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zip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原卷版).docx
    • 练习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解析版).docx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原卷版)第1页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原卷版)第2页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原卷版)第3页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解析版)第1页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解析版)第2页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zip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省水资源利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   )
    A.蒸发 B.径流输送 C.降水 D.大气输送
    2.据统计,某些年份经①、②途径损失的水量较多,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长,灌溉多 ②降水季节变化大 ③植被好,涵养多 ④低纬地区蒸发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B 2.D
    【分析】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腾等。图中利用过程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径流输送,如河流引用、水库调节,B正确。蒸发、降水、大气输送人类影响较小,A、C、D错。故选B。
    2.河流长,灌溉多,不属于②途径的损失,属于河流引用,①错;降水季节变化大属于①途径损失大的原因,②正确;植被好,涵养多形成地下水,不属于损失,③错;低纬地区蒸发强为损失,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环节影响最大,主要为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能够增加局部区域的蒸发量和降水量。植树造林可增加蒸腾量和下渗量,即调节气候和涵养水源。城市路面硬化减少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
    在我国古诗词或谚语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太阳辐射②地面长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胜火”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折射作用
    4.“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减弱
    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①弱,夜晚②弱 B.白天④强,夜晚②强
    C.白天①强,夜晚③强 D.白天④弱,夜晚③弱
    【答案】3.A 4.B 5.D
    【解析】3.“日出江花红胜火”,是指旭日呈橘红色,日出前后,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大多被散射,透射下来的光线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较多,因此旭日呈橘红色,A正确;该现象与反射作用,吸收作用、折射作用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4.根据所学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是大气增温的主要的直接来源,海拔越高,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综上分析,可知,“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因为随高度增加②减弱,B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比较小的,因此“高处不胜寒与①太阳辐射关系不大, A错误;“高处不胜寒”与③大气逆辐射、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CD错误。故选B。
    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新疆地区。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弱,所以白天日照强,气温高;晚上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比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近地面气温低。综上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因为白天④弱,夜晚③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当地时间6月29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到火山灰的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在6月29日被迫关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当地机场被迫关闭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了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和平流层 B.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和电离层 D.高层大气和对流层
    7.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答案】6.A 7.D
    【解析】6.飞机在对流层起飞,在平流层飞行。大规模的火山爆发造成当地机场被迫关闭,这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了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和平流层,A正确;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均位于平流层之上,不是飞机飞行的高度,BCD错误。本题应选A。
    7.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A错误;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B错误;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C错误;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的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造成地表温度下降,D正确。本题应选D。
    【点睛】火山灰的有利因素主要是能增加土壤肥力。火山灰中的矿物质被雨水或其他自然过程冲刷到土壤中,它就会与土壤混合,形成一层肥沃的“黑土”,非常适合农耕使用。
    秋冬季节,我国环渤海区域由于西北弱冷空气东移南下侵入与前期暖湿气团混合,易形成大雾。观测统计发现,该区域大雾日数每年10-12月最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秋冬季节,形成该区域大雾的主要气象条件是(   )
    A.日照变长 B.对流旺盛 C.逆温增强 D.锋面过境
    9.我国环渤海区域大雾日数每年10-12月份最多,其主要原因是该时段西北弱冷空气东移南下入侵容易形成(   )
    A.稳定低压和较大风速 B.不稳定高压和较大风速
    C.稳定高压和较小风速 D.不稳定低压和较小风速
    【答案】8.D 9.C
    【分析】本题组以我国环渤海区域出现的大雾为切入点,考查冷暖气团交汇对天气的影响,要求同学们掌握大雾的形成条件。试题情境贴近生活,能够很好地培养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8.环渤海区域秋冬季节日照较短并且在变短,A错误;对流旺盛说明空气易膨胀扩散,不利于雾的形成,B错误;逆温增强,大气结构稳定,不利于雾的消散,但不是形成雾的主要条件,C错误;西北弱冷空气东移南下侵入与前期暖湿气团相遇,锋面过境,暖湿气团中的水汽易凝结,大雾便易形成。故D项正确。
    9.由材料可知,秋冬季节冷空气南下,该区域受高压控制,且该冷空气势力较弱,气压梯度力较小,风速较小;稳定的高压有利于雾的形成,风速较小不利于雾的扩散,C项正确。排除ABD,故选C。
    《论浑天象体》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完成下面小题。
    10.文中所描述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11.文中所描述的水循环过程能够(   )
    A.塑造陆地地表形态 B.增加全球淡水资源
    C.加速淡水资源下渗 D.造成全球海陆变迁
    【答案】10.D 11.A
    【解析】10.读材料“百川发源,皆自山出”,说的是河流发源于山地,“由高趋下,归注入海”说的是河流由高往低流,最后注入大海。因此所描述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文中所描述的水循环过程中的地表径流,通过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作用,塑造陆地地表形态,A正确;不能增加全球淡水资源,B错误;图示描述的水循环过程能够促进陆地水资源的更新,地表径流与下渗是水循环的两个环节,当地表径流速度快时,下渗量会减少,当地表径流速度慢时,会有利于水的下渗,因此C错误;造成全球海陆变迁的是内力作用的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不能引起全球海陆变迁,D错误。故选A。
    下图示意“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曲线a表示(   )
    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B.全球年降水量
    C.海洋表面蒸发量 D.海洋表面平均温度
    13.在中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海面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年降水量 B.年径流量 C.年蒸发量 D.洋流
    14.北极地区的气温高于南极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
    A.北极地区多为海洋,比热容大
    B.南极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C.南半球西风漂流阻挡了低纬度暖流,导致南极气温低
    D.北极周边国家多,排放热量多
    【答案】12.A 13.B 14.D
    【解析】12.根据所学可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且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盐度高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结合图示可知,a线在副热带海区最高,然后向赤道和两极地区递减,且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低于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可以判断a线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A正确。全球年降水量赤道地区多于副热带海区,与曲线a不符,B错误。受气温影响,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海洋表面蒸发量都非常小,与曲线a不符,C错误。赤道地区海洋表面平均温度高于副热带海区,与曲线a不符,D错误。
    13.中高纬度地区,北半球海水盐度低于同纬度南半球海水盐度,主要原因是北半球陆地上河流多,径流量大,因此稀释了海水,使得盐度低,B正确。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的年降水量、年蒸发量相差不大,AC错误。洋流主要对同纬度海区大洋东西两岸地区的影响较明显,不是影响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14.北极地区多为海洋,比热容大,导致北极地区的气温高于南极;南极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高,所以气温低;南半球西风漂流呈闭合状,阻挡了低纬度暖流向高纬地区热量的传输,因此导致南极气温比北极低;北极周边国家多,排放热量多,对北极地区增温作用较小,不是北极地区的气温高于南极的主要原因。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下图为“新疆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开挖坎儿井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下径流 B.降水 C.水汽输送 D.下渗
    16.新疆利用坎儿井输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径流流速快 B.地下水不易被污染,水质好
    C.地下水较稳定,流量变化小 D.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分蒸发
    【答案】15.A 16.D
    【解析】15.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主要由竖井、地面明渠、地下暗渠、涝坝等部分组成),主要利用地下暗渠输水,因此坎儿井直接影响水循环的地下径流环节,故A选项正确;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降水不属于开挖坎儿井的直接影响,故B选项错误;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包括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水汽输送不属于开挖坎儿井的直接影响,故C选项错误;雨水降落在土壤表面上,在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进入土壤孔隙,被土壤吸收,补充土层缺乏的水分,这种过程叫下渗,下渗受到土壤特性、降水特性、流域植被、地形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渗不属于开挖坎儿井的直接影响,故D选项错误。故选A。
    16.新疆深居内陆,加之地形的阻挡,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水源成为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坎儿井利用地下暗渠输水,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分蒸发。地下径流流速快、地下水不易被污染,水质好及地下水较稳定,流量变化小不是新疆利用坎儿井输水的主要原因,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17.纺锤树为原产于南美巴西高原地区的落叶乔木,高约30米,树干粗大,但木质却非常疏松(表硬里软),根系较发达,下图为纺锤树景观图。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已引进成功,并在一些地区开始作为观赏树种栽种。

    下面关于纺锤树特征及其原因正确的组合是(   )
    A.木质疏松——气温低,生长慢 B.根系发达——防风抗倒伏
    C.冬半年落叶——降水少,减少蒸腾作用 D.滴水叶尖——高温多雨
    【答案】C
    【详解】纺锤树生长在热带,终年高温,A错误。根系发达的目的是干季从很深的地下吸取水分和养分,B错误。冬半年落叶的原因是冬季为干季,降水少,减少蒸腾作用,C正确。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滴水叶尖是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的特点,D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其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对冬、夏季风的阻隔作用较强。根据以上内容及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8.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月0℃等温线大致从此经过 B.年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从此经过
    C.它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它是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19.根据秦岭——淮河地理意义可知,秦岭南坡的自然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常绿针叶林
    20.下列说法与秦岭——淮河地理意义说法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南稻北麦 B.南桔北枳 C.南暖北寒 D.南蔗北甜
    【答案】18.A 19.C 20.D
    【解析】1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一致;与我国年8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它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它是我国半湿润与湿润的分界线。故选A。
    1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秦岭南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C。
    2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主要种植小麦;柑橘适合在南方种植,在北方种植则生长状况较差;南方纬度低,较为温暖,北方较为寒冷;甘蔗适合在热带地区种植,甜菜适合种植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与秦岭——淮河一线无直接关系。故选D。
    【点睛】气候方面。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植被方面。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加勒比海地区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一直有风帆舰船的出没,这里是帆船项目训练的理想场所之一。2020年2月,多名荷兰运动员到该地参加帆船训练,因新冠疫情飞机停航,他们3月中旬乘坐具有一定马力和保障的帆船,从圣卢西亚岛(14°N)出发,途中经停亚速尔群岛,最终在4月下旬回到荷兰。如图为此次返回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此季节,加勒比海地区适合帆船项目训练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纬度较低,水温较高 ②信风影响,风力稳定 ③副高控制,风平浪静 ④岛屿众多,便于停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从圣卢西亚岛返回荷兰的航行期间最可能经历的是(   )
    A.沿途受飓风影响航行困难 B.亚速尔群岛看到大片椰林
    C.途经海域盐度一直升高 D.遇到比训练时更大的风浪
    【答案】21.C 22.D
    【解析】21.参加帆船训练时为北半球冬季,由于当地纬度较低,属于热带海域,水温适宜,适合帆船项目训练,①符合题意;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偏南,加勒比海地区当地受信风影响,风力稳定,适合帆船项目训练,②符合题意;加勒比海地区大多处于20°N以南,受副高控制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风平浪静,帆船失去动力,不利于帆船项目训练,③不符合题意;加勒比海地区有西印度群岛,岛屿众多,便于停靠,适合帆船项目训练,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2.从圣卢西亚岛返回荷兰的航行期间是3月中旬至4月下旬,此季节出现飓风的可能性不大,排除A;图中显示,亚速尔群岛位于40°N附近,属于温带地区,不可能看到大片热带椰林,排除B;大西洋中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沿途经过副热带海区,因此途经海域盐度应先上升后下降,排除C;图中显示,返航途中后段进入中纬度海区,盛行西风,风力强劲,因此会遇到比训练时更大的风浪,D符合题意。故选D。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交界处,地理位置独特,沙漠地貌形态多样。腾格里沙漠南部流沙分布广,植被类型单一,西北部为石羊河流域,植被类型及物种组成相对丰富。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3.腾格里沙漠所在地区(   )
    A.自然环境恶劣 B.以落叶乔木为主 C.为温带季风气候 D.湖泊多为淡水湖
    24.腾格里沙漠南部、西北部植被类型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土壤 C.气候 D.季风
    【答案】23.A 24.A
    【分析】23.分析可知,腾格里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风沙大,自然环境恶劣,落叶乔木分布较少,具有典型的荒漠化草原植被特征,A正确,B错误;腾格里沙漠地处我国非季风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错误;腾格里沙漠地处内陆,湖泊多为内陆湖,盐分不能通过河流排出,含盐量较高,因此该地区湖泊多为咸水湖,D错误;故选A。
    24.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腾格里沙漠西北部为石羊河流域,水源较充足,植被类型和物种都较丰富,而南部流沙分布广,缺少河流,植被类型单一,即水源是导致腾格里沙漠南部与西北部植被类型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A正确;同一沙漠地区土壤的差异并不大,B错误;西北部和南部气候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非季风区,CD错误;故选A。
    读图,回答问题。

    25.下列图中数码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一地面辐射 B.②一大气反射 C.③一大气散射 D.④一地面吸收
    26.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 )
    A.①增加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答案】25.B 26.C
    【解析】25.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表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二氧化碳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增温,使得地面辐射直接射向宇宙空间的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③)会增强,C正确;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部分红外线,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增强,A错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不会有明显变化,B、D错误。故选C。
    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7.一架飞机从图中b地越过低压槽飞往a地的过程中(   )
    A.气压高低不变 B.风速由小变大 C.天气现象不变 D.西南风转西北风
    28.图中b点对应的近地面的风向可能是(   )
    A.东风 B.西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答案】27.D 28.C
    【分析】27.读图可知,从b飞到a,需要越过低压槽,气压先降低后升高,A错。b附近等压线密集,风速大,飞行途中,风速由大变小,B错。经过低压槽附近,会出现阴雨天气,C错。图中等压线表示高空气压形势,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北半球),因此在b处附近应为西南风,超过低气压槽转为西北风,D对。故选D。
    2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气压形势与低空大致相反,图中b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南指向西北,则低空水气压梯度力由西北指向东南,近地面的风向要考虑摩擦力影响,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大致形成西北风。故选C。
    下图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30.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C.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31.造成南北纬60°附近海区盐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洋流 C.海区封闭程度 D.陆地淡水注入
    【答案】29.B 30.B 31.D
    【分析】29.海水温度大体上自赤道向两极海域递减,①曲线符合;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呈现双峰值,③曲线符合;海水密度大致与水温呈负相关,自赤道向两极海域递增,②曲线符合。B正确。故选B。
    30.由图可知,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①③②,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B正确。故选B。
    31.海水盐度的高低除了纬度因素还与径流汇入有关,淡水可以稀释海水,使盐度变低。60°N附近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众多陆地河流汇入海洋,海水盐度较低。60°S附近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陆地面积小,缺少淡水的注入,所以海洋表层平均盐度高。D正确。故选D。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山谷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32.山谷中最易出现浓雾的时段是(   )
    A.凌晨 B.中午 C.傍晚 D.半夜
    33.下列选项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热力环流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32.A 33.C
    32.据材料可知,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凌晨气温一天中最低,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易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而出现雾。故选A。
    33.据上题分析可知,山谷中最易出现浓雾的时段是凌晨,山坡因海拔高,气温更低,因此盛行下沉气流,而谷地气温相对山坡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大气沿着山坡流向谷地,故选C。
    34.下图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站中(   )

    A.①位于大西洋 B.②的纬度位置最高
    C.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D.1km以下的海域,水温变化都很小
    【答案】D
    【详解】170°W附近的海域不可能位于大西洋,结合图中水温分布可知,应位于太平洋,A错;③表层水温最低,纬度位置最高,B错;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小,C错;读图可知,1km以下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都很小,D正确,故选D。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这种森林虽然只占全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2.5%,却是世界上多数生物的避难所。下图为我国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图及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35.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苔原
    36.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 D.风力强劲
    37.与热带雨林区相比,热带云雾林区(    )
    A.气温较高 B.光照充足 C.生物较多样 D.空气湿度小
    【答案】35.B 36.D 37.C
    【解析】35.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约6℃。所以海南岛海拔1200米以上不可能出现所需热量更高的热带雨林,海南岛山地的气温也没有下降到适合针叶林和苔原所需的生长条件,故海南热带云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常绿阔叶林。故选B。
    36.由材料可知,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山顶或山脊处风力强劲,植株高容易倒伏断裂,在风的影响下树干弯曲,故选D。热量不足、土壤贫瘠等与树干弯曲没有关系。山顶或山脊的地质灾害可能有滑坡和崩塌等,但与植株矮小、树干弯曲关系不大。故选D。
    37.由材料分析可知,热带云雾林区是世界上多数生物的避难所,故与热带雨林区相比,热带云雾林区生物较多样。气温、光照、空气湿度相差不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8.图中(   )
    A.①为大气辐射 B.②为太阳辐射 C.③为大气吸收作用 D.④为大气逆辐射
    39.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0.晚秋时节,华北地区地表温度时常骤降到0℃以下,农作物因此受到霜冻灾害的影响。过去在霜冻来临前,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是使(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答案】38.D 39.C 40.D
    【解析】38.据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 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 ③为地面辐射, ④为大气逆辐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9.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即③,太阳辐射①是大气的根本热源,C正确。
    40.烟熏法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可增加近地面大气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返还给地面,从而起到增强保温的作用。对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 ③地面辐射没有影响,增强了④大气逆辐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中左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右图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左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气温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2分)
    (2)左图中,①②两地,容易出现降水的是 ,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2分)
    (3)左图中,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的风向由 吹向 。(2分)
    (4)右图中,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4分)
    【答案】(1) ②>①>③>④ ①>②>③>④
    (2) ① ②
    (3) ② ①
    (4)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详解】(1)读图可知,①处等压线向下凹,为低压,②处等压线向上凸,为高压,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③地较④地气压高,气压值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减,故气压从高到低的排序为②>①>③>④,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故气温从高到低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温高,气流上升,易出现降水,故①②两地,容易出现降水的是①,天气晴朗的区域昼夜温差大,②地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故昼夜温差较大的是②。
    (3)左图中,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陆地气压值高于海洋气压值,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风向由②吹向①。
    (4)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是因为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气压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气压高,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风由林地吹向石子地面,加大了空气流动速度。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图左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的典型服饰,图右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示意图。

    (1)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是① ,② ,③ ,④ (6分)
    (2)说明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具有“不对称”特征的主要原因。(6分)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3)解释“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4分)
    (4)“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4分)
    【答案】(1)大气反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2)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造成青藏高原昼夜温度差大,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形成“不对称”特征就是为了穿脱方便,适应青藏高原早晚温度差大的特点。
    (3)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温度低,水汽凝结成霜。
    (4)烟气中气体成分以及烟尘吸附的水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热量,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详解】(1)根据右图信息可知,①云层的反射,也就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削弱),②是由地面射向大气的,为地面辐射,③是大气射向地面的,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温度高;由于空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造成青藏高原昼夜温度差大,根据左图信息可知,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穿脱方便,形成“不对称”特征就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早晚温度差大的特点。
    (3)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效果差,地面温度低,水汽凝结成霜。
    (4)根据材料,放火作煴,少得烟气,烟气中气体成分以及烟尘吸附的水汽能吸收更多的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起到减少作物的冻害。
    43.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④ ,⑤ 。(2分)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循环。(2分)
    (3)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2分)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D.高山冰川融化
    (4)按水循环原理,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是(   )。(2分)
    A.拦蓄和利用雨水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铺设防渗膜
    (5)请同学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2分)
    【答案】(1) 蒸发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2)海陆间
    (3)B
    (4)B
    (5)扩大绿地面积;铺设渗水砖;建设绿色屋顶;兴建雨水花园、排水沟等。(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结合图示可知,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⑤为下渗,⑥为地下径流。
    (2)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海陆间循环。
    (3)②为水汽输送,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太平洋而来,携带水汽到达陆地,因此类比②环节——水汽输送,B正确。塔里木河河水蒸发与①环节的作用相似,A错误。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具有②环节的作用,C错误。高山冰川融化会产生径流,与④和⑥环节相关,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将水资源从一个区域调动到另一个区域,B正确。拦蓄和利用雨水只会影响某地的地表径流,可以缓解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的现象,并没有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A错误。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的现象,C错误。铺设防渗膜主要是会减少水分下渗,增加地表径流,与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关系不大,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建设海绵城市,具体实施措施及其功能主要有:扩大绿地面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铺设渗水砖,增加雨水下渗。建设绿色屋顶,增加城市的蓄水功能。兴建雨水花园可以实现蓄水保水、释水的功能。排水沟利于加大雨季的排水,减少内涝。

    相关试卷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解析卷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解析卷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综合测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从宇宙看地球(综合测试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卷】(鲁教版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从宇宙看地球(综合测试卷).zip,文件包含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综合测试卷解析卷docx、期中模拟卷鲁教2019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综合测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