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位庄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位庄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位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秒是 的基本单位。
2.(2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铅笔长度是 cm。
3.(2分)如图所示,贾湖骨笛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吹奏骨笛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按压不同的孔发出声音的 不同。
4.(3分)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同飞船一起出征 为参照物,景海鹏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 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性。
5.(3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在水平地面上推动物体,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状态,在第3s的速度是 m/s,整个过程中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m。
6.(2分)小明同学在观看电影《星球大战》时,激烈的战斗场面、震撼的音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两艘太空船在太空中激烈追逐,相互攻击,一艘太空船被击中,一时间,远远地也能听到清晰的爆炸声。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错误之处: ;判断依据: 。
二、选择题(16分,7-12题为单选题,13、14为双选题)
7.(2分)下列对教室中的一些场景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一根普通灯管的长度约为4m
B.课桌的高度约为1.2m
C.黑板的长度约为1.5m
D.书从课桌掉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0.4s
8.(2分)李白《夜宿山寺》诗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高声语”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纯 D.频率大
9.(2分)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2.38cm
B.2.5cm
C.2.50cm
D.2.50cm
10.(2分)小明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B.错误数据是4.95cm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误差
D.物体的长度应取4.85cm
11.(2分)为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点同向而行,都向B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每秒运动5m,丙通过路程为0.6km用时1min( )
A.甲 B.乙
C.丙 D.三人速度一样大
12.(2分)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甲、丙的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多选)13.(2分)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由西向东运动,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B.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向东运动
C.甲车的速度一直都比乙车的速度大
D.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多选)14.(2分)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 )
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的多1s
D.t=4s时,甲比乙多运动了2m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2分)某物体第2s从原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其大致的s﹣t图像。
16.(2分)如图所示,这是实验室或体育比赛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请你在图中标出时间为3min10s时指针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9分,共19分)
17.(4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 可以传声。
(3)假设将上述甲、乙两个实验均移至月球上完成,还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是 。
18.(6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猜想1: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l/cm
横截面积S/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①
②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Ⅰ
尼龙
100
1.0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① ;② 。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 (选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变琴弦的 ,用同样的力拨动,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19.(9分)小红同学在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如图所示,让小车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由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小车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为了更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小”或“大”)。
(3)AB段的路程为 cm,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比较AB与A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选填“>”、“<”或“=”)vAC。
(4)小红觉得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时不好计时,于是她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这种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5)下列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图 。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小题8分,第21小题9分,共17分)
20.(8分)为了测量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80m的钢管,在其一端沿钢管方向敲击一下,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64s(取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或“小”),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 (选填“钢管”或“空气”)传过来的。
(2)求声音在空气中从钢管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
(3)求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
21.(9分)某司机驾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突然发现前方60m处有路障。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6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行驶了12m
(1)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相对于路障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制动过程中汽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位庄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 ,秒是 时间 的基本单位。
【答案】米;时间。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对应单位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故答案为:米;时间。
2.(2分)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铅笔长度是 17.90 cm。
【答案】1;17.90。
【分析】长度测量中,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前一定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1cm平均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铅笔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7.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17.90cm;
故答案为:1;17.90。
3.(2分)如图所示,贾湖骨笛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吹奏骨笛发出的声音是由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按压不同的孔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答案】空气柱;音调。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解答】解:吹奏骨笛时:空气柱振动发声,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振动频率不同。
故答案为:空气柱;音调。
4.(3分)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同飞船一起出征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为参照物,景海鹏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 运动 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相对 性。
【答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运动;相对。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1)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景海鹏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朱杨柱,所以景海鹏是静止的;
(2)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景海鹏是运动的;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故答案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运动。
5.(3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在水平地面上推动物体,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静止 状态,在第3s的速度是 0.5 m/s,整个过程中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3.5 m。
【答案】静止;0.5;3.5。
【分析】乙图中物体在0.5s时速度为0;与第3秒对应的速度为0.5m/s;整个过程中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小明在1~4s和4~6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和,根据s=vt分别计算小明在1~4s和4~6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由乙图可知,物体在0.5s时速度为2;
图乙中与第3秒对应的速度为0.5m/s;
整个过程中物体通过的路程s=s1+s2=v7t1+v2t8=0.5m/s×(3﹣1)s+1m/s×(8﹣4)s=1.4m+2m=3.4m。
故答案为:静止;0.5。
6.(2分)小明同学在观看电影《星球大战》时,激烈的战斗场面、震撼的音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两艘太空船在太空中激烈追逐,相互攻击,一艘太空船被击中,一时间,远远地也能听到清晰的爆炸声。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错误之处: 远远的也能听到清晰的爆炸声 ;判断依据: 真空不能传声 。
【答案】远远的也能听到清晰的爆炸声;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远远的也能听到清晰的爆炸声;真空不能传声。
二、选择题(16分,7-12题为单选题,13、14为双选题)
7.(2分)下列对教室中的一些场景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一根普通灯管的长度约为4m
B.课桌的高度约为1.2m
C.黑板的长度约为1.5m
D.书从课桌掉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0.4s
【答案】D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中的经验,还要根据情况进行计算和单位的换算来确定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一个。
【解答】解:A、一根普通灯管的长度约为1m;
B、课桌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故B错误;
C、黑板的长度约为2.2m;
D、书从课桌掉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0.4s。
故选:D。
8.(2分)李白《夜宿山寺》诗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高声语”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纯 D.频率大
【答案】B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解答】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大。
故选:B。
9.(2分)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2.38cm
B.2.5cm
C.2.50cm
D.2.50cm
【答案】D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①刻度尺要放正;
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解:AC、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需紧贴被测部分,故AC错误;
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B错误;
D、物块左侧与刻度尺1.00cm刻度线对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7mm,故D正确;
故选:D。
10.(2分)小明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B.错误数据是4.95cm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误差
D.物体的长度应取4.85cm
【答案】B
【分析】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②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解答】解:
A、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故A错误;
B、测量值4.95cm与其它测量值相差较大,故B正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故C错误;
D、物体的长度为L=,故D错误。
故选:B。
11.(2分)为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点同向而行,都向B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每秒运动5m,丙通过路程为0.6km用时1min( )
A.甲 B.乙
C.丙 D.三人速度一样大
【答案】C
【分析】先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乙、丙三人的速度,然后同一单位后进行比较。
【解答】解:由题意知,甲的速度为v甲=30km/h=≈8.33m/s,
乙的速度为v乙=3m/s,
丙的速度为v丙=0.6km/min==10m/s,
比较可知,速度最大的是丙。
故选:C。
12.(2分)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甲、丙的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答案】A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故甲,响度相同;
B、甲、丙的振动频率不同,故B错误;
C、乙、丙的音调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知,甲,波形也相同、丙的响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多选)13.(2分)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由西向东运动,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B.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向东运动
C.甲车的速度一直都比乙车的速度大
D.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AD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根据两图拍摄的先后顺序和两车的位置关系,逐一分析选项中的说法所达到的结果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乙车原来在甲的东边,以甲车为参照物,故A正确;
B、以乙车为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故B错误;
CD、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从西向东运动,由甲车运动距离比乙大可知,但不能说明甲车每时每刻的速度都比乙快,D正确。
故选:AD。
(多选)14.(2分)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 )
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的多1s
D.t=4s时,甲比乙多运动了2m
【答案】BD
【分析】(1)由图中信息,利用速度公式分别求出甲、乙的速度大小;
(2)根据速度公式分别求出甲、乙运动10m所需要的时间;
(3)由图可知,当t=4s时,甲、乙分别运动的路程,据此求出甲比乙多运动的路程。
【解答】解:A、由图可知,则甲的速度:v甲===2.4m/s;
B、由图可知,则乙的速度:v乙===2m/s;
C、由图可知,乙运动10m所用的时间为6s,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甲运动了10m,所以甲比乙多运动了2m。
故选:BD。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2分)某物体第2s从原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其大致的s﹣t图像。
【答案】。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不变。
【解答】解:根据从第2秒开始,物体做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16.(2分)如图所示,这是实验室或体育比赛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请你在图中标出时间为3min10s时指针的位置。
【答案】
【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据此标记指针位置。
【解答】解: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2格,时间为7min10s时的分针应该指在“3”和“4”之间,据此标记分针位置如图所示;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4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10s处,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9分,共19分)
17.(4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振动 ,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放大音叉的振动 。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 空气 可以传声。
(3)假设将上述甲、乙两个实验均移至月球上完成,还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是 甲 。
【答案】(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2)空气;(3)甲。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
(2)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
(3)月球表面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乙不能。
故答案为:(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3)甲。
18.(6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猜想1: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l/cm
横截面积S/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①
②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Ⅰ
尼龙
100
1.0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ABC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ADF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① 80 ;② 1.02 。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 同一根琴弦 (选填“同一根琴弦”或“不同的琴弦”),只改变琴弦的 松紧程度 ,用同样的力拨动,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答案】(1)ABC;ADF;(2)80;1.02;(3)同一根琴弦;松紧程度。
【分析】(1)探究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材料、长度不变,改变横截面积的大小;探究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应控制材料、横截面积不变,改变长度。
(2)探究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改变材料,比较频率与材料的关系。
(3)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应控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不变,改变同一根琴弦的松紧程度,比较频率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解答】解:(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ABC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应选用编号为ADF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②7.02。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使用同一根琴弦只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判断音调与松紧程度的关系。
故答案为:(1)ABC;ADF;1.02;松紧程度。
19.(9分)小红同学在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
(2)如图所示,让小车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由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小车在做 加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为了更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小 (选填“小”或“大”)。
(3)AB段的路程为 40.0 cm,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0.5 m/s,比较AB与A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 (选填“>”、“<”或“=”)vAC。
(4)小红觉得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时不好计时,于是她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这种做法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
(5)下列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图 B 。
【答案】(1)v=;(2)加速;小;(3)40.0;0.5;<;(4)错误;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5)B。
【分析】(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
(2)(3)实验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据此分别求出AB、AC、BC段的路程,再分别求出小车经过AB、AC、BC段所用的时间,根据v=分别求出AB与AC、BC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小车经过AB与AC、BC段的平均速度分析;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要较小;
(4)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在经过B点时速度不为0。而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此时B点小车的速度为0。因此由静止释放测得的时间不是下半程的时间;
(5)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根据图像结合数学知识分析回答。
【解答】解:(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3)实验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AB段的路程为:sAB=10.00dm﹣6.00dm=5.00dm=40.0cm;
小车经过AB段所用时间为:tAB=15:35:22﹣15:35:20=2s;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20cm/s=0.2m/s;
AC段的路程为:sAC=10.00dm﹣1.00dm=9.00dm=90.4cm;
小车经过AC段所用时间为:tAC=15:35:23﹣15:35:20=3s;
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30cm/s=0.3m/s;
BC段的路程为:sBC=2.00dm﹣1.00dm=5.00dm=50.3cm;
小车经过BC段所用时间为:tBC=15:35:23﹣15:35:22=1s;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50cm/s=0.5m/s;
因此vAB<vAC;
因为vAB<vBC,所以小车在做加速运动,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来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4)小车在斜面做加速运动,在B点时有速度,导致测出小车在BC段的时间不准,所以这样的做法不正确;
(5)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
A、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速度随时间的变大而变大;
C、通过的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D、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v=;(2)加速;小;6.5;<;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小题8分,第21小题9分,共17分)
20.(8分)为了测量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80m的钢管,在其一端沿钢管方向敲击一下,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64s(取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大 (选填“大”或“小”),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 钢管 (选填“钢管”或“空气”)传过来的。
(2)求声音在空气中从钢管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
(3)求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1)大;钢管;
(2)声音在空气中从钢管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为2s;
(3)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000m/s。
【分析】(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3)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时间和速度。
【解答】解:(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第一次响声是由钢管传来的;
(2)声音在空气中从钢管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为:;
(3)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时间为:t'=t﹣5.864s=2s﹣1.864s=4.136s;
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
答:(1)大;钢管;
(2)声音在空气中从钢管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为3s;
(3)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000m/s。
21.(9分)某司机驾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突然发现前方60m处有路障。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6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行驶了12m
(1)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相对于路障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制动过程中汽车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答案】(1)运动;变速;
(2)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0m/s;
(3)通过计算可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分析】(1)汽车制动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据此可知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相对于路障的运动情况;制动过程中汽车不受发动机的牵引力,但受地面的阻力,由此可知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知道汽车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和司机的反应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因车速不变,则根据s=vt可知酒后驾驶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是平时的4倍,加上汽车制动后的滑行距离,即可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解答】解:(1)汽车制动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与路障间的距离在缩小;制动过程中汽车不受发动机的牵引力,则汽车速度变小;
(2)由题知,汽车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s1=12m,反应时间t1=2.6s,
所以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根据s=vt可知酒后驾驶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是原来的4倍3′=4s1=3×12m=48m;
由题意可知汽车制动后的滑行距离s2=30m,
所以酒后驾驶从发现路障到停下来需要行驶的距离为:s=s1′+s5=48m+30m=78m>60m,则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答:(1)运动;变速;
(2)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0m/s;
(3)通过计算可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5,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27,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史庄镇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画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郭庄回中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