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99937/0-16972874992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99937/0-16972874993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99937/0-16972874993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含答案)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热纯碱溶液去油污能力强
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混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
③溶洞、珊瑚的形成
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溶液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B.AgCl溶解度增大
C.溶液中c(Ag+)增大
D.溶液中c(Cl-)增大
3.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
Cu2+(aq)+MnS(s)CuS(s)+Mn2+(aq)。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MnS的Ksp小于CuS的Ksp
C.达到平衡时c(Mn2+)=c(Cu2+)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溶液中c(Cu2+)、c(Mn2+)保持不变
4.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bI2的Ksp为2×10-9
B.温度不变,向PbI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平衡向左移动,Pb2+的浓度减小
C.温度不变,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溶液中加入了KI固体,PbI2的Ksp增大
D.常温下,Ksp(PbS)=8×10-28,向PbI2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反应PbI2(s)+S2-(aq)PbS(s)+2I-(aq)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
5.下列关于Mg(OH)2制备和性质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由MgCl2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Mg(OH)2:Mg2++2OH-===Mg(OH)2↓
B.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浓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3Mg(OH)2+2Fe3+===2Fe(OH)3+3Mg2+
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浓NH4Cl溶液,浊液变澄清:Mg(OH)2+2NH===2NH3·H2O+Mg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醋酸,浊液变澄清:Mg(OH)2+2H+===Mg2++2H2O
6.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5.4×10-13
8.5×10-16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7.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图实验。①中现象:产生红色沉淀,②中现象:溶液先浑浊,后来澄清,③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2CrO4(s)2Ag+(aq)+CrO(aq)
B.②中溶液变澄清的原因:AgOH+2NH3·H2O===[Ag(NH3)2]OH+2H2O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Cl生成
D.该实验可以证明AgCl比Ag2CrO4更难溶
8.常温下,Ksp(ZnS)=1.6×10-24,Ksp(FeS)=6.4×10-18,其中FeS为黑色晶体,ZnS是一种白色颜料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FeSO4和ZnSO4混合液中滴加Na2S溶液,先产生黑色沉淀
B.常温下,反应FeS(s)+Zn2+(aq)ZnS(s)+Fe2+(aq)的平衡常数K=4.0×106
C.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一定不会产生FeS沉淀
D.向FeS悬浊液中通入少许HCl,c(Fe2+)与Ksp(FeS)均增大
9.某温度时,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Ksp大于b点对应的Ksp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MnS发生反应:Cu2+(aq)+MnS(s)===CuS(s)+Mn2+(aq)
C.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c(Cu2+)∶c(Mn2+)=(2×10-23)∶1
D.该温度下,Ksp(CuS)小于Ksp(MnS)
10.常温下,向1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氨水,反应过程中-lg c(Ag+)或-lg c[Ag(NH3)]与加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是0.1 mol·L-1
B.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银的Ksp(AgOH)的数量级为10-8
C.b点溶液中NH的浓度小于c点溶液中NH的浓度
D.m点溶液中c(NO)
A.Ksp[Fe(OH)2]=1.0×10-15
B.Mg(OH)2饱和溶液中c(Mg2+)=1.0×10-4 mol·L-1
C.a点可表示Fe(OH)3的不饱和溶液,Cu(OH)2的过饱和溶液
D.Fe3+浓度为0.01 mol·L-1溶液中,调节pH=3.2,可认为Fe3+沉淀完全
二、非选择题
12.从钛白工业废酸(含钪、钛、铁、锰等离子)中提取氧化钪(Sc2O3)的一种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先加入氨水调节pH=3,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再向滤液加入氨水调节pH=6,滤液中Sc3+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Mn(OH)2]=1.9×10-13,Ksp[Fe(OH)3]=2.6×10-39,Ksp[Sc(OH)3]=9.0×10-31]
(2)用草酸“沉钪”。25 ℃时pH=2的草酸溶液中=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写出“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a1(H2C2O4)=5.9×10-2,Ka2(H2C2O4)=6.4×10-5]
13.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5 ℃时,Ksp[Mg(OH)2]=1.8×10-11,Ksp[Fe(OH)3]=4.0×10-38。
(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 mL 0.1 mol·L-1 MgCl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2 mol·L-1 NaOH溶液,制得等量Mg(OH)2沉淀。
(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表中填空填下列选项中字母代号)
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Ⅰ
2滴0.1 mol·L-1 FeCl3溶液
①___
Ⅱ
4 mL 2 mol·L-1 NH4Cl溶液
②___
A.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B.白色沉淀不发生改变
C.红褐色沉淀转化为白色沉淀
D.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
(2)测得试管Ⅰ中所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Fe3+)=_______。
(3)同学们猜想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猜想1:NH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铵溶液(pH=7),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两者沉淀均溶解。该实验证明猜想正确的是____(填“1”或“2”)。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热纯碱溶液去油污能力强
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混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
③溶洞、珊瑚的形成
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A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H2OHCO+OH-,加热平衡正移。c(OH-)增大,去油污能力增强,①错误;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Al3+与HCO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无关,⑤错误;②、③、④均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
2.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溶液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B.AgCl溶解度增大
C.溶液中c(Ag+)增大
D.溶液中c(Cl-)增大
解析:选D 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则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当向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盐酸时,c(Cl-)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溶液中c(Ag+)变小,AgCl溶解度减小。
3.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
Cu2+(aq)+MnS(s)CuS(s)+Mn2+(aq)。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MnS的Ksp小于CuS的Ksp
C.达到平衡时c(Mn2+)=c(Cu2+)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溶液中c(Cu2+)、c(Mn2+)保持不变
解析:选A 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A正确;化学式相似的物质,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MnS的Ksp比CuS的Ksp大,故B错误;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增大硫离子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所以c(Cu2+)、c(Mn2+)均减小,故D错误。
4.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bI2的Ksp为2×10-9
B.温度不变,向PbI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平衡向左移动,Pb2+的浓度减小
C.温度不变,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溶液中加入了KI固体,PbI2的Ksp增大
D.常温下,Ksp(PbS)=8×10-28,向PbI2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反应PbI2(s)+S2-(aq)PbS(s)+2I-(aq)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
解析:选D 根据图像可知常温下平衡时溶液中c(Pb2+)、c(I-)分别是10-3 mol·L-1、2×10-3 mol·L-1,因此PbI2的Ksp=c(Pb2+)·c2(I-)=4×10-9,A错误;向PbI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Pb2+浓度增大,B错误;温度不变,PbI2的Ksp不变,C错误;反应PbI2(s)+S2-(aq)PbS(s)+2I-(aq)的化学平衡常数K===5×1018,D正确。
5.下列关于Mg(OH)2制备和性质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由MgCl2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Mg(OH)2:Mg2++2OH-===Mg(OH)2↓
B.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浓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3Mg(OH)2+2Fe3+===2Fe(OH)3+3Mg2+
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浓NH4Cl溶液,浊液变澄清:Mg(OH)2+2NH===2NH3·H2O+Mg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醋酸,浊液变澄清:Mg(OH)2+2H+===Mg2++2H2O
解析:选D A.MgCl2和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Mg(OH)2沉淀,离子方程式正确。B.Mg(OH)2悬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滴加浓FeCl3溶液时,Fe3+与OH-结合生成Fe(OH)3沉淀,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离子方程式正确。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浓NH4Cl溶液,NH与OH-结合生成NH3·H2O,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Mg(OH)2逐渐溶解而使浊液变澄清,离子方程式正确。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醋酸,CH3COOH与OH-反应生成CH3COO-和H2O,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Mg(OH)2逐渐溶解而使浊液变澄清,离子方程式为Mg(OH)2+2CH3COOH===Mg2++2CH3COO-+2H2O,D错误。
6.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5.4×10-13
8.5×10-16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解析:选D 由溶度积常数可以看出,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A项正确;AgCl比Ag2S的溶度积常数大很多,则Ag2S更难溶,所以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B项正确;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C项正确;从溶度积常数可以看出,AgCl、AgBr、AgI溶度积常数逐渐减小,所以AgCl、AgBr、AgI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逐渐减小,D项错误。
7.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图实验。①中现象:产生红色沉淀,②中现象:溶液先浑浊,后来澄清,③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2CrO4(s)2Ag+(aq)+CrO(aq)
B.②中溶液变澄清的原因:AgOH+2NH3·H2O===[Ag(NH3)2]OH+2H2O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Cl生成
D.该实验可以证明AgCl比Ag2CrO4更难溶
解析:选D AgNO3溶液过量,故余下浊液中含有Ag+,加入KCl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不能证明AgCl比Ag2CrO4更难溶。
8.常温下,Ksp(ZnS)=1.6×10-24,Ksp(FeS)=6.4×10-18,其中FeS为黑色晶体,ZnS是一种白色颜料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FeSO4和ZnSO4混合液中滴加Na2S溶液,先产生黑色沉淀
B.常温下,反应FeS(s)+Zn2+(aq)ZnS(s)+Fe2+(aq)的平衡常数K=4.0×106
C.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一定不会产生FeS沉淀
D.向FeS悬浊液中通入少许HCl,c(Fe2+)与Ksp(FeS)均增大
解析:选B Ksp(ZnS)<Ksp(FeS),根据Ksp小的先沉淀可知,先产生ZnS白色沉淀,故A错误;反应FeS(s)+Zn2+(aq)ZnS(s)+Fe2+(aq)的平衡常数K=====4.0×106,故B正确;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由于FeSO4浓度未知,则Q(FeS)可能大于Ksp(FeS),故可能产生FeS沉淀,故C错误;Ksp(FeS)只与温度有关,通入少许HCl,Ksp (FeS)不变,故D错误。
9.某温度时,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Ksp大于b点对应的Ksp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MnS发生反应:Cu2+(aq)+MnS(s)===CuS(s)+Mn2+(aq)
C.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c(Cu2+)∶c(Mn2+)=(2×10-23)∶1
D.该温度下,Ksp(CuS)小于Ksp(MnS)
解析:选A 因为a点和b点都在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Ksp是定值,A错误;因为Ksp(CuS)
A.原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是0.1 mol·L-1
B.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银的Ksp(AgOH)的数量级为10-8
C.b点溶液中NH的浓度小于c点溶液中NH的浓度
D.m点溶液中c(NO)
A.Ksp[Fe(OH)2]=1.0×10-15
B.Mg(OH)2饱和溶液中c(Mg2+)=1.0×10-4 mol·L-1
C.a点可表示Fe(OH)3的不饱和溶液,Cu(OH)2的过饱和溶液
D.Fe3+浓度为0.01 mol·L-1溶液中,调节pH=3.2,可认为Fe3+沉淀完全
解析:选D 当pH=8时,-lg c(Fe2+)=5,即溶液中c(Fe2+)=1.0×10-5mol·L-1,则Ksp[Fe(OH)2]=c(Fe2+)×c2(OH-)=1.0×10-5×2=1.0×10-17,故A错误;Mg(OH)2饱和溶液中c(Mg2+)与溶液的pH有关,故B错误; a点在c(Fe3+)曲线上方,而在c(Cu2+)曲线下方,说明a点可表示Fe(OH)3的过饱和溶液,Cu(OH)2的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pH=3.2时,溶液中,-lg c(Fe3+)>5,即c(Fe3+)<1.0×10-5mol·L-1,说明此时Fe3+全部除去,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从钛白工业废酸(含钪、钛、铁、锰等离子)中提取氧化钪(Sc2O3)的一种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先加入氨水调节pH=3,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____;再向滤液加入氨水调节pH=6,滤液中Sc3+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Mn(OH)2]=1.9×10-13,Ksp[Fe(OH)3]=2.6×10-39,Ksp[Sc(OH)3]=9.0×10-31]
(2)用草酸“沉钪”。25 ℃时pH=2的草酸溶液中=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写出“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a1(H2C2O4)=5.9×10-2,Ka2(H2C2O4)=6.4×10-5]
解析:(1)废酸中含钪、钛、铁、锰等离子,洗涤“油相”已除去大量的钛离子,根据已知可以求出余下三种离子沉淀完全时(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的pH,发现锰离子沉淀完全时pH约为10,钪离子沉淀完全时pH约为5,而铁离子沉淀完全时pH约为3,所以先加入氨水调节pH=3,过滤,滤渣主要成分是Fe(OH)3;再向滤液加入氨水调节pH=6,此时溶液中c(OH-)=10-8mol·L-1,滤液中Sc3+的浓度为 mol·L-1=9.0×10-7 mol·L-1。(2)25 ℃时pH=2的草酸溶液中=××=Ka2(H2C2O4)×Ka1(H2C2O4)×=6.4×10-5×5.9×10-2×≈3.8×10-2。“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方程式为2Sc3++3H2C2O4===Sc2(C2O4)3↓+6H+。
答案:(1)Fe(OH)3 9.0×10-7 mol·L-1
(2)3.8×10-2 2Sc3++3H2C2O4===Sc2(C2O4)3↓+6H+
13.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5 ℃时,Ksp[Mg(OH)2]=1.8×10-11,Ksp[Fe(OH)3]=4.0×10-38。
(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 mL 0.1 mol·L-1 MgCl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2 mol·L-1 NaOH溶液,制得等量Mg(OH)2沉淀。
(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表中填空填下列选项中字母代号)
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Ⅰ
2滴0.1 mol·L-1 FeCl3溶液
①___
Ⅱ
4 mL 2 mol·L-1 NH4Cl溶液
②___
A.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B.白色沉淀不发生改变
C.红褐色沉淀转化为白色沉淀
D.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
(2)测得试管Ⅰ中所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Fe3+)=_______。
(3)同学们猜想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猜想1:NH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铵溶液(pH=7),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两者沉淀均溶解。该实验证明猜想正确的是____(填“1”或“2”)。
解析:(1)已知n(MgCl2)=1×10-3 L×0.1 mol·L-1=1×10-4 mol,n(NaOH)≈0.1×10-3 L×2 mol·L-1=2×10-4 mol,由反应Mg2++2OH-===Mg(OH)2↓可知,二者基本反应完全生成白色沉淀Mg(OH)2,当向其中加入FeCl3溶液时,由于Ksp[Fe(OH)3]=4.0×10-38远小于Ksp[Mg(OH)2]=1.8×10-11,所以白色沉淀Mg(OH)2转化为红褐色沉淀Fe(OH)3;当向其中加入NH4Cl溶液时,NH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使Mg(OH)2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2)当试管Ⅰ中所得混合液pH=6时,即c(OH-)=10-8 mol·L-1,由Ksp[Fe(OH)3]=4.0×10-38可求得c(Fe3+)=4.0×10-14 mol·L-1。(3)NH4Cl因水解而呈酸性,生成的H+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水,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4)由于醋酸铵溶液(pH=7)呈中性,能使Mg(OH)2沉淀溶解,说明不是NH水解呈酸性导致Mg(OH)2溶解;当加入弱碱性的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时,沉淀也溶解,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因此证明Mg(OH)2沉淀溶解的根本原因是NH与Mg(OH)2电离出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促进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得无色溶液,所以猜想1是正确的。
答案:(1)①A ②D (2)4×10-14 mol·L-1
(3)NH4Cl水解出来的H+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水,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4)1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8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8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8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8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程跟踪检测50点点突破__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程跟踪检测50点点突破__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①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在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