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展开第十一单元
单元知识清单
01 知识框架
02 知识纵横
1.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性质及用途
名称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碳酸钙 |
化学式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俗称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的主要成分 |
性质 | ________,________于水,其水溶液呈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于水,其水溶液呈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于水 |
用途 | 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 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作补钙剂、用作建筑材料 |
2.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 具体实例或化学方程式 |
(1)溶液酸碱性 | 大多数盐溶液呈中性,但有的盐溶液呈碱性,如碳酸钠、碳酸钾等;有的呈酸性 |
(2)可溶性盐+金属→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 | Fe+CuSO4===__________ Cu+2AgNO3===__________ |
(3)盐+酸→新盐+新酸(碳酸盐+酸→CO2↑,常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 | Na2CO3+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 + 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 CuSO4+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可溶性盐+可溶性盐→新盐+新盐 | Na2CO3+C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发生的五类复分解反应
类型 | 反应物条件 | 生成物条件 |
碱+盐→ | 须二者都可溶 | 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有水生成 |
盐+盐→ | 须二者都可溶 | |
盐+酸→ | 酸须可溶,无论盐是否可溶,二者一般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
酸+碱→ | 酸须可溶,无论碱是否可溶,二者一般都能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 | |
酸+金属 氧化物→ | 酸须可溶,无论金属氧化物是否可溶,二者一般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4.化学肥料
种类 | 物质 | 主要作用 |
氮肥 | 尿素[CO(NH2)2]、氨水(NH3·H2O)、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等 |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蛋白质含量 |
磷肥 | 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Ca(H2PO4)2(磷酸二氢钙)和CaSO4的混合物]等 | 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
钾肥 |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等 |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
复合 肥料 |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硝酸钾(KNO3)等 |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 |
5.不同氮肥的区分
03 实验再现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量筒、玻璃棒、石棉网、蒸发皿、漏斗、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坩埚钳、酒精灯。
(2)实验装置
(3)原理: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4)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实验 操作 | 注意事项 | 该步中玻 璃棒的作用 |
溶解 | 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滤 | “一贴、二低、三靠” | ________ |
蒸发 | ①蒸发时要用________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②当____________________时便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计算 产率 |
| 转移固体 |
(5)误差分析
误差或错误 | 原因 |
产率偏低 | ①溶解粗盐时未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②蒸发滤液时液体可能溅出; ③从蒸发皿中转移固体时固体洒落等; ④过滤时漏斗内仍有少量液体残留,即停止过滤; ⑤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
产率偏高 | ①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②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 |
过滤后的液 体仍浑浊 | ①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②滤纸破损 |
参考答案
知识纵横
1.Na2CO3 NaHCO3 CaCO3 纯碱 苏打 小苏打 石灰石 大理石 白色固体 易溶 碱性 白色固体 易溶 碱性 白色固体 难溶 2.FeSO4+Cu 2Ag+Cu(NO3)2 2NaCl+H2O+CO2↑ NaCl+H2O+CO2↑ CaCl2+H2O+CO2↑ Cu(OH)2↓+Na2SO4 CaCO3↓+2NaOH CaCO3↓+2NaCl BaCO3↓+2NaCl
实验再现
(4)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 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玻璃棒 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 为了使液体均匀受热 防止液滴飞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