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同步练习2023-2024 鲁教版化学 八年级全一册
展开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的式子。
2.意义
(1)质的方面:表示 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
①表示各物质之间的 质量比
②表示各物质粒子间的个数比
3.读法
以C+O2CO2为例:
项目 | 读法 |
质的 方面 | 碳 和 氧气 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二氧化碳 |
量的 方面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
粒子 方面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1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分子 |
特别提醒 读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不能读作“加”而应读作“和”,“”读作“生成”而不能读作“等于”。
导·思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就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是物质的质量比,质量比应为每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知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 √ )
(2)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 √ )
(3)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知反应速率 ( × )
(4)2H2O22H2O+O2↑读作: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 ×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典例】2022年冬奥会火炬由内红外银双色“飞舞丝带”重叠而成,象征冰火相约,温暖世界。内部使用液氢作为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关于火炬中发生的反应:2H2+O22H2O。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 H2与32 g O2完全反应,可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都没有改变
变式训练 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B)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特别提醒
有关化学方程式意义的两点注意事项
1.等号左边为反应物,右边为生成物,等号上方或下方为反应条件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不是质量比。质量比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积的比
A层 基础练
1.(2022·淄博张店区期末)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A)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2023·青岛胶州质检)镁广泛用于礼花弹、烟花等,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可读作 (C)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氧化镁
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2份质量的镁与1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2份质量的氧化镁
3.由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KMnO4是反应物
B.“△”表示反应条件为加热
C.K2MnO4是生成物
D.MnO2是催化剂
4.天然气是一种污染较轻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2O2CO2+2H2O,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每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5.在反应4Al+3O22Al2O3中,反应物为 Al和O2 ,生成物为 Al2O3 ,反应条件是 点燃 ;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每 4 个铝原子与 3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氧化铝“分子”,从它们之间的质量比来看, 108 份质量的Al与 96 份质量的O2反应,生成了 204 份质量的Al2O3。
6.写出下列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比。
(1)2KClO3x2KCl + 3O2↑
245 149 96
(2)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18 44
B层 能力练
7.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在反应中Fe、O2、Fe3O4的质量比为 (C)
A.7∶4∶29 B.3∶2∶1
C.21∶8∶29 D.7∶8∶29
8.下列四种对H2+Cl22HCl的认识错误的是 (C)
9.(2022·天津中考改编)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氮(NO)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反应:2NO+O22NO2。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参加反应的NO、O2、NO2分子个数比为2∶1∶2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氧气
D.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质量比为15∶16
10.(2022·武汉中考)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H2N2+2H2O,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B.生成物有两种
C.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
11.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反应:
2Mg+O22MgO;C+O2CO2;4P+5O22P2O5。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三点:都是 化合反应 ;都是 氧化反应 ;反应条件都是 点燃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Mg与O2反应是金属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非金属与气体间的反应(答案合理即可)。
12.“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以下是运用上述方法认识红磷燃烧反应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2)定性认识,从宏观角度讲,该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五氧化二磷;从微观角度讲,该反应生成了新的分子,即 五氧化二磷分子 。
(3)定量认识,从宏观角度讲, 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 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P2O5的质量;从微观角度讲,磷、氧 原子 的总个数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微粒个数比为 4∶5∶2 。
(4)红磷燃烧过程中,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31∶4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