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 )
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
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2.(3分)如图是帝企鹅爸爸将企鹅蛋夹在肚皮和脚掌之间进行孵化的情景,企鹅爸爸要在﹣60℃的严寒中站立近两个月,保证企鹅蛋不碰触冰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孵蛋过程中,企鹅爸爸会将自己的温度传递给企鹅蛋
B.孵蛋过程中,企鹅爸爸自身的热量会减小
C.企鹅蛋刚接触冰面时,企鹅蛋会将内能传递给冰面,温度降低
D.企鹅蛋接触冰面会冻坏,说明冰面的内能一定小于企鹅蛋的内能
3.(3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一档《原来如此》的科教栏目,有一期节目中介绍了打火机在汽车的高温环境中会引起火灾。当夏天中午阳光酷热车内温度达到50﹣60摄氏度左右时,打火机内的液态丁烷气体,直到爆裂,丁烷气体泄露。如果此时车内有火星,就会引起丁烷燃烧,以至于将汽车点燃!对于以上的现象( )
A.打火机内的丁烷气体升温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内能
B.打火机爆裂的过程中,是丁烷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C.打火石摩擦产生火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烷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4.(3分)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载人火箭将3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下列关于神舟十五号升空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五号火箭的发动机不是热机
B.神舟十五号火箭利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C.神舟十五号火箭对氢能的利用效率可以达到100%
D.神舟十五号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5.(3分)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减小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6.(3分)如图所示,当用打气筒不停的给自行车胎打气时,会发现打气筒的下部温度会比较高。则该过程能量的转化与汽油机的下列哪一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
A. B.
C. D.
7.(3分)如图所示,甲、乙相同容器中分别装了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液体的比热容与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3
B.A、B图象的交点处表示两种液体升高了相同温度
C.加热6min时A的温度比B高,说明A吸收的热量更多
D.如果两者温度都升高1℃,它们将吸收相同的热量
8.(3分)如图所示,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9.(3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①(填“会”或“不会”)亮(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③(填“闭合”或“断开”),“播放器”播放音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会 ②不会③断开 B.①不会②会③闭合
C.①不会②会③断开 D.①会 ②不会③闭合
10.(3分)如图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二、实验探究(11题—13题每空1分,14题6分,15题4分,共30分)
11.(6分)小明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两杯液体的液面相平。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1)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图1甲是所用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仔细观察指出错误之处 。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小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应选液体 (选填“水”或“煤油”)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4)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
(5)完成实验后小明继续探究“水和某未知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如图2甲所示,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未知液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未知液体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 ℃。图2乙为试管中的未知液体和水从加热至沸腾温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未知液体的质量是水的质量的2.5倍,c水=4.2×103/(kg•℃),则未知液体的比热容c= J/(kg•℃)。
12.(9分)为了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内水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1)实验前调整铁夹A的位置,其目的是使 (石棉网/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2)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 (时间/质量)相同,根据 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3)小明选用了燃料a和燃料b进行实验。当燃料燃尽时,小明记下了各个时刻烧杯中水温,绘制了图乙的图象 的热值大。
(4)另一组的小华也用图甲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燃料c和燃料d的热值,并重新在烧杯内加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燃料c在6min时水就沸腾了,造成水过早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分析图象可知燃料c燃烧10min放出的热量 (大于/等于/小于)燃料d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
(5)你认为根据丙图象 (能/不能)比较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6)小华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燃料c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因为 。
13.(5分)有关静电现象的小实验:
(1)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1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 电。
(2)如图2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说明:它们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如图3所示,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 的性质。
(4)如图4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会带正电,电子带 电(选填“正”或“负”);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 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选填“吸引”或“排斥”)。
14.(6分)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80℃的恒温源,每隔10min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A点和B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图象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根据实验过程及图象可知,本实验可用 表示保温效果。
(2) (选填:“甲”或“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效果好。
(3)如果把两保温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15.(4分)学习了摩擦起电的知识后,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 ;
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 。
三、综合应用(16-21题每空1分,22--23每图2分,24题4分,25--26每题6分,共40分)
16.(3分)走近加油站,会闻到汽油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做 。冬季在加油站不宜整理衣服和头发,因为易发生 现象;加油前我们需要触摸加油机上的静电消除器(如图)避免因静电引起火灾。若瞬间电流方向是由静电消除器流向人体 电荷。
17.(2分)2022年2月27日11时许,伴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巨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着22颗卫星,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即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由此开启了我国新的共享火箭“拼车”模式。火箭发动机做功把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 能,若该燃料的热值为1.4×108J/kg,则完全燃烧500g该燃料放出的热量是 J。
18.(4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图 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因为 。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该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次。
19.(2分)如图所示为静电植绒流程示意图,将绒毛放在带负电的容器中,使绒毛带上电荷,绒毛便成垂直状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布卷表面上。由上所述,为了将绒毛吸引到布卷上 电荷,电流的方向是 (填“绒毛到带电极板”或“带电极板到绒毛”)。
20.(3分)如图是汽车上常见的车载插座,通过该插座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汽车在转弯前,要打开转向灯,司机需拨动转向杆,转向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同侧的前转向灯坏了,后转向灯还能亮,则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 。
21.(6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感应发光冰块
感应发光冰块产品采用食品级PS材料及电子元件组成的发光冰块,采用先进的触水式开关,具有入水即亮的特性(液体感应),无化学变化,无毒无害,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有: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泡.感应发光冰块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光冰块清洁干净放入水中,它将自动发亮,用布擦干后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再放入饮料内,请勿吞食感应发光冰块,避免放置于温度过高的饮品中。
(1)液体感应器是先进的触水式 (选填“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
(2)冷冻后的感应发光冰块通过 的方式改变饮料的内能,饮料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3)LED灯泡发光时,温度没有和小灯泡一样明显上升,说明其效率比小灯泡要 。
(4)放入饮料内的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处于 状态,饮料是 (选填“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22.(2分)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计热量损失,两液体均未沸腾),如图给出了A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试在图中画出B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已知cA>cB)
23.(2分)汽车的座椅和安全带插口相当于开关,人坐在座椅上时,座椅开关闭合1、绿灯L2都发光,再将安全带插入插口时,插口开关闭合1熄灭,绿灯L2仍发光。只将安全带插入插口时,两灯都不发光。根据上述情形,请将如图所示的元件连接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24.(4分)如图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体温计,它的玻璃泡内用水银做测温物质,而不用酒精,大约5分钟就能测出体温,既快捷又灵敏3J/(kg•℃),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
25.(6分)近些年通过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太原的天变得越来越蓝。小明同学将装有0.36kg、28℃的水的瓶子放在阳光照射的水平地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水温为38℃。已知空瓶质量为0.6kg2,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g取10N/kg。求:
(1)瓶子对地面的压强;
(2)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26.(6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飞机。若该飞机匀速直线航行20min,需消耗航空燃油1.35t,期间飞机发动机做功为2.7×1010J。(航空燃油的热值为4×107J/kg)求:
(1)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 )
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
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分析】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如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解答】解:AB、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B错误;
CD、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分子间有空隙,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属于基础题型。
2.(3分)如图是帝企鹅爸爸将企鹅蛋夹在肚皮和脚掌之间进行孵化的情景,企鹅爸爸要在﹣60℃的严寒中站立近两个月,保证企鹅蛋不碰触冰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孵蛋过程中,企鹅爸爸会将自己的温度传递给企鹅蛋
B.孵蛋过程中,企鹅爸爸自身的热量会减小
C.企鹅蛋刚接触冰面时,企鹅蛋会将内能传递给冰面,温度降低
D.企鹅蛋接触冰面会冻坏,说明冰面的内能一定小于企鹅蛋的内能
【分析】(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高的物体热,温度低的物体冷;
(2)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3)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内能。
【解答】解:A、孵蛋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故A错误;
B、孵蛋过程中,内能是状态量,企鹅爸爸自身具有的能量是内能;
C、企鹅蛋刚接触冰面时,企鹅蛋会将内能传递给冰面,故C正确;
D、内能的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状态,只由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理解三者的物理含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属于易错题。
3.(3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一档《原来如此》的科教栏目,有一期节目中介绍了打火机在汽车的高温环境中会引起火灾。当夏天中午阳光酷热车内温度达到50﹣60摄氏度左右时,打火机内的液态丁烷气体,直到爆裂,丁烷气体泄露。如果此时车内有火星,就会引起丁烷燃烧,以至于将汽车点燃!对于以上的现象( )
A.打火机内的丁烷气体升温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内能
B.打火机爆裂的过程中,是丁烷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C.打火石摩擦产生火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烷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A、打火机内的丁烷气体吸收热量升温,故A正确;
B、打火机爆裂的过程中,对外做功,温度降低;
C、打火石摩擦产生火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烷燃烧的过程是,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属于基础题。
4.(3分)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载人火箭将3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下列关于神舟十五号升空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五号火箭的发动机不是热机
B.神舟十五号火箭利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C.神舟十五号火箭对氢能的利用效率可以达到100%
D.神舟十五号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分析】(1)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火箭的发动机属于热机中的一种;
(2)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与其它燃料相比,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程度无关;
(3)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是会有能量的损失,所以火箭发动机的效率永远小于100%;
(4)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动能与物体质量与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与高度有关。
【解答】解:A、神舟十五号火箭的发动机是热机;
B、神舟十五号火箭利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C、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是会有能量的损失,神舟十五号火箭对氢能的利用效率达不到100%;
D、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所以火箭的机械能增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热值的定义、热机效率、机械能守恒等的理解,知识点较多,但题目比较基础。
5.(3分)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减小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分析】(1)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物质吸热或放热后,温度变化量可根据:Δt=分析;
(3)物体间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解答】解:A、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A错误;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故比热容不变;
C、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可知,故C正确;
D、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放出相等热量后可知,故铝的末温高,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铝传递给铜。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以及热传递的知识,有一定综合性。
6.(3分)如图所示,当用打气筒不停的给自行车胎打气时,会发现打气筒的下部温度会比较高。则该过程能量的转化与汽油机的下列哪一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
A. B.
C. D.
【分析】压缩气体做功时,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当用打气筒不停的给自行车胎打气时,会发现打气筒的下部温度会比较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活塞上行。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能量的转化和内燃机冲程进行分析解答。
7.(3分)如图所示,甲、乙相同容器中分别装了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液体的比热容与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3
B.A、B图象的交点处表示两种液体升高了相同温度
C.加热6min时A的温度比B高,说明A吸收的热量更多
D.如果两者温度都升高1℃,它们将吸收相同的热量
【分析】(1)根据Q吸=cmΔt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2)根据图象分析升高温度的关系;
(3)根据加热时间判定吸热的多少;
(4)根据Q吸=cmΔt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图可知,A升高的温度为15℃,AB的质量相同,根据Q吸=cmΔt可知,比热容的大小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A,但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
C、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6min,则AB吸收的热量也是相同的;
D、A、B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放=cmΔt可知,当两者温度都升高1℃时,故B吸收的热量多。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公式的综合应用,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相同加热器加热,则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8.(3分)如图所示,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分析】(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喷枪喷出的涂料小液滴相互排斥而散开,所以带同种电荷;
涂料小液滴被喷涂的物件吸引,物件有两种可能:①与涂料小液滴带异种电荷;②不带电;
综上分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同学们知道静电喷漆的工作原理,了解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9.(3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当“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指示灯①(填“会”或“不会”)亮(填“会”或“不会”)播放音乐;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③(填“闭合”或“断开”),“播放器”播放音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会 ②不会③断开 B.①不会②会③闭合
C.①不会②会③断开 D.①会 ②不会③闭合
【分析】由图可知当定时开关闭合时播放器被短路,则播放器中没有电流通过;若定时开关断开时,播放器将接在电源两端,由以上原理可知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知,闭合开关S,指示灯会亮,则播放器中没有电流通过;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处于断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应在认真分析题意及电路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物理规律作答。
10.(3分)如图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题意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S1控制干路,开关S2控制电动机,然后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由题知,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人站在独轮车上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
所以,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S3控制干路,开关S2控制电动机;
A、图中开关S2闭合后,会发生电源短路现象;
B、图中指示灯和电动机串联;
C、图中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S3控制干路,开关S2控制电动机,故C符合题意;
D、图中S1控制电动机,开关S6控制指示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联系实际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现象。
二、实验探究(11题—13题每空1分,14题6分,15题4分,共30分)
11.(6分)小明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两杯液体的液面相平。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1)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 加热时间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图1甲是所用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仔细观察指出错误之处 水和煤油的质量不相等 。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小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应选液体 水 (选填“水”或“煤油”)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4)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控制变量法 。
(5)完成实验后小明继续探究“水和某未知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如图2甲所示,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未知液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未知液体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 91 ℃。图2乙为试管中的未知液体和水从加热至沸腾温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未知液体的质量是水的质量的2.5倍,c水=4.2×103/(kg•℃),则未知液体的比热容c= 1.68×103 J/(kg•℃)。
【分析】(1)(2)(4)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3)根据如图1乙结合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确定水的比热容大,根据Q=cmΔt分析;
(5)根据温度计分度值读数;由图可知,水沸腾前,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与液体的温度变化相同,由已知条件,根据Q=cmΔt得出未知液体的比热容。
【解答】解:(1)实验中,由转换法。
(2)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根据m=ρV,图1甲是所用的实验装置;
(3)根据如图1乙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故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降低的温度相同时,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其效果更佳;
(4)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5)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未知液体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甲所示,示数为91℃,水沸腾前,水与液体的温度变化相同,根据Q=cmΔt可知,质量和比热容之积为一定值
c===1.68×106J/(kg•℃)。
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2)水和煤油的质量不相等;(4)控制变量法;1.68×103。
【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Q=cmΔt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12.(9分)为了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烧杯内水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1)实验前调整铁夹A的位置,其目的是使 石棉网 (石棉网/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2)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 质量 (时间/质量)相同,根据 温度计上升的示数 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3)小明选用了燃料a和燃料b进行实验。当燃料燃尽时,小明记下了各个时刻烧杯中水温,绘制了图乙的图象 b 的热值大。
(4)另一组的小华也用图甲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燃料c和燃料d的热值,并重新在烧杯内加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燃料c在6min时水就沸腾了,造成水过早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燃料c的燃烧过程比较快 分析图象可知燃料c燃烧10min放出的热量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燃料d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
(5)你认为根据丙图象 能 (能/不能)比较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6)小华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燃料c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因为 燃料不一定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有热量损失 。
【分析】(1)实验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看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进行比较;
(3)根据水温的变化情况判断酒精和纸片放出热量的多少,从而判断出热值的大小;
(4)根据燃料的燃烧情况分析;
(5)要想比较热值的大小,需要两种燃料全部燃烧完,通过水升高的温度的大小来比较热值的大小;
(6)实际测量热值时,由于燃料不一定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有热量损失,因此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
【解答】解:(1)实验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调整铁夹A的位置,方便用外焰加热;
(2)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通过比较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来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3)由图乙知,当燃料燃尽时,说明相同质量的a,则b的热值大;
(4)燃料c在6min时水就沸腾了,说明水吸收的热量多;由图丙可知,燃料d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没有使水沸腾;
(5)由图丙可知,两种燃料全部燃尽时,则c的热值大;
(6)由于燃料不一定完全燃烧,且给水加热时有热损失吸=cm(t﹣t0)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要比菜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利用这个热量计算出菜籽油的热值。
故答案为:(1)石棉网;(2)质量;(3)b;大于;(6)偏小,且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
【点评】用相同质量的燃料燃烧加热水,通过水温的变化比较水吸热多少,通过水吸热多少比较放热多少,从而得出相同质量的燃料燃烧放热多少,即热值的大小,较难理解!
13.(5分)有关静电现象的小实验:
(1)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1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 正 电。
(2)如图2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说明:它们带的是 同种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如图3所示,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4)如图4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会带正电,电子带 负 电(选填“正”或“负”);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 排斥 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选填“吸引”或“排斥”)。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解答】解:(1)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1所示情形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如图2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发现它们互相排斥。
(3)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如图4所示,这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如图4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b端会带负电,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1)正;(2)同种;(4)负。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会根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
14.(6分)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80℃的恒温源,每隔10min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A点和B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图象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根据实验过程及图象可知,本实验可用 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 表示保温效果。
(2) 乙 (选填:“甲”或“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效果好。
(3)如果把两保温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分析】在相等时间内,AB两点温度降低越少,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这是转换法。
【解答】解:(1)由图知在相等时间内,乙的温度升高的少,故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
(2)由(1)分析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材料的保温性能好;
(3)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升高的温度多少来比较甲。
故答案为:(1)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2)乙。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知道热传递的条件、分析图示图象即可正确解题。
15.(4分)学习了摩擦起电的知识后,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 丝绸和玻璃棒 ;
实验方案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将玻璃棒靠近气球 ;
实验结论 若气球被吸引,则气球带负电;若气球被排斥,则气球带正电 。
【分析】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这说明两只气球都是带电的;
实验器材:丝绸和玻璃棒;
实验方法: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将玻璃棒靠近气球;
实验结论:若气球被吸引,则气球带负电,则气球带正电。
故答案为:丝绸和玻璃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若气球被吸引;若气球被排斥。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难度不大。
三、综合应用(16-21题每空1分,22--23每图2分,24题4分,25--26每题6分,共40分)
16.(3分)走近加油站,会闻到汽油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做 无规则运动 。冬季在加油站不宜整理衣服和头发,因为易发生 摩擦起电 现象;加油前我们需要触摸加油机上的静电消除器(如图)避免因静电引起火灾。若瞬间电流方向是由静电消除器流向人体 负 电荷。
【分析】(1)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用摩擦的方法是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
(1)走近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属于扩散现象;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加油时如果整理头发或衣服,可能产生电火花引发火灾;
(3)瞬间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则可知电子是由人体传到静电消除器的。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摩擦起电;负。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17.(2分)2022年2月27日11时许,伴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巨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着22颗卫星,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即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由此开启了我国新的共享火箭“拼车”模式。火箭发动机做功把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 机械 能,若该燃料的热值为1.4×108J/kg,则完全燃烧500g该燃料放出的热量是 7×107 J。
【分析】热机工作时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知道燃料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放=mq计算出完全燃烧500g该燃料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火箭发动机做功给火箭提供动力,使火箭加速上升,增加的机械能是由燃料的内能转化而来;
根据题意可知,燃料完全燃烧的质量m=500g=0.5kg,
则完全燃烧500g燃料放出的热量:Q放=mq=2.5kg×1.5×108J/kg=7×104J。
故答案为:机械;7×107。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
18.(4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的 内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图 丙 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因为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该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10 次。
【分析】(1)物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根据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情况,结合活塞的运动方向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3)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4)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上下往复两次,飞轮转两圈、完成4个冲程、做功1次。
【解答】解:
(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对塞子做功;
(2)图乙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是压缩冲程;
图丙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是做功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与甲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
(3)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升高的温度相同时,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4)飞轮转速是1200r/min=20r/s,该飞轮每秒钟转20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所以飞轮转20圈共做功10次。
故答案为:内;丙;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升高的温度相同时,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内能的改变、汽油机四个冲程能量转化和工作过程以及水比热容大特点以及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
19.(2分)如图所示为静电植绒流程示意图,将绒毛放在带负电的容器中,使绒毛带上电荷,绒毛便成垂直状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布卷表面上。由上所述,为了将绒毛吸引到布卷上 正 电荷,电流的方向是 带电极板到绒毛 (填“绒毛到带电极板”或“带电极板到绒毛”)。
【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1)将绒毛放在带负电的容器中,绒毛会带上负电荷,为了将绒毛吸引到布卷上;
(2)植绒过程中,绒毛上的负电荷移动到带电极板上。
故答案为:正;带电极板到绒毛。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静电植绒原理的认识,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3分)如图是汽车上常见的车载插座,通过该插座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用电器 。汽车在转弯前,要打开转向灯,司机需拨动转向杆,转向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开关 ,同侧的前转向灯坏了,后转向灯还能亮,则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 并联 。
【分析】(1)给手机充电、用手机打电话,先确定能量转化过程,再判断是用电器还是电源。
(2)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用电器工作时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上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条支路,干路上的开关可控制整个电路。
【解答】解:(1)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该过程手机电池为用电器;
(2)司机拨动方向盘旁的杆子,转向灯才会工作,所以这根杆子起到了开关的作用,不相互影响。
故答案为:用电器;开关。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组成和电源的能量转化等,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关键是看用电器能否单独工作。
21.(6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感应发光冰块
感应发光冰块产品采用食品级PS材料及电子元件组成的发光冰块,采用先进的触水式开关,具有入水即亮的特性(液体感应),无化学变化,无毒无害,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有: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泡.感应发光冰块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光冰块清洁干净放入水中,它将自动发亮,用布擦干后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再放入饮料内,请勿吞食感应发光冰块,避免放置于温度过高的饮品中。
(1)液体感应器是先进的触水式 开关 (选填“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
(2)冷冻后的感应发光冰块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饮料的内能,饮料的内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3)LED灯泡发光时,温度没有和小灯泡一样明显上升,说明其效率比小灯泡要 高 。
(4)放入饮料内的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处于 通路 状态,饮料是 导体 (选填“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分析】(1)根据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基本组成即可分析出各部分的作用;
(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3)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4)灯泡发光时,电路中有电流。
【解答】解:(1)根据基本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可知:液体感应器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所以是先进的触水式开关;
(2)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温度比较低,再放入饮料内,饮料的内能减小;
(3)LED灯泡温度没有和小灯泡一样明显上升,说明LED灯泡产生的内能较少;
(4)放入饮料内的感应发光冰块发光时,电路中有电流,此时的饮料是导电的。
故答案为:(1)开关;(2)热传递;(3)高;导体。
【点评】本题要求掌握开关的作用和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以及电路的组成,联系生活实际会辨认,会解释。
22.(2分)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计热量损失,两液体均未沸腾),如图给出了A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试在图中画出B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已知cA>cB)
【分析】根据比热容的相关公式Q=cmΔt,当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质量相同,比热容越小,温度变化越大。
【解答】解: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说明吸收的热量和质量相同,A和B吸收的热量相同,cA>cB,所以B的温度变化比较大。故B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如下:
。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图像分析,重点掌握比热容的公式,属于基础题。
23.(2分)汽车的座椅和安全带插口相当于开关,人坐在座椅上时,座椅开关闭合1、绿灯L2都发光,再将安全带插入插口时,插口开关闭合1熄灭,绿灯L2仍发光。只将安全带插入插口时,两灯都不发光。根据上述情形,请将如图所示的元件连接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灯泡的连接方式、开关的连接方式,然后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由题意知,当座椅开关闭合时1、绿灯L2都发光;将安全带插头插入插口时3熄灭,绿灯L2仍发光,说明红灯L1被开关短路了,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利用了对用电器短路时,用电器将不工作设计电路,注意不能出现对电源短路的情况,电阻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24.(4分)如图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体温计,它的玻璃泡内用水银做测温物质,而不用酒精,大约5分钟就能测出体温,既快捷又灵敏3J/(kg•℃),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
【分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与物质的比热容有关,比热容越大,升温幅度越小。
【解答】答:水银的比热容小于酒精的比热容,根据Q=cm△t可知、酒精,水银的比热容小,能在较短时间内测出人的体温。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热量变形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解答此类问题时注意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
25.(6分)近些年通过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太原的天变得越来越蓝。小明同学将装有0.36kg、28℃的水的瓶子放在阳光照射的水平地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水温为38℃。已知空瓶质量为0.6kg2,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g取10N/kg。求:
(1)瓶子对地面的压强;
(2)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分析】(1)求出瓶、水的总质量,利用G=mg求出瓶和水的总重力,桌面受到压力等于水和瓶的总重力,知道底面积(受力面积),利用p=求出瓶子对地面的压强;
(2)已知水的质量和初温、末温,根据Q吸=cm(t﹣t0)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解:(1)瓶、水的总质量:m总=0.6kg+4.36kg=0.96kg,
瓶子和水的总重力:G总=m总g=0.96kg×10N/kg=7.6N,
瓶子对地面的压力:F=G总=9.3N,
瓶子对地面的压强:p===3.2×102Pa。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6×103J/(kg•℃)×0.36kg×(38℃﹣28℃)=8.512×104J。
答:(1)瓶子对地面的压强为3.6×103Pa;
(2)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1.512×104J。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公式G=mg、压强公式p=、吸热公式Q吸=cm(t﹣t0)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6.(6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飞机。若该飞机匀速直线航行20min,需消耗航空燃油1.35t,期间飞机发动机做功为2.7×1010J。(航空燃油的热值为4×107J/kg)求:
(1)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分析】(1)知道消耗航空燃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放=mq求出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利用热机效率公式求出发动机的效率。
【解答】解:(1)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1.35×1000kg×4×105J/kg=5.4×1010J;
(2)发动机的效率:η=×100%=。
答:(1)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5.6×1010J;
(2)发动机的效率是50%。
【点评】本题考查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以及热机效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物理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物理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业诊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业诊断物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