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10 常见有机化合物(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98693/0-16972437196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10 常见有机化合物(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98693/0-16972437196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10 常见有机化合物(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98693/0-1697243719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 (含解析)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10 常见有机化合物(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10 常见有机化合物(含解析),共10页。
专题10 常见有机化合物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第I卷 (选择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品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的是
A. 北狼毫(黄鼠狼毛做) B. 涤纶布料
C.纸张 D.碳纤维管
【答案】C【解析】A.北狼毫由黄鼠狼毛制作而生,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错误;B.涤纶布料主要成分属于合成纤维,B错误;C.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正确;D.碳纤维管是由碳单质组成的,D错误;故选C。
2.从日常生活到科技前沿,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泡茶涉及萃取、分液等操作
B.天然奶油、黄油等是从牛奶或羊奶中提取出的半固态物质,属于蛋白质
C.速滑竞赛服使用聚氨酯材料可减少空气阻力,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
D.用于制造“山东舰”上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解析】A.热水泡茶涉及萃取、过滤等操作,A错误;B.天然奶油、黄油等是从牛奶或羊奶中提取出的半固态物质,属于油脂,B错误;C.速滑竞赛服使用聚氨酯材料是高分子材料,C正确;D.用于制造“山东舰”上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一定互为同系物 D.异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解析】A.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故A错误; B.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富勒烯和碳纳米管均由碳元素组成,且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C2H4为乙烯,与单烯烃互为同系物,但C4H8可能为单烯烃也可能为环烷烃,二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D.异戊烷和2-甲基丁烷为同种物质,故D错误;故选B。
4.北京冬奥会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冬奥会采用氢能源保障车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
B.“飞扬”火炬喷口外壳采用聚硅氮烷树脂,该树脂属于无机聚合物
C.冬奥礼仪服装用到的石墨烯材料既能导热又能导电,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
D.国家速滑馆采用的硫化镉发电玻璃,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解析】A.采用氢能源保障车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故A正确;B.聚硅氮烷树脂中不含碳元素,该树脂属于无机聚合物,故B正确;C.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国家速滑馆采用的硫化镉发电玻璃,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太阳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故D正确;故选C。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分子中不含氮元素
B.涤纶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
C.“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镇痛
D.常见营养物质中,蛋白质和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解析】A.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多糖,分子式为,只含C、H、O三种元素,选项A正确;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其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选项B正确;C.氯乙烷沸点低,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起到局部快速镇痛效果,所以“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镇痛,选项C正确;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D错误;故选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用溴水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
C.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和
D.核酸中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答案】C【解析】A.麦芽糖分子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CHO,均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 B.Br和苯酚溶液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沉淀,2,4-己二烯和Br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溴水与甲苯发生萃取,液体分层,三者现象不同,B正确; C.酯化时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酸与醇,故的水解产物是和,C错误; D.所有的核酸都是核苷酸的多聚体,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D正确。故选C。
7.根据文献记载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结论或应用错误的是
选项 | 文献诗词记载 | 结论或应用 |
A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丝主要为蛋白质,蜡主要为高级脂肪酸酯,二者均为高分子 |
B | (蚕丝)“灭黑黯,令人面色好” | 桑蚕丝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溶液pH不同,氨基酸的两性基团可以发生不同变化 |
C | “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 | 红糖中有色素;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 |
D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乙醇 |
【答案】A【解析】A.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古代的蜡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酯,蛋白质为高分子,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A错误;B.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是一种两性化合物,溶液pH不同,氨基酸的两性基团可以发生不同变化,B正确;C.泥土疏松多孔,能吸附红糖中的色素,C正确;D.在酿酒的过程中,在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乙醇,D正确;故选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系物
B.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解析】A.为醇,而可能为乙醇也可能为二甲醚,所以两者结构不一定相似,不一定互为同系物,A错误;B.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而和均为离子,不为同素异形体关系,B错误;C.和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的原子,互为同位素,由于两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正确;D.由于苯环中没有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所以 和为同一种物质,D错误;故选C。
9.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二氧化硫)——氢氧化钠溶液
C.乙烷(乙烯)——酸性溶液 D.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C【解析】A.硝基苯、苯互溶但沸点不同,故用蒸馏方法分离,选项A正确;B.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乙烯不能,洗气可分离,选项B正确;C.乙烯与酸性溶液能够发生反应,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会产生新的杂质,选项C错误;D.乙酸与饱和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除杂,选项D正确;故选C。
10.我国传统酿老陈醋工艺的主要步骤有蒸、酵、沥、陈。
蒸——将大米高粱、小米等原料蒸熟后放至冷却;
酵——拌酶曲入坛发酵,经糖化、成醇后,在醋酸菌作用下成酸;
沥——除去糟,闻到酒、醋香味;
陈——陈放1~3年,闻到果香味。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蒸”时可使用木质炊具,木质炊具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B.“酵”中涉及的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沥”中涉及的主要操作是过滤
D.“陈”的过程中乙醇和乙酸缓慢地发生了反应
【答案】A【解析】A.木质炊具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A错误;B.葡萄糖与果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C.“沥”中涉及的主要除去不溶性的杂质,主要操作是过滤,C正确;D.“陈”的过程中乙醇和乙酸缓慢地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出现果香味,D正确; 故选A。
11.苯丙烯醛又名肉桂醛,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不考虑立体异构,与苯丙烯醛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相同官能团的芳香化合物有4种
C.苯丙烯醛也可由苯乙醛与甲醛反应制得
D.反应中可以用溴水检验反应产物的生成
【答案】B【解析】A.此反应包含了加成反应及消去反应两个步骤,A错误;B.不考虑立体异构,与苯丙烯醛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相同官能团的芳香化合物有 , , , 共4种,B正确;C.由图所示反应可推测若苯乙醛与甲醛反应,甲醛可以取代苯乙醛中的氧原子,反之苯乙醛中的亚甲基位置也可与甲醛反应,产生有支链结构的非苯丙烯醛物质,由于产物不确定,故不能使用苯乙醛与甲醛反应制得苯丙烯醛,C错误;D.溴水可与反应物中含醛基有机物发生反应使得溴水褪色,故不能用溴水检验反应产物的生成,D错误;故选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所得产物均存在顺反异构
B. 的同分异构体中,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1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狗烯”的一氯代物共有15种
D.含有两个碳碳三键的脂肪烃C6H6,分子中6个碳原子不都在同一直线上的共有3种
【答案】C
【解析】A.如果中羟基和相邻甲基上氢发生消去反应即生成,则碳碳双键一端的碳上有2个氢原子,不存在顺反异构,A错误;B.的同分异构体中,遇溶液显紫色则含有酚羟基,如果含有2个取代基,1个为酚羟基,另1个可以为-CH2COOH、-COOCH3、-CH2OOCH、-COCH2OH、-CH(OH)CHO,-OOCCH3共6种情况,每种情况存在邻、间、对3种情况,共18种情况;还可以是含有3、4个取代基的情况,远不止13种,B错误;C.根据等效氢原理可知,“狗烯”有15种不同的氢原子,则一氯代物共有15种,C正确;D.C6H6的不饱和度为4,含有两个碳碳三键的脂肪烃C6H6,满足的同分异构体为HC≡C-C≡C-CH2CH3、HC≡C-CH2-C≡C-CH3、HC≡C-CH2-CH2-C≡CH、H3C-C≡C-C≡C-CH3、,则分子中6个碳原子不都在同一直线上的共有4种,D错误;故选C。
13.酰氨基酚是感冒冲剂的有效成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热水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和氢气反应
D.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4种
【答案】D
【解析】A. 含有类似于苯酚的结构,能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酚羟基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故可溶于热水,A错误;B. N原子为sp3杂化,呈三角锥形,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错误;C. 含酚羟基、肽键,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含苯环能和氢气反应,C错误;D. 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4种:、、、,D正确;故选D。
14.环已基乙酸(IV)是 种香料成分,可通过如图方法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所有原子均可共平面
B.Ⅱ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
C.Ⅲ可以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
D.Ⅳ与Ⅱ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D【解析】A.如图,对于1,2,3,4,5处的碳原子,最多只能与其相连的两个原子共平面,因此Ⅰ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项错误。B.如图,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可以有1,5位置,2,4位置,3位置,6位置,共有4种,B项错误。C.Ⅲ是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C项错误。D.Ⅳ是羧酸,Ⅱ是醇,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D项正确。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
15.有机物合成的转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
C.用溶液可鉴别与 D.、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答案】D【解析】A. X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与其它3个原子以3根单键相结合呈三角锥形、分子内有单键碳原子是四面体结构,故分子内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B.Y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分别连有不等同的氮原子、苯环和氢原子,故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C. X和Y中均含酚羟基,故不能用FeCl3溶液鉴别,故C错误;D.X和Y中均含酚羟基,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D。
16.药物E具有抗癌抑菌功效,其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D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反应①涉及到了两种有机反应类型
C.物质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分子E中手性碳原子的个数为3个
【答案】D【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物质D的官能团为醚键、醛基和氨基,共3种,故A正确;B.由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①涉及到的反应为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物质D中含有的醛基、氨基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故C正确;D.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E中含有4个连有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D。
17.二羟基甲戊酸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其结构如图a所示。下列有关二羟基甲戊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嵯基甲戊酸的分子式为
B.与乳酸(结构如图b)互为同系物
C.与乙醇、乙酸均能发生酯化反应,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等量的二羟基甲戊酸消耗Na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答案】B【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二甲戊酸的分子式为C6H12O4,A正确;B.两者结构不相似,故不为同系物,B错误;C.由图a可知,二羟基甲戊酸含有两个羟基和1个羧基,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其中-CH2OH中的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D.羟基羧基均能与钠反应,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只能是羧基,等量的二羟基甲戊酸消耗Na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D正确;故选B。
18.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某“小分子胶水”(结构如图所示)能助力自噬细胞“吞没”致病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7mol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反应
【答案】C【解析】A.根据有机物中成键特点以及结构简式,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10O4,故A错误;B.苯环、碳碳双键、—COOH所有原子共面,单键可以旋转,所有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共面,B错误;C.苯环和氢气以1:3加成,碳碳双键和氢气1:1加成,酯基中的双键和氢气不反应,故最多与7molH2发生加成,C正确;D.能跟溴单质反应的是酚羟基和碳碳双键,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molBr2发生反应,D错误;答案为C。
19.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M可以用来制取高分子化合物
B.M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
C.M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D.1molM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Br2
【答案】BC【解析】A.M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M中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醚键、酯基、羧基,共4种,B错误;C.M中含有甲基,根据甲烷的结构特点可知不可能所有原子共面,C错误;D.酚羟基的邻对位中有一个空位,可以和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和Br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M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Br2,D正确;故选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选练习专题10 常见有机化合物(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12 化学反应机理(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1,1eV的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