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光学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光学,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的传播与反射,能自行发光的物体,自然光源,人造光源,光的传播,①影子类,②准直类,③小孔成像,光的反射,①水中倒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然形成的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
人类制造的发光体(如灯泡、蜡烛等)
月亮、钻石、镜子、水晶
【例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立竿见影、绿树成荫、日月食等
激光准直、军训看齐、射击等
倒立实像(大小不一定)像与孔形状无关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如图所示,有个过路人,经过一盏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 )。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长; D.逐渐边短
光投射到两种物体交界面时,光被物体(交界面)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
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三线共面)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等大)
④光的反射现象,光路可逆
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反射光会平行射出,这个反射叫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会射向不同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一电子钟放置在甲、乙、丙三个平面镜前的位置及示数如图,那么通过三个平面镜看到电子钟的示数分别是( )A.甲12:01;乙10:51;丙10:51B.甲10:51;乙10:51;丙10:51C.甲12:01;乙15:01;丙12:01D.甲10:21;乙12:01;丙10:21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 °
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玻璃、水晶等)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空气角大)
④光的折射现象,光路可逆
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形成的彩色光带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我们称之为光谱。红光折射程度最轻,紫光折射程度最大。
红光之外的辐射叫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在紫色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杀菌能力强
透明颜色的物体是由可以穿过它的光决定的
例如:红色眼镜,它只能允许红色的光透过,所以显示红色
不透明的物体是由它能反射的光决定的
例如:西瓜绿色,在暗室中用红光照射西瓜,那么咱们看到的西瓜则是黑色
舞台赏表演时穿的连衣裙的上部是白色,下部是红色。表演开始时其他灯源关闭,只有蓝光打到演员身上,则台下观众看到演员的连衣裙颜色是( )。 A、上部白色,下部红色; B、上部白色,下部蓝色; C、上、下部都是蓝色; D、上部蓝色,下部黑色
属于凸透镜的是( )
属于凹透镜的是( )
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1、两种透镜:2、几个基本概念: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过焦点的光线应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应该折射过另一侧的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例题3】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 适当类型的透镜.
解析:从光线的走势可以看出,甲、乙两图中光线经透镜后都 变得发散了,故甲、乙中均应为凹透镜。
答案:如图示,甲、乙均为凹透镜
【迁移训练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焦点 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故焦距为11.0 cm。答案:11.0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节光屏位置,使蜡烛的像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记录像的位置;
1.按图安装光具座、固定凸透镜并记录其坐标位置;
理解物距、像距、焦距概念
分别使物距u在 1.大于二倍焦距(u>2f) 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透镜被挡住一部分或透镜残缺,对成像的影响
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变暗了。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成实像时物像异侧,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物距减少 像距增大即物像同方向移动像跟着物体在移动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的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把蜡烛位于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像;当蜡烛位于_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得到清晰缩小的像,他应该( ) 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 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 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
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7cm C、8cm D、16cm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20厘米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3厘米,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f >20cm B、13cm
当观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人就可以看见物体了。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成像于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热学通关,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注意事项,读数结果偏大,读数结果偏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力学实验,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石块密度测量,蜡块密度测量,盐水密度测量,浮力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课件力学计算,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力学计算,压强计算,浮力计算,功与功率计算,机械效率计算,固体压强,单位换算,液体压强,影响因素,pρg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