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02320/0-16973758317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02320/0-16973758318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02320/0-16973758318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A卷)
1.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
(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下根系发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树种之一。落在沙面上的红柳枯枝落叶经冬季霜雪压实便形成枯枝落叶层,次年春季开始被风沙掩埋形成风沙层,枯枝落叶层和沙层交替沉积,年复一年的堆积,使红柳不断向上生长,红柳沙包也逐年增高。科学家通过红柳沙包能解读沙漠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红柳沙包中枯枝落叶层厚,指示当年的气候环境最可能是偏( )
A.冷干 B.暖干 C.冷湿 D.暖湿
(2)红柳作为防风固沙的一种重要树种,主要是将其栽种在绿洲的( )
A.山前地带 B.农田四周 C.聚落周边 D.边缘地带
3.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平衡性 B.整体性 C.生产性 D.差异性
(2)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A.气候 B.水文 C.地貌 D.土壤
4.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现象
(2)自然带②向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5.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均为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下图示意湖南崀山丹霞地貌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土壤 C.热量 D.坡度
(2)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 )
A.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范围将会扩大
C.坡麓常绿灌丛海拔上限持续下降 D.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
6.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阿姆河沿岸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种植区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棉花种植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咸海面积萎缩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 (2)C
解析:(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化、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土壤贫瘠。
(2)挖掘发菜、甘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答案:(1)D;(2)D
解析:(1)本题考查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由材料知,落在沙面上的红柳枯枝落叶经冬季霜雪压实便形成枯枝落叶层,次年春季开始被风沙掩埋形成风沙层,枯枝落叶层和沙层交替沉积,红柳沙包中枯枝落叶层厚,说明当年红柳枝叶繁茂,生存环境好,水热条件好,气候暖湿,D正确。冷干、暖干和冷湿的气候环境,不利于植物生长,枯枝落叶层薄,A、B、C错误。
(2)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治理。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下根系发达,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是抵御风沙推进、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的重要造林树种,栽种在绿洲的边缘地带,保护农田和聚落,防止绿洲农业被沙漠的流动沙丘和沙暴吞噬,D正确。
3.答案:(1)B;(2)B
解析:(1)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蓄水后有泥沙淤积现象,导致泥沙沉积、水体富营养化、滑坡等一系列现象,所以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故选B。
(2)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蓄水后产生了泥沙沉积、水体富营养化、滑坡等一系列现象,所以引起其他要素变化原因是水文。故选B。
4.答案:(1)D(2)D
解析:(1)由图可知,自然带①在赤道附近大量分布,为热带雨林带,理论上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而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分布,这属于地方性分异现象。
(2)自然带②为热带荒漠带,其向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
5.答案:(1)B(2)B
解析:(1)读图可知,山顶植被类型的差异为:中部是常绿阔叶与针叶混交林,四周为硬叶小乔木和灌木。由材料可知,丹霞地貌“山顶平坦狭小”,山顶中部与四周纬度相同、海拔相同,且山顶面积狭小,因此中部与四周的热量、降水、坡度条件都极为相近,A、C、D错误;图中显示中部土层较厚,四周土层薄,中部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强,因此能生长常绿阔叶与针叶混交林,四周土层薄,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差,因此只能生长低矮、耐旱的硬叶小乔木和灌木,故选B。
(2)随着山体的崩塌和侵蚀,山峰和陡崖高度将减小,沟谷的封闭地形逐渐被破坏,沟谷雨林范围将会减小甚至消失,A错误;山体的崩塌和侵蚀形成的堆积物,最易堆积在坡麓地带,使土层变厚,进一步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范围扩大,B正确;随着坡麓地带土壤厚度的增大,坡麓常绿灌丛海拔上限可能会上升,C错误;山体的崩塌和侵蚀会使山地相对高度变小,局部热量、土壤条件差异减小,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减少,D错误。
6.答案:(1)A;(2)C;(3)D
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导致长白山林线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不断有岳桦在更高海拔处生长,由此推断,林线附近的岳桦生长时间并不长,且岳桦林带海拔高、气候寒冷,岳桦生长季短、生长速度较慢,多为幼树,A正确;B、C、D错误。
(2)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从材料中可知,岳桦林生长季短,只有岳桦林带下部的岳桦才结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其生长季趋于稳定。与此同时,材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北坡的林线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气候变暖对冬季气温影响更大,因此这里冬季的升温幅度比较大,C正确。
(3)本题考查影响山地林线位置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为水热条件。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意味着热量条件不断变好,如果降水条件保持稳定,林线可能会缓慢上升,因此降水稳定不是林线近年趋于稳定的原因,A错误。若原因是水土流失量和土壤肥力稳定,则林线同样可能继续上升,B、C可直接排除。根据材料,岳桦结实线位置基本稳定,岳桦种子传播的最大范围基本稳定,当岳桦结实线与林线之间的距离达到岳桦种子传播的最大范围时,岳桦的种子无法传播到比林线海拔更高区域,因此林线位置稳定,D正确。
7.答案:(1)该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遥远,降水稀少,形成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多为内流河,径流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且具有耐旱的特征;土壤发育差,以荒漠土壤为主;动物种类少,耐饥渴能力强。
(2)自然环境是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整体。在内陆干旱区,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会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部分植被会枯死;生物栖息地可能变得破碎,甚至消失;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等。在大中型灌区,灌溉不当可能会引起地下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加重。
(3)自然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咸海面积缩小,会使周围气候更加干旱,沙尘增加,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恶化等。
解析:第(1)问,结合经纬度、河流与湖泊分布状况,可知图示功区位于中亚地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土壤、植被和河流等方面分析。第(2)问,本问主要从水资源利用不当对植被、土壤、地下水、湖泊以及河流水量等产生的不利影响方面分析。第(3)问,分析咸海面积萎缩对周围地区土地、生物以及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通关训练B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讲 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