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01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02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03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
    定考向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建网络




    判对错

    (1)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2)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甲紫溶液染色。(×)
    (3)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
    (4)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5)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6)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7)“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低温处理的目的是阻断洋葱根尖细胞的DNA复制。(×)
    (8)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9)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时,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确定浓度范围。(×)
    回归教材
    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必修1.P18)无需加热
    2.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必修1.P116)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必修1.P116)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
    4.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选择性必修1.P30)
    5.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层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铲子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选择性必修1.P31)
    6.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属于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必修1.P9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判断。
    7.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必修2.P89)
    8.酵母菌数量培养前后自身形成对照,不需要空白对照。(必修2.P11)
    9.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必修2.P102)
    明核心

    微专题1 教材基础实验
    1.实验中的“一材多用”——洋葱

    2.与“洗”有关的实验操作

    3.酒精在教材实验中的作用

    4.高考常考的“颜色”归纳

    考向
    1.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用洋葱植株作为实验材料不合适的是(    )
    A.提取和分离叶绿素 B.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D.观察植物的向光性
    【答案】C
    【详解】A、洋葱绿色管状叶含叶绿体,可以提取和分离叶绿素,A正确;
    B、洋葱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DNA含量丰富,B正确;
    C、洋葱组织脂肪含量很低,不适合脂肪的检测,C错误;
    D、洋葱管状叶和根都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的向光性,D正确。
    故选C。
    2.科学家曾经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的临时装片,观察到好氧细菌主要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应该放在有氧环境中
    B.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应该放在适宜光照下
    C.应将不同颜色的光投射到同一细胞叶绿体的不同部位
    D.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聚集的好氧细菌多,说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答案】D
    【详解】A、本实验中,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应该放在无氧环境中,A错误;
    B、实验中,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应该放在黑暗环境中,B错误;
    C、要照射同一细胞叶绿体的不同部位,需要用极细的光束,本实验中,同颜色的光照射的范围较大,照射的是不同水绵细胞的叶绿体,C错误;
    D、实验结果说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正确。
    故选D。
    3.某小组同学为延长苹果的储存时间,对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新鲜苹果的CO2释放量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CO2释放量
    O2含量0.1%
    O2含量1%
    O2含量3%
    O2含量10%
    O2含量20%
    O2含量40%
    3
    6.2
    3.6
    1.2
    4.4
    5.4
    5.3
    10
    31.2
    27.5
    5.9
    21.5
    33.3
    32.9
    20
    46.4
    35.2
    6.4
    38.9
    65.5
    66.2
    30
    59.8
    41.4
    8.8
    56.6
    100.0
    101.6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CO2释放量
    B.O2含量为1%时释放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3℃、O2含量为3%是测试条件下储存苹果的最佳环境条件
    D.储存苹果需要控制温度和氧含量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细胞呼吸
    【答案】A
    【详解】A、分析题表可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氧气浓度和温度,实验的因变量为新鲜苹果的二氧化碳释放量,A错误;
    B、O2含量为1%时释放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当氧气浓度增加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减少,说明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但无氧呼吸方式依旧存在,B正确;
    C、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温度为3℃、O2含量为3%时,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最少,细胞呼吸速率最低,此时有机物消耗最少,是储存苹果的最佳环境条件,C正确;
    D、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所以储存苹果的温度和氧含量应控制在零上低温和低氧条件下,从而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故选A。
    微专题2 教材中涉及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1.同位素标记法和荧光标记法归纳总结: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3H标记亮氨酸)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①卡尔文循环(14C标记CO2)
    ②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完全来自于水(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
    (4)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5N标记NH4Cl)
    (5)荧光标记法: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2.经典实验的11个研究方法归纳总结:
    (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
    (2)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法。
    (3)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4)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6)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7)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8)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9)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
    (10)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标记重捕法。
    (11)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弱的生物)—样方法。
    考向
    4.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途径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的观察指标都是检测同位素放射性
    B.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种群“J”型增长的研究都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
    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都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D.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实验均可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
    【答案】A
    【详解】A、用14C标记的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用含15N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15N不具有放射性,不能检测同位素放射性,A错误;
    B、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J”型增长规律都采用了模型建构法,前者构建的是物理模型,后者构建的是数学模型,B正确;
    C、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利用了有氧和无氧的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常用“梯度法”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pH),设计实验时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或pH)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比,C正确;
    D、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让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标记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正确。
    故选A。
    5.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遇到筛选问题,以下筛选不能够成功的是(    )
    A.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
    B.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
    C.含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
    D.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A
    【详解】A、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从外面加入与生物体内的元素或物质完全共同运行的示踪物,用以追踪生物体内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运行或变化的一种方法,不能起筛选作用,A符合题意;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在高浓度盐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细胞是耐盐的细胞,所以可用含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C不符合题意;
    D、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能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正常生长和增殖,不能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不能存活,因此可以用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研究人员从患病小鼠体内发现一种新病毒,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研究人员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并分别向四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该病毒的核酸提取液和RNA酶混合液、该病毒的核酸提取液和DNA酶混合液、该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生理盐水,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四组小鼠,观察小鼠的患病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甲、乙、丙组均为实验组,丁组为对照组
    B.若甲组小鼠不发病,乙、丙组小鼠发病,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
    C.若甲、丁组小鼠不发病,乙、丙组小鼠发病,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碱基T
    D.若甲、丙组小鼠发病,乙、丁组小鼠不发病,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可用二苯胺试剂鉴定
    【答案】D
    【详解】A、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该实验的甲(该病毒的核酸提取液和RNA酶混合液,核酸只有DNA)、乙组(该病毒的核酸提取液和DNA酶混合液:核酸只有RNA)为实验组,丙(该病毒的核酸提取液)、丁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A错误;
    B、若甲、丁组小鼠不发病,乙、丙组小鼠发病,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B错误;
    C、若甲、丁组小鼠不发病,乙、丙组小鼠发病,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RNA中含有碱基U,无碱基T,C错误;
    D、若甲、丙组小鼠发病,乙、丁组小鼠不发病,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DNA与二苯胺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呈蓝色,故DNA可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D正确。
    故选D。
    微专题3 实验设计题的解题规律
    1.牢固掌握实验设计的程序

    2.描述实验设计步骤的“四步曲”

    3.“五看法”评价实验设计的方案


    考向
    7.为探究细胞分裂素(BA)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组分别选取在“MS培养基+NAA”培养了0h、24h、48h、72h、96h、120h的丛状苗,用“MS培养基+NAA+BA”各处理24h后,再转入“MS培养基+NAA”继续培养。各组都在丛状苗培养的第14d和第28d观察并统计生根率,NAA和BA的浓度均为1mol·L-1,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
    (2)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组培养第72h用BA处理对丛状苗的生根起____________作用,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丛状苗的生根率均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BA和NAA共同促进生根。
    (3)某同学为了确定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讲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用BA处理
    (2)     抑制     低于对照组     不能
    (3)     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高于高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的浓度范围是一定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促进生根
    【详解】(1)该实验自变量为培养不同阶段用 BA 处理,对照组应为自然状态,即不用BA处理。
    (2)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组培养第72h用BA处理,第14d和第28d的生根率均低于对照组,可知在实验组培养第72h用BA处理对丛状苗的生根起抑制作用,由实验结果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第14d时和第28d时,各实验组的生根率均低于对照组。在培养不同阶段用 BA 处理的实验组的生根率均低于不用BA处理的对照组,故该实验不能说明BA具有和NAA共同促进生根的作用。
    (3)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由于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的浓度范围是一定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促进生根,所以应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高于高浓度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8.在 DNA 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甲基基团能够被加到 DNA 的胞嘧啶上,此过程称DNA 甲基化。科学家发现用富含甲基的饲料饲喂动物,其后代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会引起后代性状改变,且甲基化位点还可随 DNA 的复制而遗传。科研小组为验证小鼠体色会受所喂的饲料的影响以及变异性状会遗传给下一代,利用若干体色为黄色、灰色(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的纯种小鼠,做了如下的实验∶
    第 1 组∶多对(黄色×灰色),只喂适量的标准饲料→F1 黄色
    第 2 组∶多对(黄色×黄色),只喂等量的标准饲料→F1 黄色
    第 3 组∶多对(黄色×黄色),雌鼠受孕前两周起投喂等量的添加了叶酸、乙酰胆碱等富含甲基的标准饲料→F1棕褐色
    请根据上述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据题分析,第 3 组中 F1小鼠表现为棕褐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该变化会遗传给下一代(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小鼠体内控制体色的相关基因被甲基化修饰     让第 3 组 F1的棕褐色雌雄小鼠相互交配,期间只喂标准饲料,观察子代体色。     结果后代出现棕褐色(说明 甲基化位点可随 DNA 的复制而遗传)
    【详解】实验的自变量食物不同 ,第3组基因型都为bb的小鼠饲喂的食物中富含甲基,引起了表现型的改变,说明小鼠体内控制体色的相关基因被甲基化修饰。若要设计实验验证该变化会遗传给下一代,需让第3组F1的棕褐色雌雄小鼠相互交配,期间只喂标准饲料结果后代出现棕褐色,说明不是单纯饲料影响的结果。
    9.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属于一种常见的免疫失调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大量抗体,会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伤,重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研究发现,SLE发病过程是与一种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桥梁的重要蛋白质分子TLR有关,TLR能促进B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产生,BLyS促进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能诱导产生B细胞存活因子,形成正反馈循环,糖皮质激素(GCs)作为治疗SLE的基础药物,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
    (1)SLE属于______病,是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异常导致。
    (2)异常活化的B细胞在SLE复杂病变中有重要作用,从B细胞角度分析,推测糖皮质激素的治疗SLE的机理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50%以上的SLE患者可引起狼疮性肾炎,主要表现为尿检异常:蛋白尿、血清炎性因子增加。药物X属于BLyS抑制剂,为研究药物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狼疮性肾炎的缓解作用,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狼疮性肾炎模型鼠若干只,药物X(用生理盐水配制),GCs(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要求与说明:实验中涉及的剂量不做要求,饲养条件适宜。
    ①选取模型鼠若干只,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自身免疫     免疫自稳
    (2)     阻断B细胞的增殖、分化     诱导B细胞凋亡
    (3)     选取模型鼠若干只,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正常饲养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计算平均值,获取三组初值;(强调测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即可)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乙组每天每只小鼠注射一定量的GCs,丙组每天每只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药物X和GCs联合制剂     连续处理若干天,每天测量小鼠的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计算平均值,即为B、C、D     D 【详解】(1)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细胞,进行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生免疫病。SLE属于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
    (2)SLE发病过程与蛋白质分子TLR有关,TLR能促进B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产生,BLyS促进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能诱导产生B细胞存活因子,形成正反馈循环,糖皮质激素(GCs)作为治疗SLE的基础药物,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从B细胞角度分析,糖皮质激素(GCs)可能阻断B细胞的增殖、分化,或者可以诱导B细胞凋亡。
    (3)为研究药物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狼疮性肾炎的缓解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的种类,因变量是小鼠的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
    实验思路:①选取模型鼠若干只,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正常饲养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计算平均值,获取三组初值;(强调测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即可)
    ②甲组每天每只小鼠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乙组每天每只小鼠注射一定量的GCs,丙组每天每只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药物X和GCs联合制剂;
    ③连续处理若干天,每天测量小鼠的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计算平均值,记为B、C、D;
    预测实验结果:若药物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狼疮性肾炎的缓解作用,则D 10.水分胁迫是指土壤缺水而明显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淹水、冰冻、高温或盐渍等也能引起水分胁迫,其中干旱缺水引起的水分胁迫是最常见的,也是对植物产量影响最大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施肥时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分被细胞吸收后,可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参与的反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物质变化即可)。
    (2)为探究干旱对小麦、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哪种更大,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比较M、N的大小即可。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量(mg/100cm2·小时)
    1
    小麦叶片
    相同程度的干旱条件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M
    2
    玉米叶片
    N

    请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并简述理由______。
    【答案】(1)     过多的肥料会导致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引起植物失水萎蔫,甚至死亡     水被光解产生氧气和[H](或NADPH)      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和[H](或NADH)
    (2)     不可行      缺乏自身对照,两组相互对照只能得出两种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差异,不能得出干旱胁迫分别对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大小
    【详解】(1)农田施肥时不能过量,如果在农田施用过多的肥料,会导致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引起植物失水萎蔫,甚至死亡。水分在叶绿体中参与光反应,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水分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干旱对小麦、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哪种更大?自变量为干旱条件和植物的种类,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应设置正常条件下小麦、玉米叶片CO2吸收量作为对照,实验组为干旱条件下小麦、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对CO2吸收量,因此该方案不可行。
    规范写


    长难句规范答
    (1)探究某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实验设计思路: 答:用完全营养液和缺少某种无机盐的“完全营养液”对相同植物进行无土栽培,若实验组出现生长异常,则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补加这种无机盐,观察异常症状能否消除。
    (2)测定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设置多个不同的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先确定最适温度范围,再在该范围内细分温度梯度,测出最适温度。
    (3)质壁分离实验中引流法置换细胞外界溶液的操作方法: 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外界溶液,从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4)加热、无机催化剂和酶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区别: 答:加热只是为反应提供能量,并不降低活化能。无机催化剂和酶都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只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综合训练
    1.下列对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含量最高的是甲图中色素带①
    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
    D.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必须接触到烧杯内液面
    【答案】D
    【详解】A. 秋天用黄色菠菜叶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含量最高的是甲图中色素带①,如果用绿色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的是甲图中色素带③,A错;B. 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细胞内溶液浓度逐渐增大,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错;C. 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一段时间后再封口,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快速繁殖,增加其数量,C错;D. 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必须接触到烧杯内液面,这样才能保证水分的供应,D正确。故选D。
    2.果胶酶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量,使果汁变得澄清。如图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胶酶的活性是该实验的因变量
    B.温度t1和t3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C.t2是提高果汁日产量的最适温度
    D.若将温度由t3降到t2,则反应速率将大大提高
    【答案】D
    【详解】A、实验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果胶酶的活性是该实验的因变量,A正确;
    B、温度t1时酶没有失活,t3时酶活性丧失,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相同,B正确;
    C、果胶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促使果胶水解用于果汁生产。由图可知,在t2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故t2是提高果汁日产量的最适温度,C正确;
    D、t3时果胶酶已经失去活性(不可逆性的失活),若将温度由t3降到t2后酶活性不能恢复,反应速率不能提高,D错误。
    故选D。
    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气量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C.可选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为因变量的检测指标
    D.不同方式的细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相等
    【答案】C
    【详解】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是无关变量,A选项错误;
    B、氧气的有无是自变量,B选项错误;
    C、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且比值为1:1,因此可选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为因变量的检测指标,C选项正确;
    D、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氧化分解彻底,释放能量多,无氧呼吸氧化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还储存在酒精中,释放能量少,D选项错误;
    故选C。
    4.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分别处理豌豆黄化幼苗的茎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缺乏空白对照组
    B.该实验表明I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若想研究某一浓度下IAA和GA的相互作用,则应增添IAA和GA同时处理组
    D.若想确定GA促进茎切段伸长量的最适浓度,则应先增大浓度继续实验
    【答案】B
    【详解】A、图中只有使用激素的实验,没有使用蒸馏水的对照实验,所以缺乏空白对照组,A正确;
    B、实验结果可知,在浓度为250μmol·L-1时促进作用减弱但仍比2μmol·L-1、10μmol·L-1时作用大,所以不能说明出现抑制现象,因缺少对照组,因此不能反映两重性,B错误;
    C、实验中IAA和GA都是单独作用于茎段,要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应该同时用两种激素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C正确;
    D、随GA浓度的增大,茎切段伸长量增加,若想确定GA促进茎切段伸长量的最适浓度,则应先增大浓度继续实验,D正确。
    故选B。
    5.某研究小组探究存放不同时间的氨苄青霉素 ( 1 、2、3、4) 对细菌生长、繁殖的抑制能力, 设计完成了抑菌实验, 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的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B.滤纸片 5应该蘸取无菌水作为对照
    C.细菌数量、抗生素浓度都会影响抑菌圈的大小
    D.1 抗生素的存放时间最长、 2抗生素的存放时间最短
    【答案】D
    【详解】A、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A正确;
    B、滤纸片 5为对照组,应该蘸取无菌水作为对照,B正确;
    C、细菌数量、抗生素浓度都会影响抑菌圈的大小,细菌数量多或抗生素浓度低,抑菌圈可能偏大,C正确;
    D、比较1、2抑菌圈的大小可知,1 抗生素的存放时间最短、 2抗生素的存放时间最长,D错误。
    故选D。
    6.为探究低糖(LC)饮食和低脂(LF)饮食对人体血糖调节的影响,科学家将实验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低糖饮食:10%的糖类、75.8%的脂肪、14.2%的蛋白质;另一组进行低脂饮食:75.2%的糖类、10.3%的脂肪、14.5%的蛋白质。两周后,两组志愿者均口服75g葡萄糖,检测其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实验志愿者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应相似,每餐食用量由志愿者自行决定
    B.餐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含量升高,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
    C.该测试中两组志愿者的胰岛素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LF组血糖浓度波动更小
    D.根据结果推测LF饮食可能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
    【答案】A
    【详解】A、志愿者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应相似,每餐食用量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应控制为相同且适宜,不能由志愿者自行决定,A错误;
    B、餐后血糖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B正确;
    C、据分析可知,OGTT测试中两组志愿者口服葡萄糖之后,虽胰岛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但胰岛素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LF组血糖的波动更小,C正确;
    D、餐后胰岛素的变化和LC组几乎一致,但LF组血糖的波动更小,可推测LF饮食可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D正确。
    故选A。
    7.因IDP(一种蛋白质)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在细胞内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为研究IDP与水熊虫抗干旱的关系,科研人员敲除水熊虫的IDP基因(不能合成IDP),检测其在正常和干旱情况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IDP的结构特点说明其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
    B.细胞大量失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新陈代谢水平降低
    C.实验中是以IDP基因正常的水熊虫组作为对照来处理的
    D.该实验结果表明水熊虫体内的IDP具有抗干旱的作用
    【答案】B
    【详解】A、IDP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在细胞内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说明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A正确;
    B、干旱情况下,细胞大量失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自由水比结合水比值降低,新陈代谢水平降低,B错误;
    C、敲除基因组是实验组,基因正常组是对照组,C正确;
    D、敲除基因和未敲除基因组比较,干旱条件下存活率降低更明显,说明IDP具有抗旱作用,D正确。
    故选B。
    8.药物X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科研人员利用Ⅱ型糖尿病模型鼠进行药物X降糖实验,主要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GLUT4为葡萄糖转运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动物
    处理
    5周后实验结果
    血糖浓度/(mmol·L-1)
    胰岛素浓度/ (pmol·L-1)
    GLUT4相对表达量
    1
    正常小鼠
    灌喂生理盐水
    7.3
    84
    66
    2
    糖尿病模型鼠
    灌喂生理盐水
    16.2
    87
    34
    3
    正常小鼠
    灌喂药物X溶液
    7.2
    86
    64
    4
    糖尿病模型鼠
    灌喂药物X溶液
    10.3
    85
    66

    A.可用高热量饲料连续饲喂小鼠获得糖尿病模型鼠
    B.本实验的目的可能是探究药物X的降血糖作用机理
    C.第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实验组
    D.药物X降血糖可能是通过提高GLUT4表达量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C
    【详解】A、高热量饲料连续饲喂小鼠,会导致小鼠细胞膜上GLUT4减少,从而获得糖尿病模型鼠,A正确;
    B、本实验自变量是药物X的有无,GLUT4的表达量是因变量,探究的是药物X的降糖机理,B正确;
    C、第1、2组都可作为对照组,第2组可作为第4组的模型对照组,C错误;
    D、由实验2和4的结果可知,药物X降血糖可能是通过提高GLUT4表达量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
    故选C。
    9.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淀粉作为底物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可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C.可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的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
    【答案】D
    【详解】A 、酸会导致淀粉的水解,淀粉不适用于探究 pH 影响酶活性的反应底物, A错误;
    B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使用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应使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B 错误;
    C 、高温会引起过氧化氢的分解,故不能用过氧化氢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错误;
    D 、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以保证能观察到不同温度下的酶的催化效率, D 正确。
    故选D。
    10.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可食用部分达97%,其营养价值高。如图为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控制番茄幼苗徒长的影响,其中CK为对照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来源
    B.对照组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
    C.小胖墩不能控制番茄幼苗徒长,而多效唑和矮壮素可以
    D.本研究中各组幼苗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应相同且适宜
    【答案】A
    【详解】A、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为植物细胞代谢提供能量,A错误;
    B、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即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B正确;
    C、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小胖敏处理组番茄幼苗的增长率与对照组相差无几,而多效唑处理组和矮壮素处理组的番茄幼苗的增长率比对照组低,说明小胖墩不能控制番茄幼苗徒长,而多效唑和矮壮素可以,C正确;
    D、实验设计中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因此,本研究中各组幼苗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等应相同且适宜,D正确。
    故选A。
    11.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一姜撞奶。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表(  )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结果
    15min后仍未凝固
    14min内完全凝固
    1min内完全凝固
    1min内完全凝固
    15min后仍未凝固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20℃和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被分解成氨基酸
    B.新鲜姜汁可能含有某种该能将液态的牛奶转化成固态的物质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需设置更多、更小的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
    【答案】A
    【详解】A、在20℃时,15min后牛奶仍未凝固,是因为低温酶活性低;100℃时,15min后牛奶仍未凝固,是因为高温使酶失活,A错误;
    B、题干中“用曾煮沸的姜汁(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已经失去活性)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而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牛奶发生了凝固,所以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液态的牛奶转化成固态的物质,B正确;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运用了平行重复的原则,C正确;
    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D正确。
    故选A。
    12.在适宜条件下,细胞对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外界溶液中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的吸收方式是自由扩散,b的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b曲线达到最大吸收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
    C.判断b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自变量是控制无氧的条件
    D.判断b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因变量是对b的吸收速率
    【答案】C
    【详解】A、a的吸收速率与物质浓度是正比关系,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物质吸收速率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达到一定浓度后,吸收速率不变,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
    B、载体达到饱和,是b曲线达到最大速率的可能原因,B正确;
    C、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消耗能量,后者需要消耗能量,实验思路是判断b的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则需要测定跨膜速率速率是否与能量的供应有关。因此自变量是是否有能量的产生,C错误;
    D、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消耗能量,后者需要消耗能量,则实验思路是判断b的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需要测定跨膜速率速率是否与能量的供应有关。因此因变量是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D正确。
    故选C。
    13.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临床上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的常见方法。下图是两位测试者口服足量葡萄糖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测试前,两位测试者应处于空腹、清醒的状态
    B.ab段变化可能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C.bc段变化与胰岛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葡萄糖分解有关
    D.测试者A胰岛B细胞的调节功能比测试者B弱
    【答案】C
    【详解】A、为了防止体内葡萄糖的干扰,实验测试前,两位测试者应处于空腹、清醒的状态,A正确;
    B、ab段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
    C、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胰岛素发挥完作用就被灭活,所以bc段胰岛素减少,C错误;
    D、测试者A产生的胰岛素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测试者A胰岛B细胞的调节功能比测试者B弱,D正确。
    故选C。
    14.下表表示肺炎链球菌转化的相关实验资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一
    R型活菌与完整的S型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小鼠死亡
    实验二
    R型活菌与完整的S型死菌混合在试管中并进行培养
    出现活的S型菌
    实验三
    将提取到的S型菌荚膜结构与R型活菌混合在试管中并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将培养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
    没有出现S型菌菌落
    实验四
    用冷酒精处理S型菌匀浆液,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和沉淀两部分,并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在试管中并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将培养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完整的S型菌是发生转化的必要条件
    B.实验二中活的S型菌遗传信息与死的S型菌不完全相同
    C.实验三可说明组成荚膜结构物质的功能很可能与转化因子不同
    D.实验四中最可能出现S型菌落的是上清液与R型活菌混合组
    【答案】D
    【详解】A、由表格可知,实验一、实验二的自变量是R型活菌与完整的S型死菌混合后的培养方式(体内培养还是体外培养),故不能说明完整的S型菌是发生转化的必要条件,A正确;
    B、实验二:“R型活菌与完整的S型死菌混合在试管中并进行培养”,试管中出现的活的S型菌,是由R型活菌与S型死菌的DNA发生基因重组得到的,故活的S型菌遗传信息与死的S型菌不完全相同,B正确;
    C、实验三:“将提取到的S型菌荚膜结构与R型活菌混合在试管中并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将培养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没有出现S型菌菌落”,说明S型菌的荚膜结构不能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菌,而转化因子可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菌,即组成荚膜结构物质的功能很可能与转化因子不同,C正确;
    D、实验四:用冷酒精(能使DNA析出)处理S型菌匀浆液,离心后S型菌的DNA在沉淀中,最可能出现S型菌落的是沉淀与R型活菌混合组,D错误。
    故选D。
    15.啮齿动物有一种糖偏好行为,糖成瘾的小鼠要获得与之前相同的愉悦感需要摄入更多的糖。研究表明,激活大脑中的cNST细胞是产生糖偏好所必需的。为验证这一结论,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多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三组,分别在饮用瓶中加入清水、人造甜味剂(非糖物质)和葡萄糖水,定期交替放置瓶子的位置,一段时间后,检查它们大脑中的cNST细胞是否被显著激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清水组为对照组,瓶子交换位置以消除位置偏爱的可能性
    B.摄入葡萄糖水和人造甜味剂的小鼠大脑中的cNST细胞都被显著激活
    C.糖成瘾的小鼠因食糖量增多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D.动物将葡萄糖的信息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愉悦感
    【答案】D
    【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鼠是否接触葡萄糖水,接触清水组、人造甜味剂组为对照组,A错误;
    B、接触葡萄糖水的小鼠大脑的CNST区域被显著标记,细胞被激活,而接触清水和人造甜味剂的小鼠大脑的CNST区域没有显著标记,B错误;
    C、糖成瘾的小鼠因食糖量增多导致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错误;
    D、根据题意,激活大脑中的CNST 细胞是产生糖偏好所必需的,动物将葡萄糖的信息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糖偏好,从而产生愉悦感,D正确。
    故选D。
    16.SIRT1基因被称为长寿基因,SIRT1蛋白对于延缓内皮细胞衰老,改善因衰老而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研究白藜芦醇对人内皮细胞衰老凋亡、SIRT1基因的影响的部分实验结果如下图。其中P1~P35是指体外培养的人内皮细胞的传代次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内皮细胞传代培养时,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B.随传代次数增加,人内皮细胞内自由基减少,SIRT1表达水平降低
    C.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人内皮细胞,温度等与实验组保持一致
    D.适当浓度的白藜芦醇可以提高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
    【答案】A
    【详解】A、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的有序的死亡方式;当细胞遇到内、外环境因子刺激时,受基因调控启动的自杀保护措施,包括一些分子机制的诱导激活和基因编程,通过这种方式去除体内非必需细胞或即将发生特化的细胞,这种程序性死亡是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实现的,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随传代次数增加,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大,说明内皮细胞的自由基增多,SIR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先增大(P1~P5)后减小(P5~P35),B错误;
    C、本实验探究的是白藜芦醇对人内皮细胞衰老凋亡、SIRT1基因的影响,所以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人内皮细胞,温度等条件与实验组保持一致,C错误;
    D、分析图3可知,适当的白藜芦醇可以促进SIRT1基因表达,从而降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凋亡率,D错误。
    故选A。
    17.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胁迫。研究者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研究胁迫对玉米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5天最适条件培养目的是使各组玉米在被胁迫前的长势相同
    B.双重胁迫比单一胁迫对胁迫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
    C.双重胁迫有助于提高冷害对玉米造成伤害的恢复程度
    D.为提高作物产量一定要避免胁迫
    【答案】D
    【详解】A、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25天生长期培养是为了保证玉米的长势这个无关变量保持一致,A正确;
    B、据图乙可知,胁迫期中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T、D、C、D&C,说明双重胁迫比单一胁迫对胁迫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B正确;
    CD、在恢复期,净光合速率变化最大的是D组,其次是D&C,然后是C组,CT组几乎无变化,说明双重胁迫有助于提高冷害对玉米造成伤害的恢复程度,单一干旱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净光合速率,为了提高产量,可以进行单一干旱胁迫,C正确,D错误。
    故选D。
    18.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来源于植物的生物碱(NB)和黄酮(CH)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将溶于生理盐水的药物和淀粉同时灌胃小鼠,在不同时间检测其血糖水平,结果表明各组血糖均先上升后下降,且NB和CH均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应设置仅NB处理组、仅CH处理组和NB与CH共同处理组3个组别
    B.NB与CH共同处理组测得的血糖峰值应低于仅NB处理组和仅CH处理组
    C.用淀粉灌胃小鼠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水解的终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
    D.血糖先升后降是由于胰高血糖素先于胰岛素发挥作用
    【答案】B
    【详解】A、该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即灌喂不含药物的生理盐水和淀粉,实验组应设置仅NB处理组、仅CH处理组和NB、CH共同处理组,整个实验有4个组别,A错误;
    B、由题意可知,NB和CH均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强,则测得的血糖峰值NB、CH共同处理组峰值最低,B正确;
    C、淀粉水解的终产物为葡萄糖,无果糖,C错误;
    D、血糖先升的原因是进食淀粉后,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被细胞吸收,血糖暂时升高,接着胰岛素发挥作用,使血糖降低,D错误。
    故选B。
    19.庞贝病是由溶酶体中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遗传缺陷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其患者细胞内糖原分解会发生障碍。科学家研制了艾夫糖苷酶替代疗法(Nexviazyme),与标准治疗方法补充α-葡萄糖苷酶相比,Nexviazyme治疗后,与GAA运输有关的M6P受体含量增加约15倍。如图是正常肌细胞与庞贝影响肌细胞代谢的对比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肌细胞内,溶酶体酶的形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无关
    B.在庞贝影响肌细胞内,溶酶体内由于缺乏GAA导致葡萄糖不能氧化分解
    C.对比试验中,标准治疗组与Nexviazyme治疗组分别选取健康人和庞贝病患者为实验对象
    D.将GAA转运到细胞内溶酶体的关键途径是增加M6P受体的含量
    【答案】D
    【详解】A、正常肌细胞内,溶酶体酶的形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A错误;
    B、在庞贝影响肌细胞内,溶酶体内由于缺乏GAA导致细胞内糖原分解会发生障碍,B错误;
    C、标准治疗组与Nexviazyme治疗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对比试验中,标准治疗组与Nexviazyme治疗组应该选取庞贝病患者为实验对象,C错误;
    D、由题意可知,与标准治疗方法补充α-葡萄糖苷酶相比,Nexviazyme治疗后,与GAA运输有关的M6P受体含量增加约15倍,将GAA转运到细胞内溶酶体的关键途径是增加M6P受体的含量,D正确。
    故选D。
    20.已知物质X可以诱导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研究者还发现,机体效应T细胞表面存在A受体时,会导致帕金森病情加重,而在对照组中无此现象。欲验证以上结论,请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小鼠、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生理盐水配制的X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
    (要求与说明: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损伤或死亡后,导致血液多巴胺含量下降,具体测定方法不作要求,无需前测)
    (1)请设计实验思路。______
    (2)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柱形图。______
    (3)实验分析
    ①研究还表明,注射物质X可激发正常小鼠的______免疫,使之产生了抗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的抗体,进一步导致帕金森病情加重。综上所述,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______异常有关。
    ②除题干描述外,请你根据材料推测帕金森病的个体症状为:______。
    【答案】(1)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也随机均分为C、D两组。
    ②A、C组每天定时注射生理盐水,B、D组每天定时注射等量物质X。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4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
    ④分析统计实验数据;
    (2)
    (3)     体液     免疫调节     肌无力
    【详解】(1)该实验需要验证的结论包括:
    ①物质X可以诱导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
    ②机体效应T细胞表面存在A受体时,会导致帕金森病情加重,而在对照组中无此现象。
    因此该实验涉及两个自变量,小鼠的生长状况和注射液体量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应设计四组实验,分别是: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也随机均分为C、D两组。②A、C组每天定时注射生理盐水,B、D组每天定时注射等量物质X。③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4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④分析统计实验数据是否与实验预期吻合。
    (2)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柱形图:体现①物质X可以诱导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②机体效应T细胞表面存在A受体时,会导致帕金森病情加重,而在对照组中无此现象。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柱形图如图: 。
    (3)①注射物质X使之产生了抗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的抗体,说明激发了小鼠的体液免疫。综上所述,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及免疫调节异常有关。
    ②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推测帕金森病的个体症状为肌无力。


    相关试卷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八):实验与探究(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八):实验与探究(含解析),共18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十 生物工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十 生物工程(含解析),共34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厘清细胞周期的3个常见易错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八 实验与探究(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