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观察,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衡水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生石花 C.生物标本 D.珊瑚
    2.(1分)向日葵的花盘能随阳光而转动,说明生物具有(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需要营养 D.进行呼吸
    3.(1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福山区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
    4.(1分)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
    A.虾、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牛、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猫头鹰为水生生物
    5.(1分)生物和生物会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工蜂和蜂王 B.杂草和水稻
    C.猫和老鼠 D.人和艾滋病病毒
    6.(1分)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这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7.(1分)一位诗人在登山过程中发出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叹,这首诗句说明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桃树的影响(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湿度
    8.(1分)凤尾菇是常见的食用蘑菇,它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9.(1分)生物圈中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0.(1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分
    C.岩石圈的表面 D.地壳
    11.(1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12.(1分)小明同学在观察“b”片时,他的操作正确规范,则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
    A.b B.d C.q D.p
    13.(1分)如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④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②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若将视野中左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将玻片向左移动
    14.(1分)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方,要想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
    A.下方 B.左方 C.右方 D.上方
    15.(1分)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找到了物像,但不清晰(  )
    A.物镜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16.(1分)以下根据成语或诗句写成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尽狐兔愁:草→兔→狐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土壤→虾→小鱼→大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
    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
    17.(1分)山羊线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于是一些牧民大量饲养山羊,导致草场逐渐退化。这属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山羊与草场竞争
    18.(1分)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乙→甲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和丙的数量增加
    D.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9.(1分)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太阳能 B.最高级消费者
    C.水 D.细菌
    20.(1分)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①取镜和安放
    ②观察
    ③对光
    ④复原放回
    A.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21.(5分)有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放射性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居住在城市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并造成基因损害。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约57天内,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危险。
    (1)请写出材料中的2种生态系统分别是    和    。
    (2)上述材料体现了    是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    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3)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为保护我们共同家园   。(写出一点即可)
    22.(6分)阅读下列两则资料,根据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1:有一个叫菲力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在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而且没有天敌存在,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占领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后来,这才遏制了它们的横行。
    资料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1)资料1中,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争夺空间和养分,它们之间是    关系;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是    关系。
    (3)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这说明生物一方面必须依赖环境   环境。
    (4)资料2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能    环境。
    23.(7分)观察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是    。9是    。
    (2)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应转动    。不能用手掰物镜。(填文字名称)
    (3)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看    。(填文字名称)
    (4)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倍。
    (5)为了看到更加清晰的物像,应略微转动    。(填文字名称)
    (6)若发现显微镜的镜头脏了,应该用    来擦拭。
    24.(6分)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一个稻田生态系统的观察,发现稻田里主要的生物有:水稻、昆虫、捕虫的小鸟等。他们绘制出了该稻田生态系统部分示意图,认真观察此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    部分组成。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填字母)分解者是    。(填字母)
    (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4)总体上看,如果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5.(6分)掀开石头,就会有一种小虫子仓皇爬出,它们叫做潮虫,就设计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此探究实验。待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一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应取装置A、B中鼠妇数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环 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潮湿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A装置阴暗环境与B装置明亮环境是为了形成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5次,并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4)实验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生石花 C.生物标本 D.珊瑚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CD.机器人、珊瑚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ACD错误。
    B.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的特征,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1分)向日葵的花盘能随阳光而转动,说明生物具有(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需要营养 D.进行呼吸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向日葵的花盘能随阳光而转动。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1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福山区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解:A.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不可能逐一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最好采用调查法。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肉眼、显微镜等仪器、录像机,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C.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故 C不符合题意。
    D.实验法是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施实验并记录,得出结论。
    故选:A。
    【点评】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1分)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
    A.虾、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牛、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猫头鹰为水生生物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家禽、家畜、作物、宠物等。
    【解答】解:A、虾生活在水中;蟋蟀,A错误。
    B、鸡、鸭为家禽,B错误。
    C、小麦、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猫头鹰是陆生生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可以属于不同的类群。
    5.(1分)生物和生物会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工蜂和蜂王 B.杂草和水稻
    C.猫和老鼠 D.人和艾滋病病毒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解:A、同一蜂巢的蜜蜂体现了合作关系,A错误。
    B、一块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体现了竞争关系、无机盐、生存的空间等。
    C、猫和老鼠体现了捕食关系,C错误。
    D、艾滋病病毒从人身上获取营养,属于寄生关系。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6.(1分)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这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分析】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根系发达,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解题的关键。
    7.(1分)一位诗人在登山过程中发出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叹,这首诗句说明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桃树的影响(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湿度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1分)凤尾菇是常见的食用蘑菇,它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水和土壤等、营养和生存空间、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故选:C。
    【点评】掌握分解者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9.(1分)生物圈中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营养结构复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球之肺”之称。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湿地具有净化水源,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C、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最弱。
    D、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前者指淡水湖泊;后者指河流,具有易被破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0.(1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分
    C.岩石圈的表面 D.地壳
    【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11.(1分)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
    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据此解答。
    【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因此用小光圈;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凹面镜使光线汇聚,因此用大光圈,会使视野变亮,若光线较弱应该用凹面镜。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光圈和反光镜在调节光线强弱过程所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1分)小明同学在观察“b”片时,他的操作正确规范,则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  )
    A.b B.d C.q D.p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即上下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13.(1分)如图是显微镜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④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②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若将视野中左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将玻片向左移动
    【分析】图中①转换器、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反光镜。
    【解答】解:A、④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
    B、转动②使镜筒缓慢下降时,以免压破玻片标本;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之积;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若将视野中左边的物像移到中央,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4.(1分)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方,要想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
    A.下方 B.左方 C.右方 D.上方
    【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物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右移动的,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想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故选:B。
    【点评】对于玻片的移动方向,可总结规律,即与物像的位置一致。
    15.(1分)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找到了物像,但不清晰(  )
    A.物镜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
    【解答】解:显微镜的结构中有调节焦距功能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但不清晰。
    故选:D。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1分)以下根据成语或诗句写成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尽狐兔愁:草→兔→狐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土壤→虾→小鱼→大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
    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草尽狐兔愁:草是生产者,兔,符合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
    B、土壤是非生物部分,并且食物链的箭头方向反了。
    C、蝉是动物,食物链的始点必须是生产者。
    D、鹬、蚌、渔翁都是消费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书写原则。
    17.(1分)山羊线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于是一些牧民大量饲养山羊,导致草场逐渐退化。这属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山羊与草场竞争
    【分析】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如果饲养的山羊过多,就会破坏草场植被,利用生物影响环境进行解答。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灌木和树叶。使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8.(1分)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乙→甲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和丙的数量增加
    D.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
    【解答】解: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根据数量关系。A正确。
    B、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不能构成生态系统。B错误。
    C、图中食物链为:丙→丁→乙→甲,甲捕食乙;乙捕食丁,丁捕食丙。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
    19.(1分)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太阳能 B.最高级消费者
    C.水 D.细菌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并储存能量,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的最终能量来源。
    20.(1分)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①取镜和安放
    ②观察
    ③对光
    ④复原放回
    A.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5.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6.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7.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8.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整理
    9.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以概括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①取镜与安放、③对光、④复原放回。
    故选:D。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21.(5分)有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放射性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居住在城市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并造成基因损害。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约57天内,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危险。
    (1)请写出材料中的2种生态系统分别是  海洋生态系统 和  城市生态系统 。
    (2)上述材料体现了  生物圈 是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  最大 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3)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为保护我们共同家园 少使用塑料制品(或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低碳出行等等) 。(写出一点即可)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解答】解:(1)由”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并造成基因损害。
    (2)由“如果福岛核电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十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的描述可以看出,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作为地球上的一员,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故答案为:(1)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2)生物圈;
    (3)少使用塑料制品(或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低碳出行等等)。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解题的关键。
    22.(6分)阅读下列两则资料,根据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1:有一个叫菲力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在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而且没有天敌存在,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占领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后来,这才遏制了它们的横行。
    资料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1)资料1中,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  生物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争夺空间和养分,它们之间是  竞争 关系;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是  捕食 关系。
    (3)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这说明生物一方面必须依赖环境 影响 环境。
    (4)资料2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能  适应 环境。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解:(1)仙人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生活在一起时为争夺阳光、水分;昆虫吃仙人掌。
    (3)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曼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这一方面体现了生物必须依赖环境。
    (4)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骆驼,而且一般不出汗,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故答案为:(1)生物
    (2)竞争;捕食
    (3)影响
    (4)适应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3.(7分)观察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1是  目镜 。9是  反光镜 。
    (2)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应转动  转换器 。不能用手掰物镜。(填文字名称)
    (3)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看  物镜 。(填文字名称)
    (4)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100 倍。
    (5)为了看到更加清晰的物像,应略微转动  细准焦螺旋 。(填文字名称)
    (6)若发现显微镜的镜头脏了,应该用  擦镜纸 来擦拭。
    【分析】观图可知: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
    【解答】解:(1)图中的1是目镜。9是反光镜。
    (2)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应转动转换器。
    (3)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从侧面注视物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
    (5)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为了看到更加清晰的物像。
    (6)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
    故答案为:
    (1)目镜;反光镜。
    (2)转换器。
    (3)物镜。
    (4)100。
    (5)细准焦螺旋。
    (6)擦镜纸。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6分)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一个稻田生态系统的观察,发现稻田里主要的生物有:水稻、昆虫、捕虫的小鸟等。他们绘制出了该稻田生态系统部分示意图,认真观察此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  非生物 部分组成。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A (填字母)分解者是  D 。(填字母)
    (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 。
    (4)总体上看,如果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鸟 。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自我)调节 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温度等、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该生态系统中的A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细菌,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属于分解者。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鸟是食物链的最顶端,如果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答案为:(1)非生物;
    (2)A;D;
    (3)太阳能;
    (4)鸟;自动(自我)调节。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6分)掀开石头,就会有一种小虫子仓皇爬出,它们叫做潮虫,就设计了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此探究实验。待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一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应取装置A、B中鼠妇数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环 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潮湿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1)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A装置阴暗环境与B装置明亮环境是为了形成  对照 ,该实验的变量是  光 。
    (3)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5次,并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4)实验结论: 光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阴暗 的环境中生活。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根据题干“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2)A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B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3)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5次,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通过实验可知:明亮潮湿处的鼠妇数量为(0+8+2+0+4)÷5=1(只),阴暗潮湿处的鼠妇数量为:(10+6+8+10+8)÷5=9(只),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故答案为:(1)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对照;光
    (3)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光;阴暗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

    相关试卷

    63,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63,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62,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细胞生活叙述错误的是, 构成小鱼身体的结构层次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