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12360/0-16976731660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12360/0-16976731661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12360/0-16976731661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达标测试,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认识和研究自然界的元素循环有重要意义,海洋中无机氮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
B.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
C.②④中含氮物质的转化属于氮的固定
D.向海洋中排放含NO的废水不会影响NH的含量
2.一定温度下,某同学欲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Ⅰ.向5mL0.05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5mL0.05mol·L-1KI溶液,反应达到平衡后分成两等份。
Ⅱ.向其中一份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
Ⅲ.向另外一份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Ⅰ中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B.水溶液中的c平(I-):ⅡⅡ
D.若在实验Ⅰ中加入少量FeCl3固体,c平(Fe2+)会增大
3.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逆(H2O)
B.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平衡正向移动,NO 浓度增大
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molNO 的同时,消耗 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血红蛋白分子(Hb)在人体中存在如下过程:① ;
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于,血红蛋白分子更易与CO结合
B.CO中毒时,需立即阻隔(或切断)CO源,使变小
C.高原地区含氧量低,因此该地区人体内的Hb数量普遍较高
D.CO中毒时,可将病人移入高压氧舱,使平衡②逆向移动
5.分析如下实验操作,对平衡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r的价电子数目为1
B.该实验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试管a中溶液橙色变浅至黄色,说明平衡向正向移动
D.试管b中增大,平衡向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6.在催化下,丙烷与氧气反应制备丙烯的部分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的方程式为
B.反应①中有氧氧键的断裂和氮氧键的形成
C.增大的量,可增大的平衡转化率
D.当主要发生包含①的历程时,最终生成的水减少
7.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2mL0.01mol/LFeCl3的溶液与2mL0.02mol/L的KSCN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ⅱ.(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一定是由于平衡逆向移动引起的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pH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Cl—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与试剂③等体积的0.04mol/L的KNO3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已知NO对实验无影响)
8.在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硫酸铜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产生蓝色沉淀,然后溶解,最后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B
向I2的CCl4溶液中加入浓KI溶液,振荡
溶液紫红色变浅
C
向橙色的K2Cr2O7溶液中加入10滴浓硫酸,振荡
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D
向FeCl3+3KSCNFe(SCN)3+3KCl的溶液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固体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A.A B.B C.C D.D
9.一定条件下,0.3mol和0.9mol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进行2min,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后再充入,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C.反应进行2min,放出的热量值小于18.4kJ
D.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10.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 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 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二、填空题
11.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调控更好地满足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
Ⅰ.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反应物自身的性质 D.催化剂
(2)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败 C.炼钢 D.塑料老化
Ⅱ.用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铜粉跟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锌的状态
反应温度/℃
收集100mL氢气所需时间/s
①
薄片
15
200
②
薄片
25
90
③
粉末
25
10
(3)实验①和②表明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
(5)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等因素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6)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7)对于2HBr(g)H2(g)+Br2(g)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_______。
A. B. C. D.
(8)对于平衡体系:FeCl3+3KSCNFe(SCN)3+3KC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FeCl3溶液浓度,溶液的血红色加深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KSCN溶液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一定量的KCl固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
D.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的铁粉,振荡,溶液颜色变浅
Ⅲ.牙齿表面被一层坚硬的名叫羟基磷酸钙的物质保护着,该物质的组成为Ca5(PO4)3OH,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s)5Ca2+(aq)+3(aq)+OH-(aq)
(9)口腔中的细菌和酶在消化分解食物时,会产生有机酸,从而使羟基磷酸钙溶解。若不及时处理,最终会使牙齿产生蛀洞。适用化学平衡知识解释酸使羟基磷酸钙溶解的原因。
1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溶洞景区限制参观的游客数量,主要原因之一是游客呼吸产生的气体对钟乳石有破坏作用,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说明其原因 。
13.完成下列填空
(1)下列常见物质的空间结构呈直线形的是 ,呈平面三角形的是 。中心原子轨道采取sp3杂化的是 ,采取sp2杂化的是 。
①BF3 ②CO2 ③NH3 ④CCl4 ⑤HC≡CH
(2)NF3是微电子工业中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利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其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
(3)某小组进行如下操作,观察到下列现象:
步骤1:向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2:继续滴加,沉淀消失,溶液变澄清。
①澄清溶液中含[Ag(NH3)2]+,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a.σ键 b.配位键 c.氢键
②已知:Ag++NH3•H2OAgOH↓+NH,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步骤2的现象 。
14.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判断改变下列措施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1)向容器中充氮气: 。
(2)向容器中充氢气: 。
(3)向容器中充氨气: 。
(4)向容器中充氦气: 。
(5)向容器中充入氯化氢气体: 。
15.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 CO (g)Fe(s)+ CO2(g) △H>0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温度升高,达到新的平衡后,高炉内CO2与CO的体积比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3)已知1100℃时,K= 0.263。某时刻测得高炉中c(CO2)= 0.025mol/L,c(CO)= 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 (填“是”或“不是”)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如果“不是”,此时化学反应向 方向进行(填“正反应”或“逆反应”)。如果“是”,此空不填。
(4)在一定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SO2、4.5molO2,发生反应2SO2+O22SO3经10min后反应达平衡时有3molSO3生成。试计算:
①O2的转化率为:
②平衡常数K为:
16.往5mL0.005mol/LFeCl3+5mL0.01mol/LKSCN+1mol/LKSCN溶液的试管B中滴加1滴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浅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
17.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增加或移去一部分C(s),化学平衡是否移动 ?为什么 ?
18.(1)过氧化钠(Na2O2)是常见的供氧剂,是航空航天和潜水常用呼吸面具的主要成分,请写出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
(2)1g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56kJ的热量,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取久置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①: ;②Fe3++3SCN-=Fe(SCN)3。
(4)酸性:H2SO4”“”“c < CD
【详解】(1)根据图象知,脱氮率越高越好,但Cr作催化剂时温度高于Mn,温度越高,对设备要求越高,增大生产成本,且脱氮率增大较小,所以使用Mn作催化剂较好;根据图象知,在温度为200℃左右,脱氮率较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Mn、200℃左右;
(2)①根据图象知,增大氢气浓度,平衡右移,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故有a>b>c;温度升高,转化率降低,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b>c ;< ;
②由方程式2CO(g)+4H2(g)CH3OCH3 (g)+H2O(g)可知,用某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表示的平衡常数Kp=;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③可逆反应:2CO(g)+4H2(g)CH3OCH3 (g)+H2O(g) 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后作业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