生物。
元古宙:______大爆发,______成分开始改变,进化出______生物和______生物。
古生代
______年前至______年前
早古生代:海洋______发展的时代。早期海洋面积大,出现如______等,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出现______。
晚古生代:早期,______大量繁殖,中期一些鱼类进化成______。
后期,气候变干,水源稀少,两栖动物进化成______动物;______植物出现______植物繁盛,是重要的______。
末期,发生生物物种______,______%的物种灭绝。
中生代
______年前至______年前
“______动物时代”;
中后期,爬行动物进化出______,开始向______发展;
小型______出现;
______植物繁盛,是主要的______;
末期,物种______,绝大多数物种消失,_____的消失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新生代
6600万年前至今
联合古陆______,大陆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基本的地貌,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______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______动物快速发展。
第四纪______出现,全球出现数次______变化。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生物向低纬度开始迁移。
2 .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了解)
(1)从过程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2)从分布空间看: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3)生物演化过程中经常出现此消彼长
时间变化
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
海陆演变
前寒武纪
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古生代
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中生代
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新生代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大气变化
原始大气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现代大气
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生物演化
动物演化
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植物变化
海生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点一:地震波的规律(重点掌握)
(1)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从而产生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之为______。
地震波
特点
所通过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纵波(P波)
类似弹簧震动
固态、液态、气态均可,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
较快
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
横波(S波)
类似一条曲线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较慢
(2)不连续面
考点二:地球内部圈层(重点掌握)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______三个部分。
圈层名称
深度
特征
状态
地壳
______km
a.由______组成的固体外壳,上层为硅铝层,密度小,下层为硅镁层,密度大。硅铝层在海洋部分很薄或缺失。
b.厚度不均,______薄,______厚,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______。
固态
不连续面:莫霍界面 — 深度33km
地幔
上地幔
33-2900km
a.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越往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b.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______层,这里可能为______的主要源地。
c.下地幔______很大
固态
下地幔
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 — 深度2900km
地核
外核
2900-5150km
a.外核呈______状态,横波不能通过,其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______产生的主要原因。
b.______很大。
液态熔融态
内核
5150-6370km
固态
考点三:地球外部圈层(重点掌握)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______等。
各个圈层之间______,如化石形成于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间。
圈层名称
含义
组成
特点与意义
大气圈
地球外部厚厚的气体层
气体和悬浮颗粒物,包括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水圈
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
海洋水、湖泊水
陆地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______
岩石圈
(过渡圈层)
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
包括______的全部和______的顶部,主要为______,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组成
是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主要的______大板块
生物圈
地球表层______总称
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
a.不独立占有空间,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
b.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圈层关系密切,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疑难点1:航天基地选址与天文观测
(1)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重点掌握)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和世界航天基地基本知识(了解)
世界各国航天发射场主要建在本国领土的纬度较低地区 ,因为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世界各国大多采取向东发射火箭的方式将卫星送入轨道,主要考虑到地球自转方向是向东的,还未发射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初速度。
(3)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理解记忆)
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4)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了解)
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④地质条件好。
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试分析我国航天发射回收场地多选在内蒙古中部的主要原因。
该地地势平坦开阔;晴天多、云雨少;河湖少;便于跟踪搜寻;方圆数千米内没有高层建筑,便于飞船安全着陆和迅速搜寻;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
(6)天文观测选址条件(记忆)
①纬度:高纬度,冬季夜长,连续观测时间长,星空起落变化小;低纬度,观测范围广;南半球观测南天区,北半球观测北天区。
②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地势高,视野开阔。
③气象: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风力小;气温波动小,大气扰动小;空气湿度小。
④人类活动:空气污染轻;光污染小;设备先进;观测技术高;需建立黑暗天空保护区
交通、科研水平、基本设施、国家政策等等
【小贴士】中国的天文台大多设在山上。如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兴隆、密云观测站,上海佘山观测站。世界公认的三个最佳天文台台址都是设在高山之巅。
【示例】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在轨飞行三个月后,于9月17日13时30分许,回舱在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本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选择在6月发射,是因为酒泉( )
A.夏季风沙少,可选发射机会多 B.夏季白天长,有利跟踪观测
C.夏季气温高,有利对流加速 D.夏季太阳高度大,有利太阳能利用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选择在内蒙古着陆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 B.多晴朗天气,大气能见度高
C.河湖等水域面积少,便于搜救 D.纬度高,地球自转线速度小
【示例】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左图)。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 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地球上观看,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是( )
A.金星与火星 B.水星与金星 C.木星与土星 D.火星与木星
2.下列关于行星冲日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星冲日,明亮可见,便于观测 B.金星冲日,太阳光被地球阻挡,不可见
C.木星冲日,亮度较大,适宜观测 D.天王星冲日,清晰可见,适于肉眼观测
疑难点2:月相(了解)
(1)月相
农历上半月傍晚可见的月亮
农历下半月清晨可见的月亮
月球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7.32日。
月球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同,周期相等。称同步自转。所以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一面背向地球。
不同月相的月亮出没时刻表
月相
同太阳出没比较
月出
月没
夜晚见月情形
出现日期【农历】
新月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初一
上弦月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见于西天,月面朝西
初七、初八
下弦月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见于东天,月面朝东
二十二、二十三
满月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十五、十六
【口诀】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6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2)日食与月食的形成条件(拓展)
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一直线时,就会发生月食或日食。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一直线,且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时,会发生月食,故月食发生在望月(满月)时(如图1所示)。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一直线,且月球位于中间位置时,会发生日食,故日食发生在新月(农历初一)时(如图2所示)。
(3)凌日或冲日现象发生的条件(拓展)
①凌日现象是内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的一种天文现象(如下图所示)。此时太阳、金星(或水星)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
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为地内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当日、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水星或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可能发生凌日现象。
②冲日现象是指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地球处在太阳与地外行星之间的状态(如图所示)。
【示例】2020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十七),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并对月壤进行自动采样。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五号着陆月面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嫦娥五号在对月壤采样的过程中,可能遇到( )
A.闪电 B.强光 C.高压 D.大风
3.与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相应的月相是( )
A.A B.B C.C D.D
疑难点3:太阳辐射的相关问题解答
(1)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
不同纬度分布
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相同纬度分布
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时间分布
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2)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重点掌握)
总体特征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讲,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增。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如图所示:
思考1:想一想,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及原因是什么。
答案: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尘埃少,透明度好;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思考2:想一想,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及原因是什么。
答案:四川盆地降水较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示例】下图为我国局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A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下列哪些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 )
A.黄山四绝之温泉 B.我国东部的季风 C.天文大潮 D.汶川地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体系统,太阳辐射,“四看”判定生命的存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考点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考点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考点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貌 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讲义答案版docx、期中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讲义填空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