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4.1 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表格教案设计
展开数据处理与应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和 教学目标 | 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 ||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浙教版(2019)第四章《数据处理与应用》的第2节数据计算,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本节内容excel中的基础也是重点点,在实际用途中较为广泛,除了讲授原来的基础知识外,还相应的设置拓展延伸,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这部分知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内学以致用。 | |||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数据平均值和求和等简单函数,并且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化,但学习内容多,任务量大。因此,此微课将以多种场景吸引学生兴趣。) | |||
适应的课程标准: 1.4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1.5根据提供的数据,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处理数据。 | |||
教学目标: 能根据实际需求,掌握软件工具或平台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 能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 知道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其计算思维,从篮球运动员数据的处理中,提升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 |||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excel进行数据梳理、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数据计算,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分。 教学媒体:excel软件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 | |||
教学活动设计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情景导入 | 观看篮球比赛的视频,聚焦球员技术,讨论要分析视频中球员的技术表现情况需要采集哪些数据?如何分析数据? | 1.通过学生关注的篮球比赛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和探讨评价球员的技术表现需要采集的数据,激活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2.引导学生从数据分析的视角,有理有据的描述球员比赛现场的技术表现。 | |
温故知新 | 通过实际演示,帮助学生回忆先前八年级接触过的excel计算总分和平均分等函数的应用。 | 学生在真实的数据问题驱动下,结合数据案例阅读教材,认识、感悟、辨别数据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常见处理方法,形成初步数据质量意识。 | |
探究新知 | 在给出的错误示范下,发现以往的函数不适用,引用新的数据计算方法,布置任务:在自主阅读教材“4.1.2 数据计算”内容, 实践“使用Excel软件分析某球员的各赛季数据,统计其各赛季场均情况”的实例。并记下自己遇到的问题。 任务1:处理数据表中的各赛季场均的计算。 说明:可以暂停微课视频,进行操作。 | 一方面,表格数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学生具备一定的前知识和经验,但在迁移运用中可能会有问题;另一方面,教材对该部分内容和实例的阐述条理清晰、易读易懂。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亲身实践完成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 |
新知讲授 | 通过自行操作,再观看老师讲授,面对一个赛季总计表,如图4.1.3所示。若要分析每个球员的技术情况,将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处理? 选择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出现频度高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演示和点拨; 任务2:【问题与讨论】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别是什么? | 通过设置问题,完成任务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困难问题的反思,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
问题与讨论 | 完成问题与讨论“在公式填充过程中,公式中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有何区别”; | 在具体的应用中,带领学生课本之外的实践体会,分别对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具体效果,由学生做出展示,培养其自主探究,观察体验二者的区别。 | |
梳理知识 | 总结使用Excel软件通过计算分析数据的过程:分析表格数据→抽象计算模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描述其含义。 | 通过总结,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计算的过程和意义,发展计算思维。 | |
| 拓展延伸 | 作业: 将老师给的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描述分析结果,并采用图表方式呈现。
| 通过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整理,以便加深和巩固学习效果、促进思维发展。 |
教学设计思路 | 按本章第二节课前对前面数据整理的巩固,本条目1课时,内容为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数据计算呈现。 鉴于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数据意识不强,数据处理的前知识比较欠缺,教学中设计一个错误的函数运用为突破口,诱发学生对数据问题的思考,继而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展开自主学习,推进数据处理问题的认知。 表格数据计算属于实践内容。鉴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表格数据和图表呈现的前知识,教材在这部分以初中的一个实例逐步示例了表格数据计算基本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因此,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我设计了1个自主学习活动(暂停视频操作的环节),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球员赛季数据分析,动手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组织交流和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最后通过作业巩固、深化对常见表格数据处理内容的学习。 | ||
针对 核心素养培养的 设计考虑 | 本条目核心素养的具体落点如下: 计算思维:主要落点在“了解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 计算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求证、反馈调适而逐步形成。为此,依据教材将“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分解为递进的“两个活动”: 活动1: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使用Excel软件分析某球员的各赛季数据,统计其各赛季场均情况”的实例 通过迁移运用,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数据集进行计算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并形成整理、分析数据集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形成数据处理的意识和基本思路。 活动2:通过问题与讨论,引领学生亲历表格数据计算的过程,感悟通过计算整理、分析数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设置问题,使其思考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别。 最后的结束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并实践,亲自去探究表格数据分析的过程与方法,感悟数据处理基本方法及意义。领会数据整理、计算分析的过程与方法,并能进行应用和迁移,循序渐进的培养计算思维。 |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应用4.1 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应用4.1 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表格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回顾,新课导入,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二,学考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2 数据、信息与知识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1.2 数据、信息与知识教案,共4页。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4.1.1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工作过程精品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4.1.1 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工作过程精品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者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