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西山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西山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两电极一定是活性不同的金属 B.铁片上镀铜时,镀层金属可由电解液提供
C.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 D.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2.已知:① ②
③ 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分别对应为、、的燃烧热
3.已知H2(g)+O2(g)=H2O(g) ΔH=-242kJ·mol-1,断开1molO=O键和1mol H—O键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96kJ和463kJ,则断开1molH—H键所吸收的能量为
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
4.下列能正确地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B.
C.
D.
5.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CN比HNC稳定
B.该异构化反应的
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6.下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右图一致的是
A.铝热反应 B.电解熔融Al2O3
C.中和反应 D.镁条燃烧
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从气态转化成液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甲烷,直接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小于制成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D.一个化学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8.在如图串联装置中,通电片刻即发现乙装置左侧电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
B.电解过程中丙中溶液酸碱性无变化
C.向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D.标准状况下当甲中产生4.48 L气体时,丙中Cu电极质量增加21.6 g
9.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微型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玻璃管中盛满NaCl稀溶液(滴有酚酞),闭合S1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Cu电极附近液面比C电极附近的低;断开S1,闭合S2,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闭合S1时,Cu电极产生气泡的原因为2Cl--2e-=Cl2↑
B.闭合S1时,若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两极均有气泡产生
C.断开S1、闭合S2时,C电极作负极
D.断开S1、闭合S2时,Cu电极上发生反应:H2-2e-+2OH-=2H2O
10.下列电池不属于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的是( )
A. 锌锰电池 B. 锂离子电池 C. 铅蓄电池 D. 镍镉电池
11.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A)提出的碘硫热化学循环是由反应Ⅰ、Ⅱ、Ⅲ三步反应组成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设计该循环是为了制取能源气体O2
B.整个循环过程中产生1 mol O2的同时产生44.8 L H2
C.若反应Ⅰ、Ⅱ、Ⅲ的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0
D.图中反应Ⅰ、Ⅱ、Ⅲ均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的总反应为
B.K+从a侧经阳离子交换膜移向b侧
C.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的pH减小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二、填空题
13.完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H=-285kJ/mol ②H2(g)+O2(g)=H2O(g)△H=-241.8kJ/mol
③C(s)+O2(g)=CO(g)△H=-110.4 kJ/mol ④C(s)+O2(g)=CO2(g)△H=-393.5 kJ/mol
回答下列各问: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2)碳的燃烧热为 。
(3)燃烧2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
(4)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4.某实验小组用溶液和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溶液,则至少需要称量固体 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序号) .
Ⅱ.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3)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 。
(4)取溶液和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 | 终止温度 | 平均温度差 | ||
溶液 | 溶液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近似认为溶液和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则中和热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比偏小,产生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在量取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
15.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接用作燃料。
已知:
(1)试写出CH3OH(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某公司开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以KOH为电解质的用于手机的可充电的高效燃料电池,充一次电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其中B电极的电极材料为碳,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请填空:
①放电时,甲醇在 (填“正”或“负”)极发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②工作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用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为
16.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7.电化学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科学家研制的一种新型“微生物电池”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和,同时产生电能,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正极为电极 (填“石墨”或“氧化银”),
移动方向为 (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
写出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2)和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利用图2装置可同时吸收和。
①b是直流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②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二氧化硫一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 快速启动,装置示意图:
①电子的流动方向为 (填“从A到B”或“从B到A”)。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B 7.A 8.C 9.D 10.A 11.C 12.A
13. ①②③④ 393.5kJ/mol 2850kJ CO(g)+O2(g)=CO2(g) △H=-283.1kJ/mol
14.(1)5.0 (2)abe
(3)
(4) 4.0 acd
15.(1)
(2) 负 O2+2H2O+4e- = 4OH- 4OH--4e-=2H2O+O2↑ Ag++e−=Ag
(3)C
16. N2(g)+3H2(g)⇌2NH3(g) △H=-92kJ•mol-1
A2(g)+B2(g)═2AB(g) △H=+(a-b)kJ•mol-1
17.(1) 氧化银 由左向右
(2) 正
(3) 从A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