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2021-2022学年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1-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13、14题为多选题,渐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题3分.共42分,
1.(3分)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 B.
C. D.
2.(3分)用—把厚的刻度尺测量物体,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3分)二胡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演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4.(3分)对一些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小明本人的身高约为165mm
B.铅笔的长度约为15cm
C.讲台的高度约为75dm
D.华为手机的厚度约为1mm
5.(3分)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的O点“坐井观天”,青蛙通过井口观察的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多选)6.(3分)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
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
D.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7.(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发出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C.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
D.发声体的结构相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
8.(3分)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多选)9.(3分)某同学从下列表格信息中得到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冰
323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A.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
B.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气体中最小
D.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
10.(3分)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木块的长为18.5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测量数据的准确值是18.5
C.测量数据的准确值是8.5cm
D.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02cm
11.(3分)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乐器的音调不同
B.三种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三种乐器的音色不同
D.三种乐器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12.(3分)某同学5次测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3.12cm、3.14cm、3.33cm、3.15cm、3.13cm,则物体长度为( )
A.3.135cm B.3.14cm C.3.13cm D.3.174cm
(多选)13.(3分)下列方法中,能够有效减弱噪音的是( )
A.市区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B.学校旁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工地周围修建隔离墙
(多选)14.(3分)下列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
A.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B.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阳光明媚的日子,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4小题,共计27分,每空1分)
15.(3分)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准确程度较高的是 刻度尺,其中,甲测量的结果是 cm。
16.(2分)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学生耳朵的。水中的鱼能听到岸上的人讲话是因为 也可以传播声音。
17.(2分)某声源15分钟振动900次,15分钟相当于 小时,该声源振动频率为 Hz。
18.(1分)用刻度尺测出某课本的厚度为7mm,课本最后一页页码是200,每张纸厚度为 mm。(不计封皮和目录等的纸张厚,只计正文纸厚)
19.(1分)一位同学用周长是200cm的铁环沿操场跑道滚动一周,铁环转动了200圈,则跑道长度是 。
20.(2分)2019年4月18日13时左右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合肥、芜湖等多地居民反映有震感。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能够提前感知,是因为这些动物能够听到频率 (选填“高于20000Hz”“20Hz~20000Hz”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而人是听不到的。
21.(2分)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大;
(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 高;
22.(2分)图中所用量筒的量程是 mL,物体的体积是 cm3。
23.(2分)a水母、b眼睛、c发光的灯泡、d月亮、e萤火虫、f烛焰,以上这些属于光源的有 、 是人造光源。(选填序号)
24.(2分)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25.(2分)小林想观察噪声和乐音波形的特点,他从示波器上分别看到了小刀刮玻璃时声音的波形和拉二胡时声音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可知 是小刀刮玻璃时产生声音的波形, 是拉二胡时声音的波形。
26.(1分)小明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光在 沿直线传播。
27.(1分)小明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并接收由月球反射回的激光,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9×108m,激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小明在地球上从发射激光至接收到激光,共用时 秒。
28.(4分)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 (有/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 (有/无)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正/倒)立的实像。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 (相同/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3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29.(9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 。
30.(7分)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有关。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有关。
(4)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31.(5分)小明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拧动弦钮。调整了琴弦松紧,音调高低也有变化。小明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做出了影响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猜想:猜想一: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他找来琴弦,规格如表所示:
(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编号为 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探究。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1.02
C
铜
80
0.76
D
尼龙
80
(2)选择AC研究后发现音调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为验证猜想三,表格中琴弦D的横截面积应该是 mm2。
(4)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你觉得琴弦音调高低还与琴弦的 有关。
四、解答题(本题共计2小题,共计10分)
32.(4分)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时,是利用回声的原理。当探测船到达探测海面时,由船上的发声仪器发出声音,在6s后,接收到回声,请求出此处海的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33.(6分)小明为了测量两山崖之间的距离,他站在两山崖之间某处大喊一声,经过1秒钟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1秒再听到一次回声,两山崖之间距离是多少?(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021-2022学年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13、14题为多选题,渐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题3分.共42分,
1.(3分)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A不符合题意;
B、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故C符合题意;
D、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分)用—把厚的刻度尺测量物体,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故A不正确;
B、刻度尺未放正,故B不正确;
C、测量的始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故C不正确;
D、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物体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故D正确。
故选:D。
3.(3分)二胡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演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解答】解: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
故选:A。
4.(3分)对一些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小明本人的身高约为165mm
B.铅笔的长度约为15cm
C.讲台的高度约为75dm
D.华为手机的厚度约为1mm
【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铅笔的长度约为15cm,故B符合实际;
C、讲台的高度约18cm,即1.8dm。故C不符合实际;
D、华为手机的厚度约为6m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5.(3分)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的O点“坐井观天”,青蛙通过井口观察的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井口外面的光沿井口边缘直线传播进入井底的青蛙的眼睛,就是青蛙通过井口观察的范围,如图所示:
。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多选)6.(3分)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
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
D.15Hz的声音只要响度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解答】解:
A、由图可知,蝙蝠不能发出频率为1000Hz的声音,故A错误。
B、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人只能听到蝙蝠发出的部分频率的声音,故B正确。
C、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1100Hz,所以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故C正确。
D、振幅足够大,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15Hz的声音人耳是不能听到的,故D错误。
故选:BC。
7.(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发出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C.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
D.发声体的结构相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
【解答】解:A、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错误;
B、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B正确;
C、次声波的频率较低,穿透能力强,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的频率较大,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故C正确;
D、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8.(3分)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解答】解:
A、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准确程度较大,测量结果误差较小,故A合适;
B、量程是10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故B不合适;
CD、尺子的量程太小,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故CD都不合适。
故选:A。
(多选)9.(3分)某同学从下列表格信息中得到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冰
323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A.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
B.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气体中最小
D.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
【解答】解:
A、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故A正确;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故B正确;
C、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增加,故D正确。
故选:ABCD。
10.(3分)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木块的长为18.5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测量数据的准确值是18.5
C.测量数据的准确值是8.5cm
D.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02cm
【解答】解:测得木块的长为18.52cm,此结果精确到0.1cm,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其中准确值是18.5cm,0.02cm是估计值,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3分)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乐器的音调不同
B.三种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三种乐器的音色不同
D.三种乐器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解答】解:A、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经过的周期越多,频率越大。振动物体往返一次叫一个周期。观察图示可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错误。
B、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观察图示可知振幅相同,所以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故B错误;
CD、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的各自的乐器音色不同,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3分)某同学5次测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3.12cm、3.14cm、3.33cm、3.15cm、3.13cm,则物体长度为( )
A.3.135cm B.3.14cm C.3.13cm D.3.174cm
【解答】解:
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3.33cm这个数据与其他四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所以其它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为:cm≈3.14cm。
故选:B。
(多选)13.(3分)下列方法中,能够有效减弱噪音的是( )
A.市区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B.学校旁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工地周围修建隔离墙
【解答】解:
AC、市区设置禁止鸣笛标志、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C符合题意。
B、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是监测噪声的强度,不能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D、工地周围修建隔离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多选)14.(3分)下列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
A.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B.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阳光明媚的日子,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
【解答】解:A、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本质上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阳光明媚的日子,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4小题,共计27分,每空1分)
15.(3分)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337.5 s,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准确程度较高的是 乙 刻度尺,其中,甲测量的结果是 2.8 cm。
【解答】解:(1)停表小表盘代表分钟,大表盘代表秒,小表盘每分钟内有两小格,其分度值为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靠近6,故读数为5min,大表盘每秒内有10小格,其分度值为0.1s,指针在37.5s位置,读数为37.5s,所以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
(2)由图知甲刻度尺分度值为1cm,乙刻度尺每厘米内有10小格,分度值为0.1cm,故乙刻度尺的准确程度较高;用甲刻度尺测量时,物体左端在5.0cm位置,物体右端在2.2cm位置,故物体的长度为5cm﹣2.2cm=2.8cm。
故答案为:337.5;乙;2.8。
16.(2分)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学生耳朵的。水中的鱼能听到岸上的人讲话是因为 液体 也可以传播声音。
【解答】解: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中;水中的鱼能听到岸上的人讲话是因为液体也能传声。
故答案为:空气;液体。
17.(2分)某声源15分钟振动900次,15分钟相当于 0.25 小时,该声源振动频率为 1 Hz。
【解答】解:如果15分钟振动900次,15分钟等于0.25小时等于900秒,说明900s振动900次,那么在1s内振动了1次,称为1Hz。
故答案为:0.25;1。
18.(1分)用刻度尺测出某课本的厚度为7mm,课本最后一页页码是200,每张纸厚度为 0.07 mm。(不计封皮和目录等的纸张厚,只计正文纸厚)
【解答】解:200页为100张,总厚度为7mm,
故每张纸厚度为=0.07mm。
故答案为:0.07。
19.(1分)一位同学用周长是200cm的铁环沿操场跑道滚动一周,铁环转动了200圈,则跑道长度是 400m 。
【解答】解:
铁环的周长:
L=200cm=2m,
操场的周长为:
s=nL=200×2m=400m。
故答案为:400m。
20.(2分)2019年4月18日13时左右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合肥、芜湖等多地居民反映有震感。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能够提前感知,是因为这些动物能够听到频率 低于20Hz (选填“高于20000Hz”“20Hz~20000Hz”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而人是听不到的。
【解答】解: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能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许多动物能够听到,但人却听不到。
故答案为:低于20Hz。
21.(2分)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响度 大;
(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 音调 高;
【解答】解:(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比较大,指声音的响度大。
(2)“脆如银铃”说明声音如银铃般清脆,指声音比较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故答案为:(1)响度;(2)音调。
22.(2分)图中所用量筒的量程是 50 mL,物体的体积是 20 cm3。
【解答】解:1mL=1cm3;
(1)根据如图所示可直接得出量筒的量程是:50mL=50cm3;从10mL到20mL共5个格,每一个格即为2mL,即最小刻度是:2mL=2cm3;
(2)从图中可直接看出液体的体积是:V液=20mL=20cm3;固体和液体的总体积是:V总=40mL=40cm3;
因此计算出固体的体积:V固=V总﹣V液=40cm3﹣20cm3=20cm3;
故答案是:50;20。
23.(2分)a水母、b眼睛、c发光的灯泡、d月亮、e萤火虫、f烛焰,以上这些属于光源的有 acef 、 cf 是人造光源。(选填序号)
【解答】解:水母、发光的灯泡、萤火虫、烛焰自身能够发光,都是光源;
眼睛、月亮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发光的灯泡、烛焰,是人造光源。
水母、萤火虫是自然光源。
故答案为:acef;cf。
24.(2分)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绿光 和蓝光。
【解答】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
故答案为:色散;绿光。
25.(2分)小林想观察噪声和乐音波形的特点,他从示波器上分别看到了小刀刮玻璃时声音的波形和拉二胡时声音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可知 乙 是小刀刮玻璃时产生声音的波形, 甲 是拉二胡时声音的波形。
【解答】解:(1)小刀刮玻璃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发出的是噪音,其振动也是不规则杂乱无章的,因此乙图符合;
(2)拉二胡时发出的声音是乐音,二胡琴弦的振动是规则的,声音的波形也是规则的,因此甲图符合。
故答案为:乙,甲。
26.(1分)小明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从①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而②中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不同于①的是介质不再均匀,③现象中的光线又沿直线传播,是由于经搅拌后,介质又变得均匀,故可以得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答: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27.(1分)小明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并接收由月球反射回的激光,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9×108m,激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小明在地球上从发射激光至接收到激光,共用时 2.8 秒。
【解答】解:已知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往返的路程为2s=2×3.9×108m=7.8×108m,
根据v=可知,
经过月球反射返回地球共需的时间为t===2.6s。
故答案为:2.6。
28.(4分)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 无 (有/无)关。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 有 (有/无)关。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倒 (正/倒)立的实像。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 相同 (相同/不同)。
【解答】解:(1)甲、乙两图,小孔形状不同,但是像的形状相同,所以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甲、丙两图小孔形状相同,物体形状不同,像的形状也不同,所以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通过观察甲、乙、丙的像可知,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间隙形成的太阳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所以成像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1)无;(2)有;(3)倒;(4)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3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29.(9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乒乓球弹跳起来 ,它说明了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转换法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空气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声音逐渐减小 ,并由此推理可知: 真空不能传声 。
【解答】解: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
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4)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
(1)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
(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3)空气;
(4)声音逐渐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30.(7分)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物体振动 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音调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频率 有关。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响度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振幅 有关。
(4)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 音调 (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解答】解:(1)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此时刻度尺的振动的幅度是相同的,但由于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导致刻度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的振动幅度变化,刻度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这表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4)当对着管口吹气时,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发出声音;管的长短不同,筒内空气柱的长短就不同,振动时频率就不同,所以使声音的音调就不同。
故答案为:(1)物体振动;(2)音调;频率;(3)响度;振幅;(4)音调。
31.(5分)小明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拧动弦钮。调整了琴弦松紧,音调高低也有变化。小明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做出了影响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猜想:猜想一: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他找来琴弦,规格如表所示:
(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编号为 A、B 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探究。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1.02
C
铜
80
0.76
D
尼龙
80
(2)选择AC研究后发现音调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当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琴弦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
(3)为验证猜想三,表格中琴弦D的横截面积应该是 0.76 mm2。
(4)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你觉得琴弦音调高低还与琴弦的 松紧 有关。
【解答】解:(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B进行研究。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C的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故探究的是音调与长度的关系,故结论为:当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琴弦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3)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可选编号为C、D的琴弦做实验,
编号为D的琴弦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应为0.76mm2。
(4)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旋动调音钮进行“调音”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也不同,据此可以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A、B; (2)当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琴弦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有关;(3)0.76;(4)控制变量法;松紧。
四、解答题(本题共计2小题,共计10分)
32.(4分)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时,是利用回声的原理。当探测船到达探测海面时,由船上的发声仪器发出声音,在6s后,接收到回声,请求出此处海的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6s=3s,
由v=得海的深度:s=v海水t=1500m/s×3s=4500m。
答:此处海的深度为4500m。
33.(6分)小明为了测量两山崖之间的距离,他站在两山崖之间某处大喊一声,经过1秒钟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1秒再听到一次回声,两山崖之间距离是多少?(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答】解:(1)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因为他站在两山崖之间,所以声音遇到两边的山崖都被反射回来,所以听到了2次回声;
(2)声音传到较近的山崖的时间:
t1=×1s=0.5s,
声音传到较远的山崖的时间:
t2=×(1s+1s)=1s,
声音传到两边山崖用的总时间:
t=t1+t2=0.5s+1s=1.5s,
两山崖的距离:
s=vt=340m/s×1.5s=510m。
答:两山崖相距510m。
2021-2022学年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4页。
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