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 人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14339/0-16977194481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 人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914339/0-16977194481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气候 第1课时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点1. 分析判读有关气候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3. 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4.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1.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一、南北气温的差异(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1、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 2、计算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3、学生计算海口和漠河的大约温差?(学生先个人思考、分析、计算,后小组交流探究。)教师展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先个人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展示课本“图2.13中国1月份气温的分布图”和中国冬季风图,教师提示讲解: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 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与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很有关系。教师强调:冬季风也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另一因素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1月0℃等温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展示图片。(1)0℃等温线以北:气温< 0℃ ,冬季有结冰现象。(2)0℃等温线以南: 气温> 0℃ ,无结冰现象。教师总结:秦岭—淮河一线是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二)夏季普遍高温刚才,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阅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并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的南北差值较小,全国普遍高温;②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明显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③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北部七月平均气温在16℃,最南的海南省七月平均气温在28℃,七月南北平均气温相差12℃。由此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小字材料,扩大其知识面。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过渡)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同学们读图2.17,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学生: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提问)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温度带—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教师展示我国各温度带景观图片。阅读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4)气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着装、饮食、南北城市供暖不同等。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4) 气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着装、饮食、南北城市供暖不同等。结合实际:谈一谈我们这里属于什么温度带?有什么特点?【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的地势影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民居的建筑特色也不同,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巩固训练】1.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其原因是 ( ) A.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的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 2.早些年,在我国东北有这样一种现象,到了冬季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糊起来,而且是糊在外面,其主要原因是 ( ) A.东北冬季漫长寒冷 B.东北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 C.东北气候干燥 D.美观,彰显个性3.下列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与气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 B.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C.少数民族的居民都能歌善舞 D.东北地区的房屋都有双层窗 4.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 B.东北平原一年两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两年三熟 D.海南岛一年三熟 【拓展延伸】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为此,可以把≥10 ℃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10 ℃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决定作物熟制的重要因素。作物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 ,如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 一年一熟制。 【巩固训练】参考答案:1.B 2.A 3.D 4.D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课堂小结,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气温的观测,气温的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